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下)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5      字數:4244
  管統正在修書時,高幹已經點起了人馬,朝南皮出發了。

  別看高幹口口聲聲說,他回南皮就是看熱鬧的,但他的心裏卻在想:不管是袁譚還是袁尚取得最後的勝利,對自己來說,都沒有多大的好處。假如自己能籠絡袁熙,扶持他登上渤海太守之位,到時沒有根基的袁熙,如果想站穩腳跟的話,肯定會對自己委以重任,到時自己在渤海郡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高幹人還沒有到南皮,但消息卻搶先一步傳到了南皮城中。不管是袁譚還是袁尚,得知高幹回來了,心裏都變得忐忑不安,兩人都急於想搞清楚,高幹究竟是支持自己還是支持自己的對手。

  袁尚帶著審配來到了後堂,向自己的母親劉夫人稟報說:“母親,元才已經帶著一支兵馬從章武出發,朝著南皮而來。你看,我們接下來該怎麽做?”

  “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劉夫人得知高幹朝著南皮而來,連忙吩咐袁尚:“尚兒,為了表示你的誠意,你立即帶人出城迎接元才,順便旁敲側擊地打聽一下他的真實想法。隻要他肯站在你的一邊,要除掉顯思,那簡直是易如反掌。”

  見自己的母親都催促自己出城迎接高幹,袁尚不敢怠慢,連忙叫上審配,帶著一幫親信,親自出城去迎接高幹。

  袁尚急於拉攏高幹,袁譚那邊也沒有閑著。郭圖等人一聽說高幹回來了,連忙對袁譚說:“大公子,元才將軍回來了。以屬下之見,肯定和您的那封書信有關。我們速速出城去迎接元才,並想法搞清楚他的真實想法。隻要他肯支持您,您取代尚公子成為渤海太守,簡直是易如反掌。”

  袁譚聽郭圖說完後,連忙帶著自己的一幫心腹,積極地趕往了城東,準備迎接高幹。誰知剛走到了東門附近,就見到街道上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戒備格外森林。見此情形,郭圖不禁連叫糟糕。他衝著袁譚說:“大公子,看樣子我們來晚了一步,尚公子已經帶人出城去迎接元才了。”

  一行人正準備繼續朝前走的時候,一名站在路中間的軍侯攔住了眾人的去路:“太守有令,此處任何人不得通行!爾等速速退去!”

  見軍侯攔住了去路,郭圖不禁有些惱羞成怒,他衝著對方吼道:“你難道不知道我們是誰嗎?”

  “郭大人,”軍侯朝郭圖抱拳施禮,客氣地說:“末將也是奉命行事,請大人多多包涵,不要為難末將。”

  “大公子,我們該怎麽辦?”見站在路中間的軍侯一副不卑不亢的樣子,辛毗湊近袁譚問道:“假如要從別的城門繞出去,時間可能來不及了。”

  袁譚聽辛毗說完後,刷一下拔出了寶劍,催馬上前,用劍尖指著軍侯,大聲地說道:“我是大公子袁譚,乃是出城去迎接高幹將軍的,誰敢攔我的去路,休怪我劍下無情!”

  “大公子請恕罪,末將也是奉命行事。”軍侯不依不饒地說:“請大公子還是回去……”他的話還沒有說完,便戛然而止,因為袁譚趁他說話時,揮劍砍在了他的脖子上。軍侯用手捂住脖子上被寶劍切開的傷口,用手指著坐在馬背上的袁譚,想說點什麽,但最後什麽都沒說出來,連著吐了兩口鮮血後,便軟軟地倒在了地上。

  看到軍侯被袁譚殺了,周圍的兵士在短暫的慌亂之後,都手持著兵器圍了上來。麵對指著自己的諸多兵器,袁譚麵不改色地說:“吾乃大公子袁譚,此人居然敢攔阻本公子的去路,簡直是找死。眾兵士速速散去,否則他就是你們的榜樣。”

