第一六三章 老周家穩坐釣魚台
作者:周老貓      更新:2020-06-28 19:52      字數:2105
  “愛幹啥幹啥去”

  與顏如玉正在蜜月期的周邵,自然懶得管李世民的閑事。

  愛封禪你就去封禪,愛殺人你就去殺人。

  反正現在算的上天下太平了,咱也可以功成身退了。

  周斐卻一臉哀怨的道:“大兄,事情不是這麽說的,封禪這種事情,對咱們家也有好處。”

  周邵瞪了周斐一眼,“你小子莫不是還想著往事咱們家已經夠顯眼了,不需要錦上添花。”

  周斐一臉無奈,“封禪泰山,多大的榮耀啊”

  在遠古時期,生活於泰山周圍的海岱先民就己經開始了泰山的自然崇拜。春秋戰國時期,泰山成為齊魯之地區域性國家祭祀的對象,在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後,經由方士、儒生的大力推揚,祭祀泰山的區域性活動遂成為國家祭祀中最高等級祭祀天地的封禪大典。

  史記即雲:“自古受命而王,蜀嚐不封禪”張守節正義雲:此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言“禪”者,神之也。

  史記秦始皇本紀裴駟史記集解引張晏曰“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

  在泰山上築土為壇來祭天,築土是為了增加山的高度,無論是張晏“天高不可及”、服虔“增天之高”、孟康“助天之高”,還是班固“升封者,增高也”以及袁宏“崇其壇場”,解釋是一致的,認為這樣可以更加接近於所要祭祀的上天。對於“禪”的解釋,各家說法略有不同,許慎認為,禪是祭天,服虔和班固都認為“禪”是祭地,要增加土地的廣度和厚度,同時班固又認為,禪是“成功相傳”之意。袁宏則認為,“明其代興,則謂之禪”。

  封禪的儀式不但複雜,而且神秘。傳說時代及夏、商、周三代,雖有封禪之說,但無具體記載。進入君主**社會,雖有記載,但各朝各代的封禪儀式不盡相同。

  中國君權**時代,舉行封禪的皇帝,有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想封禪而未果的,有魏明帝、劉宋文帝、梁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宗等。自南宋後,皇帝到泰山封禪,形式上是廢止了,但實質還保留著,這就是以後的幾朝皇帝把封禪與郊祀合二為一了。

  進行一次封禪,是要耗費大量資財的。貞觀初,李世民要封禪,魏征進諫說:“陛下東封,萬國鹹萃。”“須千乘萬騎、供帳之費,動役數州,戶口蕭條,何以能給”封禪時“動役數州”,勞民傷財。貞觀時期尚難支付封禪費用,耗費之巨可想而知。封禪並不會真給帝王添德行,有些有見識的人早已認識到,如西晉史學家司馬彪就曾說過:“帝王所以能大著於後者,實在其德加於人,不聞在封矣。”李世民很想封禪,幾次三番被阻止之後,他自己也認為:“如朕本心,但使天下太平,家給人足,雖缺封禪之禮,亦可比德於堯舜;若百姓不足,夷狄內侵,縱修封禪之儀,亦何異桀紂”

  “榮耀咱家也不要”周邵冷笑道:“咱家老老實實的經營現在的產業就挺好,你大兄的爵位也不想再升一步。”

  頓了頓,周邵笑道:“再過幾年你成年了,看上哪家的小姐就跟咱娘說,或者跟你嫂子說也行,長嫂如母嘛,到時候說一門親事,成了親,就算是成家立業了,也能為老周家開枝散葉了。”

  周斐傻乎乎的看著周邵,老大,你這思維發散的有點遠啊你弟弟今年才十歲啊過了年才十一。

  周邵把雙手攏在袖子裏,換了個舒服的姿勢,繼續躺著,說道:“親愛的弟弟,人生匆匆入白雲過隙,短短百年時間,不能隻想著怎麽賺錢,怎麽獲得更高的地位。

  世界這麽大,還是要看看的。”

  這話周邵也對李泰說過,李泰不屑一顧。

  周斐一臉鄙夷,同樣的不屑一顧。

  老李家的人,似乎對於權力都有一種變態的癡迷。

  周斐癡迷於金權,李泰癡迷於在科技領域的權威,李承乾就純粹的是權力催生出來的太子。

  至於李恪,如今快被培養成一個合格的軍事將領了,如果將來要打仗,也是能露一手的。

  周邵作為一個小人物,除了自己的意願之外,幾乎可以說是大勢推著他一步步走到了現在,如今功成名就,位高權重,自然不願意再深入這個泥潭。

  “對了,我要的船怎麽樣了”周邵忽然開口問道。

  周斐更迷茫了,“大兄,你不是真要出海吧這事娘娘發話了,你要是敢出海,就把腿打折。”

  周邵翻了個白眼,“出海是一定要出海的,不過不是現在,娘娘也真是的,我出海了家裏不是還有你嗎怕個什麽我又不想造反。”

  “算了吧。”周斐一臉的生無可戀,“有事就拿我頂上去,你也不怕我頂不住。”

  “不怕。”周邵笑嘻嘻的道:“你頂不住不是還有學宮嘛這算是咱家的私產。”

  青雲學宮已經不是一家尋常的書院,他代表了大唐最新的科技,新學問的發源地。

  學宮幾屆學子,雖然隻有一部分入仕,但是幾乎所有學生都會去做社會實踐,實實在在的做了很多利國利民的事情。

  國子監、弘文館雖然是最高學府,但是如今卻比不得青雲學宮,更何況其他州府的書院

  現在有點本事的學子,都以進入青雲書院為榮。

  不出十年,青雲學子便能遍布朝堂,到時候還怕做不成事

  華夏一向都是個人情世故的世界,無論是誰,都會遵循,周邵也不會例外。

  青雲學宮掌握在手中,不啻於掌握了未來的命脈。

  待李世民百年之後,無論是誰當皇帝,那又有什麽關係呢

  老周家穩坐釣魚台啊

  這是周斐最淳樸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