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王允獻貂蟬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4      字數:4643
  就在王允在施展連環計之時,沮授也沒閑著,他此行的目地,除了交好朝中大臣和董卓的手下外,還要前去拜訪蔡邕,說服他離開長安,前往冀州與蔡琰團聚。

  不過他的運氣不好,去蔡府時,府裏的下人回複說:“我家大人到郿塢去了,至於何時能回,小人也不得而知。”

  由於沮授知道連環計一開始,董卓的性命就進入了倒計時,而和董卓綁在同一根繩子上的蔡邕同樣危險,因此他一有空就前往蔡府,希望能遇到蔡邕。但令人遺憾的時,他連著去了四五天,蔡邕依舊沒有回來。

  這日他再次在蔡府撲空後,隨行的墨泉對他說道:“沮先生,與其每日裏這樣白跑路,倒不如讓小的帶兩個留在這裏等候。一旦看到蔡侍中回府,小的會立即命人會驛站向先生稟報。不如先生意下如何?”

  沮授想到自己不時還需前往司徒府,幫王允出謀劃策,不可能每天都跑到蔡府來等蔡邕,因此對墨泉的這個提議,他思索了片刻後,便點頭答應了。

  他留下墨泉和兩名兵士,自己帶著人前往司徒府。王允聽說他的到來,連忙出門相迎,並領著他來到了密室。

  等進入了密室,沮授開門見山地問:“子師先生,情況如何?”

  “呂布已經入甕。”既然是在密室之內,王允說話也就沒有什麽顧忌了:“明日董賊會從郿塢歸來,到時老夫想個辦法,將呂布支走,然後便可以請董賊過府,將貂蟬獻與他。”

  “董賊明日要從郿塢歸來?”沮授聽到這個消息時,腦子裏靈光一閃,心說莫非蔡邕也會一同回來。

  “沒錯,董賊也派人來報,說明日午後趕回京師,讓京中文武官員都出城迎接。”王允用遺憾的語氣說道:“若我們早點實施這個連環計,就可以在董賊回京之際,讓呂布將其斬殺。”

  “子師先生,欲速則不達,若操之過急,反而容易誤事。”沮授見王允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連忙勸說道:“既然呂布已經中計,那麽董賊授首也是早晚之事。”

  “公與所言極是。”王允聽沮授說完後,連忙點著頭說:“是老夫太急於求成了。”

  按照最初的計劃,王允應該在這幾天請董賊到司徒府,但如何支開呂布,卻是一個問題。沮授也沒有什麽好的辦法,隻能向王允請教:“子師先生,不知有何辦法,可以將呂布從董賊的身旁支開一段時間?”

  王允想了一陣,回答說:“董賊前往郿塢之前,袁術寄給司空張溫的書信,不慎落入了呂布之手,結果給他招來了殺身之禍。等董賊回京之後,老夫可誆言在城外發現了張溫的同黨,董賊必派呂布前去處置,到時老夫就可以找機會將董賊請到府中。”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都按照王允和沮授所計劃的發展。在迎接董卓回京時,王允裝出一副神秘的樣子,對董卓說道:“太師,老夫聽報,張溫逃走的家眷在城東出現,恐怕是想逃往壽春投奔袁術。”

  董卓對張溫私通袁術之事一直耿耿於懷,否則也會命呂布將他當堂斬殺,此刻聽說張溫的家眷出現在城東,似乎有投奔袁術的兆頭,不禁勃然大怒,連忙叫過呂布吩咐道:“汝速率鐵騎一千,到城東去追殺張溫餘孽,勿使一人走脫。”

  等呂布領命離開後,王允又假惺惺地說道:“老夫欲屈太師車騎,到草舍赴宴,未審鈞意若何?”

  董卓因為王允一向對自己恭敬有加,也不願意掃他的麵子,便爽快地說:“司徒見招,即當趨赴。”

  兩千鐵甲軍護送董卓來到了司徒府,將府邸圍得水泄不通。待董卓下車後,上百名手持長戟的甲士,簇擁著他來到了前廳,並分列兩旁,以保護他的安全。

  王允請董卓上座後,在一旁坐下。他趁著下人擺酒菜時,小心翼翼地對董卓說道:“太師,老夫有一個忘年好友,對太師仰慕已久,想親來覲見,不知可否?”

  董卓沒想到王允說出這樣的話,臉上露出了不悅的表情:“司徒,不知你打算給我引見何人啊?”

  王允知道假如不說出沮授的身份,董卓是絕對不會見的,便恭恭敬敬地回答說:“冀州監軍沮授沮公與!”

