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章 竄訪
作者:落梅河      更新:2020-03-05 06:09      字數:2650
  東都善闡,熙川先生又看了眼窗外蔥蘢馥鬱的花園,慢慢閉上了眼睛。

  周圍侍立的仆人們見狀並沒有什麽動作,隻是輕鬆的交換了幾個眼神,大家都懂的快活的氣氛,便隨之蔓延開來。

  這幾日,這位據說放在宋朝,都算很有學識,在國中之前更是有不菲聲望的徐先生,在東都,也成了坊間巷尾茶餘飯後的笑料。

  一二十個都各有來頭的人夾在一起,居然還說不過才十三歲的太子,嗬嗬,真是笑死個人。

  也不知道,他現在怎麽還能這個樣子,還這麽一本正經的擺出一副高人的樣子來。

  讀書人的臉皮按理不是應該更薄嗎,這人看起來怎麽像是沒臉沒皮的一樣?

  難怪太子對他們看不上眼,就連他們這些下人對此都看不上眼。

  聽說原本相國公對他都很是看重,但他後來的作為,相當於是背叛了相國公,所以他來到東都,是想改換門庭,投到侯爺門下?

  奚落和鄙夷的眼神,接連丟到熙川先生身上,這人難道就沒有一點羞恥之心?

  看這副樣子,真是道貌岸然之極。

  熙川先生巋然不動。

  他不是感受不到周圍的氣氛,不是感受不到那些帶著惡意的眼神,隻是他如何會和這些下人計較?

  何況,在來東都之前,路上他已經到訪過幾個大部落,類似的眼神,對他來說,已經見怪不怪。

  包括眼下這已逾半個時辰的等候,都不算什麽。

  他再一次想起寒山拾得兩位大師的那段對話來,“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

  “隻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再待幾年,不,應該都無需幾年,你們就會知道我這番忍辱負重的成果,屆時你們用虔誠恭敬的目光看著我時,我也會一樣當做全然不知。

  外麵驟然一靜,跟著,說笑聲和沙沙的腳步聲傳了過來,熙川先生睜開了眼睛。

  在這裏能這樣大聲談笑的,自然是他要等的人。

  沒多久,一人大笑著從門口大步進來,“熙川先生,哈哈,久仰久仰!”

  “大將軍,”熙川先生站了起來。

  “哈哈,先生坐,請坐,”來人金冠紫袍,樣貌和高泰明有兩三分相似,性格看起來卻迥然不同。

  高泰明一貫冷靜克製,威儀很重,這位看起來卻熱情奔放,豪爽又親切。

  這位正是高升泰的堂弟,高家滇東一係的當家人高祥明。

  熙川先生之所以稱他為大將軍,也是很有一番考量,因為高祥明所襲爵位為侯爵,遠不如高泰明的國公,以他大將軍的職務來稱呼他,更妥當些。

  “聽說先生到訪,本應倒履相迎,奈何俗務太多,一時脫身不得,多有怠慢,見諒,見諒,”

  熙川先生聽他這麽一說,直觀的覺得,這位高大將軍,不愧是姓高,他也和他堂哥一樣,不但心思深沉,還虛偽得緊。

  “在下入得東都,便見識了一番和京城完全不同的景象,此間市肆繁華,百姓安康,持戈健兒更是個個威風凜凜英姿勃發,遠勝京城許多也,”

  “東都能如此興盛,自是大將軍宵衣旰食焚膏繼晷之果,將軍公務繁忙日理萬機,能撥冗一見,已是在下之幸,何來怠慢之說?”

  高祥明摸了把胡子,那你還說這麽多?

  “嗬嗬,先生過譽,東都這些年,說起來比之京城,確也不差,但這何止我一人之功,各位臣工也功不可沒,”

  徐熙川表麵波瀾不驚,心裏卻在思量,臣工?這位高侯爺,看來都不掩飾想把東都一帶州國化的念想啊。

  “隻是善闡無京城之便,如熙川先生這般的大才,一直難得一遇,若手下諸人中,有一二人能有先生一兩分的本事,那本公就,哈哈,如虎添翼啊,”

  “熙川先生,”他靠過去,“本公欲效仿京城,也設一太學,卻一直找不到合適之人主持,不知先生可否願意擔當我善闡太學博士一職?”

