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宮闈之中
作者:封人語      更新:2020-04-04 23:55      字數:3314
  穆基幾乎是一瞬間做出這樣的舉動的,範青召完全沒有意識到發生了什麽,他還在想剛剛穆基提出的毒計,等穆基衝出了文清閣之後,範青召踏前一步,發覺地上有血跡,還有一個匕首,他拿起來一看。

  正在此時,穆基領著一群侍衛闖了進來,見到範青召,穆基哭喊著。

  “老師要殺我,他要殺我,快將他抓起來。”

  侍衛聽命,立馬將範青召拿下,他驚得手裏的匕首落在了地上,連忙說道。

  “二殿下何出此言?老夫方才還與你談學論史,怎麽會是刺客?又怎會謀害殿下?”範青召嚇得趕緊解釋。

  “我剛剛與先生交談,忽而,先生趁我不注意,拿出一把匕首朝著我刺過來,將我刺傷了,幸好我機敏,逃過一劫。來人,快將此等大逆不道的刺客就地正法!”穆基舉起自己的刺破留著獻血的右手,向範青召展示,然後下令侍衛動手。

  侍衛也被嚇到了,沒有抓到刺客就地正法的先例,而且此人官居少傅,也是朝廷官員,所以,侍衛們不敢動手。

  “冤枉呀,二殿下你知曉老夫並未動手行刺,這種玩笑可開不得!”範青召急得滿頭大汗。

  “爾等不動手,定是刺客同謀,我定會告知父王,將你們一個個處死。”穆基忽而,眼神又犯狠,盯著這群侍衛喊著。

  “屬下遵命!”侍衛被嚇地拔起了手中的刀,朝著範青召砍去,手起刀落,地上濺了一灘血,便就在這個文清閣之中要了他的命。

  穆基此舉何意?為何致範青召於死地?

  隻是因為方才講學期間,範青召問了他的皇兄穆林問題,甚至還誇獎了他,而沒有問自己,這讓穆基心裏極為不舒服,為何要優先地問穆林?是不是已經是大皇子一黨了?為什麽要誇獎穆林?這個問題我也知道原因,而且我還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甚至可以幫助荊軻完成刺殺任務,那他就不是古今最有名刺客,而是古今第一刺客了!

  權謀之人真心要想殺你,往往都是你觸及了禁區,所以便在劫難逃了,至於找個什麽理由殺你,這些都是欲加之辭。

  由此事可見二皇子穆基心機極深,而且善於權謀厚黑,確實讓人心生寒意。

  穆基受傷之後,便在自己的寢宮之中休息,沒過多久,大皇子穆林來探望穆基,見到他躺在床榻之上,正在閉目休息,本來便想離開,可是剛轉身便聽到身後傳來聲音。

  “皇兄來了,怎麽沒叫下人恭迎行禮?”穆基問道。

  “我怕他們會打擾你休息,便沒讓傳報,是不是聲音太大,吵到你休息了?”穆林走上前去問候著。

  “沒有,皇兄來看我,那我自然是歡喜得很,什麽傷病都已好了一半了。”穆基起身靠在床沿上,笑著說。

  “我剛才聽到今日之事,真是驚到我了,真沒想到範青召大人居然會做出來這樣的事情,不知道他到底是受誰人指示。”穆林想著便問道。

  “都怪皇弟我一時害怕,便讓侍衛動了手,若是留著他定能問出幕後之人,都怪我過於愚笨了!”穆基有點難受地說。

  “皇弟不必難過,發生這種事情,我能理解你當時,定是嚇壞了,現在有沒有覺得好一些了。”

  “好多了,不過這幾日的武功可能不能陪著皇兄去練習了。”

  “沒事,等你傷好了,皇兄自然會教你的。”穆林好心地安慰著。

  “好,對了,皇兄,之前讀《墨子》的時候,對其中的‘兼愛’和‘非攻’總是不能理解,不知道皇兄可否給我講解一下?”穆基疑惑地問著。

  “‘兼愛’其實與儒家的‘仁’很類似,其意為:使天下兼相愛。而‘非攻’是指:不發動不義之戰,不要相互攻擊。兩個合起來,便是墨子所提倡的治國平天下的主張!”

  穆林坐在床沿邊,給穆基講解著《墨子》之中的知識,穆基則是很認真地聽著,一種似懂非懂的樣子。

  大概片刻之後,穆林便離開了,走之前還吩咐下人要好好照顧穆基。

  而穆基見到穆林離開之後,他忽而起身下床,然後問身邊的仆人,“現在是何時辰了?”

