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函穀關內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4      字數:4208
  韓湛朝張遼拱手還禮,笑容滿麵地說:“文遠專程來訪,本侯不曾出府相迎,還請不要怪罪哦。”

  張遼來這裏之前,本來是抱著忐忑的心情,見韓湛對自己如此熱情,懸在心頭的巨石總算放下了。

  來到議事廳內坐下,韓湛命人擺設酒宴,招待張遼。雖然他急於招納張遼,但他心裏更明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道理,等酒菜上桌之後,不停地向張遼勸酒。

  酒至半酣,韓湛忽然對張遼說道:“文遠,函穀關的設施簡陋,待回到冀州之後,我再重新設宴款待你們。到時一定要請成廉、宋憲等人同來哦,此次能救出聖駕,他們也功勞不小。”

  聽到韓湛誇獎成廉、宋憲等人,張遼連忙謙虛地說:“韓冀州過獎了,此乃舉手之勞,不足掛齒。”

  “文遠此言差矣。”一旁的沮授插嘴說:“若不是成廉、宋憲、魏續三位騎督,領著兵馬在東門內和李郭叛軍廝殺,確保城門不失,否則我等哪裏能將聖駕救出京師。”

  三人相談正歡之時,董承從外麵急匆匆的走了進來。看到幾人在飲酒作樂,先是一愣,隨後朝韓湛躬身施禮,說道:“亭侯,在下剛收到京師傳來的聖旨,讓我等關閉城門,不得放任何人過關。待李郭二位將軍的人馬到了以後,再做處置。”

  “奇怪?”沮授聽董承這麽說,一臉疑惑地說道:“聖駕如今就在函穀關,他怎麽可能從京師傳來聖旨?莫非是李郭二人假借聖上之名所發的矯詔?”

  韓湛不是神仙,自然不清楚王允發現漢獻帝失蹤之後,曾經命一名內侍假冒皇帝一事。但對於沮授的猜測,他卻表示了讚同:“公與所言極是,聖駕離宮匆忙,不曾隨身攜帶玉璽。李郭等人偽造聖旨,真是再容易不過了。”

  韓湛接過董承手裏的聖旨,快速地瀏覽一遍後,起身說道:“諸位,隨本侯到後堂去見駕,讓陛下也看看這道假聖旨。”

  …………

  且說李郭等人取了長安,按照計劃,原打算尋找董卓的屍首,並風光大葬。但忽然出了假皇帝一事,兩人就無心再在長安待下去,留下張濟、樊稠兩人負責安葬董卓之事,自己領兩萬騎兵,晝夜兼程趕往函穀關。

  行軍途中,郭汜問李傕:“稚然,你覺得函穀關接到了我們的消息之後,能將劫持聖駕之人攔在關內嗎?”

  李傕皺著眉頭說:“據內侍所言,劫走聖駕之人,是讓天子乘坐馬車離開宮城的。隻要有馬車的拖累,那麽他們的行軍速度就一定不會太快,我們都是騎兵,想必能在到達函穀關前,追趕上他們。”

  郭汜左右張望了一番,將所有的兵將都在數步之外,不用擔心他們會聽到自己和李傕之間的談話,便壓低嗓門問道:“我們追上聖駕之後,若是他不肯回轉京師,我們又該如何處置呢?”

  李傕冷笑一聲說道:“若是他不識好歹,不肯隨我等返回京師,到時……”說著他用手在脖子上抹了一下,“就別怪我等不給他麵子了。”

  “你要弑君?”李傕的話將郭汜驚出了一身冷汗,他小心翼翼的問:“稚然,你有沒有考慮過,一旦殺掉了當今皇帝,我們該如何麵對天下人?若是各路諸侯聯合來討伐我等,我們可有應對的實力?”

  郭汜的話給李傕提了個醒,讓他想起當初十八路諸侯討董卓之時,若不是有呂布、華雄之流給聯軍已重創,如今皇帝在哪家諸侯的手裏,還真說不定。同時,他也想起如今還蹤影全無的呂布,便喃喃地說:“不知呂布逃出京師之後,可否遇上了劫持聖駕的人,雙方見麵後,是否會打起來。”

  “我覺得不可能。”對於李傕的這個猜測,郭汜立即搖著頭表示否認,他甚至還強調說:“不光不會打起來,沒準呂布還是同謀。否則皇宮大院,豈能如此容易就將皇帝劫持出來?”

