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一章 自杞部
作者:落梅河      更新:2020-03-05 06:09      字數:2206
  綠樹離離的莽莽群山下,從車上下來的熙川先生一手扶著侍女,一手扶著腰,歎道:“這就是阿廬山啊,果然福地洞天。”

  他目光在群山中搜尋著,阿廬山最大的特色,就是多溶洞,共有九峰,號有十八洞,他最感興趣的,是其中一個洞,“廬源洞(即阿廬古洞)就在其中?”

  幕僚露出一個男人都懂的笑來,“正是,先生可要前去一觀?”

  熙川先生點頭,“聞名已久,確想一觀,不過,”他看了眼身邊的侍女,“正事要緊,再過兩日也無妨,”

  此去自杞,若是諸事順利,那在自杞部中結識一二美女後,再來一遊,豈不美哉?

  說起來,這一路行來,大家都很辛苦,倒是也可以給他們也各叫上一位,他看向同行的兩個家將,卻見他們有些傻傻的盯著東邊,連車夫也是。

  那邊有什麽稀奇,他打眼一看,也是一愣,“那就是自杞部?”他指著那邊的城池驚問左右。

  家將和車夫,此時自顧驚歎著答不上來,還是唯一的隨身幕僚答道,“是的先生,這就是自杞部駐地,這就是阿魯城,他們自稱必羅籠(意為黑老虎之城)。”

  幕僚的答案很肯定,但虛中帶顫的語調,也分明透露出了一些不確定。

  實在是,前麵的那座城,太出乎他們的意料。

  那座城當然和京城、善闡那樣的雄城不能比,城牆要矮,城池也要小,但和這一路走來的其它部落所居的山寨碉樓相比,卻又不可同日而語。

  也算是見了些世麵的熙川先生和幕僚對比了一下,自杞部的這座城,雖說形製上和宋朝的府城還有差距,但卻比宋朝大縣的縣城還要大些。

  加之全由青石壘成,有些原始粗陋,但這原始粗陋的城牆,又直觀的給人一種強大的力量感,壓迫感也就隨之而來。

  就連城樓上飄揚的大旗,上麵也繡著凶猛的老虎,這樣一個部落……熙川先生又覺得,自己剛才所想的,怕又是太樂觀了些。

  “進城,先住下,明日再去見自杞,”他吩咐道。

  再次登車之後,他便沒有再躺下,而是留意著路上往來的人來。

  路上的行人,和他這一路行來,見到的其它部落的部民沒有多大區別,椎髻黑麵白牙,短衣赤腳披氈,軍士不說,無論農人還是商戶,或佩刀或背弓,顯然也是一個一俟有戰事,便可全民為兵的部落。

  但熙川先生總覺得,路上的這些自杞部的部民,和其它部落的部民,還有一些不一樣,具體怎麽不一樣,他一時又說不出來,隻覺得那感覺,有些熟悉又有些讓他覺得不舒服。

  是什麽呢?怎麽就想不起來?

  他才剛思索不久,就聽到了此起彼伏的馬嘶聲,抬頭一看,旁邊的一個山口被封了起來,有健壯的士卒在入口處守衛,馬嘶聲,正是從裏麵傳來。

  幾輛空空的馬車從那邊出來,又有幾輛裝滿青草的馬車駛進去,他立時明白,此處,便應該是自杞部最重要的一個所在,馬場。

  說起來,這自杞也著實厲害,竟然生生的從更靠東,離宋境更近的羅殿部手中,把邊馬的生意搶來了大半……哦,他也因此想起來,這一路所見的自杞部的部民,和其它部落不同之處在哪裏。

  那就是,他們一個個的,臉上都洋溢著自信,極大的自信。

  那是源於對現狀的滿足,以及對未來抱有極高期待,並相信那樣的期待,一定能成為現實而生出的自信。

  這確實熟悉,也讓他厭惡,因為他已經在段譽和段譽身邊的那些人,包括原本被迫跟隨他的紈絝、皇莊的莊民和匠戶、皇家碼頭上的苦力、他直屬的禦林軍……

  以及越來越多的關注和相信他的京城民眾臉上,看到了這樣的神情。

  他看得很夠很夠的。

  這自杞,看來也是一個實力在快速增強,野心越來越大的部落。

  他招了招手,問對大理國諸事更為熟悉的幕僚,“自杞部,原來可有以首領之名來命名部落的?”

  “說起來,有,”幕僚答道:“他們本屬爨人些麽徒(古彝人的一支阿細人,在母係社會時期的一位傑出的女首領,有一個很響亮的外號“些麽”,阿細語意味“堅貞不屈”,後成為阿細人族名)阿廬部,世居於此,曆經多年,析為多個部落,”

  熙川先生點頭,雖然成年後便在宋朝求學,但這個他還是知道的。

  國中的部落對外吞並不斷,但在內部,卻少有吞並之舉,內部非但沒有吞並,往往是發展到一定程度,便析出一部來,如首領讓自己的兒子,帶領一些部眾,另擇一地,另成一部,如此一來,部落就會日益壯大。

  幕僚繼續道:“南詔時,他們便實力雄厚,到了大長和時,中原紛亂,阿廬部所屬的彌勒部首領彌勒……”

  “彌勒?”熙川先生打斷了他,“竟然就是那個彌勒?向唐皇上書,求娶公主的那個?”

  幕僚點頭,“正是那個彌勒,”

  彼時唐朝已步入末年,在滇地的統治也風雨飄搖,同樣以自己之名為部落命名的彌勒,因唐朝希望得到他的支持以穩固雲南郡,便提出條件,想唐朝皇帝(應該是唐昭宗)嫁他個女兒。

  熙川先生聽說過這個英雄事跡,隻是先前沒和自杞部聯係起來而已——此前他對國內地方的這些部落,真的不上心,因為不想上心。

  “段氏立國之戰,阿廬部所屬多個部落均隨之參戰,開國後,便成為東方三十七部中的一部,到現在,已有部民數十萬,皆尊自杞為主,自杞便以自己之名,重新為整個部落命名。”幕僚道。

  熙川先生聽出了幕僚話中的意思,這個自杞,怕也是個有想法的。

  他不但趁這些年段家和楊家、高家等紛爭不斷,借機發展本部的實力,對內,還加強了對各分支部落的管控,接下來要做些什麽,還真不難猜。

  若是年初段、高兩家沒有講和,他怕是已經做了些什麽。

  他有些憂心又有些高興,段譽啊段譽,你在京城攪風攪雨的時候,可知道地方上是個什麽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