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調停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5      字數:4223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李傕、郭汜的兵馬每日都在城外大戰。雙方死傷狼藉不說,還四處劫掠村落,殺死村裏的老弱,將青壯年編入隊伍,而年輕的女子則搶入營中,分贈給李郭二人的心腹。

  見到李郭兩人的混戰,導致城外的百姓家破人亡,楊彪、朱儁等人於心不忍,便派出了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酈,前往兩人的軍營說項,希望兩人能暫歇幹戈。

  皇甫酈首先去的是郭汜的營寨,他見到郭汜之後,首先開口問道:“大將軍昔日和大司馬情同手足,為何今日卻要兵戎相見?”

  郭汜聽後,怒氣衝衝地回答說:“本將軍待李傕不薄,誰知他卻屢屢對本將軍暗下毒手,若不是本將軍機警,恐怕早已命喪黃泉了。要想罷戰,是萬萬不能了。”

  皇甫酈見無法勸服郭汜,又轉身去了李傕的營寨。剛看到李傕,還沒有來得及說話,李傕就搶先說道:“你莫非是為郭阿多來做說客的麽?若是如此,那就免開尊口,速速離營,否則,我認識你,但我手中的寶劍可不認識。”

  勸和失敗的皇甫酈,灰頭土臉地回到了長安城內,向楊彪、朱儁匯報,說道:“兩位大人,屬下有辱使命,沒有勸服兩人罷兵休戰。”

  楊彪歎了口氣說道:“李郭二人一日不停戰,長安城外的百姓就一日不得安寧。”他扭頭望著朱儁,無奈地說,“想不到有些事情,比你我想象的還要糟糕。”

  就在三人閑話之事,忽然有一名小校來報:“啟稟太尉、大司農,城東方向有滾滾煙塵,似有大軍前來。”

  聽到小校說有大軍到來,皇甫酈是麵露驚惶之色,而楊彪、朱儁二人卻麵露喜色。朱儁低頭問小校:“我來問你,來的兵馬打的是什麽旗號?”

  小校想了想,搖頭回答說:“小的隻看到了遠處的煙塵,還不曾看到兵馬,因此無法猜測來的是何處兵馬?”

  “兩位大人,”皇甫酈朝楊彪、朱儁拱拱手,說道:“如今李郭二賊在城西打得難解難分,如今城東方向又來了一支兵馬,這可如何是好啊?”

  “莫要擔心,”楊彪知道此刻從東麵趕來的兵馬,肯定是楊奉的兵馬,因此心裏一點都不擔心,相反,還是笑著對皇甫酈說:“若要知道來的是哪路人馬,爾隻需隨我到城樓上一觀便知。”

  三人來到了東門的城樓上,此刻兵馬已經接近了城池。朱儁看清楚遠方的旗幟上,寫著“大漢楊奉”四個大字,便確認來的就是楊奉的兵馬。

  大軍來到了距離城池一箭之遙停下,隨後有一名手持宣化大斧的武將從陣中衝出,一直衝到了護城河前。他仰頭望著城牆上,對著城樓上喊道:“我乃是中郎將楊奉的部下徐晃,請城上兄弟打開城門,放我們的兵馬入城。”

  皇甫酈聽說來的是楊奉的兵馬,心裏稍微踏實了一些。從這些兵馬距離城池還有一箭之遙,便主動停下來的舉動判斷,他們是沒打算攻城的。因此,他扭頭問楊彪、朱儁二人:“兩位大人,我們該怎麽辦,打開城門放他們進來嗎?”

  “且慢!”一向謹慎的朱儁抬手製止了正準備命人開城門的楊彪,對兩人說道:“叫門的這員武將,吾從來不曾見過。還是讓楊奉過來,我們再開門不遲。”

  楊彪聽朱儁這麽一說,覺得還是有幾分道理。於是便衝著下麵的徐晃喊道:“城下的將軍,讓楊奉將軍過來,老夫有話對他說。”

  徐晃聽到楊彪這麽說,臉上不禁露出了為難的表情。楊奉命他前來叫開城門,誰知叫了半天,城上不光不開城門,相反還要讓他將主將叫過來。但沒有辦法,如果自己不將主將叫過來,沒準城裏根本不會給自己開城門。

  徐晃返回陣中,將此事對楊奉一說,最後說道:“將軍是否親自去涉險,全靠將軍個人決斷了。”

  楊奉覺得既然自己已經率兵趕到了這裏,若是因為自己不肯到城下與城上的人說話的緣故,而導致對方閉門不納,勢必會對軍心士氣產生不利的影響。想到這裏,他讓徐晃留守中軍,而自己則帶著五十名騎兵,親自來到了長安城下。

  楊奉騎馬來到了護城河前,衝著城樓上喊道:“喂,城上的人聽著,吾乃中郎將楊奉,不知城上是哪位大人啊?”

