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初見張燕(下)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5      字數:4237
  走到半山腰,前方奔來了一騎,等靠近後,韓湛才看清楚是黑山軍的一名小頭目。胡質看到對方,連忙問道:“何事?”

  小頭目陪著笑臉對胡質說:“啟稟軍師,主公聽說冀州牧來訪,親自出來迎接。就在前方不遠的迎賓亭候著呢。”

  韓湛聽到小頭目這麽說,心裏暗想:“見鬼,迎賓亭不是都建在山腳下嗎?為何在半山腰也會有一個呢?”

  不過沒等他問話,前方又出現兩騎。看到馬背上兩位銀盔銀甲的小將,韓湛的臉上不由露出了灰心的微笑。等兩人靠近後,他搶先問道:“兩位夏侯校尉,別來無恙否?”

  原來來的兩人不是別人,正是韓湛派到這裏來遊說張燕的夏侯蘭、夏侯雲兄妹二人。兩人聽到韓湛的這個問題,都不禁羞紅了臉。最後還是夏侯雲開口說道:“主公,末將兄妹有辱使命,到現在還不曾完成主公的使命,請主公責罰。”

  “夏侯校尉不必自責。”韓湛心裏在想,讓你們到這裏遊說張燕,是郭嘉建議的。雖說他是三國時期數一數二的軍師,可惜現在太年輕了,無法像他輔佐曹孟德時那麽經驗老道、算無遺策。如今看到夏侯兄妹一臉內疚的樣子,連忙對夏侯雲說道:“既然本侯來了這裏,剩下的事情,就由本侯來完成吧。”

  沿著山道又走了兩三裏,看到前方的山道旁果然有個亭子。亭子外,站著近百名頂盔摜甲的黑山軍,護衛著坐在亭子裏的一位穿著魚鱗鎧的中年人。韓湛正在猜想:此人莫非就是張燕。

  “亭侯,”胡質的聲音在一旁響起:“前方亭子裏之人,便是我家主公張燕。”

  看到韓湛越走越近,坐在亭子裏的張燕起身走出了亭子,站在路邊等候。等韓湛靠近後,他抱拳說道:“平難中郎將張燕,見過韓府君。”

  見到張燕向自己行禮,韓湛連忙翻身下馬,拱手還禮:“冀州韓馥,見過張將軍。”

  “韓府君,張某已經在亭中備好了酒菜,款待府君。”張燕側著身子做了一個請的姿勢:“請吧。”

  亭中有一個石頭做的圓桌,還有四個鼓狀的石墩。韓湛和張燕相對而坐之後,郭嘉和胡質兩人就分別站在他們的身後。而典韋、夏侯蘭、夏侯雲,則手握住劍柄,像幾根電線杆似的站在了亭子外麵。

  張燕舉起手裏的酒樽,對韓湛說道:“韓府君遠道而來,張某因為偶感風寒,不曾遠迎,還請府君恕罪。張某先飲為盡,權當賠罪了。”說完,一仰頭,將酒樽裏的酒喝得幹幹淨淨。韓湛見張燕都把酒樽裏的酒喝完了,自然不能托大,也舉起酒樽,喝光了裏麵的酒。

  見到韓湛喝酒如此爽快,張燕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他親自為韓湛斟滿了酒樽,試探地問:“韓府君,不知你親自到黑山,有何打算啊?”

  “張將軍,本侯明人不說暗話,有話也不兜圈子,就和你直說了。”韓湛知道張燕是一個直性子的人,有什麽事情最好和他開門見山地說清楚,要是兜來兜去地說不到重點,沒準他還會給自己裝糊塗,因此直截了當地說:“本侯打算出兵青州、並州,等兩州納入版圖之後,接下來肯定會統一冀州。由於本侯擔心到時會與張將軍兵戎相見,於是就派了夏侯蘭兄妹,前來拜見張將軍,向您轉達本侯的意思。”

  說到這裏,韓湛重重地歎了口氣,繼續說道:“誰知他們的運氣不好,來到黑山多日,卻無緣見到張將軍的麵。”

  張燕聽韓湛這麽說,不禁老臉一紅,有些尷尬的說:“張某前段時間偶感風寒,怕風,不敢見人,因此怠慢了府君的兩位使者,還請多多恕罪。”

