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棄關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4      字數:4213
  “你想抗命?”對於執意要出戰的軍侯,黃忠把眼睛一瞪,說道:“難道本校尉的將令,你都不聽了嗎?”

  軍侯見黃忠發火了,便乖乖地閉上了嘴巴。他倚在垛口旁,望著城下的西涼兵,心裏暗叫可惜,心說若是校尉同意自己出戰,一定可以將這些賊兵殺得片甲不留。

  黃忠看到軍侯鬱鬱寡歡的樣子,便走到他的身邊,對他說道:“說實話,本校尉也想帶兵出城去殺個痛快。但是主公反複叮囑,說李傕、郭汜雖然武藝平平,但他們的手下有一名謀士,著實了得,若是貿然出戰,一不小心就會中了他的奸計,因此我等隻能堅守不出。”

  “校尉,”軍侯苦著臉說道:“城中的糧草最多還能維持五日,若是不擊退李郭賊兵,一旦糧盡,我們將不得不撤出函穀關。想著千裏迢迢來一趟這裏,結果寸功未立,便又匆匆地回去,真是心有不甘啊。”

  其實不光軍侯是這麽想的,周圍的那群軍士也是同樣的想法,他們紛紛附和道:“校尉,我們興師動眾到這麽遠的地方來,結果一仗未打,就撤回冀州,別人說起來,我等也是麵上無光啊。”

  黃忠雖然心裏也覺得一仗不打,就收兵回冀州,別人要是議論起來,的確有點麵上無光。但他心裏卻牢記著韓湛所說的話,為了確保聖駕能順利地到達冀州,就必須在函穀關堅守五天以上。因為他沒有說話,隻是轉身離開了。

  一下城樓,他就迫不及待地趕到了守將府,對韓湛說:“主公,城外有賊兵搦戰,不知可否迎敵?”

  韓湛抬頭望著黃忠,奇怪的說:“漢升,本侯不是告訴過你,說賊兵勢大,我們必須閉門不出。待聖駕遠去後,我們再棄城離開。”

  “可是主公,末將聽說城內的餘糧不足,隻能支持五日左右。”雖說韓湛說不打算出戰,但黃忠還是心有不甘地說:“不如我們在棄關之前,與李郭二賊較量一場。”

  對於黃忠的這種說法,韓湛想了想,隨後說道:“漢升,我們留在這裏,是為了確保沮監軍他們能安全地護送聖駕返回冀州。若是貿然出戰,一旦中了賈詡的奸計,到時函穀關落入了李郭二賊的手裏,他們就可以派兵去追擊聖駕……”

  雖說韓湛的話隻說了一半就停了下來,但黃忠的心裏很明白,自己的主公壓根就沒有出戰的想法,因此隻能喏喏地退出了議事廳。

  見黃忠如此沉不住氣,韓湛的心裏忽然變得有些不踏實。他起身出了議事廳,吩咐羅布備馬,和自己一起到西門看看。

  韓湛登上城門樓時,守在這裏的軍士紛紛向他見禮。恰巧那位慫恿黃忠出戰的軍侯也在,他見韓湛在和軍士們揮手致意,便走過去壯著膽子說:“主公,城外有賊兵叫戰,請讓屬下出戰。屬下一定……”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韓湛抬手製止了。韓湛笑著說:“這位軍侯,你真的以為城下就隻有這幾十個西涼兵嗎?”

  軍侯聽韓湛這麽一說,不禁一愣,反問道:“難道他們還會有埋伏嗎?但不會啊,屬下仔細查看過四周,其餘的賊兵都待在營寨之中。”

  “若是賊兵都待在營寨之中,難道李郭二人會派這幾十個兵士出來送死嗎?”韓湛指著兩側的山丘,對眾人說道:“兩側的山丘之後,隱隱有殺氣透出。若是本侯所料不錯的話,賊兵一定在山丘後有伏兵。”

  韓湛的這番話,讓眾兵士半信半疑。但想到對方是自己的主公,就算說錯了,大家也做出了一副“原來如此”的樣子,心中卻在想這個主公怎麽忽然變得如此膽怯了。

  就在韓湛轉身準備離開時,忽然聽到一個軍士喊道:“你們快看,叫陣的賊兵走了。”韓湛扭頭一看,那些在城外叫陣的西涼兵,正拖著兵刃,晃晃悠悠地朝回走呢。

  軍侯猛地一拳砸在了垛堞上,懊惱地說:“可惜,真是可惜!”

