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以湯當菜
作者:洪山詩人      更新:2020-07-14 06:24      字數:6467
  李老師擅長製作湯,除了蝦羹湯或者功夫野菌湯之外,全國各地的一些地方特色湯,他也會不少g。但是,湯,畢竟不算是正菜,所以,在廚師界,專門研究它的人,並不是很多。

  這倒不是因為湯不貴,被人看不起。

  比如,今天,許多所謂有錢人,為了奢侈,點的菜裏,最貴的,可能是湯了。比如給客人,每人一碗燕窩湯,或者人參湯,或者蟲草湯,那可是天價。

  但大家普遍人為,那不是廚師的手藝好,那隻是因為食材貴。廚師的勞動與創造價值,無法在湯中體現出來。所以,廚師們,都以燒大菜而驕傲,並不以湯論短長。

  “你也別說,自從火鍋流行起來,那火鍋也算是一種湯,對不對?”吳老師顯然帶有安慰的性質。

  冬子的說法就更不一樣了。

  “按古代人類從直接燒烤進入陶器時代後,就進入了水媒烹飪時代,煮成為了最主要的烹飪手法。而湯,是煮的直接結果。所以,從文化上講,湯,可能是人類烹飪最富曆史感的東西了。”

  雖然文化撥高,能夠給人以高大上的感覺,但是,人們對廚師在這方麵所付出的心血,重視不夠,確實也讓李師傅這種專業人才,感到有些不滿。

  “全國人都喝湯,但把喝湯當成飲食的主要內容的,我走過許多城市,還是開封,讓我震撼。”李老師跑過的地方真多,看樣子,見識不少。剛好,這個城市,冬子沒去過。要說對古都的了解,冬子都是建立在西安的模式上的。

  黃河流域的北方與中原地帶,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如今也是麵食最為流行的地方。但要說,開封這個古城,以湯為主,那確實沒聽說過。

  李老師果然對開封有感情,雖然他在那邊,隻呆過半年時間,也是在那邊的一個酒店裏當川菜大廚。但他的描述,是充滿感**彩的,一開口,就出來某種文藝的範。

  那是一座曆史輝煌的城市,先後有七個王朝定都於此。它也是座命運多舛的城市,泛濫的黃河水攜帶著泥沙,幾次將它淹沒,至今,開封城的地底下,還掩埋著多座古城池。

  到了近代,黃河水漸漸歸於平靜,但隨著省會西遷鄭州,開封的知名度也大不如前了。

  以至於,說起開封,很多人腦海裏自動浮現的是一個額頭上有月牙的黑臉男子。

  雖然失去了很多,但有一樣被開封人緊緊地握住,就是美食。早餐、豫菜、小吃和夜市一同構成了開封豐富的飲食體係。

  在飲食並不算十分發達的華北平原,開封算得上一個有些特殊的存在了。

  先來說說早餐。一碗湯、一塊饃,看似簡單的組合,卻日複一日地點亮了開封人的每一天。

  在中國的飲食序列中,湯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

  “唱戲的腔,廚師的湯”,湯中蘊含的風味物質,讓一道菜、一碗麵立刻擁有了特殊的滋味。在河南,洛陽、鄭州、商丘、南陽……幾乎每個城市都有自己引以為傲的湯食。

  開封也是如此,羊肉湯、驢肉湯、羊雙腸湯、胡辣湯、雞血湯、四味菜……在冬日的清晨,一碗湯就是開封人離開溫暖被窩的最大動力。

  羊肉湯之於開封,就如同牛肉麵之於蘭州、腸粉之於廣州、鹵煮之於北京一樣,它不是當地最名貴或者最知名的美食,卻是當地人揮之不去的味覺記憶。

  羊湯館可能是開封數量最多的餐飲館子了,全開封城各個角落都有它的分布。

  開封的羊湯館,一般門口就會支起一口大鍋,淩晨兩三點鍾,羊骨、羊肉就要下鍋開始熬湯,這樣才能趕上早上五六點鍾開門。

  在開封,羊湯館一般會將羊肉、羊雜等事先燉熟切好,食客進門時就說好要羊肉的還是羊雜的,要多少錢的。

  隨後,掌灶的師傅取過一個海碗,將切好的羊肉或是羊雜放進去,再加入香菜、味精等調味,有的店家還會問你要不要加點羊油,隨後從沸騰的湯鍋內盛一大勺羊湯衝入碗中,乳白色的湯上漂浮著嫩綠的香菜。

