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劉夫人出馬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5      字數:4337
  袁尚覺得單單憑自己一個人,估計很難說服母親劉夫人,便帶著審配一道,趕往後堂見劉氏。

  劉夫人正百般無聊之際,忽然見到自己的兒子和審配起來,不禁好奇地問:“尚兒,今日怎麽有時間到娘親這裏來了?”

  袁尚沒有立即回答劉夫人的問題,而是先跪拜在地:“兒子拜見母親!”

  審配隨即跪下:“屬下拜見夫人!”

  “快快免禮!”劉夫人伸手虛扶了一把,好奇地問:“你們今日一同到這裏來,否則是出了什麽大事不成?”

  “回母親的話,”袁尚恭恭敬敬的說:“有心腹來報,說冀州派出了一支人馬,正護送大哥和二哥前來南皮。”

  “什麽,顯思和顯奕還活著?”劉夫人聽袁尚這麽一說,臉上不由露出了驚詫的表情,她望著審配不解地問:“不是說早就被韓家小兒殺死了嗎?”

  “回夫人的話,可能是以訛傳訛。”審配見劉夫人詢問自己,連忙回答說:“以屬下的猜測,兩位公子是被俘後,就一直關押在冀州。如今肯定是韓家小兒為了鏟除袁家的勢力,專門派他們二人回來爭權的。”

  “爭權,爭什麽權?”對於審配的這種說法,劉夫人先是一愣,隨後便明白過來:“正南先生是說,顯思、顯奕二人來南皮,是為了和尚兒爭奪渤海太守之職麽?”

  “正是如此!”

  劉夫人有些急了,衝著袁尚說:“尚兒,立即命人關閉城門,一定要把他們擋在城外,絕對不能讓他們進入南皮。”

  “夫人,”審配等劉夫人說完後,不緊不慢地說道:“閉門不納,可能無濟於事。城中有大公子的心腹,就算我們關閉了城門,他們依舊有可能進入城內。既然如此,我們何不表現得大度一些,讓他們入城又何妨。”

  “正南先生此言差矣。”聽到審配這麽說,劉夫人的臉上露出了不悅的表情:“如果顯思、顯奕二人是為了渤海太守之位而來,那麽尚兒就不免有性命之憂。”

  “夫人所言極是,若是讓兩位公子中的一人,奪得了渤海太守之位,那麽尚公子都不免有性命之憂。”審配繼續說道:“因此,我們要想辦法分化他們,使兩人內訌。這樣一來,尚公子就能坐山觀虎鬥了。等到雙方鬥得兩敗俱傷之際再出手,那麽渤海郡就能穩若泰山。”

  “分化他們?”對於審配的這種說法,劉夫人陷入了沉思之中,她自言自語地說:“顯思、顯奕二人關係一直不睦,如今能結伴同來南皮,可能是因為長期身陷囹圄,不得不暫時放下雙方的恩怨。可一旦他們回到了安全的地方,假以時日,將會再起爭鬥。”

  見劉夫人的分析,和自己的所料相差無幾,審配連忙深施一禮,說道:“夫人,城中有大公子袁譚的舊部和心腹,再加上有冀州兵相助,他對渤海太守之位是誌在必得。而二公子袁熙,如今則是無權無兵,就算讓他坐上太守之位,他也坐不穩定。因此屬下認為,我們應該想法拉攏二公子,一起來對付大公子。隻要除掉了大公子,再掉頭來對付二公子,那簡直是易如反掌。”

  “正南先生,”劉夫人覺得審配的這種說法,有幾分道理,便好奇地問:“不知我們該如何拉攏顯奕呢?”

  “夫人,據屬下所知,二公子對您一向是恭恭敬敬。”審配為了達到拉攏袁熙、除掉袁譚的目地,開始為劉夫人出謀劃策:“等兩位公子入城後,夫人不妨招二公子入府敘話。名為打聽主公的下落,暗地裏對他進行拉攏。隻要二公子肯戰到我們這一邊,那麽城中的文武,就會有不少人倒向我們,那樣除掉大公子的把握就更大了。”

  劉夫人覺得審配的提議有幾分道理,便點頭表示同意了:“正南先生說得有道理,等顯思和顯奕入城後,妾身就親自去見見他們。至於該如何拉攏他們,妾身會見機行事的。對了,他們什麽時候能到達南皮?”

