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一入軍戶深似海,從此軍籍伴終生。
作者:凱夫拉頭盔      更新:2020-05-10 11:43      字數:3442
  從宣府鎮班兵營出東門,一路向東北,沿著驛道馬不停蹄。

  張蒼水這副軀殼在落難前每日在軍營廝混,騎術算不上純熟,不過也不是菜鳥。

  馬六更是每日纏著大哥馬義,算得上一個合格的騎兵。

  李成蹊手下這幫人全部來自真定府,打仗不要命。

  麵相不窮凶極惡,下手卻比那些看起來很嚇人的士兵狠的多。

  他們唯李成蹊馬首是瞻,圖的是功名,求的是銀子喝女人。

  班兵裝備不及衛所,為了這次任務,他們特意從其他人那裏借足了裝備。

  鮮衣怒馬,威風凜凜。

  班兵難得有這麽威武的時刻。

  “大人,前麵是龍門衛,要不要進城休息一下?”

  張蒼水感覺到胯下的戰馬很累,詢問李成蹊。

  韃子出戰,一般是一人兩馬,甚至三匹馬。

  衛所戰馬奇缺,優良戰馬更是隻有宣府三衛才能享受的奢侈品。

  興合衛尚不能保證一人一良馬,何況是班兵。

  “不,繞過去。”

  李成蹊毫不猶豫的說道。

  作為班兵,他對衛所有著天然的成見,從來不屑與之為伍。

  曾經輝煌的衛所兵,到了嘉靖時代,早已不負盛名。跟鷹擊千裏的前輩比,他們隻會龜縮到城堡裏,尚使一次出戰殺敵百人以上,便是了不起的大捷。

  土木堡一戰,大明精銳損失殆盡,從此一蹶不振。

  更糟糕的是,大明將士被打斷了脊梁骨,看到韃子兵雙腿就打擺子。

  在這些亡命徒麵前,他們實在對不起士兵這個名號。

  反倒窩裏橫比誰都厲害。

  “大人,張兄弟說的不錯,胯下的戰馬已經跑不動了。”

  李成蹊的手下石笑天附和道。

  李成蹊看了一眼雄偉的龍門衛,一臉的不屑。

  “堡外紮營,埋鍋造飯。”

  一聲令下,53人次第拉停戰馬,五人一組尋找紮營地。

  張蒼水和馬義跟這群人不熟,很自然的鑽進小樹林,拿出備好的幹糧,點火燒水。

  小樹林頓時炊煙嫋嫋,跟龍門衛交相呼應。

  人歇息倒是其次,讓戰馬飲水吃料才是根本。

  “總把頭,他們會不會出堡查看?”

  馬義望著龍門衛的王旗,擔心的說道。

  沒等張蒼水回答,李成蹊的聲音先到了。

  “他們要是敢出城,不枉大明勇士的稱號。”

  言語中帶著極度的鄙視。

  如果站在堡上遠望,53人目標很大,不會不知道。

  龍門衛有可能會把他們當做化妝的韃子兵,躲的遠遠的。

  “白天不會,晚上就不好說了。夜不收一定會來的。”

  張蒼水提醒李成蹊。

  對後世一清二楚的穿越者,對大明將士的戰鬥力有著清晰的了解。

  如今的衛所兵雖然不堪,比起萬曆後期還是可圈可點的。

  比如夜晚,

  他們會放出夜不收,摸清這夥人的身份和目的。

  如果這點都做不到,才叫真的沒希望。

  “我有楊千戶的手令,怕個甚。”

  李成蹊說著,慢慢來到張蒼水身邊坐定。

  班兵也是宣大總督帳下的正規編製,出戰必須有戰令。

  相較來說,手續簡單而已。

  亡命徒主動出戰,功勞歸楊本昌和他老爹。死了不過浪費一張草席,撫恤歸自己所有,何樂而不為。

  “這些鐵鍋真的有用?”

  李成蹊不解的問張蒼水。

  張蒼水笑嗬嗬的回應:

  “自然,比鹽茶誘人的多。”

  李成蹊本打算攜帶容易打包的鹽茶,被張蒼水極力否決。

  鹽茶自有那些不要命的商人私賣,鐵鍋卻無人敢賣。

  隻有這個才能讓韃子鑽進埋伏圈。

  他們把大明將士看做兩腳羊,明知有詐也會主動出戰。

  5:1的交換比讓這些韃子從來不把衛所兵放在眼裏。

  “大人,你是不是怕被砍頭,嘿嘿嘿。”

  馬六說話向來直來直去。

  李成蹊瞪了他一眼:

  “要是害怕,我不會蹚這個渾水!”

  五十個鐵鍋是從楊本昌手裏借出來的,理由說的很明確。

  打贏了皆大歡喜,打輸了無路可退,私通韃子,斬立決。

  馬六吐吐舌頭,衝著張蒼水壞笑一聲,低頭燒水。

  “小兄弟,你真的隻是圖錢?”

  李成蹊對這個12歲的小屁孩主動送人頭很是不解。

  “不然呢?”

  張蒼水反問。

  見李成蹊嚴峻的臉龐,張蒼水接著說道:

  “首級,戰馬,裝備,女人全部歸你,我隻要錢,誰跟我搶我要他的命!”

