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六章 寡廉鮮恥
作者:落梅河      更新:2020-03-03 06:48      字數:2077
  城門前集市裏的人,此時人人臉上都帶著興奮之色,那樣子,就像是一家家的都得了意外之財一般。

  這是發生了什麽,難不成,朝廷剛剛頒發了什麽惠民的新政?

  不可能啊,能讓這些老百姓如此高興的新政,沒理由他這個諫院的中流砥柱事先不知道。

  更讓他費解的是,看著他們這一行讀書人,臉上帶著別樣的笑容、還竊竊私語者,不絕於途。

  這究竟是怎麽了?

  尤其是那些人的眼光,讓他直觀的覺得非常不舒服。

  一向以溫和形象示人的王安文,素來表現得並不高傲,若是時機合適,他也能無師自通的來一番親民的表演。

  但無論他表現得如何親民如何溫和,老百姓都會對他表現出足夠的尊重,即便他們中的不少人,並不知道他是什麽官,也不能從官帽官服上看出他的品級,但隻要知道他是官就夠了。

  就衝著他的官帽官服,就應當給他尊敬。

  但在此時,從那些百姓的眼中,他完全找不到應有的尊敬,非但沒有尊敬,還有著讓他都有些忍不住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有些忍不住懷疑自己眼睛的一種神情:鄙夷。

  竟然敢用鄙夷的眼神看著我,還是集體用鄙夷的眼神看著我?

  王安文心裏一涼,難道說,大家已經知道了我暗中投靠丞相府的事?

  不可能,就是那件事發,這些百姓,怎麽可能這麽快就知道?

  總不可能不過短短的一個多時辰,這些人就全認識我吧。

  王顒他們一行人此時也有些懵,王顒把車簾放了下來,“王兄,這是何故?”

  他們預想過這樣萬人矚目的場景,隻是,那目光應該是崇敬的、羨慕的、自卑的……乃至是有些懼怕的。

  但現在這看過來的眼神是什麽?

  他們那樣子,都不像是在看人,更像是在看……猴子。

  是的,在王安文還搞不清楚狀況,有些自覺多情的以為所有人都是在看他的時候,宋朝來客們對這種異常,有著更準確的認識。

  坐在車裏的人,不約而同的放下了車簾,騎在馬上的人,隻有少數幾個,還能在這樣的目光下高昂著頭,即便如此,他們的臉色也難看得厲害,就像是在大渡河畔,知道成都府的不少人,居然是野蠻落後的邛部川部的佃戶時一樣。

  王安文還在緊張的想著,隨口答道:“王兄,我卻也不知為何會如此。”

  王顒此時也都無暇計較王安文竟然就此和他以兄弟相稱,“莫不是大理國朝廷,在派人中傷我等?”

  他越想越覺得就是如此,那段譽肯定清楚,大理國的讀書人才疏學淺,一定不是他的對手,隻有我等從上國而來的精英,才可能會對他構成威脅,然後,他身邊的一些人,就使出了這樣不入流的手段。

  怕是在這些大理國百姓的眼中,自己等一行人,都已經成了不學無術,招搖撞騙之輩吧。

  “竟然中傷誣陷我等,何其卑劣!”他忍不住道。

  王安文心說,原來還有比我更自作多情的家夥,這些百姓知道你是誰啊,“子明先生稍安勿躁,”他掀起車簾的一角看了一下,“應該很快就會清楚,”

  很快,他的家仆匆匆跑回來,“不好了老爺,出大事了,”

  “何事?”王安文有些心虛的問道。

  “老爺你看,”家仆遞進來幾張還帶著油墨味的紙來。

  “我看看,”王顒不由分說的從他手裏拿走了兩張,兩個都自我感覺非常良好的人,爭先恐後的看了起來,然後,齊齊的皺起眉頭,又幾乎異口同聲的道:“斯文掃地。”

  王顒還說,“看,我說得卻也沒錯,”

  他突然有些繃不住,笑了起來,“沒想到,大理國的士子們,竟然是如此的……”

  好在他想到對麵的王安文,正有誌於做大理國士子的領袖,所以總算把“不堪”兩個字咽了回去。

  王安文明白他的意思,心說你們又怎麽可能會好到哪兒去?

  “這些一定都是汙蔑,”他惱火的道。

  隻是,他這話怎麽聽,都有些中氣不足。

  弄清楚了原委的宋朝來客們,此時都輕鬆了起來,有些人拿著紙高聲念出來,“……寧北賧(今洱源)秀才張某中,十年前,家資不過平平,十年間,日常大鬥進小鬥出,豐年收高租災年放高利貸,目前已把數村之地收入囊中,成為寧北賧最大的地主……”

  念出來之後,還不忘評價道:“這位張兄家裏,有大才啊各位,”

  又有人接著念道:“……秀才周某安,家中行三,資質平平,兩位兄長,尤其是二哥,天資聰穎,但偏至今未得功名,其原因,是每到大考之日,便總會身體有恙,延請名醫、求神拜佛、更換下人……皆全然無用……查周秀才不但精通藥理,還總能和二哥身邊人,包括二嫂及其它房裏人相交莫逆……”

  讀完這個人的事跡,難得沒人點評,他們也都忍不住打寒顫,攤上這樣的兄弟,嘖,前世是造了什麽孽?

  “……東川郡周某,自稱世代賢良,然周家近五年送入青樓的丫鬟,已不下兩掌之數……”

  “……秀才關某泊,身家頗豐,然至今欠著不下十位青樓姑娘的胭脂錢……”

  “……舉人江某,為人持重,素有賢名,然則已先後染指乃父兩房小妾……”

  “……秀才孫某定,年少成婚,雖至今未有所出,依然伉儷情深,羨煞旁人,實有外宅四處,且育有一子兒女……但早有名醫確診,他無法有後……”

  “……舉人蘇某正,建昌府人士,一日出遊偶遇民婦沈氏,未幾,沈氏便又被他強占為妾,他府中這樣來曆相同,沒有名分的妾侍,已有六位之多……”

  “……成紀鎮秀才趙某良,嬌妻房中受盡冷落,數位書童,整日裏和他形影不離……”

  “……會川府舉人陳某,和長子之妻,珠胎暗結……”

  紙上的消息,一條更比一條勁爆,大多又都不離下三路,他們總算是知道,這些百姓為何會是如此的表現。

  由是觀之,大理這蕞爾小國的讀書人,還真是和我們一樣會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