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緩兵之計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5      字數:4244
  眾人在大廳裏分賓主坐下後,孔融拱手向韓湛致謝:“孔某代表北海的百姓,感謝府君的解圍之恩。”

  “孔北海不必客氣。”韓湛笑嗬嗬地回答說:“本侯見到你派來的求援使者,得知你們有難,怎麽能見死不救呢?因此便率兵星夜趕來救援。”

  “敢問府君,”孔融接著問道:“打算如何處置那批被俘的黃巾賊?是就地坑殺還是驅入河中淹斃?”

  韓湛沒想到孔融的心裏,居然還念念不忘對付那些已經歸降的黃巾軍,便板著臉說:“孔北海差矣,那些黃巾賊不過是老老實實的農夫,被黃巾賊燒掉了家園、搶走了難以生存的糧食,為了不餓死凍死,隻能被迫從賊。既然他們此刻已經歸順,就是大漢的子民,本侯怎麽能隨便殺害他們呢?”

  孔融見韓湛不願意交出管亥,也不準備處死那些黃巾賊,心裏有點暗暗後悔,不該放韓湛等人入城。就在他腦子在琢磨怎麽送客之時,忽然聽到韓湛在問:“孔北海,不知北海這兩年可曾鬧饑荒?”

  韓湛的話讓孔融老臉一紅,隨後有點不好意思地說:“不瞞府君,近年來,黃巾賊頻頻作亂,以至於農作物歉收……”

  在問孔融這個問題之前,韓湛就知道北海作為青州下屬的一郡,肯定存在缺糧的情況,否則也不會有黃巾軍起事。自己要取得青州,一是可以采取軍事的手段,第二就是在糧食上做文章。

  冀州糧草充沛,給北海郡供糧倒是沒有什麽問題,但前提是孔融要歸順才行,否則不就為他們做了嫁衣裳。想到這裏,韓湛對孔融說道:“不瞞孔北海,本侯打算秋收之際,對青州用兵,肅清州內的黃巾賊和公孫瓚的勢力,將其納入冀州的管轄之內。不知到時孔北海是否願意助一臂之力?”

  聽到韓湛提出的請求,孔融知道對方絕對不會讓自己白幫忙,在遲疑了片刻後,開口問道:“府君,不知孔某能得到什麽好處?”

  韓湛不怕孔融提請求,就怕他不提請求。聽他這麽說,淡淡地一笑,說道:“本侯願意為北海郡提供糧草,助百姓渡過青黃不接的季節。不知孔北海滿意否?”

  孔融早在幾月前,就在為北海的糧草不足而犯愁。他曾去找公孫瓚任命的青州刺史田疇劫糧,誰知卻被毫不留情的拒絕了。他正為糧草一事犯愁呢,聽到韓湛願意為北海供糧,不禁有些怦然心動。

  孔融端起擺在麵前的茶碗喝了一口後,小心翼翼地問:“不知府君準備讓孔某如何協助冀州兵馬呢?”

  “很簡單,”韓湛表情如常地說道:“等冀州兵馬攻略青州之際,請孔北海借一條道路給我們如何?”

  “借道?”孔融聽到韓湛的這個請求,腦子裏立即冒出了“唇亡齒寒”“假道滅虢”兩個成語,心想韓湛不會名義上攻打青州,實際上卻是為了奪取自己的北海郡吧?這麽一想,他不禁躊躇起來。

  見孔融遲遲不回應自己,韓湛猜到了對方擔心的是什麽事情,便笑著說:“孔北海,莫非是擔心本侯行假道滅虢之計嗎?”

  孔融被韓湛猜中了心事,也不隱瞞自己的真實想法。他點了點頭,開誠布公地說道:“沒錯,孔某正是擔心此事。”

  “孔北海,”韓湛不想在這件事上和孔融打太極拳,便直截了當地告訴他:“本侯既然想統一北方四州,那麽把北海郡納入麾下,也是早晚的事情。若是孔北海為百姓著想,想讓他們免於刀兵,不如早點歸順本侯。這樣既可以讓北海的百姓安居樂業,孔北海也能入朝為官,為朝廷、為當今皇帝分憂解難。何樂而不為呢?”

