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藥方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5      字數:4295
  聽到陳到這麽說,張仲景的臉上露出了為難的表情:“叔至將軍,你可知亭侯找張機什麽事嗎?”他扭頭朝跟在牛車後麵的百姓看了一眼,補充說,“張機此處還有諸多的病人,實在是走不開啊。”

  陳到知道張仲景說的是實情,連忙笑著說:“張先生,我家主公命我來請你,是因為華佗先生來了……”

  “什麽,神醫華佗來了?”張仲景聽到華佗的名字,立即從車廂裏鑽了出來,吩咐車夫停車後,緊張地問陳到:“叔至將軍,你說得都是真的嗎?亭侯命你來見我,就是因為華佗先生來了?”

  見陳到使勁地點了幾下頭,張仲景覺得韓湛不可能在這種事情上欺騙自己,連忙衝著站在牛車後麵的百姓說道:“諸位鄉親,張機有要事離開,請諸位稍候片刻,待會兒回來再為大家診病。”

  對於張仲景中途要離開,等著看病的百姓誰也沒有抱怨,反而通情達理地說:“神醫有事,但去無妨,小的在此耐心等候即可!”

  陳到讓隨行的一名騎兵,給張仲景騰出一匹馬,等張仲景上馬後,一行人再匆忙趕回隊伍的前列,去拜見華佗。

  華佗正在與韓湛敘話,討論如何治療韓柄腿傷一事,忽然聽到一陣急促的馬蹄聲。華佗抬頭一看,隻見陳到帶著一隊騎兵去而複返,不過在他的身旁有一位生麵孔。等對方走近後,華佗拱手問道:“對麵可是南陽張機?”

  “在下正是張機!”張仲景見韓湛身邊有一位四十多歲,頭發上包著青色方巾的中年人,連忙拱手回禮:“不知來的可是神醫華佗?”

  華佗嗬嗬地笑著回答:“神醫不敢當,在下不過是一位遊方郎中而已。”

  “兩位先生不必謙虛。”韓湛連兩人主動打招呼,省卻了自己為他們做介紹的麻煩,便笑著說:“你們都是當世神醫,有你們坐診鄴城,整個冀州的百姓都有福氣了。”說完之後,他吩咐繼續趕路。

  華佗和張仲景兩人是惺惺惜惺惺,一見麵就有說不完的話。說了一陣後,張仲景忽然想起在牛車那裏,還有一群病人在等自己,連忙向華佗告罪說:“華先生,張機還有不少的病人未曾診治,就不能再陪你敘話。待我們回了鄴城之後,再把酒言歡如何?”

  誰知華佗聽到張機還有病人要診治,立即來了興趣,連忙問道:“仲景,不知你所說的病患身在何處?若是你不嫌在下醫術膚淺的話,在下願與你一同前往。”

  “華先生說哪裏話,你若是醫術膚淺,那張機隻能算醫道的門外漢了。”得知華佗願意和自己一起去為百姓治病,張仲景不禁喜上眉梢,他連忙邀請道:“病患都在亭侯送給張機的牛車那裏,若先生願往,張機是求之不得。”

  說起要被百姓看病,兩人頓時將韓湛忘之腦後,有說有笑地回到了牛車附近。華佗看著停在官道旁的牛車,笑著點了點頭,讚許地說:“仲景啊,坐在牛車上為病人診病,你這種方式還真不錯,看來在下要向你多多學習才是。”

  就在華佗和張仲景兩人為百姓治病之際,黃忠來到了韓湛的身邊,對他說道:“主公,有了華先生和張先生兩位神醫,我們就不用擔心在百姓中流行疫病了。”

  “疫病?!”原本笑逐顏開爾等韓湛,聽到黃忠這麽說,頓時警惕地問:“漢升,你說的是什麽疫病?”