  這是熙川先生沒想到的,他有些後悔自己沒有開門見山,以至於讓高祥明說出了這樣的要求來。

  “大將軍厚愛,在下深感榮幸,若是近來不曾有這許多事,在下定欣然赴任,即便是做一個普通的先生,也心甘情願,教化百姓,本就是我輩之責,”

  “隻是想來大將軍也是了然,近日,儒家在我大理國的傳承,”他麵帶沉痛的搖了搖頭,“已經危如累卵,”

  “大將軍乃人中龍鳳,明見萬裏,在下此次冒昧登門,就是想向大將軍請教我等該如何應對,”

  “不知大將軍是否也相信人人皆可讀書識字的說法,尤其是,以當前的國力,能否負擔得起那一應所需?”

  “不說容納那麽多孩子,需要建多少所學校,在下算過,怕是把國中所有讀書人全算上,也難以滿足太子殿下宏偉大計所需的先生,”他幹脆直接點出了段譽。

  “即便太子殿下傾全國之力,得以實現他的大計,真就於國有大益?”

  “耗盡財力,培育出數萬資質平平之輩好,還是按現行之法,每年培育出數百能獨當一麵之英才更好?”

  “尤需慮者,以近來的趨勢觀之,太子所謂的學校,怕是會不同於大將軍所想之太學,乃至是民間的私塾,儒學多半不是重點,那些奇技淫巧才是重點,在皇莊之中便是如此,”

  “在下擔憂,經由這樣的學校培育的讀書人越多,毋須多時,便會禮崩樂壞,屆時,難免國將不國,生靈塗炭,”

  他起身向高祥明重重一禮道:“大將軍為國之柱石,值此非常之時,在下希翼大將軍能向相國公,向皇上直言相諫,救國於危亡救民於水火,則舉國上下,都將感念大將軍的恩德。”

  “熙川先生,坐,”高祥明隻道。

  熙川先生馬上聽出來,高祥明好像一下子就冷淡了不少,他回想了一下自己說的話,挺好啊!

  “既然先生如此憂慮,為何不自向皇上和相國公進諫?”高祥明沒說他對段譽這個大計的看法,卻隻問這個。

  熙川先生和他說的時候,還把高泰明放在段正淳前麵,他這個高泰明的堂弟,反倒把段正淳放在高泰明的前麵。

  “在下已經多次向相國公,向皇上上萬言書進諫,但在下人微言輕,不比大將軍一言千鈞。”

  “嗯,”高英祥點了點頭,“如此大事,著實不容兒戲,且容本公先和各臣工商議不遲,”

  他說著又笑了起來,和一開始一樣熱情豪氣,“先生這一路行來,四處奔波忙碌,想來甚是辛苦,先歇歇也好,”

  熙川先生知道自己這一路拜訪各大部落之事,瞞不過高祥明,而那些部落中的大多,因為地盤之爭,和高家東都這一係不會太融洽,正待分辨,高祥明已經端起茶杯來。

  無奈,他隻得起身告辭,“在下告退,”

  出得偏廳大門,看著眼前這一片富麗堂皇的儼然宮殿式的建築群,心中悲憤不已,為何住在這樣的大殿裏的人,一個個的都如此不堪?

  “先生,”幕僚迎了上來。

  熙川先生搖搖頭,“收拾一下,明日就去自杞,”

  …………

  偏廳中,有人向高祥明進言,“大人,雖則徐熙川此番前來,明顯不安好心,”

  誰都看得出來徐熙川的用心,不過是想有高祥明這樣的重量級人物為他站台而已,但他竟沒有準備付出些什麽,隻口口聲聲的說儒家的前程,嗬嗬,真是可笑之至,就憑他,也想用大義壓人?

  “但下官認為,若大人上書表示對義務教育新政的不滿,皇室必定會主動設法謀求大人的支持,說起來,倒堪一試。”

  “不急,”高祥明看著京城的方向,“先看看中元節他們準備了些什麽再做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