  數月前,韓湛曾經派人給孔融送來了勸降的書信。雖說孔融沒幹出什麽撕書斬使的事情,但還是命人將信使趕出了北海。他原以為韓湛已經忘記了此事,沒想到韓湛居然當著自己的麵來勸降自己。

  孔融雖然想逐客,可考慮到對方的兵力雄厚,還剛剛擊敗了數萬黃巾賊,一旦動起手來,就憑自己手下的那點郡兵,還不夠給別人塞牙縫。既然不能動武,他隻能采用拖延戰術,於是他站起身,衝著韓湛深施一禮,說道:“韓府君,此事關係重大,並非孔某一人能做主。需要將北海郡的官吏們召集起來,仔細商議一番,才能最後給府君一個滿意的答案。”

  眾人在大廳裏分賓主坐下後,孔融拱手向韓湛致謝:“孔某代表北海的百姓,感謝府君的解圍之恩。”

  “孔北海不必客氣。”韓湛笑嗬嗬地回答說:“本侯見到你派來的求援使者,得知你們有難,怎麽能見死不救呢?因此便率兵星夜趕來救援。”

  “敢問府君,”孔融接著問道:“打算如何處置那批被俘的黃巾賊?是就地坑殺還是驅入河中淹斃?”

  韓湛沒想到孔融的心裏,居然還念念不忘對付那些已經歸降的黃巾軍,便板著臉說:“孔北海差矣,那些黃巾賊不過是老老實實的農夫,被黃巾賊燒掉了家園、搶走了難以生存的糧食,為了不餓死凍死,隻能被迫從賊。既然他們此刻已經歸順,就是大漢的子民,本侯怎麽能隨便殺害他們呢?”

  孔融見韓湛不願意交出管亥,也不準備處死那些黃巾賊,心裏有點暗暗後悔,不該放韓湛等人入城。就在他腦子在琢磨怎麽送客之時,忽然聽到韓湛在問:“孔北海,不知北海這兩年可曾鬧饑荒?”

  韓湛的話讓孔融老臉一紅,隨後有點不好意思地說:“不瞞府君,近年來,黃巾賊頻頻作亂,以至於農作物歉收……”

  在問孔融這個問題之前,韓湛就知道北海作為青州下屬的一郡,肯定存在缺糧的情況,否則也不會有黃巾軍起事。自己要取得青州,一是可以采取軍事的手段,第二就是在糧食上做文章。

  冀州糧草充沛,給北海郡供糧倒是沒有什麽問題,但前提是孔融要歸順才行,否則不就為他們做了嫁衣裳。想到這裏,韓湛對孔融說道:“不瞞孔北海,本侯打算秋收之際,對青州用兵,肅清州內的黃巾賊和公孫瓚的勢力,將其納入冀州的管轄之內。不知到時孔北海是否願意助一臂之力?”

  聽到韓湛提出的請求,孔融知道對方絕對不會讓自己白幫忙,在遲疑了片刻後,開口問道:“府君,不知孔某能得到什麽好處?”

  韓湛不怕孔融提請求,就怕他不提請求。聽他這麽說,淡淡地一笑,說道:“本侯願意為北海郡提供糧草,助百姓渡過青黃不接的季節。不知孔北海滿意否?”

  孔融早在幾月前,就在為北海的糧草不足而犯愁。他曾去找公孫瓚任命的青州刺史田疇劫糧,誰知卻被毫不留情的拒絕了。他正為糧草一事犯愁呢,聽到韓湛願意為北海供糧,不禁有些怦然心動。

  孔融端起擺在麵前的茶碗喝了一口後,小心翼翼地問:“不知府君準備讓孔某如何協助冀州兵馬呢?”

  “很簡單,”韓湛表情如常地說道:“等冀州兵馬攻略青州之際,請孔北海借一條道路給我們如何?”

  “借道?”孔融聽到韓湛的這個請求,腦子裏立即冒出了“唇亡齒寒”“假道滅虢”兩個成語,心想韓湛不會名義上攻打青州,實際上卻是為了奪取自己的北海郡吧?這麽一想,他不禁躊躇起來。

  見孔融遲遲不回應自己,韓湛猜到了對方擔心的是什麽事情,便笑著說:“孔北海,莫非是擔心本侯行假道滅虢之計嗎?”

  孔融被韓湛猜中了心事,也不隱瞞自己的真實想法。他點了點頭,開誠布公地說道:“沒錯,孔某正是擔心此事。”

  “孔北海,”韓湛不想在這件事上和孔融打太極拳,便直截了當地告訴他:“本侯既然想統一北方四州,那麽把北海郡納入麾下,也是早晚的事情。若是孔北海為百姓著想,想讓他們免於刀兵,不如早點歸順本侯。這樣既可以讓北海的百姓安居樂業,孔北海也能入朝為官,為朝廷、為當今皇帝分憂解難。何樂而不為呢?”

