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上班?破窗效應
作者:千江花火      更新:2020-05-03 01:42      字數:3291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年進行了一項實驗,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把其中的一輛停在加州帕洛阿爾托的中產階級社區,而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紐約布朗克斯區。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輛,他把車牌摘掉,把頂棚打開,結果當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爾托的那一輛,一個星期也無人理睬。後來,津巴多用錘子把那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結果呢,僅僅過了幾個小時,它就不見了。

  以這項實驗為基礎,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效應”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範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猖獗。

  ————————————————————————————————————

  “靈魂是意誌、精神、心靈的體現。”

  “所以,靈魂是不可見的。”

  狄塞爾審視一下這兩句,再度提筆。

  “廣義來說,靈魂是一種由靈子構成的、超自然的物質;狹義來說,靈魂是智慧生物才能孕育的、包含精神烙印的、有個人特色的精神體。究其本質,眾生靈魂並無不同,但每一個個體獨特生活經曆會造就不同的精神烙印,形成不同的靈魂。”

  “生靈終有死亡,死者崩潰的肉體無法繼續承載精神烙印,靈魂便會消散。死靈生物與之相反,是靈魂之火消散,才無法承載精神烙印。”

  “消散是指靈魂分解為靈子這一不可逆的過程。靈子是構成靈魂的最基礎粒子,目前學界以靈子總量來衡量靈魂的強度,計量名稱為靈魂值。”

  寫到這兒,狄塞爾苦笑:“寫得有點亂啊,果然我不適合提筆杆子。算了,將想寫的東西都寫出來吧,等布瑞恩回來了再請他幫忙整理。”

  靈魂是不可見的……

  “在特定條件(如靈魂之眼)下,靈魂是可見的。”

  “在一定因素的作用下,靈魂會燃燒,形成靈魂之火。靈魂之火是靈魂迅速轉變為燃燒產物的過程中出現的可見光的物理表現形式。靈魂燃燒是超自然現象,同時也是一種物理現象,這過程中靈子會以激發態轉化為靈魂能,而靈魂能以波長的形式發散。靈魂在燃燒中不斷消散,當靈魂之火熄滅,便說明殘餘靈子已不足以支持再一次燃燒。靈魂之火的消散雖不可逆,但理論上可以通過不斷添加靈子來保持靈魂永恒,比如說在死靈樂園中,富含大量靈子的環境可對靈魂之火進行即時補充。”

  “靈魂燃燒的因素一般為強烈的精神烙印對靈魂進行刺激。死者臨終前強烈的意願、求生欲望匯聚成怨念,將本應消散的靈魂點燃。在初次點燃的過程中,死者的靈魂值會消耗大半,這往往導致死者複蘇後的力量下滑一個量級。因記憶大量缺失的緣故,有80%以上的靈魂之火在初次點燃後永遠保持在靈魂之火的狀態,而隻有20%不到的靈魂之火會以死靈生物的姿態重生。縱然重生,低級死靈生物也隻麻木地帶著執念而活,卻不知道自己為何重生,甚至會忘卻生前的習慣與個人信息,因此在大眾看來死靈生物是智能低下甚至無智能的。這是片麵的看法。”

  “有極個別例子顯示,意誌強大的人複生後能保持生前水準。需要說明的是,意誌力強弱與死者生前戰鬥力無關,經實驗表明,在艱苦環境中掙紮的人(如貧民窟出身的孩子)的靈魂強度比在舒適環境享樂的人(如貴族子弟)更高。”

  “正因為靈魂是意誌、精神、心靈的體現,所以精神烙印強度與死靈生物的智商成正比例相關;而死靈生物又是以靈魂能作為驅動能量的,所以靈魂強度又與死靈生物的力量成正比例相關。低級死靈生物不會說話,也沒有思考能力;中級死靈生物能夠簡單交流與思考;高級死靈生物擁有無限接近生前素質的行動力與判斷力;英雄級死靈生物的身體機能完全複蘇,不再懼怕陽光,靈魂之火內斂,消散速率遞減到無限趨向停止,而且能從靈魂層麵上擺脫死靈王者的束縛。”

