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直搗弘農
作者:寇揚      更新:2020-03-03 08:54      字數:3379
  馬謖猜的沒有錯,經過五天的努力,屠虎營終於在一處山洞之中找到了潼關的出水口,韓瑛已經讓幾名將士進去探查過,裏麵竟然可以進入兩人,出水口直通潼關地下,隻是關內排水口皆是巨石阻擋,靠半個腦袋寬的縫隙過水,根本進不去。

  寇封給韓瑛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找到可以進入的地方,必須找遍每一處排水所在。

  黃天不負有心人,韓瑛終究還是找到了可以過人的地方,此處本是魏軍的一處茅廁,建造在排水管道的跟前,可能是由於常年的侵蝕,茅坑和水道中間被腐蝕了一個洞,這個洞正好可以看見外麵,韓瑛看來,此處應該是可以敲開的。

  “誰去奪此首功。”寇封出言道

  從敵人的屎尿上爬出去嗎?寇封能夠看得的出來,在場的將軍沒有人那麽情願,韓瑛和鄧艾倒是想說話,但是多少還是有點猶豫。

  “眾將聽令。”寇封出言道“明日由我親自帶領屠虎營由排水係統攻入敵軍內部,鄧艾負責陣前指揮,於午後發起正式進攻,務必吸引全部敵軍,進城之後,我以孔明燈為號,發起總攻。”

  “末將領命!”眾將回應道

  寇封見到了屠虎營的將士,知道要去爬糞坑的他們,臉上沒有一絲不悅,從發現糞坑那一刻起,屠虎營的將士便猜到了這個任務是他們的,榮耀是光鮮亮麗的,但是榮譽背後卻是苦難的。寇封看著這些同他一起南征北戰的漢子們,他們中有在漢中便開始跟隨自己的,有新近補充進來的,但是不變的是他們臉上的堅毅。

  一上午沒有任何動靜的漢軍在孫禮看來有些不對勁,他安排隊伍嚴防死守,絕不能讓漢軍打亂他們的防禦節奏,但是幾天的佯攻,讓潼關的眾人早已經有了鬆懈之心,將士們根本沒有將孫禮的話放在心上,潼關之險峻,豈是輕易能夠攻破的。

  午後鄧艾突然發動了進攻,這波進攻很強烈,也很有層次,守城的魏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滿城的軍士都被要求在城下待命。

  而此刻,潼關之內,茅廁之中,一個滿身汙濁的漢子從茅廁之中爬了出來,帶頭的不是別人,正是大漢征北將軍寇封。

  寇封是第一個從廁所裏爬出來的,所以他身上要比將士們還要髒,但是他沒有擦拭,而是將士們一個一個拉出了茅坑。

  屠虎營全軍到位之後,黃崇帶人點燃了身上用豬皮包裹著的幾個孔明燈。

  關外的鄧艾,不斷的催促人們看關內的情況,孔明燈亮起的消息一到,便指揮漢軍發起了總攻。

  與此同時,一千屠虎營也迅速攻破了絲毫沒有守備的潼關東門。

  東門被破的消息一到,孫禮一下有些慌亂,漢軍是飛過去的嗎,他們怎麽會攻破東門的,太大意了,想到此處的孫禮趕忙派了五千人去搶救東門。

  但是已經聽到東門被破的將士們卻不這麽想,如今腹背受敵,前麵是猛攻的大漢將士,後麵是從天而降的大漢天兵,隨著五千士兵的離開,更多的士兵以為孫禮是要逃命,便也加入到了這五千士兵之中。

  漢軍終於攻上了潼關的城牆。

  魏軍在潼關沒有派什麽戰將,在曹丕看來,隻要孫禮能夠拒險而守,漢軍無論如何也是打不過來的,孫禮卻是守的不錯,而且兢兢業業,但是任誰也算不到,突然冒出一個劉辯的兒子,一個拿著潼關加固圖的兒子。

  王雙開始在城牆之上肆意妄為的廝殺,他瞄準了孫禮,孫禮哪裏看不出自己和王雙的差距,如今大量的漢軍已經打上來了,留在此處無異於送死,無奈的孫禮,隻能開始組織撤退。

  隻有一千兵馬的寇封並沒有在東門阻擊孫禮,魏軍如果真做困獸之鬥,那樣的損失太大了。

  魏軍撤離,戰爭結束,入城的士兵看著滿身汙濁的屠虎營,此刻才明白了屠虎營為什麽在平日可以那麽光鮮,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屠虎營正是因為為別人所不難為,才能成為寇封麾下最精銳的部隊。

  稍作整備之後,寇封令人將戰果報送長安之後,大軍繼續啟程,擺在他麵前的還有弘農城。

  寇封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弘農,因為弘農城中根本沒有守軍,潼關一敗,魏國連帶放棄了弘農,如今曹丕的大軍集中在了函穀關,函穀關內便是洛陽了,是不是攻打函穀關,這件事情寇封不敢做主,令鄧艾鎮守弘農後,扣分便帶著屠虎營回到了長安。

  長安城中已經接到了寇封的消息,滿朝文武如今因為下一步的戰略吵的是不可開交,希望乘勝追擊的人占據了大多數,蜀漢群臣跟隨劉備父子這麽多年,如今終於看到了光複的希望,自然是希望早早完成光複大業,光宗耀祖。但是諸葛亮更傾向於稍微穩一下,如今大漢剛收複了長安,平定了西北,雖然氣勢很足,但是沒有底蘊,如果在函穀關被魏軍擊敗的話,魏軍可以反撲西北,到時候好不容易打下的西北,可能會拱手讓人,太尉魏延此刻也是同意諸葛亮的意見。

  劉禪很糾結,他想做千古一帝,他想搏一搏,但是他又不敢賭,他輸不起,所以他在等寇封,寇封在前線,他想問問寇封對攻下函穀關有幾成把握。

  星夜兼程的寇封出現在了第二日的朝會上,眾人依舊吵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劉禪出言詢問道“寇愛卿,你是前線大將,朕還是想聽聽你的意見,若是讓你強攻函穀關,有幾成把握?”

