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重返鄴城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5      字數:4323
  華佗帶著張仲景回到自己的帳篷,把韓湛給他們的藥方仔細研究過後,不禁吃驚地瞪大了眼睛。根據兩人十幾二十年的行醫經驗,發現這些藥方都是真實有效的。

  張仲景感慨地說:“元化先生,這次從長安遷出的百姓,沿途感染風寒和患痢疾的人數不少,有了主公給我們的這些藥方,就能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聽到張仲景這麽說,華佗隻是淡淡地“嗯”了一聲,一番心不在焉的樣子。見到他這個反應,張仲景不禁好奇地問:“元化先生,您在想什麽?”

  華佗用手在桌案上的藥方上敲擊了兩下,說道:“仲景,如此珍貴的藥方,如果換了你是那位世外高人,會主動送人嗎?”

  張仲景沒想到華佗會問自己這個問題,想了想,隨後搖頭說:“就算張機要將藥方送人,也必定會送給一位精通醫術之人,絕對不會送給對醫術一竅不通之輩。因為這些珍貴的藥方到了他們的手裏,沒準就會流失了。”

  “沒錯,我也是這麽想的。”華佗等張仲景說完後,點著頭說:“如果世外高人將藥方贈給懂醫術的郎中,就算他醫術平平,也勉強說得過去。可是直接送給了亭侯這樣對醫術一竅不通之人,就算他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此事也說不過去啊。”

  張仲景其實在收到了治療傷寒和中風的三個藥方時,就產生過和華佗一樣的疑問。但此刻他的腦子裏是一門心思地想著救人,根本無暇再考慮這些無關輕重的事情,因此他對華佗說:“元化先生,這個藥方是如何來的,你我用不著過問,我們隻需要關心這個藥方是否能治病救人。”

  一直為藥方來曆而耿耿於懷的華佗,聽到張仲景這麽說,不禁嗬嗬地笑了起來,隨後說道:“看來是老夫鑽牛角尖了,管它藥方是從何途徑而來,隻要能治病救人即可。仲景,外麵還有不少的醫患,我們先去繼續給他們診病吧。”

  兩人起身來到張仲景住的帳篷時,已有不少的百姓在這裏等候。他們朝百姓拱手施禮後,掀開簾子走進了帳篷,坐在桌案後開始診病。

  華佗診治了幾名病人後,發現他們幾乎得的都是痢疾,正好可以根據他們的體質,分別開出了不同的治療藥方。就在華佗在叮囑一名病人時,忽然見陳到從帳篷外急匆匆地走進來,以為韓湛又要招他們二人前往,連忙問道:“叔至將軍,有什麽事情嗎?”

  “元化先生,”陳到走到了華佗的麵前,拱手施禮後說道:“末將奉主公之命,前來告訴先生一件事。”

  “何事?”華佗衝陳到做了一個手勢,說道:“但說無妨!”

  “主公說,若是遇到患痢疾的病人,”陳到連忙回答說:“務必讓他們不可喝生水,必須喝燒開的水,否則會引起病情的反複。”陳到將話說完後,朝華佗施了一禮,便轉身走出了帳篷。

  對於陳到轉述的話,華佗思索了良久,最後點了點頭,對坐在不遠處的張仲景說:“仲景,老夫覺得亭侯所說的事情,有幾分道理,你若是再遇到痢疾病人,務必要叮囑他們千萬不可飲用生水。”

  第二日一早,韓湛便帶著黃忠和幾千騎兵率先趕回了鄴城,而百姓則在剩下的強弩兵和步卒護送下,向著鄴城緩緩而行。

  留守鄴城的沮授,按照路程計算,以為韓湛他們要等到傍晚才能趕到鄴城,因此並沒有安排人手迎接。城頭執勤的兵士,見到遠處塵土飛揚,似有大隊騎兵趕來的跡象,連忙向守將夏侯雲稟報。

  正在巡城的夏侯雲聽了兵士的稟報之後,雖然不知道來的是韓遂他們,但為了穩妥起見,她還是果斷地命令疏散城門附近的百姓,緊急關閉城門。

  韓湛和黃忠策馬來到了城池附近,見到遠處的城門已經關閉,吊橋也吊了起來。韓湛不禁好奇地問:“還不到午時,怎麽城門就關閉了,吊橋也吊了起來,城上還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態勢。這是怎麽回事?”

