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東線攻略(第二更)
作者:寇揚      更新:2020-03-03 08:54      字數:3771
  早就考慮好的魏延搶先說道“臣以為非寇封將軍莫屬。”

  魏延並不是真想推薦寇封,按照諸葛亮的話,如今劉禪是要把整個後方交給一個人,交給誰合適?軍中有此資曆的如今隻留下他、趙雲和寇封,因為之前的情況,劉禪短期內一定不會再給他兵權,即便給也不會給他那麽大的兵權,剩下的便是趙雲和寇封了,相比起寇封來,趙雲太正直了,如今去上庸是伺機而動,那麽諸葛亮一定會推薦寇封,既然如此,不如他先賣了這個人情。

  “寇愛卿嗎,不錯,丞相以為呢。”雖然劉禪已經給了不錯的評定,但是他依舊繼續詢問了諸葛亮的意見

  “實非寇將軍莫屬。”諸葛亮出言道

  “好,寇封聽旨,寇封奪取潼關、弘農有功,加封寇封為衛將軍,率領大漢鐵騎五千,擇日啟程,駐守上庸。”劉禪說完,有些疲態的他對大臣們說道“諸愛卿若是無事的話,便退朝吧。”

  “陛下,臣還有奏。”魏延再次出言道

  雖然魏延看到出劉禪有點疲憊,對於他還有事有點不悅,但是作為太尉,他考慮的是全國的軍事,有些事情已經拖了太久了。

  劉禪雖然有些不悅,但是絕不會製止他,劉禪出言道“太尉請講。”

  “陛下自臣從西疆出兵以來,西疆無人駐守,臣聽聞迷當統一羌族並不順利,臣請陛下盡快委任將領,駐守西疆,協助迷當平定羌族。”魏延出言道

  單從做事上講,魏延確實很有能力,他這件事提的很及時。

  “太尉大人以為何人合適?”劉禪又問道

  “西疆多和羌族打交道,應該選一個了解羌族的將領,臣本想舉薦已故大將軍馬超之弟馬岱,但是一來馬岱資曆尚淺,二來馬岱一直跟隨馬將軍作戰,臣也不甚了解啊。”魏延為難的說道,他也是想拉攏馬岱,畢竟沒有了馬超之後,馬超一定會盡快重新站隊。

  “如今寇將軍要去上庸,朕準備令馬岱暫代大漢鐵騎副將,負責訓練整頓這支隊伍,眾愛卿可有其他人推薦。”劉禪繼續詢問道

  “那臣就保舉李嚴為西疆守將,李嚴是托孤重臣,又頗有才幹,雖然如今擔負著尚書令的重任,但是比起邊疆大事來說,更應該將李大人放在邊疆。”魏延出言道

  李嚴的善意的看向了魏延,他沒有想過魏延會保舉他,鎮守一方,是每個漢臣的榮譽,他雖然高居尚書令,卻沒有多少實權,大小事情都由諸葛亮和劉禪決定,他很少參與機密的討論,甚至還不如楊儀,再加上他性格孤傲,雖然有才幹,但是並不善於和人相處,所以每到關鍵時期,便沒有人保舉他,不想今日和他沒什麽交情的魏延卻推薦了他。

  “李愛卿嗎?李愛卿是朕的心腹,怎麽可以去邊疆。”劉禪說道

  “邊疆、朝堂皆是為陛下分憂,邊疆艱苦,臣願意到最艱巨的地方去磨礪自己,請陛下應允。”機會已經在李嚴麵前,李嚴自是主動爭取。

  “好,那便由李嚴負責西疆軍事。”劉禪說道

  還想要說話的諸葛亮和趙雲見劉禪已經決定了,便沒有繼續說話。

  朝會退去,劉禪再次留下了寇封、諸葛亮、趙雲、楊儀等人,今日被安排留下的竟然還有魏延。

  “陛下,臣以為李嚴雖有才幹,但是為人太過急功近利,怕不能很好的執行我們對待羌族的策略。”今日在李嚴麵前不好明說的楊儀此刻率先出言說道

  “李嚴大人也是先帝的重臣,常受到先帝的誇讚,還與丞相共同修訂了蜀科,如此人才在揚大人口中怎麽變的如此不堪?”魏延自是針鋒相對的說道

  “陛下既然已經決定,二位大人也不必再吵了,臣請陛下任命涼州刺史費禕為李嚴副將,馬將軍曾說過,費禕大人很會和羌族打交道,不如便令其為副將,從中調和。”寇封出言道

  “寇將軍,若是費禕為李嚴副將的話,是不是說將涼州要並入西疆的防區?”楊儀詢問道

  寇封說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如今楊儀提醒才覺得不對,擴大防區這不是他可以決定的。

