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傳檄而定(下)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5      字數:4451
  張寧聽後,重重地哼了一聲,隨後語氣嚴厲地說:“讓左髭出來見本聖姑!”

  丈八對張寧的吩咐不敢怠慢,連忙轉身吩咐身後的一名黃巾賊:“快點回寨中,請左渠帥出來了。”

  誰知那名黃巾賊進了營寨之後,足足過了一炷香的工夫,還不曾看到左髭出現。張寧等得有些不耐煩了,不滿地問:“左髭去什麽地方了?知道本聖姑至此,居然敢不出來迎接,他莫非不把先教主和本聖姑放在眼裏嗎?”

  見張寧有發火的征兆,丈八隻是幹笑了兩聲,卻不敢說話。

  “既然他不出來見本聖姑,那營寨我們就不進去了。”張寧對丈八說完這話後,扭頭對騎在馬上的太史慈說:“太史將軍,我們回去吧。”

  太史慈在出發前,就得到過黃忠的囑咐,此次出來一切都要聽從張寧的號令。因此聽到張寧這麽說,連忙抱拳答應道:“遵命!”

  看到張寧要離開,丈八頓時慌了神,連忙勸說道:“請聖姑在此稍候,待某到營中去找左髭,一定要讓他出來拜見聖姑。”

  丈八在得到了張寧的許可之後,一路小跑著進了營寨,找到了躺在帳中呼呼大睡的左髭。而先前來報訊的那名黃巾賊,則早已不知去向。

  見到左髭在睡大覺,丈八頓時氣不打一處來,他使勁地將對方搖醒之後,怒氣衝衝地問:“聖姑就在營外,我已經派人來請你,為何不去?”

  左髭冷笑一聲說道:“聖姑是隨官軍一起來的,他們的來意再明顯不過,就是想勸我們歸順朝廷。如今這種大碗吃肉大碗喝酒的日子,某還沒過夠呢,怎麽能輕易地歸順朝廷,去受各種約束?”

  搞清楚了左髭不願意出去見張寧的理由之後,丈八急得直跺腳,他對左髭說道:“聖姑見你遲遲不露麵,已經發火。以某之見,若是你再不露麵,可能接下來官軍就會大舉攻寨。你覺得我們現有的兵馬,能擋住他們嗎?”

  丈八的這種說法,讓左髭有一種心驚肉跳的感覺,但他還是硬著頭皮說:“冀州兵馬雖然強大,不過他們的人數沒有我們多。雖說昨日我們潰敗一場,隻收攏了三萬多人,但左翼的劉石、平漢之處還有七八萬人,另外青牛角、黃龍、左校、郭大賢等人的二十多萬兵馬,也在前來此處的路上。某不相信三十萬兵馬,還打不過他的五六萬人馬?”

  “我們的總兵力雖然有三十萬之多,但善戰之士又有多少?”丈八特意提醒左髭說:“你別忘記了,昨日我們攻打土鼓縣城時,總兵力有差不多八萬,結果大敗一場之後,隻剩下了的三萬多人。就算我們湊夠了三十萬兵馬,但要是和冀州軍交戰,估計也沒有什麽勝算。”

  左髭倒吸一口涼氣,不禁回想起昨日太史慈率兵衝陣的那一幕。對方僅僅出動了兩千騎兵,就讓自己八萬大軍土崩瓦解。若當時不是兩千騎兵,而是兩萬騎兵的話,沒準自己早已全軍覆滅。這麽一想,頓時驚出了一身白毛汗,連忙從榻上爬起,慌張地問:“聖姑在什麽地方?”

  他的心裏想得很明白,如今要想保全性命,歸順冀州也許是他唯一的選擇。因此一聽說聖姑的馬車就在營門外時,他連鞋都顧不得穿,就徑直跑了出去。他來到張寧的車前,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口稱:“參見聖姑!左髭有事耽誤,此刻才來拜見,請聖姑不要怪罪。”

  “行了,起來吧。”張寧在於羝梗的幫助下,從馬車下來,走到了左髭和丈八的麵前,對兩人說道:“帶本聖姑入營。”

  張寧要進營寨,於羝梗、張白騎二人肯定是要跟隨,太史慈為了及時地了解雙方會談的內容,也跟了進去。至於他所率的五千人馬,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他隻隨身帶了五百人。

  一行人來到了大帳,張寧目光在帳內一掃,見根本沒有什麽酒菜,便知曉自己的猜測沒錯,左髭隻是想對自己避而不見,壓根不是在準備什麽酒宴。等眾人都就坐後,張寧開口問道:“左髭、丈八,本聖姑想問問你們。這次起兵,你們裹挾了多少百姓啊?”