  “若呂布真的與劫持者是同謀,”李傕皺著眉頭說:“如果兩軍相逢,我們還真奈何不了他們。”

  對於李傕的擔憂,郭汜想了想,隨後說道:“若真的與呂布狹路相逢,我們隻能閉門不住,但賈軍師所率的大軍趕到,再和呂布決一死戰。哼哼哼,他就算勇冠三軍,麵對我們的千軍萬馬,他一個人也是獨力難支。”

  兩人在路上行了兩天,忽然有探馬來報:“啟稟兩位將軍,呂布和聖駕已經進入了函穀關。如今關門緊閉,城上戒備森嚴,似乎早就有了準備。”

  “該死,”李傕聽到探馬的回報,不禁氣憤地說:“關中守將是怎麽回事,函穀關易守難攻,也能叫呂布這個有勇無謀的匹夫占去?”

  郭汜考慮問題,要比李傕全麵一些。他仔細將探馬的話分析了一番,便猜出了端倪:“稚然,非是關中守將主動開城迎呂布,而是他早就遭了毒手。”

  “遭毒手?”聽到郭汜這麽說,李傕一臉茫然地反問:“誰會對他下毒手?”

  “還能是誰,”郭汜撇了撇嘴說道:“自然是關中副將董承。”

  “董承,他不是牛輔的舊部,怎麽會對守將下毒手呢?”李傕剛說到這裏,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他抬手在自己的額頭猛地拍了一巴掌,懊惱的說:“該死,該死,我怎麽忘記董承之女,乃是當今聖上最寵信的董妃呢。看來是董承看到聖駕到了函穀關,就動手殺掉了守將,擅自開關迎呂布入關。”

  想到這裏,他連忙將手高高地舉過頭頂,命令大隊停下。等騎兵都停止了前進,李傕連忙叫過一名都伯,命他帶人火速趕往賈詡的營中,讓他晝夜兼程地趕過來與自己回合,等兵馬充足之後,再攻打函穀關也不遲。

  …………

  按照韓湛原來的想法,讓漢獻帝在函穀關裏休息一天,然後第二次便馬不停蹄地趕完冀州,盡快離開這危險的地方。但看到李郭等人所發的假聖旨之後,他的想法發生了改變,他知道就算自己此刻棄關而去,李郭等人也可以率兵尾隨追殺,到時就是兵敗如山倒,就算自己有經天緯地之能,也無法扭轉乾坤了。

  因此他第二天一早,就召集冀州文武到議事廳議事。董承、呂布、張遼等人也列席了會議。會議開始後,沮授先出來對眾人說道:“據探馬回報,李郭所率的兩萬騎兵,距離城池隻有四十裏。若我們此刻棄關而去,李郭二賊勢必會率兵尾隨追殺,到時別說聖駕會被他們劫走,就連你我的性命也難保。”

  “沮監軍,”沮授的話剛說完,典韋就站出來說道:“若是李郭二賊來犯,請讓典某出戰,某一定將他們殺得片甲不留。”

  “李郭二人不足慮,”韓湛開口說道:“他們手下的軍師賈詡,是一個難纏的角色,若是有他在,我們要想打敗李郭二人,基本是不可能的。”

  一向心高氣傲的呂布,聽到韓湛這麽說,忍不住站出來說道:“韓冀州所言極是,吾曾與李郭等人交過手,交戰之處,某還是所向披靡,殺得李郭等人望風而逃。奈何出了個賈詡,他所用的計策煞是歹毒,一免讓李郭二人拖住吾,另外一麵則讓張濟、樊稠二人繞路去攻取長安,使某首尾不能相顧,結果大敗而歸。”

  站在附近旁聽的張遼,聽到呂布這麽說的時候,心中不禁一陣冷笑,心說要不是你當初惦記著長安的美人,一意孤行非要回長安,結果差點害得出征大軍全軍覆滅。自己如果不是命大的話,早就死在亂軍之中。

  自從昨日他私下拜訪韓湛,並向對方表明投靠之意。但韓湛並沒有立即答應,而是委婉的說:“此乃人生大事,文遠千萬莫要輕易地做出決定。不妨隨本侯前往冀州,且住上一段時間。若到時你還覺得本侯是一個可以投靠的主公,還願意來投靠的話,本侯一定掃榻相待。”