  數月前,韓湛曾經派人給孔融送來了勸降的書信。雖說孔融沒幹出什麽撕書斬使的事情,但還是命人將信使趕出了北海。他原以為韓湛已經忘記了此事,沒想到韓湛居然當著自己的麵來勸降自己。

  孔融雖然想逐客,可考慮到對方的兵力雄厚,還剛剛擊敗了數萬黃巾賊,一旦動起手來,就憑自己手下的那點郡兵,還不夠給別人塞牙縫。既然不能動武,他隻能采用拖延戰術,於是他站起身,衝著韓湛深施一禮,說道:“韓府君,此事關係重大,並非孔某一人能做主。需要將北海郡的官吏們召集起來,仔細商議一番,才能最後給府君一個滿意的答案。”

  眾人在大廳裏分賓主坐下後,孔融拱手向韓湛致謝:“孔某代表北海的百姓,感謝府君的解圍之恩。”

  “孔北海不必客氣。”韓湛笑嗬嗬地回答說:“本侯見到你派來的求援使者,得知你們有難,怎麽能見死不救呢?因此便率兵星夜趕來救援。”

  “敢問府君,”孔融接著問道:“打算如何處置那批被俘的黃巾賊?是就地坑殺還是驅入河中淹斃?”

  韓湛沒想到孔融的心裏,居然還念念不忘對付那些已經歸降的黃巾軍,便板著臉說:“孔北海差矣,那些黃巾賊不過是老老實實的農夫,被黃巾賊燒掉了家園、搶走了難以生存的糧食,為了不餓死凍死,隻能被迫從賊。既然他們此刻已經歸順,就是大漢的子民,本侯怎麽能隨便殺害他們呢?”

  孔融見韓湛不願意交出管亥,也不準備處死那些黃巾賊,心裏有點暗暗後悔,不該放韓湛等人入城。就在他腦子在琢磨怎麽送客之時,忽然聽到韓湛在問:“孔北海,不知北海這兩年可曾鬧饑荒?”

  韓湛的話讓孔融老臉一紅,隨後有點不好意思地說:“不瞞府君,近年來,黃巾賊頻頻作亂,以至於農作物歉收……”

  在問孔融這個問題之前,韓湛就知道北海作為青州下屬的一郡,肯定存在缺糧的情況,否則也不會有黃巾軍起事。自己要取得青州,一是可以采取軍事的手段,第二就是在糧食上做文章。

  冀州糧草充沛,給北海郡供糧倒是沒有什麽問題,但前提是孔融要歸順才行,否則不就為他們做了嫁衣裳。想到這裏,韓湛對孔融說道:“不瞞孔北海,本侯打算秋收之際,對青州用兵,肅清州內的黃巾賊和公孫瓚的勢力,將其納入冀州的管轄之內。不知到時孔北海是否願意助一臂之力?”

  聽到韓湛提出的請求,孔融知道對方絕對不會讓自己白幫忙,在遲疑了片刻後,開口問道:“府君,不知孔某能得到什麽好處?”

  韓湛不怕孔融提請求,就怕他不提請求。聽他這麽說,淡淡地一笑,說道:“本侯願意為北海郡提供糧草,助百姓渡過青黃不接的季節。不知孔北海滿意否?”

  孔融早在幾月前,就在為北海的糧草不足而犯愁。他曾去找公孫瓚任命的青州刺史田疇劫糧,誰知卻被毫不留情的拒絕了。他正為糧草一事犯愁呢,聽到韓湛願意為北海供糧,不禁有些怦然心動。

  孔融端起擺在麵前的茶碗喝了一口後,小心翼翼地問:“不知府君準備讓孔某如何協助冀州兵馬呢?”

  “很簡單,”韓湛表情如常地說道:“等冀州兵馬攻略青州之際,請孔北海借一條道路給我們如何?”

  “借道?”孔融聽到韓湛的這個請求,腦子裏立即冒出了“唇亡齒寒”“假道滅虢”兩個成語,心想韓湛不會名義上攻打青州,實際上卻是為了奪取自己的北海郡吧?這麽一想,他不禁躊躇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