  “若無意外,明日便可到南皮。”審配說到這裏,扭頭看了袁尚一眼,繼續說道:“到時尚公子將親自出城相迎。”

  第二天午時,看著離南皮越來越近,袁譚的心裏開始變得忐忑不安。他對袁熙說:“二弟,如今南皮城裏被幼弟袁尚和劉氏控製,你說我們到了城外,他們會不會閉門不納啊?”

  “應該不會吧。”袁熙雖說心裏也不踏實,但聽到袁譚這麽說,他還是硬著頭皮說:“不管怎麽說,你我都是顯甫的兄長,他不會做出如此絕情之事吧。”

  兩人正說著話,呂翔騎著馬從隊列前返回來,衝著兩人問道:“二位公子,前方距離南皮城不過三十裏,我們接下來該怎麽辦。是繼續前進,直接到城下扣關?還是派人去通知尚公子,得到許可後再進入南皮?”

  “二弟,”袁譚沒有立即回答呂翔的問題,而是扭頭問袁熙:“你一向足智多謀,你說說,我們該怎麽辦?”

  “依小弟之見,”袁熙皺著眉頭說:“我們可放慢行軍速度,同時派人到城中通報,讓顯甫知道我等的到來。”

  “這倒是一個好辦法。”袁譚等袁熙說完後,轉身麵對著呂翔,客氣地說:“麻煩呂將軍派人到城中向顯甫通報一聲,說我兄弟二人即將抵達南皮。”

  “本將軍前幾日派出的探馬,至今依舊是下落不明,恐怕已遭了袁尚的毒手。此刻再派人前去,吾擔心重蹈覆轍……”呂翔的話還沒有說完,便見袁譚、袁熙兩人的臉色大變,連忙改口說:“好吧,既然兩位公子都決定派人去通報袁尚,那本將軍就再派人前往便是。”

  等呂翔離開後,袁熙小聲地問袁譚:“大哥,如果按照呂翔的說法。為我們在南皮聯絡舊部的探馬,恐怕是遭了袁尚的毒手,也不知我們的計劃是否已經泄露?”

  “吾也不知。”袁譚自從得知派出的探馬失去音訊後,心裏也變得患得患失,他擔心袁尚會對自己在南皮城內的舊部下手。一旦他們被袁尚除掉,自己要想取代袁尚的渤海太守之位,就隻能與他硬碰硬了。

  好在情況並沒有兩人所想象的那樣糟糕,呂翔今日派出的探馬,很快就趕回來向呂曠呂翔稟報說:“兩位將軍,小人見城外十裏處有大隊人馬集結,似乎是準備迎接誰。”

  “難道是迎接兩位袁公子的?”呂曠心裏這麽想著,忍不住回頭朝後麵看了一眼,但他很快就否定了自己的這個念頭,因此他絕對南皮城內的人,是不可能知道袁家兄弟隨自己的兵馬同行的。

  就在這時,前方傳來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呂曠抬頭一看,隻見一名頂盔摜甲、手持三尖兩刃刀的武將,帶著一哨騎兵正朝自己這裏衝過來。

  呂曠不知對方什麽來曆,連忙大喊一聲:“列陣!”

  隨著他的號令,正在行軍的隊伍停了下來,刀盾兵在前,長槍兵在中間,弓弩手在後麵,布下了一個可攻可守的戰陣。

  來的武將見冀州軍在列陣,為了防止引起誤會,沒有繼續前進,而是在五十步外勒住了馬韁,衝著軍陣所在的位置喊道:“前方的冀州兵聽著,某乃渤海太守麾下軍司馬晏明。不知袁譚、袁熙兩位公子,可在你們的軍中。”

  晏明!聽到這個名字,呂曠便放鬆了警惕性,他策馬衝出了隊列,來到距離晏明僅僅十步遠的地方停下,朝對方抱拳說道:“原來是晏軍司馬,失敬失敬!”

  晏明認出自己麵前的人是呂曠,便笑著說:“呂兄,許久不見,別來無恙否?”

  “托福,托福,一切都好。”呂曠好奇地問:“不知晏軍司馬今日至此,有何見教?”

  “見教不敢當。”聽到呂曠的提問,晏明老老實實地回答說:“某是奉太守之命,前來迎接兩位公子的。”

  “晏兄,”呂曠得知晏明居然是來迎接袁家兄弟的,不禁好奇地問:“不知你是怎麽知道兩位公子,在吾的軍中?”