  黃忠一愣,隨後反問道:“主公難道忘記了,李郭二人在長安城外廝殺月餘,死傷數以萬計。那麽多的屍首留在城外沒有掩埋,肯定早有疫病流行,隻不過因為時間尚短,症狀還不曾流露出來而已。”

  黃忠的話給韓湛提了個醒,長安城內外死了那麽多人,屍首又沒有及時地進行掩埋,肯定會有疫病流行,如果不及時預防的話,一旦在百姓中流傳開來,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因此他的腦子裏開始思索,應該給華佗和張仲景提供什麽房子,讓他們為百姓治病,以預防可能流行的瘟疫。

  黃忠跟隨韓湛的時間不短了,見韓湛忽然陷入了沉默,便知道他正在思考時間,便識趣地閉上了嘴巴,並將周圍的護衛攆遠了一些,免得他們影響到韓湛的思考。

  韓湛心裏暗想:“如果要治療疫病,預防瘟疫在冀州流行,孫思邈的《千金方》肯定沒有什麽用處,還是從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裏,找幾個方子給兩位神醫吧。”

  但真正的瘟疫是什麽樣的,對於來自後世的韓湛卻是搞不清楚的。他隻能退而求其次,選擇一些常見疾病的藥方,比如說感冒、痢疾。這些病在後世雖說算不了什麽大病,但在東漢末年卻完全可以要人命。主意打定,他便在腦子裏開始回憶治療這兩種疾病的藥方。

  傍晚在距離鄴城五十裏的地方紮營後,他吩咐陳到:“叔至,給我準備紙筆,本侯要寫東西。”等陳到準備好文房四寶後,他又吩咐道,“沒有本侯的許可,任何人不得入內。”

  陳到雖然不知道韓湛為何要如此吩咐,但還是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屬下遵命!”

  韓湛在桌案上把紙張鋪開,將治療感冒的十四個藥方一一寫在了紙上,計有:蔥白粥、薑糖飲、薑糖蘇葉飲、銀花飲、桑菊薄竹飲、香薰飲、銀花薄荷飲、蔥豉湯、蔥豉黃酒湯、五神湯、杭菊糖花、黃豆芫荽煎、地瓜葛根煎、米醋蘿卜菜。

  寫完治療感冒的藥方後,他仔細地查看了一下,發現被北方人成為地瓜,南方人稱為紅薯的農作物,要等到明朝才會出現,於是他果斷地將“地瓜葛根煎”這味藥方塗掉。

  接著他又開始寫治療痢疾的藥方,居然多達十九種。這次謄寫時,他就多了一個心眼,寫完一味藥方,就仔細想想裏麵用的東西,這個時代是否存在。

  等到把這些藥方寫完,他放下了手裏的毛筆,伸了一個懶腰後,衝著外麵大聲地說:“來人啊!”

  隨著他的喊聲,陳到從外麵走了進攻,恭恭敬敬地問:“不知主公有何吩咐?”

  “叔至,”韓湛抬頭望著陳到,吩咐他說:“速去將華先生和張先生請來,說本侯有要事和他們相商。”陳到連忙答應一聲,轉身走出了大帳。

  過了約莫一炷香的工夫,陳到帶著華佗和張仲景來到了大帳之後,躬身稟報說:“啟稟主公,兩位先生已經帶到!”

  “叔至,你先下去吧,有事的時候,本侯會叫你。”等陳到離開後,韓湛便招呼華佗和張仲景:“兩位先生請坐吧。”

  三人就坐後,華佗拱手問道:“亭侯,不知急著招我二人至此,有何要事啊?”

  韓湛望著華佗說道:“元化先生,本侯這裏有幾個藥方,想必對你們行醫有點幫助,所以便將你們二人請到此處來參詳一下。”

  華佗一直知道韓湛對醫術是門外漢,此刻聽他這麽說,連忙拱了拱手,好奇地問:“亭侯,在下想問問,藥方是何人獻給亭侯的?”

  “是一位高人,據說都是一些治病的良方。”韓湛嘿嘿地笑著說:“元化先生應該知道,本侯對醫術是一竅不通,這麽好的方子放在我這裏,簡直是浪費了。但不如轉贈給元化和仲景二位先生,以便你們能更好的治病救人。”

  華佗的心裏不認為韓湛能拿出什麽好的方子,因此毫不客氣地說:“亭侯,藥方乃是醫家的私藏,怎麽可能隨便贈人,想必亭侯是上當受騙了。”

  華佗沒有見識過韓湛拿出的方子,但坐在一旁的張仲景見過啊。他等華佗一說完,便站起身,情緒有些激動地說:“不知亭侯手裏有多少藥方啊?”

