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強人所難,是非不分
作者:龍虎三條尾      更新:2020-08-19 21:34      字數:2237
  李二故意皺了皺眉頭,盯著盧壽,顯得不悅道:“你這是強人所難!”

  “陛下,小民並沒有強人所難。”盧壽沒有退怯,躬身作揖道,“小民知道,陛下隻需一句話,便能挽救小民孫兒一命。小民再次懇求陛下,饒了小民孫兒一命。”

  “朕若下旨免去盧閣死刑,便是失信於天下臣民!以後朕還有任何權威可言?你要朕做一個言而無信之人?”李二瞥了一眼盧壽,沒好氣道。

  “陛下若免去小民孫兒死刑,並不代表陛下言而無信,反而說明陛下是難得的仁君。”盧壽十分固執道。

  “這隻是你個人的想法,不代表天下臣民的想法。”李二不以為然道。

  盧壽知道要說服大唐皇帝沒那麽容易,略一沉吟,說道:“小民曾為大唐做過不少事,大唐立國之初,群雄林立,小民曾讓家族給山東義軍送過軍餉。後來,這些山東義軍都歸了大唐,換言之,小民為大唐立國也做過貢獻。”

  “朕當然知道。”李二語氣平靜道,“朕還知道範陽盧氏曾給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也送過軍餉,若朕追究起來,是否可以追究你通敵之罪?”

  “小……小民給竇建德、劉黑闥送軍餉並不是自願,是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強搶。”盧壽急忙解釋。

  “哦?”李二半信半疑地盯著盧壽。

  “小民不敢信口雌黃。”盧壽語氣堅定道。

  頓了一下,他接著說道:“陛下,大唐立國以來,範陽盧氏與其他氏族一樣,為山東穩定做過不少事。大唐平定竇建德,平定劉黑闥之時,山東諸多地方的百姓流離失所,範陽盧氏收留了眾多流民,讓其有地耕、有飯吃,不餓死,不四處流竄,從而沒有糾集起來反抗大唐。

  大唐平定竇建德、平定劉黑闥之後,範陽盧氏出錢出力,與其他氏族一起重建戰後的山東,為山東的平穩,為解除陛下後顧之憂,範陽盧氏也可算是盡心盡力!

  難道我範陽盧氏這些年來為大唐所做一切,都不能換回小民孫兒一命?”

  李二沒有急著回應,反而沉思起來。

  盧壽以為自己所說的這些起到了效果,看來有機會挽救孫兒一命。

  他自信心滿滿的,又說道:“陛下,若此次小民孫兒幸免一死,小民往後定會帶領範陽盧氏唯陛下馬首是瞻。”

  “若朕執意按大唐律法處斬盧閣,你又如何?”李二瞥了一眼盧壽,語氣輕蔑道。

  “若陛下不肯免去小民孫兒死罪,小民……”盧壽想了一下,“小民唯有感到心寒,範陽盧氏所有人也會感到心寒。”

  李二的臉色頓時一變,板起臉來。

  群臣聽到盧壽這樣說,都屏住呼吸,安靜得落針可聞。

  群臣一邊偷瞄著禦座之上的大唐皇帝,一邊暗暗對這位不怕死的盧壽感到可惜。

  “大膽!”長孫無忌忍不住又出聲,“盧壽身為平民,竟敢在大殿之上威脅陛下,藐視國威,是為不敬!陛下,臣建議將其亂棍打出皇宮!”

  魏征嘴角動了動,正要出聲替盧壽求情,站在群臣當中的李在古先出聲道:“陛下,依臣愚見,盧壽此言並不是故意威脅陛下。”

  很多大臣狐疑地看著李在古,其中包括魏征,搞不明白李在古為何會替盧壽講話。

  難道是李在古認為盧閣被判處死刑是因他而起,故替盧壽講話,從而不希望以後盧氏找他報仇?

  李在古從群臣當中走了出來,站在盧壽旁邊。

  “陛下,盧壽沒有故意威脅陛下,純粹是將他內心的話講出來罷了。”李在古繼續道,“一直以來,範陽盧氏身為山東豪族,對朝廷都是陽奉陰違。”

  很多方才狐疑的大臣,此刻明白了李在古根本就不是替盧壽講話。

  盧壽看著李在古,怒形於色道:“你是何人,為何汙蔑小民?”

  “我就是你孫兒盧閣所誣告的李在古!”李在古似笑非笑道,“不過,我要強調的是,我並沒有汙蔑你!”

  “你……你就是李在古?”盧壽不禁激動道。

  他瞪著李在古,眸子中浮現著恨恨的怒意。

  看到盧壽眼中的恨意、怒意,李在古的臉上掠過一抹冷笑。

  他站出來,就是希望盧壽發怒,替盧壽煽風點火。

  “我孫兒就是被你這個小人所害!”盧壽怒道。

  “果然是有什麽樣的祖父,便有什麽樣的孫兒!我現在終於明白了,為何盧閣喜歡汙蔑別人,原來是有家族傳統!”李在古不屑道。

  “你……”

  “你別以為是長輩,我就不敢說你!”李在古打斷盧壽,“據我所知,你是山東大儒,可真令人失望,所謂的山東大儒,居然是一個善惡不分,包庇家人的自私自利的小人!”

  盧壽氣得臉皮抽動,吹胡子瞪眼。

  “盧閣做了錯事,你身為他的祖父,不但沒有替他道歉,也沒有為他所做的錯事而反省,卻自顧著替他求情,自顧著要陛下免其一死,這就是所謂的山東大儒是為人之道?”李在古以嘲弄的語氣說道。

  “如今知道我的身份,又表現出一份殺父仇人的模樣來,很明顯,在你的眼中,盧閣被朝廷判處死罪,都是因我而引起。可你就不會想想,盧閣被判處死罪,要真正怪罪的人是他自己,也是你整個家族。若不是盧閣自恃著是範陽盧氏的人,他就不敢調戲將軍妾室,不敢誣告忠良,更不敢欺君罔上。”

  聽到李在古如此淋漓盡致的責罵盧壽,很多大臣不由得微微點頭讚同。甚至有個別大臣真想對著李在古口呼“說得好”!

  一些與山東豪族有交情的大臣則黑著臉。

  李在古沒有停下,言辭犀利道:“養不教父之過,若你或你的兒子能從小教好盧閣,而不是一直的寵溺他、偏幫他,盧閣就不用犯如此嚴重的過錯,更不用被判處死刑!如今盧閣違犯大唐律法,你卻將責任推給別人!哼!原來飽讀詩書的所謂山東大儒是如此滿口仁義道德,實際上卻是非不分、假仁假義!”

  盧壽的臉一陣紅一陣白的,雙肩由於激動而憤怒,顫抖著。

  李二看到盧閣這個樣子,心裏想笑。

  長孫無忌偷偷地對李在古豎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