  “寇將軍說的倒是也可行。”諸葛亮出言道“我們可以將整個西疆的防區向北移動,將涼州納入西疆的防區,如今趙將軍暫代北疆守將,同時要監管長安的防務,整個戰線拉的太長了,讓西疆負責涼州的話,北軍的重點可以集中在長安,蜀地如今是我們的戰略後方,我們的軍事重點應該更集中在西北,曹丕才是我們最大的敵人,司隸才是我們的戰場。”

  “丞相所言有理。”劉禪說道“太尉大人,盡快擬定處各軍防區,記住要先給朕看。”

  劉禪對魏延今天朝堂之上突然提出確定西疆守將的事情依舊不是很滿意,魏延此舉讓他很被動,他不喜歡被動。

  “說說東邊的戰事吧。”劉禪繼續出言,算是結束了這場爭論

  “臣以寇將軍到達上庸後,應盡快起兵,和陸遜合擊襄陽。”楊儀率先說道,作為盟友,定然是幫助取得勝利。

  然而殿內的眾人卻都是搖頭,趙雲率先出言道“陛下,臣以為吳軍並不是我們的盟友,更像是一個合作夥伴,先前我們的重點在北方,孫權看到了甜頭,所以決定從南麵進攻曹魏,有瓜分曹魏的趨勢,但是他的目標定在襄陽,就是不想給我們插手此事,我們若是貿然出兵,孫吳不僅不會感謝我們,還會說們想搶奪他們的戰果。”

  “趙將軍所言有理。”魏延出言道“所以我認為寇將軍的攻擊重點應該放在宛城。”

  “不可。”諸葛亮說道“如果我們出兵宛城,宛城守軍一定不會去支援襄陽,相反我們會麵對大量支援宛城的部隊,到時候不僅幫孫吳奪下了襄陽,孫吳不會領情,還惹了一身騷,依臣看來,寇將軍到達上庸後應該駐守房陵,製造戰船,擺出一副要順江而下,攻打中廬,再奪襄陽的架勢。到時候吳軍若是得勝,我們可快速奪取中廬,切斷陸遜北進的道路,我們奪的是曹魏的中廬,陸遜沒有孫權授意自是不敢開戰,吳軍若是戰敗,必然會求救於寇將軍,吳軍此次出兵十萬,後方定然空虛,寇將軍是距離他們最近的援軍,到時候,寇將軍還是出兵中廬,切斷魏國源源不斷的援軍,再從永安遣一直隊伍,救援江陵,同時趙將軍派一直隊伍從長安東進,直逼武關,威懾宛城,讓宛城不能援助襄陽,戰場之上,瞬息萬變,更多的需要寇將軍臨陣把握,臣現在能考慮的隻有這些了。”

  諸葛亮說完以後,大殿之內瞬間安靜了許多,諸葛亮的這一招確實很高明,在眾人看來,這個天下皆在諸葛亮胸中。

  “好,那麽在大方向上便按丞相的來,至於具體如何行事,此戰全權由寇將軍負責。”劉禪出言道

  “末將遵命。”寇封回複道

  “臣請陛下暫時任蔣琬為成都太守,總管後方政務,支援寇將軍。”諸葛亮再出出言道

  “準!”

  “臣請陛下委派諸葛均為弘農太守,諸葛大人和王平共同經營上庸期間,上庸發展很快,如今大漢對弘農的經營不僅是軍事上的經營,更應該是整治和經濟上的經營。”魏延說道

  魏延擁護的我就反對,這是楊儀的準則,所以他出言道“二人一個主軍一個主政,如此時間在一起和睦相處,太尉大人不怕二人有什麽苟且嗎?”