  圍在袁譚四周的兵士們,看了看躺在地上的軍侯,又瞧了瞧袁譚手裏還滴著鮮血的寶劍,遲疑了半晌後,終於退到了路邊,給袁譚等人讓出了一條通路。

  看到兵士們讓開了一條道路,袁譚衝身後的一幫心腹大聲地說:“我們走!”隨著一抖韁繩,沿著街道快速地衝向了城門。

  辛毗緊緊地跟在了袁譚的身後,心裏暗暗地想:“沒想到大公子居然是如此心狠手辣,這位攔路的軍侯也不過是奉命行事,結果他卻不由分說將對方殺掉了。”

  眾人出了城門,見百步之外有一支近千人的隊伍,旌旗如雲,長槍如林,一看就是袁尚帶出來迎接高幹的隊伍。見此情形,郭圖暗鬆了一口氣,扭頭對袁譚說:“大公子,看來我們沒有來遲,元才將軍還不曾到達。”

  袁尚帶人出城時,為了防止袁譚也出城湊熱鬧,便命人在城東戒嚴,試圖阻止袁譚等人出城。沒想到,自己剛到沒多久,袁譚也帶人趕到了。看著越來越近的袁譚,袁尚低聲地對審配說:“正南,待會兒回城之後,你持我的寶劍,去斬了那名軍侯,他居然敢違背本太守的命令,私放袁譚等人出城。”

  負責戒嚴的軍侯,是審配推薦給袁尚的,他可不認為對方會迫於袁譚的身份,就私放袁譚等人出城,難道他不想要自己的腦袋了嗎?袁譚等人驟然出現在城外,肯定是發生了什麽意想不到的事情。

  想到這裏,審配連忙低聲地對袁尚說:“尚公子,屬下認為可能是發生了什麽意外,大公子等人才能如此從容地出城。”

  “不管發生了什麽事,那個軍侯都不能放過。”袁尚說完這句話之後,立即變了一副臉:“軍侯的事等回城再說,現在先去迎接我大哥。”

  袁尚策馬上前,向袁譚拱手施禮:“大哥今日怎麽有閑暇到城外來啊?”

  “顯甫,”袁譚拱手回禮後,說道:“吾聽說元才從章武回來了,特地前來迎接的,沒想到你已經先來一步。”

  “既然大哥也到了,我們不妨一起迎接元才。”袁尚說完,把馬韁繩一勒,調轉馬頭說:“大哥,請!”

  袁熙在經過審配身邊時,趁著左右無人注意之際,小聲地說了四個字:“斬關而出。”隨後一催坐騎,去追趕前麵的袁譚和袁尚。

  審配聽清楚袁熙的話之後,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他原以為袁尚命令在城東戒嚴,袁譚等人無法通行之後,隻能從別的城門繞出來。這樣一來,等他們趕到時,沒準袁尚已經和高幹一起入城了。沒想到袁譚居然如此果斷,為了不錯過和高幹的見麵,不惜直接斬殺負責戒嚴的軍侯。此人如此心狠手辣,看來在接下來與他的較量中,要多加小心才是。

  審配在心目中重新為袁譚定位時,辛家兄弟也在私下議論袁譚。辛評看辛毗一副鬱鬱寡歡的樣子,猜到自己的兄弟肯定還在想剛才的事情。便低聲地問:“佐治,你心裏還在想剛才的事情?”

  “沒錯。”聽到自己大哥問自己,辛毗點了點頭,小聲地回答說:“那軍侯阻攔我等,不過是奉命行事。我們完全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通過,何必要用如此過激的手段,直接殺了對方呢?”

  辛評輕輕歎口氣,對辛毗說:“二弟,你有所不知。除非我們從其它城門繞出去,否則不管用任何方式從東門出來,那個軍侯都難逃一死!”見辛毗一臉驚詫的表情,便補充了一句,“你認為他放了我們出城,袁尚會饒過他嗎?”

  聽完自家兄長的話,辛毗覺得的確有幾分道理。以自己對袁尚的了解,他對那些不能很好執行自己命令的屬下,一向都不會心慈手軟。自從他當上渤海太守之後,前前後後也殺了不少忠於袁家的文武官員,今日若那名軍侯真的放自己這幫人出城,袁尚回城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軍侯殺掉。

  正當辛毗在胡思亂想之時,忽然聽到有人喊:“快點看,元才將軍的兵馬到了!”

  雖說大家都看到高幹的兵馬出現在自己的視野裏,但看山跑死馬,又等了差不多半個時辰,大軍才來到了城外。

  “元才表兄,”袁尚見高幹回來了,連忙上前拱手施禮:“你回來了!”