  “沮授沮公與,我倒曾經聽說過。”董卓望著王允問道:“既然他是冀州監軍,不呆在冀州,跑到長安來作甚?”

  “新任冀州牧派公與到京師給太師送禮。”王允笑著說,“可惜太師前幾日去了郿塢,他已經在此空等了好幾日。”

  得知是千裏迢迢來給自己送禮的,董卓的臉上浮出笑容:“既然是冀州牧所遣使者,司徒還不快快請他來此相見。”

  王允連忙吩咐下人,將等在後院的沮授叫到前廳來。不多一會兒,沮授垂著頭跟在下人的身後,朝前廳而來。雖說他是奉董卓之命而來,但守在門口的甲士還是將他全身搜索一遍,免得他在身上暗藏利刃,趁機行刺董卓。

  沮授進入廳內,走到距離董卓五六步的地方,匍匐在地,口稱:“冀州監軍沮授見過太師!”

  “公與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多謝太師!”沮授從地上站起後,從袍袖裏取出一份禮單,態度恭敬地說:“這是我家亭侯獻與太師的禮物,請太師笑納!”

  董卓朝旁邊的一名甲士一擺頭,那甲士連忙上前,從沮授的手裏接過禮單,轉身回來董卓的麵前,將禮單遞給了他。

  董卓打開禮單,見上麵的禮物繁多,不由喜形於色,連忙吩咐左右:“來人啊,給公與先生設座賜宴。”

  “多謝太師!”沮授向董卓致謝後,在幾案前坐下,並朝對麵的王允使了一個眼色。

  飲了幾杯酒之後,董卓望著沮授問道:“公與啊,我與你家亭侯素昧平生,他為何要派你千裏迢迢來京師送禮啊?”

  沮授連忙站起身,恭謹地說:“回太師,我家亭侯說:太師盛德巍巍,伊、周不能及也。有心親來京師拜訪,又擔心太師嫌他年幼、身份不顯,不肯相見。便派授攜重禮前來京師,向太師轉達他的仰慕之意。”

  “漳水亭侯太客氣了。”看在眾多禮物的份上,董卓心情愉快地說:“雖說他年未弱冠,但卻是一位難得的少年英雄,小小年紀就從袁本初奪回父輩的基業。如果能力,當今天下幾人能及啊。公與回到冀州,盡可告訴漳水亭侯,若想到長安來,我一定掃榻相迎。”

  “多謝太師。”沮授裝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說道:“授回到冀州,一定向亭侯轉達太師的美意。”

  三人邊喝邊聊,約莫過了一個時辰,王允忽然開口說道:“太師,老夫有機密之言,想與太師言之,不知可否到後堂再敘?”

  在得到董卓的許可後,王允引導兩人來到了後堂。由於有機密事要談,董卓讓身邊的甲士都退出了堂外。

  看到董卓身邊一個人都沒有時,沮授裏忽然冒出了行刺董卓的念頭,他心想,若此事突然動手,沒準能將董賊殺死。但他很快就否定了自己的這個想法,他想到昔日越騎校尉伍孚,就曾經當眾行刺董卓,但董卓力氣大,一把抓住了伍孚的雙手,使其無法動彈。一位武將尚且如此,自己和王允兩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難道還能對付董卓嗎?

  董卓不知道沮授心裏所想的事情,而是望著王允問道:“司徒喚我到此,有何見解?”

  王允走到董卓的麵前跪下,說道:“老夫自幼頗習天文,夜觀乾象,漢家氣數已盡。太師功德振於天下,若舜之受堯,禹之繼舜,正合天心人意。”

  聽說王允讓自己受禪,董卓不禁吃了一驚,雖說他的心裏一直想當皇帝,但顧忌天下悠悠之口,所以始終不敢廢掉漢獻帝而自立。此刻聽到王允這麽說,他笑著擺了擺手:“董某安敢忘此!”

  王允朝一旁的沮授使了個眼色,沮授立即心領神會,上前跪在王允的身旁,繼續說道:“太師,自古有道伐無道,無德讓有德,豈過分乎!”

  見王允和沮授二人,都勸自己即皇帝位,董卓不禁嗬嗬地笑了起來。他伸手向兩人虛扶一把,開口對他們說道:“若果天命歸我,爾等當為元勳。”

  隨後王允命人重新擺上酒宴,隻留下侍女在一旁侍候。過了片刻,王允對董卓說道:“太師,有酒沒曲,甚是乏味。老夫家中有一群歌姬,還算有幾分姿色,讓她們來為太師跳舞助興,不知可否?”

  聽說有美女跳舞,董卓連點了幾下頭,說道:“如此甚好!”