  羊湯館的餐桌上一般會有兩個小罐,一罐鹽,一罐油潑辣椒,鹹淡味道皆由自己掌控。調好後,再拿過一塊剛出爐的鍋盔,這可是羊肉湯的絕配,掰成小塊放入湯中,就可以開吃。

  這鍋盔可不是現在商場裏爆紅的荊州鍋盔,而是一種北方的吃食。

  將麵發好後反複地揉,擀平後壓製出各種花紋,隨後放進特製的大鍋中烤熟。烤熟的鍋盔顏色均勻,搭配上各種花紋,看起來非常漂亮。

  一張鍋盔可不小,常見的直徑多是30多厘米。

  因為是蒸烤製成,鍋盔的水分含量較低,嚼勁十足,能夠長時間儲存。除了搭配羊肉湯之外,鍋盔也是製作燴饃的主要原料。

  繼續說羊肉湯,泡了鍋盔的湯一碗進肚,還想再喝點湯怎麽辦?沒關係,開封的羊湯館都可以免費續湯。不過,吃羊湯要趕早,一般過了中午,大多數羊湯館都會關門了。

  開封雖然全城都有羊湯館,最著名的還是東大寺一帶,當地人稱那裏“寺門”,這裏聚集著多家羊湯館,基本不會踩雷。

  在開封,羊湯不僅可以單獨成為一道經典早餐,也可以為其它的早餐增添滋味。

  另一道開封經典早餐“四味菜”就是如此。

  四味菜,也叫四味燴菜,其中“四味”指的是牛酥肉、燒丸子、煨麵筋和黃花菜。

  酥肉、丸子和麵筋需要先在油鍋中炸製,炸好後再加上黃花菜,四種食材分別放入由八角、桂皮、肉桂等多種香料熬出的料湯中煨著。

  經營四味菜的店家一般門口要支起五口鍋,其中四口煨著“四味”,還有一口鍋中是沸騰的羊湯。

  當有客人點單,四口鍋裏分別舀出一些,放到大白瓷碗裏,然後將沸騰的羊湯衝入碗中,撒上香菜,客人根據自己的口味加上鹽和辣椒。

  就這樣一碗熱氣騰騰的四味菜,吃的時候可以搭配鍋盔或是燒餅,在這個微涼的時節,也很容易吃出一身大汗淋漓。

  同羊肉湯一樣,四味菜做的也是早餐生意,過了中午一般就會關門。

  最受開封當地人喜愛的四味菜,同樣是在寺門——趙家名吃四味燴菜,四味菜根據食材多寡分為15元和20元兩檔,再配上一塊兩元錢的鍋盔,就是一道完美的暖身早餐。

  羊肉湯也好,燴菜也好,不僅是開封人的心頭好,在河南的很多城市,都有它們的蹤影。

  不過,有一碗湯絕對是隻屬於開封人的,出了開封很難找得到,那就是羊雙腸湯。

  開封最有名氣的羊雙腸店——西門鄭羊雙腸是這樣介紹羊雙腸湯的:羊雙腸,原名“霜腸”,約始於清朝中期,經營者肩挑扁擔,一頭為火,另一頭為肉。三更過後,沿街叫賣,倘有食者,便取湯下料,其以羊大腸為主,餘料為輔,待湯滾,則食其肉、飲其汁。時天未亮,觀之大腸外一層薄油,實似霜下。即譽名“羊霜腸”。

