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刺客
作者:封人語      更新:2020-04-04 23:55      字數:3195
  皇宮之中,午膳之際。

  十二歲的二皇子穆基坐在席地而坐,望著手中的書冊,他默讀著,輕巧地翻閱著,沉醉其中,旁邊桌上的香爐之中燃著靜心安神的熏香。

  他的母親,麟複臻之女,宜貴妃麟毓紅懷裏抱著一隻黑貓,她剛從外麵辦完事情回來,見自己的兒子這般辛勞,她很是欣慰,便朝著旁邊正在照料熏香的侍女使了個眼色,侍女便拿著蒲扇,正要走到穆基身後。

  穆基雖看著入神,但察覺有人靠近身後,忽而,扭頭先投一個凶狠的眼神,認清楚是他母後的侍女,接著又變得平和起來。卻嚇得宮女花容失色,手中的蒲扇便落在了地上。

  宮女撿起蒲扇,繼而跪地俯首,“奴婢該死。”她緊緊低著頭,身體都已經開始顫抖了。

  “給我吧。”麟毓紅接過宮女遞過來的扇子,然後朝著身側的貼身女侍含露使了個眼色,含露將這位手腳不利索的宮女帶了下去,對其進行了一番觸及肉體的教訓。

  麟毓紅拿著蒲扇,輕輕地在穆基的對麵搖著,給他扇去一些清涼柔風。

  穆基仍聚精會神地盯著自己的書籍,書冊起了皺褶,書皮都略微泛黃,應該是經常翻閱,那本書的名字叫做《羅織經》,是一本禁書。

  《羅織經》乃是古今第一權謀鬥智之書,講究兩個字“厚黑”,何為厚?麵皮要厚而無形,強而不顯反示弱。何為黑?心要黑而無色,狠毒無常含威不露。

  片刻之後,宮裏的奴仆們開始上菜,四菜一湯,葷素搭配,營養均衡,這是麟毓紅特意吩咐下人做的,為了她的皇子能有個好身體,將來圖謀大事,她也算是盡心盡力了。

  所上每道菜旁必定會擺一個牌子,上麵寫著菜名和掌勺大廚的名字,一來是為了保證飯菜質量,二來也是為了日後有個三差二錯,皇室人員中毒,也好追究廚子的責任。

  皇室用膳使用的餐具極為講究的,除了奢華精致的瓷器和金器,銀器是禦膳中必不可少的餐具。虞國較北越相比,製毒工藝不先進,所以比較普遍的例如砒霜、鶴頂紅之類的毒藥,遇銀就會產生反應變為黑色。因此如果禦膳裏有此類毒物,銀器一試就知。

  皇室進膳有些許步驟,首先要由貼身女仆拿出特製的銀針進行試毒,銀針插到菜肴之中,片刻之後取出查看,若銀針仍是原樣本色,則為無毒,所發黑,則為有毒,其菜肴的掌廚必會小命難保。

  除了銀器試毒之外,第二個步驟就是“嚐膳”,虞國皇宮中常年飼養著禦貓,這些禦貓養大之後,經過訓練培養分配到各個宮中,除了供妃嬪皇子玩耍之外,還有一個獨特當然用處,那便是拿來嚐膳。

  宮女仆人會取一些膳食先喂於禦貓,片刻之後若是沒有中毒跡象,才會端上餐桌。每日三餐均是如此,於皇室來說,進膳本就是一件繁瑣且危險的事情。

  一番嚐試之後,今日午膳才算開始,麟毓用銀筷在四盤菜肴之中各夾了一些,放於銀碗之中,然後,又盛了一些湯,兩碗放到了穆基麵前。各取一點,也是防止被人察覺進膳的喜好,從而進行下毒謀害。

  穆基仍是沉浸其中,伸手摸著筷子,然後將書冊放在桌上,邊進膳邊看著,吃得差不多了,最後喝了一口湯,便將這本書遞給了他的母妃麟毓紅,然後對她說。

  “母妃,兒臣吃完了,這個您替我好生收著,待會回來還要看。”穆基滿臉笑意地說著,然後作揖伏禮。

  “好,基兒,下午去文清閣,要不要午休一下?”麟毓紅接過書籍,然後問他。

  “不用了母妃,兒臣先去溫習功課。”穆基仍是麵帶笑容,那種讓人分不清真假的笑容。

  他本就是十二歲的孩童,那種自帶的天真無邪,與他的笑容相符合,所以才會讓人如此分不清真假。

  皇子要學習的東西無外乎兩類:一文一武。文包括詩文、筆墨、雅鑒、史學、兵陣;武主要是兩種其一為拳腳功夫(身法步法),其二為劍術。而宮中的文清閣便是皇子習文之處,其中有三位少傅,都是時任文淵閣大學士的文臣;習武的地方是武英殿,裏麵有專門的武師,教授訓練皇子的武藝。