  楊儀此話一說,諸葛亮的臉色自然有些不對,但是魏延卻是說道“二人若是有什麽苟且,楊儀大人早該知道了,這種事情拿真憑實據來說。”

  劉禪擺了擺手,示意二人不要爭吵,出言道“就讓諸葛均到弘農吧。”

  楊儀見此,又要開口,想是也要分一杯羹,不是要保舉上庸太守,就是要保舉漢中太守了,劉禪製止道“空缺的幾個地方,由丞相定幾個人出來,楊儀大人審查無誤後,咱們再議。”

  照這樣空一個保舉一格,劉禪知道,怕是今天也說不完這點事情。

  東方戰事議定後,眾人散去,唯獨寇封留了下來“陛下,臣想請陛下見一個人。”

  “何人?大哥也有要保舉的人嗎?”劉禪出言道

  “獻圖之人。”寇封回複道

  “他是大功臣,快請。”劉禪說道

  “陛下,見他之前,希望陛下可以答應臣一個條件。”寇封說道

  “大哥,這是你第一次和朕講條件,要朕封他什麽官,你說來聽聽。”劉禪毫不在意的說道

  “臣請陛下不要殺他?”

  寇封說完,劉禪滿臉不解“他是功臣,朕為什麽要殺他。”

  “陛下可否先答應微臣?”寇封繼續出言道

  “好朕答應你了。”劉禪回答道

  話已經說道這份上,寇封自是告知了劉禪這個劉潼的來曆。

  聽到劉潼來曆的劉禪陷入了沉思,寇封現在已經完全從臉色看不出劉禪的情緒了,片刻之後,劉禪說道“明天你帶他來見朕吧,朕不想讓別人知道此事。”

  “明白,那臣明日帶他來見陛下。”說完以後,寇封便告退了。

  寇封有些忐忑,他不知道該不該帶著劉潼見劉禪,若是劉潼說的是真的,劉潼就是漢少帝劉辯之後,漢室正統,劉禪要是覺得他是個威脅,一刀殺了他可怎麽辦。

  第二日,劉潼等候在了劉禪的宮外,寇封先行進宮,告知了劉禪。

  見到劉禪的劉潼再無見寇封時候的倘然,此刻他才知道什麽是天子之氣,他畏畏縮縮的站在那裏,不知道說什麽好。

  大殿內此刻隻有劉禪、寇封、劉潼三人,劉禪竟然主動起身,走到了劉潼的身邊,牽起劉潼的手說道,你果真是少帝的孩子嗎?

  “是...是....”那劉潼唯唯諾諾的又將給寇封講過的話向劉禪講了一遍。

  “那你該叫我叔叔啊。”劉禪在哪裏擺起了家譜,和劉潼是相談甚歡。

  聊了一陣後,劉禪見劉潼已經放鬆了許多,便出言道“寇將軍有沒有告訴你,他很怕朕殺了你。”

  剛剛放鬆的劉潼趕忙跪倒在地上,他不知道劉禪為什麽要殺他,他是少帝的兒子,劉禪的子侄,劉禪不應該是善待宗室嗎?

  劉禪扶起了劉潼,出言道“朝堂對於你來說太危險了,而你的身份也太容易被人利用了,你要想活命,從今往後,你便是寇將軍的遠方親戚,你叫寇潼,你家鄉閉塞,以為寇將軍還是我的義兄,所以才會慌稱是我的子侄,明白了嗎?”

  其實劉潼此刻並不明白,但是天威之下,他卻不敢不明白,他趕忙跪地說道“明白了,明白了。”

  “寇將軍,以後你的侄子,好好照顧了。”說完劉禪便離開了大殿,大殿內隻留下了寇封和癱坐在地上的劉潼。

  劉潼本以為劉禪會封他個大官,此刻才知道,他的身份不僅對劉禪沒有任何用處,相反是劉禪所不願意看到的,他抬起頭,看了寇封一眼,說道“寇將軍。”

  寇封上前拍了拍他的肩白,將他扶了起來“陛下也有他的難處,從今以後你就跟隨在我身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