  從這段介紹不難看出,羊雙腸湯最早選用的是大腸,因為大腸的油脂含量更為豐富,口感也更韌,相比之下,小腸的油脂含量要少一些。

  不過後來,有人開始用羊小腸製作羊雙腸湯,並認為“雙腸”指的是“大腸和小腸”,就是一種謬誤了。

  今天,一碗羊雙腸湯除了羊腸之外,當地人還特別喜歡加入“羊外腰”和“羊衣孢”,羊外腰是羊的睾丸,而羊衣孢則是羊的胎盤。

  和其它的早餐店類似,賣羊雙腸湯的店鋪也是門口就支著一口大鍋,燉著沸騰的湯,客人挑選好食材,在鍋中燙上幾十秒,放入大白瓷碗中,再衝入湯。

  在衝湯之前,很多店會問客人“要不要油”,如果客人點頭,就拿勺子舀事先煉好的肥油。

  隨著熱湯的衝入,油脂並不會輕飄飄地浮在湯的表麵,而是在湯中形成小顆粒,使湯喝起來變得更香更潤滑。

  其實很多大飯店的後廚在做湯時也有類似的操作,湯在出鍋前打入熱油,一方麵湯不會很快冷掉,另一方麵湯也會變得更潤。

  鹽和辣椒還是由自己來加,配上鍋盔,可以一口湯一口鍋盔,也可以將鍋盔泡入湯中。

  羊雙腸湯有獨特的內髒美食的氣息,香臭香臭的,也使它成為下水愛好者的最愛。如果平時就不喜歡吃下水,建議謹慎嚐試。

  經營羊雙腸的店鋪普遍麵積不大,最有名的是開封古城西門的西門鄭羊雙腸,店內也不過就是幾張桌子而已。

  開封重口味的湯並不隻有羊雙腸湯一個,還有雞血湯。

  雞血湯也是開封本地的特色,外地少見,不過近些年,河南省內的一些城市也有雞血湯的店鋪開起來。

  開封的雞血湯是采用整雞燉煮熬湯,將雞血、雞腸、雞心、雞肝、雞肉酥肉等各種食材備好。

  吃的時候,將點好的食材在湯中燙一下,然後加入鹽、味精、胡椒粉、香油、香菜等調味,最後再倒入高湯即可。

  與羊湯等早餐店不同,雞血湯的館子大多是做全天的,所以不用擔心趕不上、吃不到的狀況。

  而與雞血湯最搭配的主食是燒餅。

  開封燒餅看起來有點像新疆的“饢”,但中間又有瓤,分正反兩麵,講究的邊上還有一圈稍厚的花邊。

  燒餅在製作時,一麵粘上芝麻朝火烘烤,另一麵貼在爐壁上,剛剛出爐的燒餅中間是鼓鼓的、有空心,趁熱咬一口外焦裏軟、鹹香適口。

  掰開燒餅,中間的空心還可以夾任何你能想到或者想不到的東西:撒子、牛羊肉、茶葉蛋、豆芽、海帶甚至炒涼粉……都可以夾到燒餅裏邊。

  開封燒餅界最有名的是徐府街的朱記五香燒餅老店,在山陝甘會館附近。

  開封的早餐也不都是那麽重口味的,綠豆糊塗和豆沫兒就是開封早餐界的一股清流。

  綠豆糊塗其實就是一碗綠色的糊糊,它是將綠豆磨成豆漿後,加入極少量的糯米或者大米,熬成糊狀,再用菠菜汁等調色。

  至於為什麽叫“綠豆糊塗”?並沒有什麽明確的答案,有說法認為是“介於稀湯和稠湯之間”。

  豆沫兒,主要原料其實是小米麵,拌上黃豆瓣、粉條、花生、豆腐、青菜和熟芝麻等配料,熬成糊狀,盛入碗中之後,再撒入芝麻醬,吃起來五香可口。

  杠子油條,與常見的兩根一炸的油條不同,開封的杠子油條每一根都是單獨炸的,所以吃起來更加外脆裏嫩。

  以前,還有人將炸好的油條中間用筷子捅開,再灌入蛋液入鍋複炸,蛋液與油條內部的麵筋組織交織,口感獨特。

  而油饃頭其實就是小油條,通常隻有幾厘米長,在河南的很多地方都常見。

  胡辣湯絕對是河南的代表性食物,對於出門在外的河南人來說,一碗胡辣湯絕對可以迅速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不過,在河南省內,胡辣湯也有著眾多的流派:周口逍遙鎮胡辣湯、漯河北舞渡胡辣湯、開封素胡辣湯、汝州胡辣湯……