  韓湛從張燕對自己的態度來分析,對方其實也是有意歸順冀州的,不過還在等自己給他開出條件。猜到了張燕的心思後,他繼續說道:“張將軍應該已經聽說,當今天子就在冀州。隻等鄴城的宮殿一完工,聖駕就會前往鄴城,把那裏定為新都。”

  “定都鄴城?”張燕聽韓湛這麽一說,連忙扭頭望向身後的胡質,似乎想從他那裏證實這個消息的真偽。

  胡質見張燕扭頭看自己,連忙點了幾下頭,回答說:“回主公的話,根據細作回報,鄴城這幾月的確在大興土木,而且聖駕就停留在冀州城內。”

  得知聖駕果然在冀州,張燕又轉過頭,望著韓湛試探地問:“韓府君,不知你將聖駕迎到了冀州,聖上可曾分封你什麽官職?”

  “除了冀州牧、漳水亭侯外,”韓湛回答說:“聖駕還封本侯領司隸校尉假節鉞錄尚書事。”

  對於韓湛所說的這些官職,張燕雖說是一知半解,但他也知道這是一個不小的官。他心裏在暗想,如今天子在冀州境內,那麽他對麵前的這位韓府君所說的話,一定是言聽計從,假如自己真的歸順他,沒準還能給手下的弟兄們某一個好的出路。這麽一想,他想歸順冀州的念頭,就變得越發強烈了。

  站在韓遂身後的郭嘉,察覺到了張燕的異常,連忙輕輕咳嗽了一聲,又用手拉了一下韓湛的衣服,示意他可以趁機開始遊說張燕。

  心領神會的韓湛點了點頭,望著張燕問道:“張將軍,本侯想問你,若是本侯占據了青州和並州之後,你有何打算?”

  走到半山腰,前方奔來了一騎,等靠近後,韓湛才看清楚是黑山軍的一名小頭目。胡質看到對方,連忙問道:“何事?”

  小頭目陪著笑臉對胡質說:“啟稟軍師,主公聽說冀州牧來訪,親自出來迎接。就在前方不遠的迎賓亭候著呢。”

  韓湛聽到小頭目這麽說,心裏暗想:“見鬼,迎賓亭不是都建在山腳下嗎?為何在半山腰也會有一個呢?”

  不過沒等他問話,前方又出現兩騎。看到馬背上兩位銀盔銀甲的小將,韓湛的臉上不由露出了灰心的微笑。等兩人靠近後,他搶先問道:“兩位夏侯校尉,別來無恙否?”

  原來來的兩人不是別人,正是韓湛派到這裏來遊說張燕的夏侯蘭、夏侯雲兄妹二人。兩人聽到韓湛的這個問題,都不禁羞紅了臉。最後還是夏侯雲開口說道:“主公,末將兄妹有辱使命,到現在還不曾完成主公的使命,請主公責罰。”

  “夏侯校尉不必自責。”韓湛心裏在想,讓你們到這裏遊說張燕,是郭嘉建議的。雖說他是三國時期數一數二的軍師,可惜現在太年輕了,無法像他輔佐曹孟德時那麽經驗老道、算無遺策。如今看到夏侯兄妹一臉內疚的樣子,連忙對夏侯雲說道:“既然本侯來了這裏,剩下的事情,就由本侯來完成吧。”

  沿著山道又走了兩三裏,看到前方的山道旁果然有個亭子。亭子外,站著近百名頂盔摜甲的黑山軍,護衛著坐在亭子裏的一位穿著魚鱗鎧的中年人。韓湛正在猜想:此人莫非就是張燕。

  “亭侯,”胡質的聲音在一旁響起:“前方亭子裏之人,便是我家主公張燕。”

  看到韓湛越走越近,坐在亭子裏的張燕起身走出了亭子,站在路邊等候。等韓湛靠近後,他抱拳說道:“平難中郎將張燕,見過韓府君。”

  見到張燕向自己行禮,韓湛連忙翻身下馬,拱手還禮:“冀州韓馥,見過張將軍。”

  “韓府君,張某已經在亭中備好了酒菜,款待府君。”張燕側著身子做了一個請的姿勢:“請吧。”

  亭中有一個石頭做的圓桌,還有四個鼓狀的石墩。韓湛和張燕相對而坐之後,郭嘉和胡質兩人就分別站在他們的身後。而典韋、夏侯蘭、夏侯雲,則手握住劍柄,像幾根電線杆似的站在了亭子外麵。

  張燕舉起手裏的酒樽,對韓湛說道:“韓府君遠道而來,張某因為偶感風寒,不曾遠迎,還請府君恕罪。張某先飲為盡,權當賠罪了。”說完,一仰頭,將酒樽裏的酒喝得幹幹淨淨。韓湛見張燕都把酒樽裏的酒喝完了,自然不能托大,也舉起酒樽,喝光了裏麵的酒。

  見到韓湛喝酒如此爽快,張燕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他親自為韓湛斟滿了酒樽,試探地問:“韓府君,不知你親自到黑山,有何打算啊?”