  寫到這兒,狄塞爾心中一動。

  法蘭吉大人身為英雄,已經擁有分土裂疆的資格了;六月陽光陛下失落了“死靈王者的意誌”,與國內一切死靈生物的契約都已作廢,連低級死靈生物都約束不住……

  這個國家就像一間華美的空屋,雖然幹淨整潔,但卻無人看管,若有一扇窗被打破,很可能所有窗子都會破碎,甚至整間屋子都毀於一旦。

  前景不容樂觀啊。

  ————————————————————————————————————

  “我希望大家都能自覺,不要砸了我們公司的招牌。我就說到這兒,咱們繼續幹活吧。”清沂說完,快遞員們便紛紛離去,各做各的工作。

  今早公司短會主要關於最近一則新聞:某餐廳送外賣的員工在送披薩的時候,偷吃披薩上的熏肉,這過程被電梯攝像頭清晰地拍攝下來,視頻還被上傳到YouTub,引起廣泛關注。劍橋城多學子,該視頻很快就流傳在年輕人之中。受此事影響,小蜜蜂速遞營業額與各餐廳銷量受一定影響不說,顧客都變得疑神疑鬼的,對快遞員百般刁難,仿佛送外賣的全都是賊。

  而這事件帶來的好的影響是:許多原本堅持由自己員工送外賣的餐廳不得不向餐飲快遞求助,對顧客宣稱“我們的外賣由專業人士負責”。小蜜蜂速遞作為一間老字號、聲譽好、服務周到的公司,迅速多出一大筆生意,而西西裏快車、興隆快遞、咖喱咖喱等民族、國家色彩較強烈的公司獲益不多。

  “偷吃事件”算不得什麽大事,畢竟在餐廳打工的人基本是中低學曆的年輕人,素質高不到哪裏去,別說偷吃一兩塊熏肉,往快餐裏吐口水都是常有的。對此餐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依賴快餐文化的顧客也隻能忍氣吞聲。餐廳不自律,是因為它們又不需要做大做強,但為了企業形象,清沂決不允許小蜜蜂速遞也出現這種情況。若經顧客舉報且調查屬實,該員工——哪怕他是清沂本人,也要立即卷鋪蓋走人。

  “太嚴厲了吧?”在清沂要回辦公室之前,露西拉住他,問。她憂心忡忡:“要是像哈利那樣……”

  老員工都記得很清楚:以前有個叫哈利的員工,違規不說甚至還陷害同事,試圖阻撓清沂對公司製度的改革,結果被清沂辭退,某日持槍搶劫未遂便想不開,開槍自殺,現在還躺在醫院裏、不死不活。這事不能說是清沂的錯,不過大家心中始終對此有些芥蒂。事後清沂也隻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每次探病都帶了音樂CD和漫畫,似乎這樣就能讓心裏好受。

  看向露西,清沂的眼神裏隻有堅決:“也許是很嚴厲,但我不定下這種規章製度,我們公司就容易被拖垮——‘破窗效應’你應該聽過吧?”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些二三線城市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既不似蒙昧貧困的小山村,也不似發達的大都市,是一個典型卻有共性的環境。這種環境中,人們的精神文明建設還跟不上經濟發展建設。年輕媽媽讓自己孩子隨地大小便卻不覺得羞恥,那是因為她們知道政府不會在這種瑣事上操心;水溝、河渠裏漂浮著垃圾,是因為丟垃圾的人效仿前人。在沒有外力施壓、監管的情況下,人們會對這些與社會法規打擦邊球的行為視而不見,甚至被潛移默化,成為無道德者的一員。

  人類本就是動物的一員,所以擁有野性的、不願被拘束的本能;然而人類成為始終高於動物的萬物靈長,就是因為人類為了社會凝聚力而給自身設下名為“道德”的約束,更用名為“法律”的強製手段雙管齊下。

  清沂不指望員工能用道德自我約束,他更相信製度,特別是在小蜜蜂速遞蓬勃發展的今天。小蜜蜂速遞擴大規模、開連鎖店,這當中需要大量人手,員工素質難免良莠不齊,新老員工之間又容易爆發衝突。這種情況下,不僅行業製度推行勢在必行,就連完備的就職培訓也應納入考慮。

  知名的美國服務業公司都有一整套滴水不漏的製度,這些製度設計的初衷就是依賴管理而不是依賴員工的高素質。真的,雖然這麽說對陶德不太禮貌,但小蜜蜂速遞現在不缺陶德這樣能幹的員工。就算每個員工都隻有平均水準,隻要按清沂最新製定的製度運作,公司就一定能穩定盈利;同時連鎖店的經理也不需要像清沂一樣MBA出身,隻要照搬清沂製定的製度,絕對有功無過。

  “唔……說到‘破窗效應’……”

  清沂忍不住想起黃昏帝國。希望黑色鋒銳能管好一點,別出什麽岔子,免得製度鬆散、人心也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