  聽到張寧的問題,左髭、丈八兩人連忙從自己的座位上站起來,恭恭敬敬地回答說:“回聖姑的話,不曾裹挾百姓?”

  “哦,不曾裹挾百姓?”張寧聽到兩人的回答後,冷笑著說:“可是本聖姑在入營時,見到寨中有不少的婦孺,甚至還有繈褓中的嬰孩,難道他們也可以衝鋒陷陣嗎?”

  “聖姑,”對於張寧的這個問題,左髭連忙朝丈八使了一個眼色,示意由他來回答這個問題。心領神會的丈八連忙回答說:“今年糧食歉收,百姓是沒有飯吃,為了不餓死,我們才不得不舉旗造反。誰知一呼百應,麾下一下就聚集了數萬之眾。這一點,聖姑可以去打聽打聽,絕對沒有裹挾任何人。”

  太史慈聽完丈八的自辯後,不禁冷哼了一聲,他心裏暗說:你們每到一地,都將糧食洗劫一空,當地的百姓為了不被餓死,隻能跟著你們一起行動了。但張寧都沒有說話,他自然也不好插嘴,隻能繼續保持著沉默。

  丈八在說完後,聽到有人重重地哼了一聲,剛想發火,等看清楚時太史慈時,不禁渾身打了一個哆嗦。乖乖地低頭看著地麵,不敢再言語。

  而張寧見丈八已經說完了,又望著左髭問:“左髭,本聖姑問你。除了你們這一路,還有別的大軍嗎?”

  “有的有的,”左髭等張寧一說完,連忙點著頭說:“除了我們這一路,左翼還有劉石、平漢二人的數萬兵馬。另外還有青牛角、黃龍、左校、郭大賢等人所率的二十萬大軍,他們正朝著此地而來。最多三日,這裏又能雲集三十萬大軍。”

  “劉石、平漢二人,你們是等不到了。”太史慈聽到這裏這裏,忍不住插嘴說道:“我今日得到消息,他們兩人作惡多端、惡貫滿盈,昨天已經被我軍所殺。”

  “什麽?!”太史慈的話,仿佛是在帳內放了一個霹靂,把左髭、丈八二人都驚呆了。兩人吃驚地瞪大眼睛,望著太史慈問:“這位將軍,不知此事,你是聽誰所言?”

  “是我家主將傳來的信息。”太史慈瞪了兩人一眼後,繼續說道:“劉石平漢的屍首,還是管亥辨認出來的。可以這麽說吧,你們的左路兵馬就算沒有全軍覆滅,敗亡也隻是個時間問題。”

  太史慈所說的消息,左髭和丈八根本不相信,在他們的心目中,朝廷為了瓦解他們的鬥誌,編造此類謠言的情況多了去了,誰知道這次又是不是故技重施呢?因此兩人的目光在張寧,以及於羝梗和張白騎三人身上掃來掃去,希望從他們這裏得到確切的消息。

  “太史將軍說的都是真的。”首先說話的人是於羝梗,他起身對左髭和丈八說道:“而且殺死劉石平漢二人的,還是一名女子。”

  “什麽,殺死劉石平漢二人的,居然是一名女子?”兩人越聽,越覺得匪夷所思,說劉石平漢被麵前這位太史慈一樣的武將殺死,他們還相信,可一名女子就殺死了勇猛過人的劉石和平漢,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於羝梗,你說得都是真的嗎?”

  “千真萬確。”於羝梗點了點頭,說道:“據說劉石平漢二人洗劫了女子所在的村莊,搶劫了財物後,還殺了不少的人。女子在逃難的路上,遇到了冀州大軍,然後帶著五百兵馬去複仇,在擊潰了五千精銳之後,斬殺了劉石平漢。”

  雖然於羝梗所說的內容,和真實的情況有一些出入,但對左髭丈八來說,一點都不重要,他們隻明白一點:劉石平漢死了,而且還死在一個年輕女子的手裏。一想到這一點,兩人立即感到不寒而戰。

  兩人知道劉石平漢的手下,還有一支五千人的精銳,堪稱起事的幾十萬黃巾軍中戰力最強的部隊。可他們麵對冀州的兵馬時,雖說人數多出十倍,但依然是不堪一擊。再看看帳外那些拿著五花八門兵器,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的部下,再想想昨天被兩千騎兵攆得恨不得爹媽多生兩條腿的情形,左髭丈八二人都驚出了一身白毛汗。