  王允得到了董卓的許可,便命人招來了府中的歌姬,為董卓撫琴吹笙,而貂蟬則和幾名舞女廳中舞蹈。

  董卓見過無數的美女,剛開始對跳舞的貂蟬沒太在意,但當他看清楚貂蟬的容貌後,頓時半邊身子都酥了。他的目光死死地盯著貂蟬,嘴裏卻在問王允:“司徒,此女是何人啊?”

  “回太師的話,”見貂蟬果然引起了董卓的注意,王允不禁心中暗喜,連忙回答說:“此乃府中的歌伎貂蟬也。”

  “能唱否?”

  王允立即命貂蟬給董卓單獨唱了一曲。

  董卓對貂蟬是越看越滿意,他招呼貂蟬坐在自己的身邊,伸出雙手抓住了貂蟬的小手,笑嗬嗬地問:“小娘子青春幾何?”

  麵對臃腫不堪的董卓,讓貂蟬有一種惡心欲吐的感覺。但為了王允的大計,她不得不忍辱負重,還強顏歡笑地說:“賤妾年方二八。”

  董卓聽後,雙眼笑得迷成了一條線:“真神仙中人也!”

  見董卓被貂蟬迷上了,王允連忙起身趁熱打鐵地說:“老夫欲將此女獻上太師,未知太師肯容納否?”

  聽到王允準備將貂蟬送給自己,董卓真是喜出望外,但他卻言不由衷地說:“如此見惠,何以報德?”

  王允連忙賠笑說:“此女得侍太師,其福不淺。”

  董卓見王允將貂蟬送給自己,乃是一番誠意,也不再繼續推脫,向王允道謝後,便大大咧咧地接受了。

  王允見董卓接受了貂蟬,心裏暗鬆了一口氣,便走到廳門口,衝著外麵的下人吩咐道:“速速去準備一輛馬車,老夫要親自將貂蟬送往相府。”

  董卓得了美人,正考慮該如何向王允辭行,好早點回去享受這位如花似玉的美人。聽到王允吩咐下人安排車輛,便趁機提出了告辭。

  王允親自扶著貂蟬上了停在府門前的馬車,又親自陪同董卓返回了相府。等看到載著貂蟬的馬車進了相府,他才調頭往自己的司徒府而去,準備回去與沮授商議接下來該做的事情。

  誰知沒走出多遠,就被一名騎馬的武將攔住了去路。王允抬頭一看,對麵的武將騎著赤兔馬,手裏提著一柄方天畫戟,正是被董卓派往城東追殺張溫家眷的呂布。王允沒有想到會在這裏遇到呂布,連忙裝出一副驚喜的樣子問道:“不知將軍為何在此?”

  呂布策馬上前一把揪住王允的衣襟,厲聲問道:“司徒既以貂蟬許我,今又送與太師,何相戲耶?”

  王允聽到呂布的這話,沒有做任何的辯解,而是朝左右張望了一番,隨後壓低聲音說道:“將軍此非說話處,且請到草舍去。”

  呂布急於知道王允為何要將貂蟬送給董卓,便隨王允返回了司徒府。下馬入後堂,敘禮畢,王允長歎一口氣,望著呂布裝出一副不解的樣子問道:“將軍何故怪老夫?”

  呂布冷冷地哼了一聲,隨後說道:“我回城時,有屬下來報我,說你把氈車送貂蟬入相府,是何意故?”

  聽到呂布這麽說,王允的臉上立即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將軍原來不知!今日將軍離去後,太師對老夫說:‘我有一事,要到你家裏去詳談。’老夫因此準備小宴等候。太師飲酒中間,說:‘我聞你有一女,名喚貂蟬,已許吾兒奉先。我恐你言未準,特來相求,並請一見。’老夫不敢有違,隨引貂蟬出拜公公。太師曰:‘今日良辰,吾即當取此女回去,配與奉先。’將軍試思:太師親臨,老夫焉敢推阻?”

  呂布聽王允說完後,頓時羞得滿臉通紅,他連忙起身向王允躬身施禮,並道歉說:“是布一時魯莽了,請司徒莫要怪罪,來日布自當登門負荊請罪。”

  王允笑著說:“小女的妝奩尚在家中,等太師將小女送到將軍府中,老夫便當親自送至府中。”

  被王允忽悠了的呂布,真的以為董卓會將貂蟬許配給自己。又和王允聊了幾句後,便起身告辭了。

  見到呂布離開,躲在屏風後麵的沮授走了出來,對王允說:“子師先生,如今貂蟬已獻給了董卓,剩下的事情,就隻能看貂蟬如何挑撥他們父子之間的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