  韓湛看到軍侯的這種反應,反而不急著離開,他停下了腳步,對軍侯說:“這位軍侯,本侯與你打個賭,若是在叫陣的西涼兵回營後一炷香,還沒有伏兵從山丘後出來,本侯就認輸了。明日再有賊兵叫陣,本侯就允許你出戰。”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軍侯聽韓湛這麽說,頓時是喜出望外,隨後他就趴在了垛口,瞪大眼睛朝山丘的方向望去,看是否有伏兵出現。

  “且慢,”韓湛見軍侯高興得有點過於了,便追問道:“本侯輸了,就同意你可以出戰;但假如你輸了,又該如何呢?”

  軍侯撓了撓後腦勺,有些為難地說:“若是屬下輸了,屬下願意謹遵主公號令,主公命朝東,我絕不朝西。”

  那些西涼兵剛剛回到營中,北側的山丘後麵忽然冒出一隊人馬,沿著官道朝遠處的營寨而去。軍侯看到這種情形,不禁驚出一身冷汗,暗說:“好險,好險。”因為剛剛不光他想出戰,甚至還慫恿黃忠也出戰。如果黃忠真的點兵出城,去攻擊那些叫罵的西涼兵,此刻已陷入了賊兵的重圍。

  恰巧此時,黃忠聽說韓湛來了西門城樓,也趕上來相見。正好也看到了從山丘後麵出來的伏兵,心裏暗叫僥幸,心說幸好主公堅決不肯出戰,否則就正中賊兵的奸計了。

  韓湛一轉身,看到黃忠就站在不遠處,便朝他招了招手,對他,也是對城牆上的所有人說:“我們隻要在城裏堅守幾日,待聖駕遠去後,我們即可棄關而去。既然本侯把你們從冀州帶出來了,那就要一個不少地全部帶回去。”

  沮授等人離開了函穀關之後,每日宿營時,都要派出信使向韓湛稟報,說車駕到了什麽什麽地方之類的。韓湛看了沮授的書信,心中反而越發不踏實。按照原來的計劃,車駕每天至少能走七八十裏地,自己在函穀關擋住李郭二人五天,那麽車駕就在數百裏之外,就算李郭二人占據了函穀關,並派兵追趕也來不及了。可如今每天隻能走五十裏,也就是說,要想等他們到達安全距離之外,又需要耽誤兩三天的時間。

  想到這裏,他命令羅布請來了黃忠,和他商議道:“漢升,我打算晚上派兵去劫營,不知你可否擔此重任?”

  黃忠見韓湛下定決定堅守不出,早就放棄了出戰的打算。此刻聽到韓湛這麽說,不禁一愣,隨後反問道:“主公,前兩日你一直不肯出戰,今日為何反要出擊,莫非出了什麽變故?”

  韓湛點了點頭,皺著眉頭說:“沮監軍他們的行軍速度太慢,三天隻走了百裏。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比原計劃在函穀關多停留兩日,方能棄關。我打算派你今晚去劫營,不求殺敵多少,隻需讓李郭大軍陷入混亂即可。這樣當我們棄關而去時,他們至少在一兩日內不敢再到關前來叫戰。”

  黃忠想到城裏隻有三千騎兵,韓湛讓自己去劫營,肯定不會將全部兵馬都交給自己指揮,因此小心翼翼地問:“不知主公可以給黃某多少兵馬?”

  韓湛伸出一根手指說道:“關內兵馬有限,我隻能給你一千騎兵。”

  “一千就一千,”黃忠反正也沒想到能將全部兵馬帶走,反正今晚是去偷襲,又不是強攻,兵馬多了,反而容易暴露行蹤,因此他爽快地答應道:“末將一定不負主公重托,定將李郭二賊殺得魂飛膽喪。”

  當夜,黃忠帶著一千騎兵,馬摘鈴鐺,人銜枚,悄悄地接近了李郭大軍的營寨。他們撥開寨外的鹿角後,高聲地呐喊著衝進了營寨。黃忠帶著一千騎兵在營寨中左衝右突,不光斬殺那些從帳內衝出的西涼兵,還四處放火,讓李郭大營陷入一片慌亂。