  楊彪見到城下叫城的人,果然是楊奉之時,心裏頓時踏實了許多。他連忙從垛口探出半邊身子,對著城下的楊奉說道:“楊將軍,老夫是太尉楊彪,請稍等片刻,老夫即可命人開城門,請將軍的兵馬入城。”

  城門打開後,楊奉先帶著五十名騎兵入城。但他穿過長長的門洞,來到了城內,見到站在門洞外的楊彪、朱儁二人,連忙翻身下馬,抱拳向兩人躬身施禮:“中郎將楊奉,見過太尉、見過大司農。”

  楊彪、朱儁兩人連忙上前扶住了楊奉,楊彪笑著說:“將軍來得好及時啊。如今你的兵馬一到,城外的李郭二人便不足為慮了。”

  雖說李郭二人已經混戰了好幾天,但由於楊奉沒有朝京師這裏派細作,因此根本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他隻是接到了楊彪、朱儁二人起草的調兵詔書,才匆匆率兵趕到這裏的。此刻聽完楊彪的話,不禁一頭霧水,他有些驚詫地問道:“敢問兩位大人,不知道李傕、郭汜兩位將軍出了什麽事情?末將率兵到京師,莫非也與他們二人有關?”

  “此事說來話長,我們且邊走邊說。”朱儁留下皇甫酈接應楊奉的軍馬入城,而自己和楊彪兩人則引導楊奉去了西門,準備讓他看看兩軍交戰的場麵。

  楊奉跟著楊彪、朱儁來到了西門,站在城牆上向城外放眼望去,隻見數萬人馬正在距離城池兩百多步遠的地方廝殺。他仔細地看了一下雙方的旗號,不由倒吸一口涼氣。他扭頭問楊彪:“敢問太尉,為何大司空和大將軍兩人會在城外兵戎相見。不知其中發生了什麽事情?”

  楊彪自然不會傻乎乎地告訴楊奉,是因為自己施展的反間計,才讓李傕、郭汜二人反目成仇的。隻能含糊其辭地說:“此事,老夫也不得而知。隻知道前幾日深夜,城內忽然喊殺聲衝天,還以為是馬騰、韓遂的兵馬衝進了城池。派人一打探,才知道是李傕、郭汜兩位將軍不知什麽原因,相互打了起來。”

  朱儁等楊彪說完,朝城外混戰的戰場努了努嘴,說道:“從那日到如今,已過了整整五天,雙方都是日出而戰,日落而歸。若隻是兩軍混戰倒也罷了,但不少亂軍趁機襲擊城外的一些村落,弄得城外是十室九空,僥幸逃得性命的,都進入了長安城內。”

  楊奉想到剛剛在來的路上,見沿途有不少乞討,或賣兒賣女的難民,想必就是從城外逃進來的村民。想到這裏,他點了點頭,望著楊彪問道:“太尉,不知末將可以做些什麽?”

  “李郭二人不能再這樣打下去了。”如果李郭二人沒有禍害城外的百姓,楊彪還巴不得兩人打得越激烈越好。但此刻,他隻希望雙方能早點停戰,讓黎民百姓少受點罪。因此他對楊奉說:“將軍既然有兵馬在手,不妨將雙方約出來,勸說兩人罷兵。”

  楊彪原以為隻要自己一說完,楊奉就會毫不遲疑地答應。誰知自己說完了半天,楊奉還在低頭沉思,臉上一副舉棋不定的表情。

  見到楊奉這副表情,楊彪把臉一板,問道:“楊將軍,莫非你怕了李傕、郭汜不成?”

  “不怕不行,自己畢竟是李傕的屬下。”楊奉在心裏暗自說道:“若是李傕命令自己攻打郭汜,自己是奉命呢,還是抗命?”正是因為在考慮這些厲害關係,因此楊奉遲遲沒有說話。

  好在朱儁是人老成精,他一眼就猜到了楊奉的心思,便笑著對他說:“楊將軍,莫非你擔心自己是李傕的屬下,行事時,有點名不正言不順?”

