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04號實驗室
作者:千江花火      更新:2020-05-03 01:43      字數:3373
  主的不跳,不是因為他不能,而是他存心站在順服的地位,沒有神的吩咐他就不作任何事;主的作是神跡,主的不作更是神跡。

  我們對神隻應信而順從,切不可存心試探;試探神,即表示我們對神的愛心和神的能力有所懷疑。

  ——《申命記》

  —————————————————————————————————————

  鋼鐵都市,第三層。

  “目前我們有6間特殊的實驗室,編號為1——6,第6號空置中。毫無疑問,隻有少數造詣已達巔峰的大師,才有資格申請這幾個實驗室。”

  斯特潤姆心想:陛下您占據編製外的第0號,是不是意味著您最厲害?

  “接下來,我帶你們去聽課。”

  萊布尼茨像母雞帶著小雞一樣,領著兩人來到4號實驗室,一進門就道:“百寶袋,稍微介紹一下你現在研究的課題。”

  “他們也要在場?”百寶袋看了一眼倆貨,道:“請容我拒絕。我信不過他們。”

  萊布尼茨笑道:“和我討價還價?好吧,下個月你的經費提3%。”

  百寶袋搖頭,語氣斬釘截鐵:“這不是錢不錢的事,是我作為科學研究者的操守——”

  “額外撥給你‘移動硬盤’一天的借用期。”

  “成交。”百寶袋擠出笑容,自以為親切地對兩位死靈生物道:“我準備開講了,有什麽想問的,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戰爭時期,這種人絕對會賣國的吧!兩人同時翻了個白眼。話說“移動硬盤”是什麽,竟然能讓大神的態度一百八十度轉彎?

  “我的課題是——”

  假設有一個無所不能的神,他是否能創造出一塊他舉不起的石頭?

  聽完之後,費馬懵了:“啊?在這裏還能研究神學?”

  斯特潤姆也是一懵,然後揪住費馬領子,吼道:“白癡!這個是悖論問題啊!”

  (百寶袋低聲對萊布尼茨道:“幸好不是兩個都蠢得無藥可救,要不然這課還真難講下去。”)

  在大眾的認知中,神當然是無所不能的。

  有個學者針對“神無所不能”,提出了這個悖論。

  神是否能夠搬動一塊石頭?如果搬不動,說明神並非無所不能。

  神是否能夠創造出一塊石頭?如果創造不出,說明神並非無所不能。

  對宗教家來說,此悖論用心極其惡毒,因為無論神是否能造出這塊石頭,都會動搖宗教的根基。於是宗教家提出唯心論的回答:神不是不能,隻是不願,另外,凡人切莫用這類無謂的測試,去試探神的威能。

  聽完斯特潤姆解釋,費馬還是半懂不懂,這種東西對他來說太深奧了。他問:“那這個怎麽研究?抓個神來研究嗎?”

  “說的很對,所以這個課題我修改了一下,‘怎麽去想象一個你無法想象的東西’,也可以理解為‘怎麽去描述一個你無法描述的東西’。”

  這回連斯特潤姆都聽不懂了。

  萊布尼茨感歎道:“每次我聽到你這個課題,我都震撼得快要靈魂消散。太可怕了。真的是,‘不要試探神’。”

  “我更願意理解為‘不要凝視深淵’。”百寶袋扭過頭來:“還是無法理解嗎?就拿我們剛才提到的‘神’來做切入點吧,我們來聊一聊神的形象是如何形成的。”

  “在華夏大陸,他們的神明是黃種人的形象;在哥托(特)大陸,神明又成了白種人的形象。獸人的神全身粗毛,精靈的神長著尖尖的長耳。雕刻神像的工匠們可曾親眼見過神明?當然沒有!他們隻能想象,在他們想象中,神明和他們自身其實並沒有兩樣。人族的工匠把神像雕成人族外貌,其餘種族亦然,因為他們想象不出‘神明長了一張異族麵孔’的畫麵。對,我們就這樣,‘想象了一個東西’。”

  把“神”稱為“東西”,絕對是離經叛道,不過斯特潤姆聽得很認真。

  “說白了,我們可能根本沒有想象力,我們隻是把我們所見所聞中的要素提取出來,再組建成一個所謂‘全新的東西’。我們去描述一個事物,總是用我們已知的詞匯去描述,而這些詞匯全都是我們能理解的。”

  “我們能否理解外界,首先建立在我們有無認知的工具。作為生物,我們最依賴的認知工具是眼睛。紅綠色盲是一種病症,病人無法分辨紅色和綠色。我為什麽要說這個?因為這正是最能闡述我課題的例子。紅綠色盲患者怎麽去描述我們眼中的‘紅’和‘綠’呢?!他們眼中紅蘋果和青蘋果是一樣的!他們認知不了,也就理解不了,所以描述不了!我再舉個例子,萊布尼茨先生,紫外線是什麽顏色的?紅外線又是什麽顏色的?”