  寇封看了看劉禪,說道“回稟陛下,臣沒有把握。”

  朝廷內一片嘩然,很多人看了看寇封,又看了看諸葛亮,覺得一定是二人已經商量好了,寇封並沒有理會眾人的眼神,而是呈送了潼關加固的竹簡說道“陛下請觀此圖,若不是有人送來了此圖,臣怕是如今還打不下潼關,而函穀關的難度並不亞於潼關,曹丕在那裏集結了重兵,魏軍退守的潼關守軍和弘農守軍已經都被集中至函穀關。”

  劉禪觀看過後又傳遞給了群臣觀看,看了圖的眾人這才明白,幾場勝仗讓他們覺得奪取天下太簡單了,自然是閉口不言。

  “寇愛卿,那你便暫駐弘農吧。”劉禪說道

  哪知劉禪話音剛落,堂下的魏延卻出言道“陛下,臣以為不妥,依臣之見,弘農地處長安和洛陽之間,位置雖然重要,但卻是四戰之地,而且無險可守,魏國隨時可以從洛陽、河內、宛城調兵攻打弘農,將士們定是疲於應對,實乃雞肋,不如退到潼關,重兵據守,護衛長安。”

  “萬萬不可!”鄧芝出言道“陛下漢軍所收複者,皆是大漢領土,好不容易收複的領土拱手讓人,弘農百姓如何看陛下,天下人如何看陛下,弘農不是雞肋,占據弘農城的意義雖然不大,但是放棄弘農城就是放棄了大義。”

  “鄧大人所言不錯,臣附議。”董允出言道

  頃刻間群臣皆是附和鄧芝。

  魏延求助的看了一眼寇封,他以為作為帶兵打仗的將領一定會和他站在一麵,但是寇封卻是搖了搖頭,他的想法和大家一樣,光複大漢就是寸土必爭,可以戰敗失去,但是絕不可以拱手讓人。

  無奈的魏延隻能坐在那裏生悶氣,等待劉禪做最後的決斷。

  正在此時,楊儀麾下副使急匆匆的跑了進來,漢門副使認為十分緊急的事情可以直接麵聖,群臣見他進來,都閉上了嘴巴,等待劉禪問話。

  “東南急報,孫吳大都督陸遜盡起荊州十萬兵馬,如今正在向襄陽進發,孫權還拜徐盛為大將,諸葛恪為軍師,起柴桑兵馬七萬,建業兵馬五萬,直撲壽春。”

  奏報過後,滿殿嘩然,孫吳出兵的時機很對,看來孫權終於按捺不住要摘果子了。

  “陛下,如今看來,曹丕未必有餘力攻打弘農,曹丕放棄弘農可能也和孫吳出兵有關,既然如此,我們便又充足的時間整備弘農防務了。”諸葛亮出言道

  “好,不知何人願為朕鎮守衛弘農。”劉禪出言道

  “臣麾下副將鄧艾,熟讀兵書,曉暢軍事,可為弘農守將。”寇封出言道,鄧艾是個帥才,在寇封看來,一直將鄧艾放在自己身邊,已經有些限製鄧艾的成長了,他應該獨領一方。

  劉禪詢問的看了諸葛亮一眼,諸葛亮點了點頭,示意同意,但是魏延卻不同意,魏延出言道“陛下,臣以為弘農為長安門戶,此刻雖然安全,但是還有潛在的危險,鄧艾太年輕了,經驗有所欠缺,應該派一名沉穩的將領,才最為穩妥。”

  魏延畢竟是太尉,今天已經當眾博了他麵子一次了,即便劉禪有心偏袒寇封,但是還是得為朝中的平衡著想,便詢問道“太尉保舉者何人?”

  “臣保舉上庸守將王平。”魏延出言道

  王平嗎,對於王平大家都很認可的,多年來守衛上庸是兢兢業業,曹魏沒有寸進半步。

  劉禪見眾人沒有意義,便同意道“好,那就讓王平打弘農任職,至於上庸,那就讓....”

  “陛下。”這次打斷劉禪的話的是諸葛亮,他知道劉禪準備讓鄧艾去往上庸,但是對於他來說,上庸的位置已經不一樣了“陛下,如今既然拿下了長安,那麽上庸的位置便和以前不一樣了,向東上庸可以和永安合兵,攻打荊州,向北上庸可以和長安合兵,攻打宛城,如今魏吳大戰又起,臣請陛下起一員大將鎮守上庸,統攬上庸永安及蜀中兵馬,伺機而動。”

  不愧諸葛亮,在戰略上整個大漢,或者整個天下都沒有人比他看的透徹。

  聽完諸葛亮的話後,劉禪陷入了沉思,他不是再考慮誰為主將,他是在考慮諸葛亮的話,有時候不服輸的劉禪確實是不得不佩服諸葛亮,他慶幸這是自己的丞相,而不是別人的部下。

  思考清楚的劉禪出言道“丞相以為何人能擔此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