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舊事熟人
作者:落筆詩      更新:2020-03-03 14:54      字數:3442
  次日一大早,同樣的雞叫與報更聲和鳴,聲音有些吵鬧聒噪,不過卻未把寧夏吵醒,後者依然臥床酣睡。

  寧夏昨夜與蒙武吹牛吹到很晚的時候,兩人從國家發展聊到人民民生,從七國局勢聊到私人問題。

  可謂酒逢知己千杯少,二人相見恨晚,更是相聊甚歡,所以一不小心喝大給忘了時辰,直到深夜才各自散去。

  他喝了不少酒,雖說那酒幾乎沒啥酒精度,可就像喝水那般狂飲,這腦袋難免也有些泛暈。

  再加之,長久以來困擾寧夏的問題終於在昨日解決,他不必在為自己的安危牽腸掛肚了,心裏暢快了,睡眠自然也就足了。

  所以寧夏這一覺睡得格外舒坦,隻是還沒睡夠就得起床,好好的心情也變得不美膩了。

  古人奉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六更天,也就是後世5-7點就得起床。

  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早上正是下地幹活,努力工作的大好時光,人們都在這個時候為來年忙碌著。

  雖然寧夏不用幹活,也沒事可做,但也得遵守規矩,而且,有時候起不起床還由不得你。

  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場景,不同的人物心理,同樣的敲門聲,又把寧夏從睡夢中給活生生拉扯出來。

  當~當~當~

  “公子,奴婢來伺候公子穿衣洗漱,公子?”

  “額?頭好痛,看來酒度不夠真的可用數量來湊啊,來了,來了,稍等一下”。

  寧夏迷迷糊糊醒來,左手拄著床榻,右手拍打有些脹痛的腦袋,口裏連連應承著。

  他實在是不想起床,昨夜不過睡了三四個小時,睡眠嚴重不足,現在起來腦袋又暈又痛,可是又沒辦法,誰讓自己寄人籬下呢。

  最重要的是今天還要陪秦王出遊,昨天才和他冰釋前嫌,人家也退了一步,自己怎麽著也得給人一個麵子不是。

  唉,造孽啊,起床!

  寧夏下床套上靴子,打著哈欠扯開了房門,門外一嬌小丫鬟正端著一盆熱水,靜靜等候著。

  “呦,是你啊,小丫頭,進來吧,哈啊~”。

  丫鬟便是昨日寧夏剛見過的那個,隻不過今天她的狀態與昨日的表現相去甚遠,就似變了個人一樣。

  小丫鬟眼神清明,語氣中夾雜著細膩與溫柔,臉上看不到懼怕的神情,自己也敢抬頭與寧夏四目相對。

  “公子昨夜是否未休息好,奴婢是不是打擾到公子了”。

  丫鬟跟隨寧夏進屋,觀他嗬欠連天,以為是自己打擾了他休息,連連行禮道歉。

  “沒有,沒有,不關你的事,昨夜與蒙將軍吹牛吹得太晚了,所以才有點睡眠不足。對了,你叫什麽名字?”

  寧夏坐在床沿邊上,用手輕輕拍打著腦袋,望著眼前這個年歲不過14,5的小姑娘輕聲說道。

  秦漢時期還沒有凳子,要想坐著幹點什麽事時,除了床可坐之外,其餘時候都是席地而坐,而且還是跪坐。

  更加要命的是,一個跪姿都還有諸多講究,就比如,當你吃飯或著參加宴請時,為了表達你對主人的尊敬,你必須兩膝著地,兩腳腳背朝下,把臀部放在自己腳踵之上,上半身挺直……

  叫他跪地下,讓丫鬟幫他打理洗漱,這對於來自後世的他而言簡直就是一種折磨。跪下不出十分鍾,就渾身酸痛,簡直是要了老命。

  所以,他認為床才是自己該呆的地方,至於穿衣洗漱自己又不是沒手,他也不習慣讓別人伺候著,這種感覺怪怪的。

  “回公子話,奴婢名叫黎蘿”。

  “黎蘿?這名字挺好聽,念起來也順口,那我再問你,你如今多大年華”?

  “回公子,奴婢今年一過便是十之有四”。

  兩人一問一答,寧夏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眼前的小丫鬟實在是太像自己後世那個多年未見的妹妹了,這也是為什麽頭一次見麵,寧夏就那麽關心她的原因,這裏麵除了有他的同情以外,更重要的是,他覺得她像她了。

  寧夏坐在床上,享受著小丫鬟黎蘿的按摩,他的腦袋實在暈脹,而黎蘿剛好也懂些手法,索性幹脆就請她幫忙揉揉。至於穿衣洗臉的事就不勞她動手了,自己解決就行。

  “好了,可以了,謝謝你小丫頭。對了,你的額頭沒事吧,說來慚愧,昨日我出門尋藥,可不巧在府中迷了路,唉,很無奈啊”。

  寧夏一直不曾注意小丫鬟的額頭,直到現在才想起昨天自己答應人家的事還沒做到,不過現在看來應該沒事了,傷口已經結痂,用不了幾天就會好。

  “奴婢謝公子掛念,也謝過公子關心,昨日奴婢已經上了藥,過幾日便會痊愈”。

  “嗯,那就好,對了小丫頭,我問你個事,你老實回答我,昨日你和其他人為何都如此懼怕於我”。

  寧夏對於昨天發生的事很是好奇,他想要弄明白,是什麽原因造成那樣的結果。

  如果問題出在自己身上,那麽一定要改,他可不希望再受到別人的區別對待。

  對於他而言,被別人孤立的感覺,很不舒服,很不爽,待人為善,平易近人,才是他的做事風格。

  “回公子話,奴婢知錯了,是奴婢誤會了劉管家的話,才給公子造成如此多的麻煩”黎蘿低著頭不敢看寧夏的眼睛,語氣中滿是誠懇。

  “哦?這是怎麽一回事,你同我好好講講,你放心吧,我不會怪罪你的”。

  “奴婢謝過公子,事情是這樣的,那日您來到府中之後,管家就交代奴婢們,說公子是王上身邊的紅人,一定好生伺候公子,萬不可懈怠,更不能惹得公子不高興,誰若犯了錯,那便會被逐出蒙府。