  韓湛低頭數了一下紙張上的藥方數目,抬頭回答說:“共有三十二個方子。”

  滿懷希望的張仲景聽韓湛這麽說,心裏不禁咯噔一下,暗說醫家有一個治病救人的良方,通常都是藏著掖著的,就算是世外高人,也不可能一次性地拿三十多個方子給韓湛。莫非元化先生說得對,亭侯是上了別人的當。

  想到這裏,他苦笑著問韓湛:“亭侯,不知可否將方子給張機看看。”

  “可以。”韓湛說著站起身,繞過桌案來到了張仲景的麵前,將自己寫好的一疊方子交到了他的手裏:“請仲景先生慢慢過目。”

  張仲景隨意朝紙上一瞥,等看清楚上麵的內容後,頓時吃驚地睜大了眼睛。同時嘴裏不自覺地說:“這…這…這怎麽可能?難道真的…真的…有世外高人,能將如此珍貴的藥方隨意贈人?”

  張仲景的反應,引起了華佗的好奇心,他連忙向對方伸出手,說道:“仲景,把方子拿給在下看看。”

  “元化先生。”張仲景雙手捧著藥方遞給了華佗,情緒異常激動地說:“這都是治病救人的好方子啊。”

  見張仲景說得如此鄭重其事,華佗便仔細地打量著上麵的文字。等他看清楚上麵的內容後,也同樣感到了震驚,同時為自己剛剛的魯莽而感到了內疚。他看完方子後,起身朝韓湛躬身施禮,態度恭謹地說:“亭侯的這些方子,果然張張都是治病救人的良方。佗冒昧相問,不知這位世外高人,如今身在何處,可否讓佗拜見?佗願意對他持弟子禮!”

  聽到華佗說願意拜這位神秘的世外高人為師,張仲景也毫不遲疑地說:“亭侯,張機也願意對這位高人持弟子禮,不知亭侯可否告之他的下落。”

  “世外高人嘛,哪裏是說見就能見的?”韓湛見自己拿出的藥方,果然將華佗和張仲景二人鎮住了,決定繼續吹牛,反正兩人也沒地方去核實:“高人之所以贈給了本侯這麽多藥方,乃是因為當年本侯幫了他天大的一個忙。他實在過意不去,便將這些方子贈給了本侯。”

  說完之後,他停頓了片刻,隨後裝出一副吃驚的樣子問道:“元化先生、仲景先生,這些藥方真有你們所說的那麽好嗎?”

  他的話音剛落,華佗就情緒激動地說:“亭侯,這都是些千金難買的良方。如果用來治病救人,就能活人無數。”

  “既然是能救人的藥方。”看到兩位神醫果然被自己拿出的方子誆住了,韓湛又繼續忽悠他:“其實高人給我的方子並非這三十二張,另外還有不少,本侯一時不記得了。等哪天想起,本侯再一一寫給你們。”

  他的話音剛落,華佗和張仲景就做出一個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兩人跪在他的麵前,恭恭敬敬地向他磕了三個頭後,華佗開口說道:“佗代表天下的黎民百姓,謝過亭侯的恩典。”

  “元化先生,您這是做什麽?”韓湛等華佗說完後,上前將他和張仲景一一扶起,嘴裏說道:“這不過是舉手之勞,先生何必如此客氣呢?”

  重新招呼兩人坐下後,韓湛決定今天將裝13進行到底,於是他又接著說:“二位先生都知道,本侯對醫術是一竅不通,這些方子留在手裏都是浪費,倒不如轉贈給二位先生,還能給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說到這裏,他抱拳向兩人行禮:“若是二位先生能善用這些方子,為天下的百姓治療疾病,想必將來一定可以名垂青史、流芳千古。”

  華佗、張仲景聽到韓湛這麽說,連忙又起身說了一堆感恩戴德的事情。韓湛深怕再說下去,自己會不小心說漏嘴,便對兩人說:“兩位先生今天為百姓診病,想必早已勞頓,不如早點回去休息吧。我們明日還要繼續趕路,爭取早點回到鄴城。”

  華佗從拿到藥方那一刻開始,就一直坐臥不安,他急於回去仔細地驗證這些方子是否真的有效果。此刻聽到韓湛這麽說,他慌忙站起身,朝韓湛拱手說:“既然如此,那在下就告辭了!”說完,拉著坐在一旁的張仲景就朝帳外走去,準備回到自己住的帳篷,一起研究這些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