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董承舉薦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5      字數:4231
  三日後的上午,韓湛帶著黃忠以及五千騎兵,護送著五萬長安的百姓,朝鄴城的方向進發。郭嘉、荀攸、徐庶等人將他送到了城門,臨分別之前,韓湛再三叮囑三人說道:“這幾日又有五六萬百姓報名,要把他們都安全地護送到冀州地界,你們肩上的責任可不輕啊。”

  “請主公放心,”郭嘉向韓湛表態說:“嘉與諸公一定不辜負主公的信任。”

  韓湛望著麵前的三位謀士,心裏在想,這幾位可是三國時代最出類拔萃的謀士,若是連他們都辦不好這些事情,那麽還有誰能辦好呢?於是沒有再多說,隻是朝三人拱了拱手,翻身上了戰馬,帶著陳到等人去追趕前麵的黃忠去了。

  在經過五日的跋涉之後,大軍來到了函穀關。遠遠地望著關隘上飄著的“韓”字大旗,韓湛感慨地說:“若是漢升和董國丈沒有及時地奪取這座關隘,估計我冀州大軍如今還被困在關隘的東麵不得寸進,更別說到京師擊敗李傕、郭汜等人了。”

  聽到韓湛的誇獎,黃忠連忙謙虛地說:“主公過獎了,黃某不敢居功。我軍能奪取函穀關,董國丈功不可沒。”

  不久前被派來守禦函穀關的董承,聽說韓湛帶人來了,連忙出關相迎。還隔著老遠,董承就躬身施禮:“屬下參見主公!主公一路鞍馬勞頓,且入關歇息吧。”

  雖說韓湛一直騎在馬上,但連著趕了幾天的路,人還是感覺有些疲乏。既然董承要自己入關,便順水推舟地答應了下來。

  在守將府裏,董承為韓湛設宴洗塵,同時打聽韓湛對自己下一步是如何安排的。他先舉起酒樽敬了韓湛一樽酒,隨後試探地問:“主公將長安的百姓都遷往了冀州,不知對這函穀關是如何考慮的?”

  別看董承沒有直接問,你打算如何安置我?但韓湛還是從他的話裏,聽出了弦外之音,連忙說道:“如今長安和雒陽兩地,都已經是人煙稀少,函穀關守與不守,都是無關輕重。等長安的百姓撤完之後,董國丈也率兵放棄此地,返回鄴城吧。”

  聽說韓湛打算讓自己回鄴城,董承頓時喜出望外,他連忙起身朝韓湛深施一禮,說道:“如此,董某就多謝主公了。待長安的百姓一撤完,董某就放火燒掉此關隘,隨大軍一同撤回鄴城。”

  對於董承準備燒毀函穀關的說法,韓湛並沒提出什麽反對意見。他心裏想,反正這個鬼地方十幾二十年內都不會有什麽人煙,留人在此看守,真的沒有什麽必要,一把火燒掉是最省事,免得有強人占據此事為非作歹。

  又飲了一會兒酒,董承忽然有些為難地說:“主公,屬下有幾個故交,那是昔日白波帥的屬下。屬下打算招攬他們加入冀州軍,不知主公的意下如何?”

  一聽到白波帥,韓湛便知道是黃巾軍的餘部,沒有立即表態,而是反問道:“董國丈,不知是哪幾位故交,不妨說來聽聽?”

  “他們分別是韓暹、李樂、胡才三人。”董承見韓湛聽到白波帥,臉上的表情沒有什麽變化,連忙接著說道:“他們的手下約有四五萬兵馬,若是能招入麾下,冀州軍的實力又能大大加強。”

  如果是旁人,聽說有四五萬兵馬的加入,肯定都高興地找不到北了。但韓湛考慮的是這些人都是黃巾軍的餘部,裏麵的成員良萎不齊,若是貿然接受,對冀州軍的形象恐怕會有影響。因此,不免躊躇起來。

  見韓湛遲遲不回答,董承臉上的表情顯得有些尷尬。在說這事之前,他就曾經仔細考慮過,根據他的經驗,但凡是一名有稱霸野心的主公,聽說有四五萬兵馬的加入,會立即表現得歡天喜地。而韓湛聽後,不管沒有什麽喜悅之色,表情反而變得凝重起來。他試探地問:“主公,假如您不願接收他們也無所謂,屬下回絕他們就是了。”

  雖然韓湛對收容這批兵馬,心裏有些不情願,但他轉念一想,若是對這支兵馬不聞不問,聽任他們在冀州地界活動,早晚必成禍害。與其將來派兵去清剿他們,但不如暫且收入麾下,然後再重新整頓一番就是了。想到這裏,韓湛衝董承點了點頭,說道:“既然是國丈推薦的人,想必不會太差。但不知國丈打算如何聯絡他們啊?”

