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血雨、猩霧、殺聲
作者:秋旻胡圖圖      更新:2020-06-02 13:45      字數:3439
  過了今夜,便是天啟五年了,此事,柳城安已經入獄盡三個月的光景,張欽漸抵達京也已經快要一個月了,目前,大霧彌漫,數丈以外人畜不見。

  到了夜裏,濃霧更成為一座讓人望而生畏的屏障,仿佛一堵鐵牆一般,讓人感到窒息。

  京城裏的官員在吃罷團圓飯之後,趕緊換上正裝,拿著賀表,趕緊朝紫禁城走去。

  如若沒有大霧,你將會看見這樣的場景,文武百官浩浩蕩蕩地集結在神武門,在接受守衛的檢查之後,方可以進入。

  但濃霧彌漫,隻聞其聲,不見其影。

  原本欣欣嚷嚷的街道,也因為濃霧,而失去了其特有的興味,在這個時候燃放爆竹,顯得奇怪,在看不見的情況下,總讓人感受到一種驚慌的感覺。

  所以,孩童們百無聊賴地趴在自家的窗戶上,期待著濃霧散去之後,與夥伴們的團聚;少男少女們渴望上街去看燈會,以往的燈會如此的熱鬧,各個街道上,都會有人在唱堂會;賣藝的手藝人還會使出渾身解數,在這個全民共賀的節日裏,博得人心。

  但濃霧,如同厚顏無恥的貼麵神,緊緊地挨著所有人的臉。

  皇帝朱由校被這濃霧煩透了,他坐在禦花園的亭子裏,看著文武百官一個一個地穿過濃霧,出現在自己的眼前。他不禁地擺了擺手,重重地呼了一口氣,他發脾氣道:“這該死的濃霧,害的朕看不成戲,連宴會都舉辦不成!真是個該死的老天。”

  身邊的妃子見皇上發怒,紛紛不言語,隻哀歎著,許是哀歎自己精心裝扮的妝容,被這迷霧阻擋住,讓自己的期待被撲了個空。

  魏忠賢知道皇帝的苦悶,早早地便安排了歌姬,讓她們上前去表演;這下才稍微緩解了苦悶,但朱由校依然被這濃霧給弄得心慌慌,無意再欣賞歌舞。

  之後,對著濃霧生著悶氣,一把將手中的酒盞扔到地上,正要離去,卻聽見了震耳欲聾的喊殺聲,嚇得他連連後退,他趕緊說道:“快去看看,發生何事!”

  魏忠賢立馬讓崔呈秀前去探查。

  這崔呈秀是魏忠賢身邊著名的鷹犬,以殘暴著稱,而現實中則長著一張英俊秀氣的臉龐。

  他帶領著羽林衛,朝著發出喊殺聲的地方跑去,在路上便聞到了嗆人的煙霧,那煙霧不斷地隨風飄揚,不久之後,便飄到了朱由校的身邊,朱由校不禁地慌張起來,讓隨身的太監趕緊帶他離去,並調集衛士,守護在自己的身旁。

  原來,鬧出這些巨大的震動的,正是那今日下午集結起來的‘仆隸’們,他們約定在晚上戌時發起暴動。

  他們拿著火把,朝大戶人家的屋頂和窗戶扔過去,拿著石頭,不斷地攻擊著大戶人家的大門;那些平日裏受盡欺壓的丫鬟們,紛紛拿著鋤頭、掃把和鐮刀,走街竄巷,看見那些稍微穿的比較好的人,便撲將過去,惡狠狠地打死。

  吳應欽此刻正在紫禁城等候呈遞賀表,並不知道自己家正經曆著難以收拾的混亂。

  暴動的仆隸們,湧入順慶街,拿著斧頭,鑿開了所有商鋪和大戶人家的門,連周一覽的府邸都沒有避免

  ,他們將待在周府的張欽漸侍衛揪出來,隨後一頓猛打,那幾個侍衛掙紮了幾下,便氣絕身亡。

  而吳應欽府中的楊婆婆,在得知丫鬟們暴亂的時候,驚慌地躲進了柴房,那柴房正是當日李若婷安身的地方。

  李若婷和劉振環跟隨著暴怒的丫鬟們,走進了吳應欽的府邸,但奇怪的是,這群丫鬟進去之後,卻隻喊著讓那楊婆婆出來,卻並不管吳應欽的正妻,他們搜遍了整個吳府,終於在柴房將發抖的楊婆婆給揪了出來。

  其中一個惡狠狠的丫鬟,掄起棒子,朝著楊婆婆的腿砸去,楊婆婆疼痛地嚎叫起來,眼淚在眼角洶湧而出。

  隨後,另外的丫鬟,則拿著鐮刀,一把砍掉了楊婆婆的手,她的手掉落在地上,鮮血從她的斷手處噴湧而出,隨後,楊婆婆震驚地看著自己的雙手,被嚇得暈了過去。

  另一個肥壯的丫鬟再接再曆,拿著鐮刀,割下了楊婆婆的頭,隨後抓在手中,一把朝著門外扔去,滾落到剛剛前來的李若婷的腳邊。

  李若婷當即愣在了原地,隨後雙腳顫抖,幾乎無法站穩,劉振環一把扶住了她。

  之後,方才殺掉楊婆婆的丫鬟們,此刻仿佛瘋癲了一般,奔湧而出,隨後,遇見了前來探看情況的吳應欽年滿十歲的長子,丫鬟們似乎已然殺紅了眼,朝他衝過去,一把抓起,朝地上狠狠地砸去,那孩子尚未來的及尖叫,便命喪黃泉。