  黃忠手搭涼棚朝城池的方向望了望,隨後小心翼翼地對韓湛說:“主公,莫非城池裏以為是有敵兵來犯,已經才做此戒備的?”

  “戒備,他們戒備什麽?”韓湛隨口說完這句話之後,不禁渾身一震,隨後反問黃忠:“漢升,難道你沒有派人將我們提前回城的事情,告訴沮監軍嗎?”

  黃忠聽韓湛這麽說,搖了搖頭,隨後不解地說:“我還以為主公您派人去通知沮監軍了呢。”

  在確認自己和黃忠都沒派人通知城裏之後,韓湛終於明白,肯定是城裏人將自己當成來犯之敵了。便連忙和黃忠策馬上前,來到了護城河邊。韓湛仰頭朝上麵望去,隻見城牆上沾滿了人,而且個個是刀出鞘弓上弦,便笑著對一旁的黃忠說:“漢升,你讓他們把城門打開!”

  黃忠點了點頭,隨後衝著城牆上喊道:“哪位將軍在城牆之上,速速將城門打開,主公回來了!”

  在城樓上的夏侯雲,見來自遠方的騎兵,距離城池還有兩箭之地時,就停止了前進,心裏當時就翻開了嘀咕。後來見兩騎離開了大隊,朝城池而來,她當時心裏就在想:怎麽隻有兩個人,難道是來勸降的?

  但沒過多久,她就聽到了城池下方傳來了熟悉的喊聲,隨後有兵士來報,說城下是主公和黃將軍二人。聽完稟報之後,她連忙離開了城門樓,趴在垛口朝下張望,見果然是韓湛與黃忠,便轉身大聲地吩咐:“放下吊橋,打開城門!”趁著放吊橋、開城門的工夫,夏侯雲連忙下了城樓,站在城門洞裏等待韓湛的到來。

  等在城外的韓湛,見吊橋放下,城門也緩緩打開,便一抖韁繩,策馬朝城門衝了過去。出了城門洞,他一眼便看到了站在一旁的夏侯雲,連忙勒住了馬韁。

  看到韓湛從城門洞裏出來,夏侯雲連忙上前施禮:“末將參見主公!”

  “原來是夏侯校尉,免禮,快快免禮。”韓湛笑容滿麵地說道:“本侯看到城門緊閉,吊橋也被吊了上去,還以為有人在攻打城池呢。”

  聽到韓湛這麽說,夏侯雲那張白皙的臉龐瞬間變成了一塊大紅布,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啟稟主公,末將看到遠處有塵土飛揚,因為又沒有接到主公今日要回城的消息,為了穩妥起見,所以便命人疏散了城門附近的百姓,並關閉了城門。”

  “夏侯校尉不必自責,”看到夏侯雲一臉嬌羞的樣子,韓湛連忙安慰她,“錯在本侯,要回城,也沒派人先通報一聲,以至於夏侯校尉誤會了。”

  韓湛岔開話題問道:“夏侯校尉,不知令兄可曾返回鄴城?”韓湛的話一出口,便知道自己搞錯了,第一批帶著百姓回城的,是張遼手下的魏續,但不知道怎麽搞的,自己心裏始終記得是夏侯蘭。

  不過錯有錯著,韓湛的這個問題成功地化解了夏侯雲的尷尬,她等韓湛說完後,一頭霧水地回答說:“啟稟主公,家兄隨主公去了長安之後,到目前還不曾歸來。不過另外一名叫魏續的武將,五日前,到時與石廣元先生,帶著一批百姓來到鄴城,並得到了沮監軍的妥善安置。”

  韓湛等夏侯雲一說完,便扭頭對黃忠說:“漢升,你留在這裏,等兵馬入城,本侯先回州牧府去了。”

  夏侯雲見韓湛打算一個人前往州牧府,連忙向他請命:“主公,需要末將陪您同往嗎?”

  “不用,”韓湛衝夏侯雲擺了擺手,說道:“還是本侯獨自一人前去吧。”說完,他雙腿一夾馬腹,沿著街道策馬狂奔。

  在州牧府外,有一隊兵士守衛,為首的是一名軍侯。聽到馬蹄聲由遠及近,軍侯連忙從府裏走出來,站在街道上朝馬蹄聲傳來的方向望去。看到是一名穿著便服的年輕人騎馬而來,連忙抬手喝止:“官府重地,來者止步。”

  韓湛衝到離軍侯還有十幾步的地方,猛地一勒馬韁,坐騎立即人立起來,兩隻帶著馬掌的前蹄在空中使勁地蹬了幾下,隨後重重地落在了青石石板上。韓湛翻身下馬,牽著馬走到了軍侯的麵前,現在問道:“軍侯,不知沮監軍可在府內?”

