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大丈夫當如是
作者:凱夫拉頭盔      更新:2020-05-10 11:43      字數:2354
  深宅大院規矩多,講究也多。

  足足站了一刻鍾,三掌櫃才耷拉著臉走過來,請洪濤和張蒼水進去。

  張蒼水經過三掌櫃身邊的時候,三掌櫃鄙夷的嘀咕一句:

  “不要亂看,不要亂摸,老實跟著洪師傅,讓你幹什麽就幹什麽,不然壞了東西你賠不起。”

  張蒼水立刻站住,衝著三掌櫃邪魅一笑:

  “嗷嗷嗷嗷,咦,這隻猴子叫起來真煩人啊!嘿嘿嘿...”

  張蒼水三兩步跟上洪濤,劉掌櫃氣的吹胡子瞪眼,幹著急沒辦法。

  內宅非傳召不得入內,那是胡管家的地盤。

  他隻能本本分分的待在店鋪做買賣。

  心中的怒火隻能憋著。

  胡慶岩是個頑固的浙江商人,買下這座宅院後,一應格局全部按照胡家大院進行改造。

  除了房屋,院牆沒有動,剩下的都動了。

  雕廊畫棟,鳥魚閑趣,連冬季大棚都用上,為蒼涼的宅院提供了大片的綠色。

  洪濤來到這樣的地方,走路都不會,張蒼水好幾次差點把他拱倒。

  小戶人家的自卑心理在大戶人間麵前暴露無遺。

  張蒼水不同,他大大咧咧,東看看西瞅瞅,不時感慨兩句:

  “大丈夫生當如此,日後我也這麽蓋。”

  胡管家聽到張蒼水的話,訕笑著說道:

  “小夥計,這算什麽,不過胡家大院九牛之一毛。等你有幸去江南,你才知道什麽叫大丈夫。”嘉靖年間的晉商,魯商還不足以在中國的商業版圖上寫下濃重的一筆。

  著名的山西王家大院,山東牟家大院的祖先這個時候還在土裏滾泥巴。

  中國最富庶之地首推江南。

  江南最富庶之地首推浙江。

  浙江最有錢的庭院首推胡家大院。

  胡家大院毀於清朝的農民起義,新中國成立後,自然無人再提,張蒼水沒有見識過。

  胡管家的話引起他無限遐想,總歸要去觀賞一番才是。

  “多謝管家提醒,我一定要去江南走一趟,不然此生無趣。”

  胡管家楞了一下,狐疑的看著洪濤。

  “他不是製作屏風的人?”

  張蒼水沒去過江南,如何做的屏風。

  “是啊,我怎麽敢胡亂帶人來。”

  洪濤急忙解釋。

  “我家祖籍浙江,從我出生起就在宣府討生活。我的手藝都是父親教的。”

  張蒼水這才發覺自己說錯了話,趕緊圓謊。

  “難怪。”

  胡管家嘀咕一句,示意大家加快腳步。

  講究規矩的人是非常無趣的。

  胡慶岩便是這樣一個無趣的人。

  他每天的生活很有規律。

  早上起來打太極拳,吃過早飯去店鋪轉一圈,然後便返回房間看書畫畫。

  中午在丫鬟伺候下吃飯,然後午睡。

  下午有公事便出去一趟,沒有公事接著看書作畫。

  晚上吃過晚飯後,聽取掌櫃的匯報一天的經營情況。

  接著便是在姨太太房間快活,直到精疲力盡才會鑽被窩等第二天雞叫。

  胡慶岩個子不高,臉消瘦,鼻梁高而闊,是個猛人。

  他眼睛很亮,穿著一套寬鬆的藍白相間大長袍。

  這種衣服張蒼水見過,道家專用。

  嘉靖帝崇尚道法,下麵的人自然有樣學樣。

  不過胡慶岩以儒學見長,大戶人家的孩子從小注重培養,自當如此。

  胡管家帶著洪濤和張蒼水進入客廳,洪濤帶頭施禮,張蒼水有樣學樣跟著走過場。

  胡慶岩沒讓兩人落座,而是盯著張蒼水看了兩眼,眼中帶著不可思議。

  “你便是打造屏風的人?”

  “正是在下。”

  張蒼水不卑不吭的回答。

  “英雄出少年呐,可惜了。”

  胡慶岩感歎一句。

  讀書考科舉是胡慶岩眼中的正途。

  張蒼水聰明伶俐,手工巧奪天工,要是能用在讀書上,豈不是會一鳴驚人。

  大明施行嚴格的戶籍製度,匠人一旦入籍,終身無法解脫。

  胡慶岩也有這方麵的惋惜。

  不過通過科舉之道榮升士子行列,還是可以脫離匠人禁錮的。

  胡慶岩試探性的問道:

  “可曾讀書識字?”

  “略知一二。”

  “略知一二是什麽意思?上過蒙學沒有?”

  “上過。”

  “四書五經可曾熟讀熟背?”

  “沒有。”

  張蒼水這副軀殼在他占據前的確是個讀書的好苗子。

  父親沈煉一代文學大家,對子女的教育非常用心。

  不過沈浪天生厭學,張蒼水魂穿後,把記住的東西又忘了個幹幹淨淨,與文盲無異矣。

  胡慶岩有些失望。

  他從洪濤嘴裏得知張蒼水是個聰明伶俐的孩子,本來有心栽培他讀書考科舉,好給自己鋪路。

  胡家能夠百年長久不衰,靠的就是這套識人,知人,助人的法子。

  但凡有機會前途無量的人,一定要想盡辦法在他飛黃騰達之前有恩與他,日後才好請他幫忙。即便人家不肯幫忙,總不至於對胡家下黑手,使絆子。

  藝術都是相通的,胡慶岩非常明白這個道理。

  一個人在音樂,手藝等思維領域才能突出,在讀書上定然不差。

  張蒼水竟然連四書五經都不會,他已經13歲,過了讀書的最佳年紀,如今培養已然晚矣。

  胡慶岩斷了當伯樂的念頭,再交談下去就是浪費時間。

  他寧願去書房看書畫畫,也不願跟洪濤和張蒼水這樣的粗人浪費時間。

  “我乏了,胡管家給人家銀子。”

  這便是送客的意思。

  “知道了三爺。”

  胡管家客氣的躬身,然後伸手做出請的動作。

  胡慶岩在家裏排行老三,父母全都在世的話,家裏人必須稱三爺,稱老爺是大不敬。

  洪濤立刻對胡慶岩點頭哈腰的告辭。

  張蒼水挺直腰板,心思不在胡慶岩身上,也不在洪濤身上。

  他抬頭看客廳的格局和工藝,不得不說,胡慶岩下了大本錢。

  用料,做工,格局都是上乘。

  應該是從江南帶來的班子打造而成。

  北方沒有這樣的工匠。

  走出房間,是客廳的待客處。

  供那些等候的客人喝茶歇腳的地方。

  張蒼水慢悠悠的抬頭看上麵的四方井,四方井格局嬌小,四麵做工不同。

  二樓的樓梯口,一個挽著花辮的丫鬟小聲道:

  “長的眉清目秀,真好。”

  二樓是胡慶岩獨女胡言卿的閨房,走到樓梯處,探頭望下去,能夠清晰的看到客廳外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