  “回來了!”高幹淡淡地說了一聲後,將目光投向了人群中,試圖尋找袁譚和袁熙的下落。沒等他看清楚要找的兩人在什麽地方,便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元才,你環顧四周,莫非是找本公子嗎?”

  高幹循聲望去,見說話的人真是自己想找到的袁譚,便打了個哈哈,笑著說:“顯思表兄,聽說你從冀州脫險歸來,小弟真是喜出望外,便立即帶著兵馬趕回,前來見你一麵。怎麽樣,別來無恙否?”

  “一切安好!”聽到高幹主動向自己問好,袁譚的心中不禁一陣狂喜,他心裏暗想:難道元才已經做出了決定,才專門帶兵回南皮協助自己奪權麽?“多謝元才記掛!”

  “顯奕表兄在何處?”高幹和袁譚敘舊後,又開始四處張望,嘴裏問道:“我聽說他與你一同脫險而回,不知他今日是否也到城外迎接小弟?”

  “元才,為兄在這裏。”聽到高幹在到處找自己,袁熙連忙催馬上前,與高幹見禮:“真沒想到,吾還能活著見到元才。”

  袁尚見高幹一直在和袁譚、袁熙兩人說話,臉上露出了憤怒的表情,大有一觸即發的跡象。審配見此情形,深怕袁尚不顧一切在這種發作,連忙出來打圓場:“兩位公子,此處並非敘話之所在。有什麽事情,我們還是回城裏再說吧。”

  審配將目光轉向了高幹,繼續說道:“元才將軍一路鞍馬勞頓,尚公子已經在太守府裏擺下了酒宴為你洗塵。請吧!”

  不光是高幹,還是袁譚袁熙,聽到審配這麽說,都覺得他說的有道理,便沒有再繼續旁若無人地敘話,而是跟著麵色鐵青的袁尚返回了城中。

  袁尚進城門時,審配悄悄來到他的身邊,壓低嗓門說道:“尚公子,大公子他們之所以能順利地從這裏出城,乃是因為大公子斬殺了負責戒嚴的軍侯,闖關而出。”

  “什麽,是大哥殺了軍侯,然後衝出城門的?”袁尚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有些惱怒地說:“可惡,真是太可惡,居然敢殺吾的手下。”袁尚說這話時,已經忘記了自己曾交代審配,隻要一回城,就立即殺掉軍侯之事。

  袁熙跟在袁譚的身後,腦子裏在回想高幹剛才趁人不注意時,悄悄對自己說的一句話:“顯奕表兄,有空請到府中一敘,小弟有要事相商。此事千萬莫要告訴他人,就算是顯思也別說。”

  袁熙心說,自己已經表示要支持袁尚,想必此事高幹已經通過自己的途徑了解到了。他今日特地給自己說這幾句話,又是什麽用意呢?如果是要除掉大哥,以他現在的實力,隻要和袁尚一聯手,大哥幾乎可以說是毫無還手之力。但如果是為了聯絡大哥除掉袁尚,以他和大哥的交情,大可直接去說,何必要讓我到他的府中去商議什麽呢?

  而行進在袁熙前麵的袁譚,心裏卻是一陣狂喜。他還在回想方才高幹對自己一副恭恭敬敬的樣子,想必是有心協助自己對付袁尚。如果高幹願意鼎力相助的話,取代袁尚成為渤海太守,那簡直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眾人都是各懷心事,帶著大軍走在後麵的高幹也不例外。他在心裏想:看樣子,袁譚和袁尚兩人如今已勢成水火,反目為仇是遲早的事情。兩人都有一幫自己的心腹,一旦開戰,以雙方的實力,那場麵絕對小不了。

  高幹的目光停留在袁熙的身上,而這位二表兄,如今在南皮城內是孤家寡人,就算是想爭奪太守之位,也會因為勢單力薄而力不從心。若是自己告訴他,說願意擁立他為渤海太守,想必他一定會全力配合自己的。等袁譚、袁尚兩人拚得筋疲力盡時,自己就可以動手除掉兩人,到時袁譚袁尚兩人的勢力已被大大地削弱,自己要推袁熙上位,那就是水到渠成的小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