  軍侯聽著問話的人聲音挺熟悉,等他定睛一看,立即認出是韓湛,連忙單膝跪下,口中說道:“小的參見主公!”

  看到帶隊的軍侯已經在街上,朝一位牽著馬的年輕人跪下,守在府門外的兵士們心裏立即明白,是主公回來了。也齊刷刷地跪下,嘴裏同時喊道:“參見主公!”

  “免禮,免禮!”韓湛衝眾人一擺手,隨後又問軍侯:“軍侯,你還不曾回答本侯,不知沮監軍可在府中?”

  “啟稟主公!”軍侯聽到韓湛再次提問,連忙恭恭敬敬的回答說:“沮監軍和夏侯校尉此刻正在府中。”韓湛聽後點了點頭,將手裏的馬韁繩遞給了軍侯,邁著大步朝府門走過去。

  沮授此刻正在府中的議事廳裏,和石韜、魏續議事。他開口說道:“廣元,你二人此處帶回的百姓中,身強力壯者有三千多人,本監軍打算將他們編成一組,去參加宮殿的修建……”

  韓湛走進議事廳之時,正好聽到沮授在說修建宮殿之事,便忍不住插嘴問道:“公與,不知為當今聖上修建的宮殿,何時可以竣工啊?”

  沮授等人聽到韓湛的聲音,不禁一愣,因為按照他們的計算,韓湛帶著大隊的百姓,就算要回鄴城,也至少需要等到晚上,沒想到這麽早就回來了。三人連忙迎上去,朝韓湛施禮,嘴裏說道:“屬下等,參見主公!”

  “免禮!”韓湛走到正中的位置坐下後,望著沮授問道:“沮監軍,你說三月之內,就可以完成宮殿的修建。如今已經五月有餘,宮殿依舊未曾完工,不知是何原因啊?”

  雖然韓湛用很隨和的聲音說出這番話,但沮授卻慌忙跪下,五體投地的回答說:“啟稟主公,雖說屬下一再趕工,但由於材料不齊,從而導致了工期不斷地延誤。”

  “原來是這樣啊。”韓湛聽完後微微頷首,隨後輕描淡寫地問:“公與,以你的估計,宮殿還有多長時間能夠完工啊?”

  對於韓湛的這個問題,沮授遲疑了許久,最後咬著牙說:“回主公的話,就算是人手足夠,也還需兩月。”

  如果沮授說幾日內就能完工,沒準韓湛心裏還要擔心,如今聽他說要兩個月,心情反而變得輕鬆起來。他知道以現在的生產力水平,要修建一座皇宮,就算再簡陋,沒有半年的時間,也不一定能完工。

  他沒有再在這個話題上糾纏,而是反問道:“公與,不知聖上如今在何處?冀州城還是在鄴城內?”

  “回主公的話,”沮授回答說:“聖上如今還在冀州城內。”

  得知漢獻帝此刻在冀州城內,韓湛不禁想起了幽州的公孫瓚,以及那位隨時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的劉備,連忙又問道:“不知公孫瓚最近可有什麽動靜?”

  “請主公放心,”沮授知道韓湛擔心的是什麽,慌忙答道:“如今有外族犯邊,公孫瓚是自顧不暇,根本無心南下。”

  魏續雖然加入冀州軍的時間不長,但他也很清楚冀州和幽州之間的恩怨情仇,便忍不住插嘴說:“主公,若是我們趁著公孫瓚自顧不暇之際,派出一支人馬,去抄他的後路,想必他到時就會腹背受敵,我們就能輕易地奪取幽州。”

  聽到魏續的這個建議,韓湛不禁勃然大怒,他用手指著魏續說:“你難道沒聽沮監軍說,外族犯邊,公孫瓚正在領兵拒敵麽?本侯若是在此時起兵,去攻打公孫瓚,不是便宜了外族麽?”

  見到韓湛莫名其妙地發火,魏續猜到自己說錯了話,連忙跪在地上請罪。好在韓湛並不想和他計較,而是擺了擺手,說道:“魏續,這次的事情,本侯就不計較了。再次再敢如此胡言亂語,定斬不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