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七章 智計無雙
作者:落梅河      更新:2020-03-03 06:49      字數:2625
  “嗯,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段譽連連點頭,董佳一看他這樣子就知道,這問題,怕是剛好問到了他的癢癢肉上。

  要說也不奇怪,既然自己都有思考這個問題,段譽肯定也有想過,看他這得瑟勁,他沒準還想出了些道道來。

  “你居然也能思考這個層次的問題,我很是欣慰,”繼續得瑟的段譽,見到董佳眼神裏含著的亮閃閃的刀子,連忙咳嗽了一聲,“你有沒有想另外一點,要說在思想方麵,儒家就真比道家、佛家要強得多?”

  “你想想道家、佛家的那些經典。”

  董佳一想,還真是,就說道家的《道德經》、《周易》,都是世界級的哲學經典,佛家的《心經》、《金剛經》等,後來同樣受很多人,尤其是那些有錢有閑的人尊崇。

  “他們為什麽就沒有儒家成功?”段譽問。

  董佳看著他,這也是我想問的。

  “有一句說起來讓人不耐煩的話,你還記得嗎?”段譽說,“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

  董佳點頭,這話誰還沒聽過?不過對大多數人來說,這話聽了也沒什麽用而已。

  關鍵是你這會說這話,是不是扯遠了一點……“哦,你是說儒家……”

  段譽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樣子,“儒家,它高明就高明在,真說起來,它並不是一種單純的哲學或宗教,經過數百上千年的發展,它已經成為一種全麵的對整個社會進行管控的係統,通俗點說,就是一個標準的工作流程,”

  “朝代更替後,新的統治者,隻要按照儒家的那一套來做,不但能很快上手,而且還能做的有些樣子,”

  “有追求有想法的,要是再在適當的範圍內做些有效的革新,搞不好就能得個明君雄主的尊號,”

  “你說是不是這樣?”段譽說,“從秦朝開始到現在,朝代換了一個又一個,但內裏,又有多少質的改變?”

  “哎哎,秦朝,商鞅、李斯,好像都是法家?”董佳打斷道。

  段譽稍愣了一下,“你說得很對,秦朝奉行的確實是法家,但秦朝的法家,可以說是儒家學說的一個派係,你就說秦始皇的主要功績之一,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這幾樣,全是儒家經典《中庸》中所說的理念,”

  “隻不過秦朝第一次實現了這些理念,並把這些理念法製化,然後,儒家應該覺得,這是個好法子,反正之後,儒家很多經典中的思想,就漸漸的也變成法典,”

  董佳真像在上課一樣,她此前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竟然會這麽認真的討論這樣的問題,“儒家非常善於學習,還特別能包容,或者說同化,”

  段譽點頭,同化,這也是被曆史多次證明的,“儒家的核心,禮,你知道……”

  “儒家的禮,我覺得主要是強調上下貴賤,區別長幼尊卑,”董佳打斷他,露出一副我思考的,比你以為的還要深得多的樣子說,“難怪後來被批判,”

  這個也確實是,儒家的“禮”,和後來的“禮”,確實大不一樣,不但事無巨細都有各種規定的“禮”,從你戴的帽子、穿的衣服、係的腰帶、坐的轎子到你家門釘幾顆、門檻幾寸、門當的形製、戶對的數量……

  段譽數了一大串,“可以說是方方麵麵,都有規定,”

  “更不一樣的是,這些很多我們倆覺得,非常不必要的規定,現在若是膽敢違反,輕則丟官去爵,重則性命難保,這同樣說明,儒家在把他們的經義法製化,”

  “但我要說的重點不是這個,我要說的重點……”他眨了幾下眼,董佳馬上笑,“哈哈,你也想不起來?”

  “別打岔好不好,乖乖的給我好好聽講,”段譽也是想了一會才想起自己要說什麽:“儒家的禮,有三禮,《周禮》《禮記》《和儀禮》,這其中,《周禮》排第一,”

  董佳又翻白眼,你能不能說點我不知道的?