  “沒錯,末將的確有這樣的擔憂。”楊奉也不隱瞞,而是如實地回答說:“且不說末將曾是李傕的屬下。就算不是,我的兵馬也沒兩人多,一旦打起來,恐怕有點力不從心啊。”

  楊奉的這番話,讓楊彪、朱儁二人陷入沉思之中。他們的心裏在想:讓楊奉去調停,若是雙方答應,那自然是皆大歡喜;若是對方不可接受調停,反而合兵一處,來攻打楊奉,以楊奉的實力,哪裏是兩人的對手。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忽然聽到城下的兵士在大聲嗬斥一人:“城樓重地,閑雜人等不等靠近,還不速速離去。”

  眾人朝城下一看,見徐庶帶著幾個人站在城門旁,想從這裏上城牆去見楊彪和朱儁,誰知卻被守城的兵士所阻。朱儁和楊彪使了一個眼色後,衝著下麵大聲地說:“放他們上來。”

  徐庶來到城牆上,衝著兩人施禮後,又轉頭望著楊奉,笑著問道:“若是徐某沒有猜錯,這位一定是中郎將楊奉楊將軍了?”

  “在下正是楊奉。”楊奉朝徐庶抱拳施禮後,好奇地問:“閣下不知該如何稱呼?”

  “潁川徐庶徐元直。”徐庶在表明自己的身份以後,朝楊奉施禮:“見過楊將軍。”

  朱儁等兩人見禮完畢後,將徐庶拉到一旁,把自己所為難的事情,向他說了一遍,並最後問道:“不知元直可有什麽辦法,能化解當前的局麵嗎?”

  “楊將軍,”徐庶沒有立即回答朱儁的問題,而是先問楊奉:“不知您此來京師,帶來了多少人馬?”

  “一萬五千人。”楊奉聽到徐庶的這個問題,立即回答說:“其中有五千騎兵。”

  “一萬五千人!”徐庶將這個數字重複一遍後,笑著對楊彪、朱儁二人說道:“這麽多的兵馬,要對付李郭二人,想必是綽綽有餘了。”

  “元直,”朱儁聽徐庶這麽說,不禁吃驚地瞪大了眼睛:“李郭二人雖然經過連日廝殺,但他們手下的兵馬,依舊有三四萬之多,雙方加起來有近十萬人。僅僅憑楊奉的一萬五千人,要想打敗他們,談何容易啊!”

  “大司農莫要擔心,”徐庶對朱儁說:“若是讓楊將軍一人對付李郭二賊,這點兵馬的確少了點。但要是他幫助其中一方,去對付另外一方,那麽他的實力就綽綽有餘了。”

  楊彪聽完徐庶的這種說法,不由一頭霧水。而朱儁畢竟是位老將軍,聽到徐庶這麽說,稍作思索,便猜到了徐庶的想法,便試探地問:“元直,莫非你是打算讓楊奉聯絡其中一方,來對付另外一方嗎?”

  沒等徐庶回答,朱儁就連連擺頭說:“不妥不妥。若是楊將軍也卷入了這場混戰,別說調停了,估計要不了多久,他手中的兵馬就會喪失殆盡。”

  “大司農且聽徐某一言,”徐庶望著朱儁說道:“可讓楊將軍為李郭二人調停,讓兩人停戰。若是他們肯聽從楊將軍的調停,就此罷戰倒也罷了;若是有誰不肯,楊將軍大可聯絡另外一方,來共同對付他。”

  聽說徐庶的這種安排,幾人想了想,都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說道:“妙,果然是妙計。”

  楊彪笑著說:“李郭二人經過連番惡戰後,實力受到了損傷,如今都是勢均力敵。若是有人來調停,他們擔心對方會和調停人勾結,對自己不利,肯定會因此而罷戰的。”說完這番話之後,他對楊奉說,“楊將軍,可派出信使,前往李郭二人的軍營,約他們出來相見,再有你做調停。”

  過了一炷香的工夫,兩名信使帶著楊奉親自寫好的書信,從打開的城門出城,分別奔向了李郭二人的營寨,將楊奉的書信交給李傕、郭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