  見韓湛同意收容韓暹、李樂、胡才等人,董承不禁長鬆了一口氣,聽說韓湛急於想見到三人,連忙說道:“主公,說來也巧,三人昨日來到本關,說想拜見主公。不知主公可否現在見他們三人?”

  “董國丈,既然他們三人在你的府中,為何不早點讓他們前來相見。”韓湛笑著對董承說:“快點請他們出來相見吧。”

  董承向韓湛告了一聲罪,起身走進了後堂。片刻功夫,就從裏麵帶出三名頂盔摜甲的武將。三人在董承的帶領下,來到了韓湛的麵前,同時抱拳施禮:“韓暹、李樂、胡才見過亭侯!”

  “三位將軍免禮!”韓湛連忙伸手虛扶了一下,隨後對董承說道:“董國丈,請吩咐下人給三位將軍準備酒菜,本侯要與他們開懷暢飲。”

  眾人坐下後,韓湛在腦子裏仔細回憶關於三個人曆史,在著名的科普讀物《三國演義》裏,他們都是在李郭之亂時出現的。三人的名聲都不怎麽樣,特別是李樂,更是嘯聚山林之輩,如果不是護送漢獻帝的董承、楊奉等人實在無兵可用,也不會勸說漢獻帝,將他們招來赦罪賜予官職,讓他們隨行護駕。

  後來三人的兵馬和李郭的兵馬一交鋒,立即被打得潰不成軍,胡才居然當場戰死。雖說他們打了大敗仗,但李樂還是強迫漢獻帝封他為征北將軍,封韓暹為征東將軍。

  對於這樣的三個人,雖說韓湛想將他們立即除掉,但考慮到他們手下的四五萬兵馬,從中可以挑選出數千補充冀州軍,剩下的勒令卸甲歸田,這樣能多出一批種地的農夫。

  賓主盡歡而散後,韓湛回到了董承為自己安排的房間。黃忠跟著走進了韓湛的房間,表情嚴肅地說:“主公,末將觀韓暹、李樂、胡才三人不是良善之輩,留在身邊恐是禍害,若不盡早除去,早晚必是禍害。”

  韓湛朝門口看了一眼,見外麵都是陳到帶的人在執勤。不過為了防止隔牆有耳,他還是壓低嗓門對黃忠說道:“漢升,難道你沒有聽董國丈說,此三人手下有四五萬人。雖然以你的五千騎兵,足以將他們全部打垮,但我們通行的還有五萬百姓,若是不能將三人的兵馬剿滅,亂兵勢必會危害百姓,本侯不能冒這個險。”

  聽韓湛這麽一說,黃忠頓時明白,韓湛不是不想處置此三人,不過是因為隨行的百姓人數太多,有點投鼠忌器。於是他點了點頭,說道:“既然主公早有打算,末將也就不再多言。不過在接下來的路程裏,請主公務必不要離開末將的視野,這樣就算有什麽變故,末將也能保護主公殺出重圍。”

  次日清晨,韓湛在守將府的大廳裏,再次見到韓暹、李樂、胡才三人,他笑著問道:“不知三位將軍的兵馬,如今在何處?本侯片刻之後便要出發,若是大軍就在左近,可一同出發。”

  聽到韓湛這麽說,李樂滿臉堆笑地回答說:“回亭侯的話,李某兄弟三人的兵馬,就在函穀關的東麵,可以隨亭侯一同返回鄴城。”

  韓湛的心裏一驚,暗說要是我不答應接納他們,今日在函穀關的東麵,就將有一場惡戰。為了繼續麻痹對方,他朝外麵做了一個請的姿勢:“既然是如此,時辰不早了,那我們就一起動身吧。”

  在函穀關城外,韓湛見到韓暹、李樂、胡才等人手下的兵馬,雖說黑黝黝的一片,但穿得實在太寒酸了,除了少數的兵士身上有盔甲外,手裏有兵器外;剩下的看起來簡直就是一群難民,不光穿得破破爛爛,手裏的兵器不過是一根削尖的木棍。