  萊布尼茨搖頭:“不知道。我的眼睛無法識別。”

  “對,肉眼無法分辨紫外線和紅外線,因為我們沒有應對這兩種光線的光感器,但螳螂蝦可以識別。相對於螳螂蝦,我們就像是紅綠色盲,我們無法描述紫外線和紅外線!”

  “山雞從未見過鏡子,它看到鏡中倒影,以為是另一隻山雞,於是起了好勝之心,與倒影比舞。我們知道鏡子的工作原理,於是我們嘲笑山雞。”

  “土著以為槍械是巫術的一種,他們會請巫師賜下護身符,以為這樣就不會被射中。我們知道槍械的工作原理,於是我們嘲笑土著。”

  “山雞和土著的認知都有局限,那麽我們的認知難道就沒有局限嗎?我們是不是局限地觀察了世界,再興高采烈地得出一個‘真理’,而比我們更高等的生物在一旁大肆嘲笑我們?我們和紅綠色盲有什麽本質區別?”

  頭昏腦漲的費馬艱難地憋了個問題出來:“研究這些,有什麽用啊!”

  聽聞此言,百寶袋和萊布尼茨很默契的都是一聲歎息。百寶袋找杯水潤潤嗓子,萊布尼茨則接話道:“有時候可能要付出數十年的投入、幾代人的心血,才可以得出一點眉目,而最終得到的成果還不一定能即時應用。但難道因為‘沒用’,我們就不去研究了嗎?作為學者,我們要比普通人看得更長遠。”

  “他理解不了的。”百寶袋放下杯子,按下不知哪兒冒出來的按鈕:“那我給你看看這個課題的實際應用。”

  隨著機關運作的聲響,原本的牆壁緩緩打開,露出後麵更寬廣的空間,隻見一個又一個大型玻璃水槽矗立其中,每個水槽表麵各附有構造複雜的機械,這些機械竟是各不相同,想必作用也不一樣。更讓人出奇的是,水槽裏均存有實驗生物,它們感覺到牆壁的打開,紛紛騷動。

  斯特潤姆啊了一聲:“這些,都是異界生物?!”

  “‘怎麽去描述一個你無法描述的東西’。當我們看到這條小家夥的時候……”百寶袋一指靠最近的水槽,隻見其中有個肉色的蟲子不斷跳騰,它時不時消失,但又瞬間撞在水槽內壁,激發起空間魔法的符文光影:“我們下意識地想到‘蠕蟲’這個詞。於是它就叫‘躍空蠕蟲’,然而用鼻屎想想都知道它肯定不是蠕蟲。我們除了給它起個想當然的學名之外,什麽都沒研究出來。我們對異界生物一無所知。”

  “我不知道別人研究的進展怎樣了,我隻說說我現階段的發現。它們沒有進食,沒有休眠,沒有排泄,沒有生物鍾的概念,有的沒有熱量,有的沒有體液,照我說,它們根本就不是生物。然而我們為什麽要叫它們‘異界生物’?因為它們會動,會死,我們隻能用‘生物’描述它們!如果以你們死靈生物的角度去理解,就很容易把異界生物斷定為精神烙印,再以此推導,說不定會得出結論,以為異界生物是什麽巨大生命集合體的一部分!這簡直就是‘盲人摸象’嘛!你們該不會沒聽過‘盲人摸象’吧?”最後一句話,百寶袋表現出深深的懷疑。

  “聽,聽過。”在大神的瞪視下,費馬下意識咽了咽唾沫,卻忘記死靈生物根本就沒唾沫。布瑞恩博覽群書,曾對同事提過這個故事:盲人們圍著大象,一個摸到尾巴,說大象是蛇一樣的;一個摸到鼻子,說大象是軟綿綿、濕噠噠的;一個摸到象牙,說大象是光滑堅硬的;一個摸到象腿,說大象是樹一樣的。他們說錯了嗎?沒說錯,但也不對,因為他們無法掌握對象的全貌。

  “我們隻要能全麵地描述了異界生物,那麽它們就不再神秘,不再不可戰勝,我們就可以徹底贏下‘末日交鋒’。你說,我這個課題有沒有用?”

  費馬不住地點頭:“太有用了!”

  “末日交鋒”裏所有大神血戰而死,各個大陸生靈塗炭,乾坤世界留下了抹不去的傷疤。倘若百寶袋真能把異界生物研究透徹,絕對會成為曆史上最大的功臣!

  而斯特潤姆的心思仍縈繞在課題上。

  怎麽去想象一個你無法想象的東西?

  根本就無法想象。

  那是思維之外,那是理性和感性都照顧不到的死角,那是根本不可知的地方,那是不應該被凝視的深淵,那是神明不可被試探的部分。

  他癡癡地自言自語:“科學為什麽最終會演變為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