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韓湛的計劃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5      字數:2309
  不管李傕是死了還是逃了,城中的兵馬很快就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韓湛命兵馬在城裏大喊:“隻誅首惡,脅從不問,棄械者不殺!”

  城中的兵馬大多數都非李傕的嫡係,隻不過因為領兵的將領被換成了李傕的心腹,而不得不暫時服從李傕的調遣。此刻李傕的“死訊”已經傳遍了全城,再聽到冀州兵的喊聲,大家都無心再戰。看到冀州兵一衝過來,立即紛紛棄械投降。

  到天黑之後,整個長安城都被冀州軍控製了。太尉楊彪、大司農朱儁帶著朝中的文武百官,來到皇宮見韓湛。

  看到沿途遍地的屍首,不少文官被嚇得雙腿打顫,需要旁人攙扶,才能勉強站立。韓湛見這些人被嚇得魂飛魄散,知道就算勉強把他們聚集起來,也討論不出什麽東西。因此他與楊彪、朱儁見禮後說道:“兩位大人,今日我軍剛剛平定京師,尚有不少的李傕的餘黨沒有清除,不如請各位大人先行回府,待明日局勢穩定後,再議事不遲?”

  朱儁不明白韓湛這麽說的目地,便好奇地問:“亭侯,老夫不明白你的意思。既然文武已經聚集於此,我們就在這裏議事有何不可,為何非要等到明日呢?”

  韓湛朝那些被嚇得魂不附體的文官一指,說道:“大司農請看,這些大人都被遍地的屍首嚇壞了,想必就算留下,也會魂不守舍而難以議事。既然如此,不如讓他們先回去歇息一晚,待明日再議事也不遲。”

  朱儁聽完韓湛的話之後,扭頭問站在一旁的楊彪:“楊太尉,不知你的意下如何?”

  其實楊彪見到屍橫遍野的場景,和聞到空氣中揮之不去的血腥味時,也一陣陣地犯惡心,但他擔心得罪了韓湛,因此隻能硬著頭皮召集百官到此。此刻聽到韓湛主動提出讓百官先回家歇息,待明日在議事,自然是求之不得。不過他還是假裝思索了片刻,才點著頭說:“大司農,既然亭侯這麽說,那我們就照他的意思做吧。等明日肅清了城內的李傕餘黨之後,再到此處來議事不遲。”

  說完,楊彪便走到文武百官麵前,衝著他們揮揮手,大聲地說:“諸位,這裏已經沒有事情了,就別耽誤冀州牧辦正事,大家都散了吧,散了吧~!”

  不少文官聽到楊彪這麽說的時候,心裏不禁嘀咕:“若不是你派人將我們強行帶到這裏,誰會在這種時候,來這種屍橫遍野的鬼地方啊。”雖說心裏有牢騷,但聽到楊彪讓大夥兒都先回家,正求之不得呢,立即便一哄而散。

  楊彪跟著文武百官離開後,就隻剩下朱儁一人陪著韓湛。他想到韓湛曾經說過,要肅清李傕的餘黨,深怕又是一場大殺戮,連忙委婉地提醒說:“韓亭侯,雖說朝中有不少大臣攀附李傕、郭汜,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李郭二賊一直大權在握,若是文武官員不依附的話,恐會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韓湛是個聰明人,他聽到朱儁對自己這麽說,心裏明白對方在擔憂什麽,便笑著對他說:“請大司農放心,本侯固然不會放過一個壞人,但也不會錯殺一個好人。朝中的文武百官,不管昔日是否曾經依附董卓、李傕、郭汜,隻要他忠於朝廷,便可繼續留在朝中為官。”

  韓湛說到這裏,見朱儁的臉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連忙又接著說:“大司農,本侯絕對不是濫殺之人。不會像王司徒掌權那樣,把所有親近董卓之人全部殺光。那些與李傕、郭汜有著千絲萬縷聯係的大臣們,隻要不是作惡多端,本侯是不會為難他們的。”

  在得到了韓湛的承諾之後,朱儁懸著的心算是落地了。在停頓了片刻之後,他想到遠在冀州的漢獻帝,便試探地問:“亭侯,老夫想問問,一旦京師平定,你打算何時迎回聖駕?”

  “大司農,”韓湛聽朱儁這麽說,有些詫異地望著他問道:“你的意思,是準備把聖駕迎回長安,繼續定都於此麽?”

  “沒錯,老夫正有此意。”對於韓湛的說法,朱儁點了點頭,肯定地說:“不管是老夫,就連楊太尉也是同樣的想法。”

  “不行,大司農,我是不會迎接聖駕返回長安的。”韓湛等朱儁說完後,態度堅決地說:“即使要定都,也該選擇在鄴城,而不是殘破不全的長安。”

  “亭侯,”聽到韓湛這麽說,朱儁的臉上浮現出了一絲怒色:“你說說,為何不能迎回聖駕重返長安呢?”

  韓湛沒有立即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先招呼朱儁坐下,隨後問道:“大司農,我且問你,長安城中的穀米多少錢一斛,豆麥又是多少錢?城中的百姓可曾衣食無憂?”

  韓湛的幾個問題,一下就把朱儁問住了。若是朝中大事,朱儁還能說出了個子醜寅卯,可問到民生的問題,他就啞口無言了。

  見朱儁答不上來,韓湛對他說道:“據本侯所知,如今的穀米是一斛五十萬錢,豆麥二十萬錢,城內很多地方都發生了人吃人的情況。聖上在被本侯救走之前,已經安排楊太尉用太倉的米豆,來賑濟災民,才使不少的百姓活了下來。

  如果我們要繼續留在長安,那麽就必須從外地調運糧草,來補充京師所需。您覺得我們長期從冀州千裏迢迢把糧草運過來,合適嗎?”

  “亭侯所言極是。”朱儁不是什麽迂腐之人,聽到韓湛說清楚了不能迎接漢獻帝重返長安的理由,也沒有再固執己見,而是虛心請教:“但不知亭侯是如何打算的?”

  “早在數月之前,我已命監軍沮授在鄴城內大興土木,想必再過一月,新宮殿就可以落成,到時大可將新都定在鄴城。”韓湛覺得要想說服朝中的文武,必須先說服麵前的朱儁:“本侯打算將京師內的文武百官,都遷到鄴城去。至於百姓嘛,願意跟著本侯走的,每天為他們提供食物;不願離開家鄉的,本侯也不勉強,會給他們留下必要的糧食,讓他們繼續在這裏生活。”

  朱儁見韓湛如此耐心地向自己解釋放棄長安的理由,甚至還提出了將長安居民遷移的方案,心裏頓時明白,這個長安隻能放棄了。他在短暫的失落之後,對韓湛說道:“亭侯,老夫明白了。放心吧,若是你明日在朝堂上提出此事,老夫一定說服其他的大臣支持你,把新都定在鄴城,並遷走城裏所有的官員和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