  “張將軍,本侯明人不說暗話,有話也不兜圈子,就和你直說了。”韓湛知道張燕是一個直性子的人,有什麽事情最好和他開門見山地說清楚,要是兜來兜去地說不到重點,沒準他還會給自己裝糊塗,因此直截了當地說:“本侯打算出兵青州、並州,等兩州納入版圖之後,接下來肯定會統一冀州。由於本侯擔心到時會與張將軍兵戎相見,於是就派了夏侯蘭兄妹,前來拜見張將軍,向您轉達本侯的意思。”

  說到這裏,韓湛重重地歎了口氣,繼續說道:“誰知他們的運氣不好,來到黑山多日,卻無緣見到張將軍的麵。”

  張燕聽韓湛這麽說,不禁老臉一紅,有些尷尬的說:“張某前段時間偶感風寒,怕風,不敢見人,因此怠慢了府君的兩位使者,還請多多恕罪。”

  韓湛從張燕對自己的態度來分析,對方其實也是有意歸順冀州的,不過還在等自己給他開出條件。猜到了張燕的心思後,他繼續說道:“張將軍應該已經聽說,當今天子就在冀州。隻等鄴城的宮殿一完工,聖駕就會前往鄴城,把那裏定為新都。”

  “定都鄴城?”張燕聽韓湛這麽一說,連忙扭頭望向身後的胡質,似乎想從他那裏證實這個消息的真偽。

  胡質見張燕扭頭看自己,連忙點了幾下頭,回答說:“回主公的話,根據細作回報,鄴城這幾月的確在大興土木,而且聖駕就停留在冀州城內。”

  得知聖駕果然在冀州,張燕又轉過頭,望著韓湛試探地問:“韓府君,不知你將聖駕迎到了冀州,聖上可曾分封你什麽官職?”

  “除了冀州牧、漳水亭侯外,”韓湛回答說:“聖駕還封本侯領司隸校尉假節鉞錄尚書事。”

  對於韓湛所說的這些官職,張燕雖說是一知半解,但他也知道這是一個不小的官。他心裏在暗想,如今天子在冀州境內,那麽他對麵前的這位韓府君所說的話,一定是言聽計從,假如自己真的歸順他,沒準還能給手下的弟兄們某一個好的出路。這麽一想,他想歸順冀州的念頭,就變得越發強烈了。

  站在韓遂身後的郭嘉,察覺到了張燕的異常,連忙輕輕咳嗽了一聲,又用手拉了一下韓湛的衣服,示意他可以趁機開始遊說張燕。

  心領神會的韓湛點了點頭,望著張燕問道:“張將軍,本侯想問你,若是本侯占據了青州和並州之後,你有何打算?”

  走到半山腰,前方奔來了一騎,等靠近後,韓湛才看清楚是黑山軍的一名小頭目。胡質看到對方,連忙問道:“何事?”

  小頭目陪著笑臉對胡質說:“啟稟軍師,主公聽說冀州牧來訪,親自出來迎接。就在前方不遠的迎賓亭候著呢。”

  韓湛聽到小頭目這麽說,心裏暗想:“見鬼,迎賓亭不是都建在山腳下嗎?為何在半山腰也會有一個呢?”

  不過沒等他問話,前方又出現兩騎。看到馬背上兩位銀盔銀甲的小將,韓湛的臉上不由露出了灰心的微笑。等兩人靠近後,他搶先問道:“兩位夏侯校尉,別來無恙否?”

  原來來的兩人不是別人,正是韓湛派到這裏來遊說張燕的夏侯蘭、夏侯雲兄妹二人。兩人聽到韓湛的這個問題,都不禁羞紅了臉。最後還是夏侯雲開口說道:“主公,末將兄妹有辱使命,到現在還不曾完成主公的使命,請主公責罰。”夏侯下校尉不必自責,此事你們沒有任何責任,是本侯考慮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