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遊說臧霸(中)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5      字數:2202
  監斬完糧商的王渾和陳到,匆匆地返回了縣衙,向韓湛繳令。

  見兩人如此幹淨利落地完成了自己所交付的任務,韓湛對兩人褒獎了幾句後,衝著王渾說道:“玄衝,今日之事,你做得甚合本侯之意。如今,本侯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交給你去做,不知你可有異議?”

  雖說不知韓湛將會把什麽任務交給自己,但王渾還是毫不含糊地回答說:“主公但有差遣,王某一定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赴湯蹈火倒不至於。”韓湛上前扶起了王渾,對他說道:“本侯打算派你前往泰山,遊說臧霸歸順本侯,不知你可敢去否?”

  “遊說泰山賊?!”王渾聽到韓湛交給自己的使命,不禁遲疑了半晌,隨後謹慎地說道:“主公,屬下聽說臧霸乃是殺人不眨眼之輩,此去泰山遊說,恐怕勸降不成,反而招來殺身之禍。屬下生死事小,若是誤了主公的大事,那就百死莫贖了。”

  韓湛聽完王渾的這番話,心說此人還頗有幾分心機,明知道此事成功的幾率不高,但回絕自己的方式卻十分巧妙。他淡淡一笑,說道:“玄衝莫要擔心,此次去泰山,本侯讓周倉隨你同往。他昔日曾經和臧霸打過交道,彼此之間有幾分交情。如此一來,就算臧霸不肯歸順,也絕對不會為難你們。”

  “有周元福同往,如此甚好。”得知韓湛並不是派自己一個人去送死,而是有周倉陪同,王渾懸在嗓子眼的心又重新放回了肚子裏。他心裏很清楚,韓湛既然派周倉隨自己一同前往,肯定是考慮到周倉和臧霸打過交道,就算遊說不成,自己也能全身而退,因此言之鑿鑿地說:“屬下一定竭盡所能,遊說臧霸前來歸順主公。”

  對於臧霸是否會歸順自己,韓湛的心裏還真沒有什麽譜,不過聽完王渾的表態後,他悠悠地說道:“若是臧霸肯歸順,自然是皆大歡喜,你們就留在泰山等待本侯前往。若是不肯歸順,你們也不必勉強,速速離開,返回軍中。”

  韓湛的話一說完,王渾就大聲地回答說:“屬下遵命!”

  等王渾和周倉兩人離開後,郭嘉向韓湛請示:“主公,利城位於徐州的東海國,距離徐州的治所下邳僅三日路程,若是陶謙得知我們的大軍至此,恐怕會遣使前來詢問,不知主公打算如何答複。”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韓湛隨口說了一個成語後,繼續說道:“若本侯是陶謙,定會認為大軍是來奪取徐州的,肯定會一邊遣使詢問,一邊調集大軍,隨時做好交戰的準備。”

  “主公這句‘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說得真是太形象了。”郭嘉稱讚了韓湛一句,接著往下說:“我們的戰略是想統一北方四州,等根基穩固之後,再依次蠶食各州。此刻與陶謙開戰,雖說勝率極高,卻容易樹敵無數。”

  “奉孝所言極是。”對於郭嘉的這種說法,韓湛表示了讚同:“立即派人給黃忠、荀攸二人送信,命他們不必再趕到此處,直接前往東莞郡。本侯的大軍在此地歇息兩日後,便會趕去與他們匯合。”

  對於韓湛的這種安排,郭嘉自然是非常讚同。雖說大軍接下來要奪取徐州的東莞郡,但和徐州易主相比,丟一個郡總比丟掉整個徐州強陶謙隻能打落門牙和血吞,捏著鼻子吃了這個啞巴虧。

  而奪取東莞郡之後,就打通了從冀州到青州的道路。將來青州發生了什麽事情,趕去救援的兵馬也能少走兩天的路。對韓湛鞏固北方四州的統治,是非常有幫助的。

  趙雲等韓湛和郭嘉說完之後,謹慎地問道:“主公,兩路兵馬匯集東莞郡,肯定會經過臧霸的防區,是否會讓他以為我們……”

  沒等趙雲說完,韓湛就抬手打斷了他後麵的話:“子龍將軍,我們是先禮後兵。先是派了王渾和周倉前去遊說,若他肯歸順我們,自然是皆大歡喜。如果不肯歸順,我們的大軍在經過泰山之時,就順手剿了他,免得他成為我們的心腹之患。”

  “泰山地勢險要,是否先派出細作,前往該處打聽地形。”趙雲謹慎地說:“若是臧霸不肯歸順,我們便可盡快出兵剿滅。”

  考慮到大軍要在利城附近停留一段時間,韓湛專門叮囑趙雲:“子龍將軍,約束城外大營中的兵士,不得隨意離營進入城內。初犯者一律杖責,屢犯者斬首示眾。”他之所以要這麽說,是考慮到軍中有大量歸順不久的黃巾軍,若是對他們不嚴加約束,聽任他們自由出入城池,恐會出現擾民之舉。

  “末將遵命。”趙雲自然知道韓湛下達這道軍令的原因,冀州軍通過殺糧商、分搶糧的方式,好不容易籠絡了城內的民心,要是遇到幾個不長眼的小卒,到城裏胡作非為,就會有損冀州軍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連忙答道:“末將一定小心約束城外軍士,不讓他們隨意進入城中,騷擾城內百姓。”

  事實證明,韓湛此舉是非常明智的。城中的百姓見大軍駐紮在城外,個個被嚇得魂飛魄散,深怕統軍將領會縱容部下到城中劫掠。等他們看到大軍都在城外駐紮,而且還殺掉了為富不仁的糧商,並將這些糧商的一部分家產分發給大家,城中百姓對冀州軍的印象就有所改觀。

  白天是百姓雲集在縣衙門前,為了分發錢糧之時,向韓湛表示感激。等天黑之後,百姓陸續散去,而擔驚受怕了一天的士紳們,則成群結隊地來到了縣衙,要拜訪韓湛,以表忠心,免得自己落到三家糧商的下場。

  眾人在縣衙的院子裏等候良久,沒有看到韓湛的影子,卻等來了一名頂盔摜甲的武將。有眼尖的人,一眼就認出,此武將便是白日裏帶著人抄糧商家,並把幾個糧商押到刑場斬首示眾的那位。

  大家紛紛跪倒在地,口稱死罪,說太史慈率軍入城之際,自己因為不知對方的來曆,因此沒敢派人給兵馬送糧餉。如今知道那是朝廷的兵馬,願意將所欠的糧餉雙倍奉上,還請安陽侯大人有大量,繞過自己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