  在了解了韓湛的心事後,張遼返回住處,對成廉、宋憲等人說明了韓湛的意思。雖然韓湛隻是讓眾人跟著到冀州走一趟,但宋憲卻從中聽到了不同的味道,他連忙朝張遼抱拳施禮,口中說道:“恭喜騎都尉,看來韓冀州是準備接納你了。”

  張遼和成廉、宋憲等人達成了共識後,對韓湛和冀州文武的態度,也就變得越發恭謹。此刻聽到呂布在談李郭等人如何難對付,他心裏不由無名火氣,他等呂布說完後,上前一步說道:“亭侯,若是您信得過在下。請撥給我五千人馬,我定可取李傕、郭汜二人的人頭來見。”

  “文遠請起。”韓湛見張遼主動請戰,心中暗想,連忙讓他起來,同時說道:“雖說關中的兵馬,沒有李郭二人的多,但是他們要想奪取函穀關,卻無異於登天。等他們來到城下後,我們不妨堅守不出,待他們糧盡之後,再出城決戰也不遲。”

  張遼聽到韓湛這麽說,連忙答應一聲,又重新退入了隊列之中。而一旁的呂布,見到張遼對韓湛如此恭謹,不禁重重地哼了一聲。隨後他朝韓湛抱拳說道:“韓冀州,吾還有要事在身,就不叨擾了,告辭!”說完便揚長而去。

  看到呂布的背影,幾名冀州武將都氣得頭冒青煙。典韋怒氣衝衝地說:“主公,呂布無禮,請允許某帶三千兵馬,前去與他決一死戰。”

  韓湛聽過沮授所說的冀州版“三英戰呂布”,知道典韋不是呂布的對手,連忙安慰他說:“典將軍莫要氣惱,呂布勇冠三軍、武藝天下無敵,難免會心高氣傲一些。你不必和他計較。”

  說完這番話時,韓湛朝沮授拋去了一個眼神,示意他說:“看到了吧,我說呂布不好收拾吧,說對了吧?”

  沮授自然知曉韓湛眼神所代表的意思,點點頭說:“主公所言極是,呂布武藝高超,放眼天下,能與他單挑獲勝者還一個都沒有,因此難免有點心高氣傲,典將軍不要和一番見識。”典韋見韓湛和沮授都這麽說,隻能乖乖地上嘴,氣呼呼地退回了自己站立的位置。

  沮授等典韋退入了隊列中,又向韓湛建議說:“主公,若授所料不差的話,賈詡此刻一定不在軍中。”

  韓湛忌憚的隻有賈詡一人,此刻聽沮授說他不在軍中,便好奇地問:“公與,你是怎麽知道賈詡不在軍中的?”

  “李郭等人從西涼興兵進犯長安,無法是為董卓複仇。”沮授望著韓湛,向他解釋說:“如今他們已經攻破了長安,肯定要留人在京師搜尋董卓的屍骨,然後風光大葬。這些繁瑣的事情,交給張濟、樊稠兩人來辦,肯定是不行的。因此授覺得,賈詡一定還在京中布置董賊的葬禮,無暇顧及到函穀關這裏。”

  對於沮授的分析,在場的人都紛紛點頭表示讚許。韓湛更是問道:“公與,你覺得我們現在該怎麽辦?”

  “李郭二人兵多,但大多新附不久,尚未歸心。”沮授信心十足地說:“若是我們派出一支騎兵,前去襲擾的話,定可使李郭二人軍中大亂。隻要兩人心生恐懼,不敢率兵攻打函穀關,我們就有足夠的時間做防禦準備。甚至還可以乘機派人先護送聖駕離開,等聖駕到了安全的地方,我們再離開函穀關也不遲。”

  韓湛原本就有想給李郭二人來個下馬威的想法,此刻聽到沮授這麽說,他點了點頭,隨後轉頭望著黃忠說道:“既然如此,待李郭二人率兵前來函穀關之時,漢升便領三千騎兵出城,給他們一點顏色嚐嚐。”

  站在隊列裏的黃忠,聽到韓湛的吩咐,連忙出列,躬身抱拳施禮,大聲地說:“末將領命!待明日李郭二人的兵馬到了,末將一定將他們殺個落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