  看到對方的這副軍容,黃忠湊近韓湛的耳邊說道:“主公,若是讓我們的騎兵出擊,最多半個時辰,我就可以讓他們全軍覆滅。”

  韓湛聽後,卻微微搖了搖頭,說道:“就算如此,我們也不能動手。雙方一旦開戰,勢必會驚嚇到百姓,給他們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反正韓暹等人表麵上已經臣服於我,我們不妨先將他們帶到鄴城,再行處置也不遲。”黃忠為了韓湛的安全,專門調來最精銳的一個騎兵曲,部署在韓湛的四周,負責保護他們的安全。

  中午在距離函穀關十五裏的地方紮營,給百姓們施粥時,黃忠聽完了一名兵士的報告,隨後氣呼呼地策馬過來向韓湛報告:“主公,韓暹等人的兵馬早已斷糧,他們看到我們這裏在給百姓施粥,便過來搶奪糧食。”

  “帶我去看看。”聽說韓暹等人的兵馬,在搶奪百姓的糧食,韓湛頓時怒不可遏,連忙吩咐黃忠:“漢升,你派人去將韓暹、李樂、胡才叫過來,本侯要問問他們,是如何管束部下的。”

  等韓湛帶著黃忠和五百騎兵趕到施粥地點時,隻看到幾個施粥點,被黑壓壓的人群包圍著。看到韓湛帶人過來,人群中立即有人在喊:“冀州牧來了,冀州牧來了!”

  聽到喊聲,原本擋在前麵的人群,離開給韓湛他們讓開了一條通道。為了防止戰馬受驚,踐踏到百姓,韓湛翻身下馬,邁著大步走進了人群。陳到、黃忠等人也紛紛下馬緊隨其後。

  韓湛從百姓中穿過,來到了白波軍的麵前,衝著他們問道:“你們誰是帶頭的,出來和本侯說話。”

  站在韓湛麵前的人雖然個個麵黃肌瘦,但都是一些身材魁梧的彪形大漢,見到韓湛年輕,不免有些看不起他,其中一人還不屑地說:“什麽狗屁侯爺,在本大爺們顯什麽威風。若是你們不給大爺們足夠的糧食,今天就誰也別想吃飯。”

  “這些糧食,是為長安百姓準備的。”韓湛望著這名囂張的白波兵,皺著眉頭說:“難道你們自己沒有軍糧了,非要來從老百姓的嘴裏搶食嗎?”

  “我們已經斷糧兩三天了。”白波兵裏有人喊道:“如果再找不到吃的,我們就要餓死了。”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對麵兵士的話,讓韓湛立即明白,為何韓暹、李樂、胡才三人要急著投奔自己的。別看他們的兵多,但附近州縣早已沒有人煙,就算他們有錢想買糧食,也無處可買,因此便選擇投奔了自己,希望能從自己得到他們所需要的糧草。

  韓湛知道,就算韓暹、李樂、胡才三人在場,如今不給對方提供足夠的糧草,沒準這幾萬兵士隨時有嘩變的可能。因此他開始沉思起來,是否應該為這些人提供糧草。

  黃忠顯然也看出了韓湛的為難之處,再次湊近他的耳邊說:“主公,軍中還有五日之糧,若是分給了他們,我們的糧食隻能支撐兩天。若是鄴城的運糧隊不能及時趕到,軍中就會斷糧,到時形勢可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韓湛經過再三的考慮,覺得還是應該為對方提供糧食,否則幾萬人一旦嘩變,到時局麵就可不好收拾了。別說韓暹、李樂、胡才三人如今對自己是虛與委蛇,就算他們是真心投靠,軍隊一旦亂了,他們也沒辦法收拾殘局。

  最後,韓湛猛地一跺腳,朝對麵的白波兵說道:“諸位兵士,本侯一定會給你們提供糧草的,現在請你們留下兩百人來搬運糧草,剩下的人都散了吧,不要影響到百姓就食。都散了吧,都散了吧!”

  韓湛喊了幾聲後,黑壓壓的一片白波兵陸續散去,隻留下剛剛鬧騰得最厲害的幾人。那幾人不相信韓湛真的會給他們糧食,還站在原地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