  二皇子穆基在護衛的護送之下,來到了文清閣,雖然是來的比較早,可是還是晚了大皇子穆林一步,去時他已然在那裏安靜地溫習詩文了。

  “皇兄來的如此早?”穆基很親切地笑著問候著。

  “剛來沒一會呢,皇弟說笑了。”穆林很儒雅地說著。

  兩人落座,各自溫習功課,一派祥和相安無事。

  過了好一陣,文清閣教授史學的少傅範青召來了,皇子們的今日史學課程便開始了。

  先是誦讀,然後解意,接著便是講述其中蘊含之意,今日所學的是荊軻刺秦的故事。

  “荊軻獻圖,圖窮而匕首現,作為古今最有名刺客的荊軻為何會失手呢?其原因有三,第一,史中記載,荊軻劍術、武功並不高強。第二,與其隨行的秦舞陽見秦王寶殿,被其威武的氣勢所嚇到,引起了秦王的懷疑。第三,‘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這是荊軻死前遺言,也是最為關鍵的原因,那便是他一開始想擒住秦王,逼他歸還土地,與燕國修好,然後全身而退,不料秦王的袖子過長,一扯便斷,最終導致行動失敗。”

  少傅範青召遺憾地搖頭講解著,然後問大皇子穆林:“大殿下對荊軻刺秦的故事有何看法?”

  穆林想了想說:“少傅說的自然是有道理,不過我倒是覺得荊軻刺秦最根本的原因並不是其上三種。”

  穆基聽著他的皇兄所說的話,細細思索著,他心裏似是知道穆林將要說那些原因,隻是,死死地盯著少傅範青召,臉露不喜。

  “哦,大殿下隻管說。”

  “我覺得荊軻刺秦失敗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意誌不堅。史書記載,荊軻遊曆各國卻都不受待見,最後投身於太子丹門下,隻是為了謀個差事、衣食無憂,而刺殺秦王這種事情,本身就是死罪,避之唯恐不及。‘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太子丹再三懇求,荊軻無奈,隻好應聲答應。而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由此可見,荊軻刺秦的動機不強,意誌不堅。若是一個人不願意去做一件事,強行逼迫其去做,成功的機會也就微乎其微了。”穆林解釋著。

  範青召仔細聽著,然後麵露微笑地說:“大殿下果真是博覽群書,才智過人,這荊軻刺秦失敗的第四個原因便是心理。”

  “仍是先生教得好。”穆林起身作揖,表達對於範青召的感恩。

  範青召大笑著說:“孺子可教也,大殿下人中之龍,行此大禮,老夫擔受不起。想荊軻本是藉藉無名之人,卻因此豪行壯舉,名留青史。”

  一邊的穆基隻是低著頭,眼神呆滯地望著書本,心裏想著其他的事情,他其實也知曉這荊軻失敗的原因,隻是沒有機會表現自己,所以他心裏便結下了一個鬱結。

  約莫到了申時三刻,文清閣的習文課程才宣告結束,穆林與穆基起身向少傅範青召行禮,然後,穆林便準備離開,卻發現穆基停在那裏。

  “皇弟,你不走嗎?”

  “皇兄先行吧,愚弟仍有些許問題想要請教老師。”穆基笑著回道。

  “那好吧,那皇兄我便在武英殿等皇弟嘍,快些來哦。”穆林也是笑臉回應著,然後便起身離去。

  “老師,學生對於今日所學的荊軻刺秦仍有一些困惑。”穆基拿著書本走到範青召的書桌前說道。

  “二殿下有何疑惑盡可問老夫。”範青召很是開心,他最喜歡這種不懂就問的學生了,而且還是二皇子,如今背靠著強大權勢的二皇子。

  “荊軻刺秦,學生覺得,這本就是一個以卵擊石的送死行為,若真的想成就大業,學生覺得,應該將圖窮比現的計劃告訴秦王。”穆基很是認真地說著。

  “什麽?那豈不是要背叛太子丹,成為燕國的叛徒嘛,雖然能苟活一世,卻會被後人指責唾棄,此非君子所為!”範青召聽著穆基所說的這些,實為震驚。

  “先生聽我說完,將這個計劃告訴秦王,然後下令將秦舞陽隨行之人抓起來問斬,並向秦王言明這一切都是太子丹以自己親人作為要挾逼迫自己所為。這樣自然能得到秦王的信任,然後乘機拔出袖中匕首,定能刺殺秦王!”

  穆基邊說邊在桌下悄悄拿出了一個匕首,眼神忽然透出極為邪惡的笑,然後,那把匕首掉在了地上,與此同時什麽東西滴了下來。

  “二殿下,此計確實是好計謀,隻是過於凶狠,有背正道。”範青召細細想著穆基所說這些,皺起了眉頭說著。

  忽而,穆林朝著閣外跑著,邊跑邊哭喊著,“來人呀,有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