  “某不知。”晏明搖著頭說:“某隻是奉了太守之命,到此來迎接兩位公子。如今我家太守已經出城十裏,準備迎接兩位公子入城。”

  雖說呂曠不知袁尚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但聽到晏明這麽說,心裏多少還是感到踏實,畢竟不用再擔心遇到閉門不納的情況。他衝晏明一拱手,說道:“兩位公子就在吾的軍中,吾這就帶你去見兩位公子。”

  晏明跟著呂曠來到了袁家兄弟所在的位置,用手一指,說道:“那就是袁家的兩位公子,你可以過去找他們。”

  晏明來到了袁譚袁熙的麵前,翻身下馬後單膝跪地,對兩人說:“啟稟兩位公子,我家太守得知兩位公子脫險,頓時喜出望外,並親自出城十裏相迎。因為擔心你們迷路,專門派屬下前來迎接。”

  得知袁尚親自率人出城相迎,在接下來的行程中,袁譚、袁熙走在最前麵。兩人的身後跟著晏明和他的部下,再後麵才是呂曠呂翔所率的大軍。

  袁尚帶著一幫南皮的文武站在路邊等待,看到袁譚袁熙走近,連忙上前躬身施禮:“尚見過兩位兄長。數月不見,兄長們可一切安好?”

  袁譚、袁熙見袁尚朝自己行禮,在馬背上哪裏還坐得住,連忙翻身下馬,上前扶起了袁尚,激動地說:“顯甫,你一切可好,為兄真是想煞你也。”說完,兩個眼圈因為激動也紅了。

  袁尚等袁熙也和自己打過招呼之後,對袁譚袁熙說道:“兩位兄長,小弟準備了一輛馬車,待會兒你我兄弟三人就同車而行。”說完,吩咐人將馬車趕了過來,自己一手牽一位兄長便上了馬車。

  三兄弟劫後相逢,自然有很多說不完的話。看到他們三人如此親密的樣子,不免給人造成了一種兄友弟恭的錯覺。來到了太守府外,袁尚率先下車,隨後站在車旁依次扶袁譚袁熙下車。

  後院早就擺好了酒宴,就等三人一回來便可以開席了。劉夫人破天荒地等在後院的門口,見到袁尚左手牽著袁譚,右手牽著袁熙朝自己走來,便主動地迎上去,笑著說:“顯思、顯奕,你們來了!”

  看到劉夫人居然在門口迎接自己,袁譚、袁熙兩人慌忙上前行禮:“參見夫人!”

  “好了,都是自己人,不必如此多禮。”劉夫人陪著笑對兩人說:“酒宴已經準備好了,隻等你們一來,便可以開席了。”

  袁熙在這時想起護送自己來南皮的呂曠呂翔,連忙對劉夫人說:“夫人,冀州的呂曠呂翔兩兄弟護送我等到南皮,勞苦功高,不如讓他們也一道來參加酒宴如何?”

  劉夫人聽袁熙這麽一說,臉上閃過了一絲不悅的神情,但她還是努力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說道:“顯奕,此乃袁家的家宴,就不必讓外人參加吧?若是顯奕覺得欠他們的人情,不如改日再單獨設宴款待他們也不遲。”

  袁譚雖說也覺得應該讓呂曠呂翔二人參加接風宴,但考慮到自己初來乍到,就和劉夫人鬧得不愉快,以後恐怕很難相處,便低聲地對袁熙說:“顯奕,既然夫人已經這麽說了,那你改日再宴請兩位呂將軍也不遲。”

  就在袁譚袁熙兄弟在城內飲宴時,呂曠呂翔率領的三千兵馬在城外紮下了營寨。營寨紮好之後,呂曠就站在大帳前,目不轉睛地盯著城池的方向。呂翔見此情形,不禁好奇地問:“大哥,不知你站在此處看什麽?”

  呂曠扭頭望著自己的兄弟,說道:“你我兄弟二人千裏迢迢將袁家兄弟送到這裏,不管怎麽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他們總要送點什麽東西來犒軍吧!”

  誰知呂翔聽後卻搖搖頭說:“大哥此言差矣,袁家都是薄情寡恩之輩,否則你我當初也不會背叛袁紹,投奔了今日的主公。別看我們安全地將袁譚袁熙兩兄弟送到了這裏,而且在不久還要協助袁譚奪取渤海太守之位,但要想從他們這裏得到好處,簡直比登天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