  下人回他:“約莫酉時一刻。”

  “取我的寶劍來。”穆基想著時辰,算著平時這個時候自己應該是在武英殿之中練習劍術,隻是現在這種情況,去不了武英殿,但是該做的事他是不會輕易放下的,尤其是在穆林來探望自己,這讓他有機會趕先一步練劍了。

  可是,他自己右手手掌是真的被匕首劃傷了,是他自己劃的,所以為了繼續練劍,便是有完好的左手使劍。

  穆基在穆林麵前裝作是一個無知可憐的皇弟,可是無人之時對於自己極為嚴格,而且,他不僅偷偷看著《羅織經》,甚至已經將其中的權謀厚黑的心機手段用到了現實中,用於對付自己心裏的敵人。

  他雖然才十二歲,正值豆蔻年華,可是他卻很明白,自己的敵人就是自己的皇兄——大皇子穆林,兩人遲早會因為皇位繼承權撕破臉,爭個頭破血流。

  因為嫉妒猜忌,便用陰謀害死了自己的老師,因為隱藏自己的本相,便用假象繼續偽裝著一個弱小無辜可憐的皇弟形象,這一個二皇子狠毒奸詐的真麵目繼續藏在他那天真無邪的孩童皮囊之下。

  宮牆之下,並不是那些黑暗晦澀之物的隱藏之地,扒開每一道牆壁,破除每一個假麵,那些早已腐爛腹黑的真相和模樣,才真是叫人害怕恐慌......

  夜裏,在太後的慈濟宮之中,晚膳之後,聚集著不少的人。當中而坐的是劉太後,她並不是虞王穆雲的生母。

  虞王尚未繼位之前,是二皇子福王,他的親哥哥,便是當時的東宮太子——禹王穆洛。與此同時,朝堂之上,左丞相餘丘樊支持東宮,右丞相麟複臻則將女兒嫁於穆雲,繼而支持二皇子,兩派爭鬥,血雨腥風。

  而後,隨著餘麟黨爭以麟複臻和福王為首的一派勝利,東宮便發生禍亂,禹王穆洛以及其他幾個皇子及其生母相繼被暗殺之後,二皇子穆雲獲得了皇位,那是需要立一位太後,便選擇了一生安逸並未有後的劉貴妃為太後。

  劉貴妃變成了劉太後之後,仍然是過得很安逸,一不問政事,二不問後宮,整天就養花喂貓,燒香拜佛,過得很是安穩和平和。

  劉太後兩側的有兩位,一位是宜貴妃麟毓紅,另一位是瑜貴妃尉遲暮雪,劉太後看著這兩個貴妃,似乎都不是很好惹的樣子。

  宜貴妃麟毓紅,當朝第一權臣麟複臻的女兒!

  瑜貴妃尉遲暮雪,新周國與虞國聯姻的公主!

  這兩個人一同來慈濟宮,讓平日裏不聞他事,隻顧喜樂的劉太後極為頭疼。

  “今日,哀家將你們兩個召到慈濟宮,其實也沒有什麽大事,隻是想與你們嘮嘮家常。過幾日,便是皇後的生辰壽典了,不知你們都準備了什麽樣的壽禮呀?”

  劉太後雖然心裏有些許怯場,但是畢竟是太後,要鎮住場麵,他故作鎮靜地問道。

  “回太後的話,妾妃派最好的金匠打造了一頂九金鳳冠,作為送給皇後的壽禮。”麟毓紅自然是有錢有勢,這樣的手筆可見一斑。

  “九金鳳冠,這可正是能配得上皇後正宮的身份呀,打造如此精巧又貴重的物件,宜貴妃用心了。”劉太後聽完後,一頓誇獎。

  “太後過讚了,不知妹妹的壽禮是何種珍品?”

  “姐姐果真是盡心盡力,妹妹的壽禮隻不過是一盆紅玉盆景,雖然,不夠姐姐的氣派,但是,卻也是一個去暑避寒的奇物。”尉遲暮雪畢竟曾經也是一國公主,拿出一件像樣的壽禮也是不成問題的。

  “紅玉盆景,定是想著皇後的身子不好,讓這紅玉,炎熱時去暑,寒冷時避寒,給皇後帶去舒適,瑜貴妃也是想得周到。”劉太後聽完之後,一頓誇獎。

  劉太後兩邊都不敢得罪,對這兩個壽禮都進行了一番誇讚,兩人後宮相爭便爭去吧,隻要不破壞自己安逸的日子,所以這誇讚兩句算不了什麽。

  “妹妹果然是體貼。”麟毓紅笑著說。

  她倆人相互稱讚定是沒這良心說的!

  如今後宮之中,正宮娘娘琉淑皇後患病,基本上就剩下宜貴妃麟毓紅與瑜貴妃尉遲暮雪兩人位置最高,所以相爭亦是常事。隻是,瑜貴妃並沒有子嗣,而且又是新周國的皇室,所以宜貴妃也不會過分緊逼。

  有時候,權勢鬥爭並不一定要你死我活唯我獨尊,或許就是因為見你不悅,要壓你一頭就這麽簡單。

  “你們兩人如此盡心,哀家便歡喜了,還有,這皇後壽宴之事,便有你們兩人負責,到時候滿朝文武,可不能丟了皇家的臉。”劉太後笑著說。

  “壽宴之事,姐姐經驗豐富,自然是姐姐來主管,妹妹不才,願意給姐姐打個下手。”瑜貴妃搶先對劉太後說,倒也是省了她糾結了。

  “往些時日,確實由我去打理的,但,皇後娘娘抱恙,妹妹與我共同管理後宮諸事,自然也要讓妹妹掌權了,不然,陛下知道了,豈不是要怪妾妃獨攬後宮之權了。”麟毓紅所說的很有道理,她笑著推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