  一碗常見的胡辣湯中要包括牛(羊)肉、麵筋、紅薯粉條、花生米、金針菇、黃花菜、海帶絲、豆腐絲、木耳、蘿卜條、香菜、蔥花、黃薑等等,再加上核心胡椒粉以及陳醋和香油。

  而開封特色的素胡辣湯是不含肉的,同時也不會用肉湯打底,所以吃起來相對於其它流派要清淡一些。

  和胡辣湯眾多的流派一樣,它也有著眾多的搭子,在開封常見的就是杠子油條、油饃頭、水煎包和雞蛋布袋。

  水煎包以肉末粉絲餡的居多,包子底部煎得金黃,咬一口外脆裏軟。

  雞蛋布袋在河北、河南都會有吃,製作的手法類似於雞蛋灌餅,但不同的是,雞蛋布袋是油炸的。

  先將麵皮炸至鼓起來,撈出,將蛋液倒入鼓起的麵皮中,封口,放入鍋中複炸,炸至金黃出鍋。

  雞蛋布袋看起來和油餅差不多,但咬一口就會發現,外脆裏嫩,油脂的香氣和雞蛋的軟糯達成了完美的平衡。

  驢肉湯算是開封早餐界的後起之秀了,有人認為它是外來的,畢竟很多湯館打的是“洛陽驢肉湯”的旗號。

  好喝的驢肉湯其實也沒有什麽秘密,真材實料而已。一碗驢肉湯搭配上一份餅絲,足夠喚醒沉睡的靈魂了。

  開封開得最早、名氣最大的化三驢肉湯,如今仍然營業;近幾年,段豪德驢肉湯也是許多開封人喜歡去的一家店。

  而開封當地牛肉湯的搭配則更為簡單,基本隻有牛肉和炸丸子,再配上主食食用。

  開封人為何那麽愛喝湯?

  在我們的慣常認知中,廣東人是非常喜歡喝湯的。其實開封人,甚至是河南人,對湯也有著無比的熱愛。對於廣東人來說,湯隻是一餐中的一味。對於開封人來說,湯其實就是一餐。在河南的一些地區,當地人打招呼都是“喝湯了沒”,實際上是在說“吃了沒”。

  河南人為什麽對湯產生了如此深厚的感情?

  眾所周知,河南是中國小麥的主產區之一,千百年來形成了吃麵的習慣。

  中國人創造出了湯餅和蒸餅,可以分別看作是麵條和饅頭的祖先,而隨著與西域的交流,烤製的胡餅也傳入中原,它是火燒、鍋盔這一類麵食的祖先。

  湯餅和蒸餅不方便攜帶和儲存,但這恰恰是胡餅的優勢。

  於是,胡餅成為往來西域與中原的商旅客人們的必備。

  但胡餅這種烤製的燒餅,時間一長就會變得幹硬、難以下咽,讓它變得能食用,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一碗熱湯。

  所以,“愛喝湯”“湯泡饃”的吃飯,不僅是在中原地區,沿著絲綢之路都有跡可循。

  而開封也好,洛陽也好,除了是聞名天下的古都,也是多災多難的城市,在逃荒的路上,一碗湯一塊餅是一個人活下去的希望。

  即使是在安穩的歲月,真正吃飽飯的日子,其實也不長,在物質不充裕的日子裏,一塊粗糧饅頭,一碗湯就是一頓飯了。在當地人看來,這樣吃不僅舒適,還抗餓。

  所以,就算最困苦的歲月已經過去,已經形成的飲食習慣不會輕易地消逝,山珍海味自然好吃,但最能打動開封人的,還是清晨路邊的這碗湯。

  李老師一邊講述,一邊拿出手機,給冬子看那上麵的照片。那是幾年前拍的,當時的像素不是很高,所以照片清晰度差了點,再加上,李老師的手機已經在近些年換了好些個,每次換手機,都要把這些照片轉移到新手機上,可見,他對開封美食的喜愛。