  段譽馬上說了個她不知道的,“你知道《周禮》原本叫什麽?”

  “它原本叫《周官》,”段譽看著董佳,有些得意的道:“顧名思義,它是以周的名義,說一個朝廷,應該有哪些官,”

  “應該有哪些官呢,應該有天地春夏秋冬六官,這六官就相當於你我都熟悉的六部,對應的是吏戶禮兵刑工,天官就相當於吏部,地官就相當於戶部……”

  “《周官》中還講了,每個官要有多少屬官,如地官司徒就是後來的戶部,應該有屬官七十八,春官宗伯就是後麵的禮部,要有屬官七十……等等等等,加起來,這六官,要有三百多個屬官,”

  “《周官》,就是詳細的講了要有哪些官,他們負責哪些衙門做哪些事,”

  “所以你明白,為什麽一個又一個朝代,對儒家會那麽依賴?”

  聽到這兒,董佳當然明白,這個《周禮》,也就是《周官》,簡直就是統治者的說明好不好,就是一個草台班子上台後不知道該怎麽做,隻要按照《周禮》把這個架子搭起來,那多少也能有點模樣。

  “所以你明白,我為什麽說,一流的企業做標準?”段譽又得意的問。

  “隻要任何一個朝廷,推崇《周禮》,那麽儒家就可以說始終就立於不敗之地,始終處於優勢地位,始終是統治階層的脊梁,”

  “有不尊崇《周禮》的朝廷嗎?顯然沒有,有皇帝的朝廷,都希望加強中央集權,《周禮》,就是加強中央集權的好方法,所以,這本很多人說是王莽篡權那會所做的偽書,現在已經被尊崇為儒家最重要的典籍,”

  “然後,你明白為什麽到後來,儒家完全沒有那麽大的影響了嗎?“他又問道。

  “因為後來沒有用那一套,“董佳不由自主的說。

  說完有些不爽,我怎麽真像一個聽老師講課的學生?

  “是的,後來的社會製度和結構,尤其是政治製度,和儒家完全脫鉤,儒家不再有從源頭上施加影響的能力,因而,很快就成為了文物……“

  “哦,”董佳叫了起來,指著段譽道,“難怪你和你父皇商量,要趁著高泰明改製做……”

  “噓,”段譽製止她,“不可說,不可說,”

  董佳看著他自得又莫測高深的樣子,就有些牙癢,雖然知道段譽和他皇帝老子商量了一大晚上的事,現在確實不好說,還是忍不住說道:“你變了,你真的變了,”

  “變帥了,神氣了?”段譽小小的搔首弄姿了一下下。

  “你竟然變得城府這麽深,還這麽陰,原來你向你父皇提的那些建議,竟然……”她沉默了一會,“看來從現在開始,和你在一起,我得多留幾個心眼,不然,真是被你賣了,還會傻乎乎的幫你數錢,”

  我那叫心思縝密,足智多謀,智計無雙,大智若愚……等等好嗎。

  但對女孩子,對掐,那是下下策,段譽馬上拉著她的小手道:“對你,我還是你最熟悉的那個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啊,我用一生一世,不,我用三生三世來將你供養,隻期盼……”

  “咦,”董佳抽回手,用力的擦了擦,“一手的雞皮疙瘩,”

  段譽終於忍不住翻白眼,這麽深情以及真誠的話,你就是這麽個反應?

  “那你老實告訴我,你們父子籌劃那麽多,是不是順道也有對付我家的意思?”董佳盯著他。

  “沒有,真沒有,你別不相信啊,”段譽道:“之前的那些皇帝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便是借機把原本也是權傾朝野的董家給廢了,所以,現在哪還有針對你家的必要?”

  “哎哎,大實話還不能說嘛……你別動手,有人來了……停,停,要幹正事了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