  所以,奴婢們才不敢與公子交談,見到公子也隻是遠遠躲開,不是奴婢們不尊重公子,而是怕有什麽地方做的不對,驚擾到公子,而受到管家的懲罰。奴婢知道錯了,還請公子責罰”。

  女孩子就是喜歡哭,從古至今一直如此。我也沒有怎麽你啊,你咋自己說著說著就要哭了呢?寧夏看著低聲抽泣著的黎落,也隻好無奈搖搖頭。

  隻是沒想到昨天的鬧劇竟然是因為中間出了這麽一個烏龍,虧得自己還是皇帝身邊的“紅人”呢,結果在這偌大個蒙府之中,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還以為自己真是那讓人避之不及的“瘟神”呢。

  “好啦,你哭什麽,不許哭,我數到三,你不抬起頭給本公子笑一個,本公子就生氣了。

  我和你說哈,本公子生起氣來,可是連自己都敢打的。現在,開始數數,一,二~~~三”。

  看著寧夏那齜牙咧嘴,怪裏怪氣的動作表情,黎蘿被逗笑了,同時也笑得寧夏肚子疼。

  撲哧,噗咚~

  “啊哈哈哈~小丫頭,哈哈哈……”寧夏匍在床上,用手拍打著床大笑。

  至於他笑的原因,這裏說起來就比較有趣了。

  黎蘿被他的動作表情給逗笑了,可是在笑之前她是小聲哭泣著的,所以當她一笑時,尷尬的一幕發生了,可愛的小瓊鼻上居然吹出了個鼻涕泡,噗咚一聲炸了。

  就是這一幕被寧夏盡收眼底,所以才有了後麵的哄然大笑。

  “嗚嗚嗚……公子是壞人,嗚嗚嗚……”

  好吧,要不怎麽說他情商低呢,看吧人家小姑娘給羞得,紅彤彤的小圓臉都快成猴子屁股了。

  人家也不理他了,捂著臉,大哭著就從外麵跑去,離開時還不忘回頭罵他一句“壞蛋”。

  “哎,你跑慢點,看著路,注意別摔了哈”。

  看著漸漸消失的背影,寧夏嘴角的笑容也收斂幹淨,揉了揉空癟的肚子,喃喃自語。

  “真是個天真無邪的小屁孩兒啊,洗把臉,出去找飯吃,昨晚好像光顧著喝酒了,都沒怎麽吃東西,這麽一說起來,還真他娘的餓。”

  早上穿插的這一段小插曲,讓寧夏原本不是很美膩的心情,也美膩了起來,心情好了,吃飯自然也就有了食欲。

  現在的他正端著第三碗米飯,狼吞虎咽著,看得一旁的蒙武撫須直笑。

  ……

  在古時,人們一般情況下一日隻食兩餐飯,分別是朝食和哺食。其中朝食又叫“饔”(與‘擁’同音),吃飯時間相當於後世上午九點左右。

  這一點在《左傳》鞌(與‘安’同音)之戰中有過明確記載,書中齊侯說“餘姑剪滅此朝食”,他的意思就是:晉軍不禁一打,天亮後再交戰,消滅了晉軍還耽誤不了“朝食”。

  而哺食,又叫“飧”(與‘孫’同音),一般在申時,也就是後世下午五點左右開始吃飯。

  在宋玉《神女賦》中提到,“哺夕之後,精神恍惚”。大概意思就是說在太陽落山之時吃過晚飯以後,人就容易犯困迷糊。

  雖然這些文獻資料都在說明著古代人們一日隻食兩餐,但是,凡事都有個例,這一點寧夏可以作證。

  因為他現在的吃飯時間也差不多後世七點左右,絕對不會超過八點,這就說明他們很可能一日也食三餐。

  當然了他的想法也並不是毫無根據的瞎猜,因為就在昨日,他進宮之前,蒙武曾提出讓他們留下吃個飯在出發的建議,可是安公公以趕時間為由而拒絕了。所以寧夏猜測他們很可能是一日三餐,與後世差不多。

  可憐的某人還沒在人家待過完整的一天,連一天吃幾頓飯都得靠猜,他又不好意思直接問,他怕人家把他當傻子看待。所以明明可以一句話解決的事,非要花幾倍的心思來分析,也是醉醉的。

  其實寧夏分析的是對的,剛才我們說的隻是一般情況,那麽特殊情況自然就是一日食三餐了,關於這一點說法也是有科學依據的。

  在《莊子》的〈逍遙遊〉中有這樣的說法:三飡而反,腹猶果然。意思就是:一日吃完三餐,就不會感覺肚子餓了。從這樣的記述中來看,在春秋戰國時代(西元前770至西元前221)就已經確立了一日三餐的觀念了。而“疾行逾白步,健飯每三餐。”也足以說明,千百年來,一日三餐的習慣,已經非常普通了。

  隻不過,一日三餐隻是富人家的生活,窮苦百姓也就日食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