  這種喜愛,到了某種不正常的程度。

  是的,冬子也知道其中的一些湯。剛才李老師所說的,胡辣湯或者羊肉湯,在西安,冬子也喝過各種不同的版本。可以推測,其它湯,也有自己的特色。但是,這些湯,對烹飪技術的要求,並不是那麽苛刻,對廚師的鑽研精神,不可能產生現在這老師,這種近乎偏執的熱情。

  冬子在微笑中,把手機準備拿給吳老師看。

  “我不看,我都看了好幾遍了,他經常拿給我看。陳老板,你不曉得,他在開封,有故事。”

  “莫亂扯,你就說,這些湯,好不好吧?”

  從李老師那窘迫的表情來看,這種故事與那種事情有關。這就不得不涉及個人**問題,冬子決定要回避它。於是,從另一個角度,拉開話題。

  “對,不僅是湯好,品種多,更重要的區別在於,它們不僅把湯當主食主菜,並且,讓其它所有食材都成了湯的配角。這樣算來,在那裏,湯,才是餐桌上最重要的主角,這就是它的地域獨特性了。”

  冬子總結得不偏不倚,大家也就終止了這個話題。李老師為湯爭一口氣的想法,其實,火鍋就已經解決這個問題了。

  但是,個人喜好,往往與故事有關,這事,恐怕背後有更深的道理。要知道,你愛上一個城市,與它的文化、藝術、建築、美食等,或許都有關係。但是,最大的關係,恐怕還是人。

  有人這樣說過:世界上最好的旅行,不是去看最好的風景,而是跟最好的人在一塊。那這個公式,可以無限推廣。比如可以這樣說,世界上最好的宴席,不是吃了什麽,而是跟誰一起吃。世界上最好的生活,不是生在哪裏活多久,而是與誰一起活著。

  打動我們感情的最主要因素,還是人。尤其是,當廚師們把我們喂飽之後。

  所以,魯迅這位金句大師才那樣說:有的人理想,就是世界上的人都死光了,隻留下自己與林妹妹,當然,還必須得有一個賣燒餅的。聖人雲:食色,性也。

  這段時間以來,武傑樂顛顛的跑來跑去,精神狀態,為之大變,連冬子都覺得陌生。

  這個從小家境小康的家夥,居然會主動幫冬子或者幫許玫做些粗活累活,居然拋棄了過去喝可樂的習慣,專門喝茶,居然安下心來,聽兩位廚師上課,這簡直不是過去的武傑了。

  過去的武傑,喜歡孫悟空奧特曼或者變形金剛,喜歡梅西泰森或者施瓦辛格,喜歡金庸古龍或者電子遊戲。如今,他都不在乎了,他隻喜歡跟許玫在一起。

  有一個典型的心理表現,冬子與燕子都發現了。當一群人在一起哈哈大笑時,最直接的心理反應,就是,你會首先看你最喜歡的人。而這種情況下,武傑與許玫,總會對上眼。其實,武傑哪怕是不笑,眼角的餘光在可能的情況下,都會瞄到許玫的。

  這種癡情的表現,燕子覺得很正常。但是在小樊看來,就有些嫉妒了:“燕子,你看許玫跟武傑兩個,天天撒狗糧,按他們的狀態,我都懷疑,我是不是在談戀愛了。”

  “要不,我把小蔣調過來,跟你一起工作?”

  “別別別,他來了,我的麻煩還多些。”其實,小蔣已經獨當一麵,在供貨與結算問題上,管理著那五家分店,報酬與工作的重要性,相當於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