  “你們是怎麽考慮的?”太史慈見兩人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知道他們被劉石平漢的死嚇住了,連忙接著說道:“是戰是降,早做決斷。若是要戰,我立即出營,率五千兵馬來破你的三萬大軍;若是願降,我軍會派人來安置你們的。”

  如果是別人這麽說話,兩人沒準理都不理,但在昨天的戰鬥中,太史慈凶悍和冀州軍強大的戰鬥力,把兩人嚇破了膽。因此聽到太史慈這麽問,兩人連忙陪著笑說:“將軍莫要著急,容我們兄弟二人再商議一番。”

  “左髭、丈八。”張寧等兩人說完後,再次開口說道:“太史將軍已經給了你們兩個選擇,究竟怎麽選,就看你們自己了。”

  見聖姑發話了,左髭覺得自己不能再拖延下去了,便試探地問:“聖姑,小的想問問,假如我們歸順了冀州之後,能保住性命嗎?”以前有渠帥率部向皇甫嵩投降,本以為就回家當個富家翁,誰知卻被全部坑殺,左髭擔心自己會重蹈覆轍,因此才會問出這樣的問題。

  張寧不知該如何回答左髭的這個問題,而是望著太史慈說:“太史將軍,他們對歸順冀州還心存顧慮。奴家想問問,他們所擔心的事情,是否會發生?”

  皇甫嵩坑殺黃巾降兵一事,太史慈也是知道了。此刻聽到張寧問出這個問題,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張小姐,某來問你,管亥手下的數萬降兵如今在何處?”

  這個問題倒是把張寧問住了,她想了好一陣,用不確定的語氣說:“聽說除了少數精銳跟隨管亥留在了軍中,餘下的人都被安置在了冀州的各個屯田莊子內。”

  左髭丈八二人聽到張寧這麽說,心裏忽然感到踏實了許多,他們心想:既然管亥都能平安無事,還留在冀州的軍中效力,那麽自己歸順的話,想必也沒有什麽問題。連忙朝張寧跪下,齊聲說道:“聖姑,小的願意歸降冀州!”

  見左髭和丈八二人願意歸順,張寧的心裏不禁暗鬆一口氣,這樣一來,總算避免一場血腥的屠殺。她朝太史慈看了一眼後,從懷裏掏出了一封荀攸寫的書信,對兩人說道:“這次冀州的軍師荀攸寫的一封信,信中說道:隻要肯歸順,冀州一律既往不咎。若是再繼續危害百姓,那麽則要斬草除根。不知你們二人隨願意將這封書信,送給青牛角、黃龍他們,讓他們也能早日歸順冀州?”

  左髭和丈八對視一眼後,向前一步說道:“若是聖姑信得過小的,小的願意親自做信使,去給青牛角、黃龍他們送信,勸他們歸順冀州。不過,小的另外有個請求。”

  “有什麽請求,就盡管說。”張寧在說這話時,忍不住又看了一眼太史慈,見對方麵無表情地平視前方,便繼續說道:“隻要本聖姑能做到的,就一定幫你們辦到。”

  “聖姑,”見張寧答應得如此爽快,左髭接著往下說:“小的們起兵造反,是因為快餓死了,所以才穿府過州去吃大戶。如今軍中已經快斷糧了,不知冀州軍可否為我們提供一些糧草?”他說最後一句話時,眼睛已經不自覺地望向了太史慈。

  黃巾軍斷糧的情況,荀攸已經從被俘的俘虜那裏了解到了,因此趙雲給黃忠傳令時,他專門為護送張寧的太史慈準備了兩個錦囊,並囑咐說在入營前打開。第一個錦囊,是讓太史慈在左髭丈八二人舉棋不定時,出言恐嚇,以便他們能盡快做出決定;而另外一個錦囊,則是關於糧食的,說若是左髭丈八二人索要糧草,可以給他們供應三日的,多了不給,這樣就能將對方置於自己的掌握之中。

  “可以。”太史慈點了點頭,說道:“不過軍中糧草有限,我隻能給你們提供三日的糧草。其餘的,等糧隊到了以後,再分配給你們不遲。”

  見太史慈答應為自己提供糧草,左髭懸在心裏的石頭算是落了地,他連忙朝太史慈一拱手:“多謝太史將軍!”隨後又轉身對張寧說,“聖姑,小的就此告辭,立即前往青牛角的軍中,勸說他們歸順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