  李成蹊怔了一下,張蒼水的眼神實在不像一個12歲的孩子。

  “小小年紀要那麽多錢幹什麽?”

  “報仇!”

  張蒼水陰狠的眼神讓李成蹊詫異。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他是個有功名的人,落難前是真定府的令吏(正八品),凡事三緘其口是基本素養。

  報仇這種事自然不會亂說。

  也肯定問不得。

  “行,某雖不才,這幫手下還認我這個大哥,放心吧,你的錢分文不少。不過打起仗來,你自求多福。”

  “這個勿需大人操心。”

  張蒼水拱手回應。

  天黑之後,龍門衛放出四個夜不收。

  李成蹊早有準備,不消一刻鍾的功夫,四個夜不收被五花大綁,扔到篝火旁。

  手令,文書讓帶頭的小旗過目一遍,然後李成蹊親自鬆綁,送給每人一兩銀子,很客氣的請他們離開。

  龍門衛戰鬥力堪憂,使絆子的本事卻是家常便飯。

  前方殺敵,沒閑功夫操心自己人。

  態度客氣一些,使些銀錢,不求關鍵時刻幫忙,但求不要添亂。

  接下來的行軍所同樣的道理,經過他們的防區,前麵就是長城。

  長城一線礅堡林立。

  一裏一個礅,

  三裏一個堡。

  礅是邊境最小的守衛單位。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吊橋,護城河(其實是溝),垛子,射擊口,觀察口,烽煙樓一應俱全。

  主體建築依附在長城垛樓上,朝內10餘米蓋起一座高台。

  高台為兩層建築。

  高台上為站崗的垛哨,高台內則是礅兵生活起居的地方。

  一般由小旗帶領手下10個人據守。

  小旗又稱甲長,除了管理手下的兵,還要約束兵卒的家屬。

  軍戶,軍戶,即是軍也是戶。

  軍人的老婆一般隨同丈夫一同據守礅堡。

  平時幫忙放哨,閑時做飯,打水,打掃衛生。

  當然,他們最重要的工作是種地。

  宣府是大明九邊重鎮之一,衛所兵70%作戰,30%屯田。

  每個前線的士兵分田20到100畝不等,範圍就在所在礅的二三裏內。

  長城內線全是荒地,隻怕土地荒蕪無人耕種,沒有互相搶田的擔憂。

  種子,農具,耕牛一應由衛所自給,產出來的糧食一鬥上交軍糧,剩下的留給軍戶自給吃食。

  免除內地運糧的靡費之苦。

  明前期這套製度完美的保障了大明軍隊的戰鬥力,中後期卻成了大明最大的拖累。

  兵不是兵,農不是農。

  加之腐敗嚴重,土地兼並越演越烈。

  底層軍戶的日子還比不上佃農。

  一入軍戶深似海,從此軍籍伴終生,脫籍毫無希望,隻能任由宰割。

  駐守前線的都是些無門無路的底層軍戶。

  嘉靖年間,他們的裝備和吃食基本上還能保障,萬曆以後,與乞丐無異。

  指望他們打仗是癡心妄想。

  董家礅小旗叫陸明,是個三十來歲,五大三粗的糙漢子。

  因為吃空餉嚴重,原本滿編10人的董家礅隻有六個人駐守。

  六個成年入籍軍戶,三個婦女(其它家庭成員住在三裏外的董家莊)一同擠在礅裏,衛生狀況讓人作嘔。

  張蒼水剛進去,立馬捂著鼻子跑出來。

  李成蹊對此見怪不怪,耐著性子交割手續。

  他們這夥人算是在這裏駐紮下來,等待韃子送上門。

  李成蹊貴為總旗,陸明對他並不客氣,一個班兵總旗,地位還不如他這個邊境軍的小旗。

  你們打仗可以,這裏依然他說了算。

  一應人員,裝備,吃食概不外借。

  看著這群與乞丐無異的軍人,張蒼水有種莫名的悲傷。

  這就是大明將士?!

  除了小旗陸明,這些人身上的衣衫破破爛爛,上麵布滿補丁。幾個兵卒除了他們身上表明身份的腰牌與鴛鴦戰襖外,沒有半點軍人的樣子。

  三個婦人麵有菜色,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也好,起碼不是麵黃肌瘦,蓬頭垢麵,衣衫不潔。

  李成蹊查看了一下守備情況:

  董家礅守軍六人,計有小旗一人,夜不收一人,兵卒四人。

  家具:鍋六口,缸十二隻,碟十四個,碗十四個。

  火器:鉤頭炮一個,線槍一杆,大銃一個,三眼銃一把,火藥火線齊全。

  器械:每人軍弓一把,刀槍一把,箭三十支。

  另有軍旗一麵,旗杆兩根,扯旗繩兩副,燈籠三盞,梆鈴一副,軟梯一架,柴堆五座,煙皂五座,擂石二十堆,牛馬狼糞30石。

  李成蹊訕笑著離開礅堡。

  這點東西不值得他惦記,連班兵都不如。

  帶著部下在董家礅與董家莊之間唯一的一片林地紮營,休息一陣子後,著手挖掘地窩子。

  也就是那種一半柴草一半在地下的家。

  他們不知道要在這裏據守幾天,總不能在尿可成冰的野外挨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