  站在城樓觀戰的韓湛,望著遠處大營裏的火光,心中不禁暗自感到惋惜,假如自己手裏還有萬餘兵馬,今晚定可將李郭大軍擊潰。可惜劫營的隻有黃忠的一千兵馬,就算李郭大營再亂,但能殺傷的西涼兵也非常有限。

  黃忠帶著騎兵在營寨內衝殺了半個多時辰,隨著李郭等人緩過勁來,集結兵馬來迎擊,他才調頭返回了函穀關。等到黃忠的劫營兵馬離開後,李傕、郭汜派人清點兵馬,發現死傷了約有五千人。

  韓湛看到黃忠率兵返回,連忙命人開城門放吊橋,將黃忠等人迎進了函穀關。黃忠見韓湛在城門口迎接自己,慌忙翻身下馬,抱拳施禮:“末將參見主公!末將幸不辱命,將李郭二賊的大營攪得大亂。”

  韓湛望著黃忠身後的那些兵馬問道:“不知將士傷亡如何?”黃忠連忙命人清點劫營的人馬,發現不過折了數十人,傷了一百多人。

  李郭二人被韓湛劫營後,深怕對方冷不防再來一次,連忙兵退十裏下寨。這樣一來,函穀關前便變得冷冷清清,連著五天,都沒有再派兵挑戰。

  雖說李郭二人沒有再派兵前來騷擾,但是令韓湛頭疼的事情又發生了,關內的糧草幾乎耗盡了。關內的三千守軍都是騎兵,人一兩天不吃飯,還能堅持;可是戰馬沒有草料,如何衝鋒陷陣?

  因此韓湛和黃忠商議之後,決定連夜撤出函穀關,去追趕漢獻帝的車駕。

  當天夜裏,他們悄悄地打開東門,三千騎兵魚貫而出,沿著官道去追趕沮授所率領的大隊人馬。

  押解糧草回來的賈詡,看到李傕、郭汜等人的大營,居然後撤了十裏,不禁驚詫萬分。在問清楚情況後,不禁連連跺腳說:“糟糕,韓家小兒要想逃。”

  “想逃?”李傕聽到賈詡這麽說的時候,不禁一愣,一頭霧水地反問道:“如今聖駕就在函穀關,他往什麽地方逃?”

  此時郭汜也回過神來,對李傕說道:“稚然,我們中計了。那日劫營的兵馬,不過千人。而函穀關的守軍有五千,若是兵馬還在城內的話,他們早就出城迎戰了。要知道以呂布之勇,再加上沮授的計謀,我們就算有賈軍師的相助,也別想討到好去。”

  “沒錯沒錯,”李傕能混到現在的地步,也不是一個蠢人,經賈詡和郭汜的提醒,他立即意識到自己中了韓湛的計謀,連忙吩咐人:“來人啊,擊鼓升帳。”

  一個時辰之後,李郭的大軍來到了函穀關外。賈詡指著城頭對兩人說道:“兩位將軍請看,雖然城頭有旌旗如雲,但卻看不到一個守軍,分明是一座空關。”

  李傕聽後,頓時怒不可遏,連忙命令手下的兵馬扛著竹梯登城。那些兵士戰戰兢兢的來到城牆前,架起了竹梯,一步一抬頭地朝上麵爬,深怕會有幾塊巨石落下。但一直到他們爬進垛口,也沒有看到有人放箭或者扔滾木礌石。

  上了城牆的兵士們,在四處搜尋了一番,見沒有發現守軍,連忙放下吊橋,並打開了城門,讓李郭大軍進城。

  見自家的兵士爬上城牆後不久,就打開了城門、放下了吊橋。李傕就算是傻子,也知道函穀關如今空無一人,他大吼一聲:“氣煞我也。”隨後策馬向敞開的關門衝去。

  大軍進入關內,到處搜尋一番後,沒有發現一個人。賈詡對兩人說道:“若是二位將軍向救回聖駕,不如立即派遣一支騎兵去追擊,若是賈某所料不錯的話,晝夜兼程,隻需一兩日就能追上聖駕。韓家小兒孤軍在外,必然擋不住我們的西涼鐵騎。”

  李傕望著郭汜說道:“我領兩萬騎兵去追趕聖駕,你和賈軍師留在關內。待這裏的事情處置妥帖之後,再領兵前來與我匯合。”

  “呂布勇猛過人,”雖說西涼兵多,但郭汜想到呂布,還是有些不寒而栗,他連忙叮囑李傕,“稚然可要多加小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