  吳應欽的正妻,聞聲趕來,看著地上自己孩子的屍體,尖叫了起來,隨後撲了過去,跪在屍體麵前,痛哭流涕,但那群殺紅了眼睛的丫鬟,已經不再具有共情的能力,拿著鐮刀,一把朝著她的脖子砍去,她瞬間氣絕身亡,但頭顱斜掛在腰間,死狀可怖。

  之後,這群丫鬟消失在了吳府門外。

  李若婷癱倒在地上,雖然她對吳府的所有人都怨恨至極,但從沒有想過這些人會是這些下場,但她感到,這些人死前並沒有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後悔,之後,假如史書記載這段曆史,將會全麵地抹黑這群憤怒的丫鬟。

  話說回來,丫鬟們在京城到處燒殺搶掠,鼓舞了其他並非‘仆隸’的人,如京城中的雜役,以及工匠們,這些人見‘仆隸’們肆無忌憚地砸開富貴人家的大門,便也加入了這個行列,這群人平日裏積怨已深,此時爆發出來,形成了一股吞滅田地的氣勢。

  崔呈秀率領羽林衛到來,見京城中到處起火,震怒不已,當即叫羽林衛全力剿殺這群人。

  羽林衛雖然名字顯得霸氣,但實際上隻是一群蛀蟲,平日裏在京城中,仗著自己是皇帝的親兵,且又與魏忠賢深相勾結,到處狐假虎威,仗勢欺人,但在麵對這群暴動的綿羊的時候,卻手腳笨拙,畏首畏尾。

  崔呈秀見羽林衛不成氣候,大怒道:“誰不全力殺賊,便留下人頭!”

  這才激起了羽林衛的鬥誌,這群人皆抽出腰間的刀,朝著暴動的人群跑去。

  但,這群人全然不恐懼,怒氣衝衝地朝著羽林衛衝過去;反倒是羽林衛,見來者氣勢洶洶,方才湧起的鬥誌頓時消失了大半,之後,雙方衝殺在一起;雖然鬥誌低迷,但始

  終是訓練有素的皇帝親兵,衝殺過來的‘仆隸’們倒了大片,但他們全然不要性命了,如浪潮一般,不斷地衝擊這羽林衛的鎮壓,這些羽林衛漸漸地力所不及,朝後逃去。

  暴動的人群見羽林衛潰不成軍,全力地衝過去,崔呈秀見到這般模樣,早就嚇失了魂魄,隨著羽林衛一同撤退到了神武門。

  這下,大明朝廷的危急時刻已然到來,成千上萬的‘仆隸’,將紫禁城團團圍住,若被攻破,裏麵的人都將性命難保。

  但是,他們始終是烏合之眾,在包圍紫禁城的時候,其領頭的人認為此刻便是顛覆大明的時機,卻沒有誰想到反過來包圍的錦衣衛和金吾衛們,此刻正緩慢地形成了包圍圈。

  正當這群暴動者朝著紫禁城的所有城門發動進攻的時候,錦衣衛和金吾衛們也立刻發動了攻擊,和紫禁城的守衛們協同作戰,頓時,喊殺震天,這聲音似乎都讓京城的濃霧顫抖了起來。

  如若站在雲上觀看,整個京城,隻聞聲音,不見其影。

  這場戰鬥無疑是殘酷的,方才氣勢凶猛的‘仆隸’,此刻成為了羔羊,訓練有素的錦衣衛和金吾衛,皆以一當十,絞殺無數。

  而‘仆隸’們紛紛逃散,潰不成軍,但幾乎都被追趕而至的錦衣衛格殺了。

  震天動地,那原本溫順永定河,此時已然染上了猩紅的色彩;那籠罩著的迷霧,因為鮮血的彭勇,而愈發變紅。

  皇帝站在乾清宮門前,看著漸漸變紅的濃霧,內心焦急不已,他心想,難道大明朝今日要斷送在我的手上,雖然,從最壞的角度想,京城淪陷,仍有陪都金陵,大明朝的基業還在,但這樣狼狽地死去,又如何麵對列祖列宗!

  他想著,不斷地走來走去,將桌子上的刻木刀,一把抓起,惡狠狠地朝地上扔去,似乎對自己沉迷刻木感到後悔。

  然後吩咐身旁的太監,前去打聽消息,身旁的太監便匆忙前往。

  此刻,距離子時還有半個時辰,紫禁城外的喊殺聲雖然逐漸地變弱,但仍舊時不時地湧起一陣高潮來,嚇得皇帝慌張地朝後退去。

  之後,那名太監匆忙地跑了回來,說道:“稟告皇上,兵部尚書崔呈秀和錦衣衛指揮使田爾耕,合力將叛賊鎮壓下去了!”

  朱由校聞此,長籲了一口氣,大聲說道:“好!明日必要好好重賞這兩位忠臣!”說完之後,彎下腰,將刻木刀重新撿了起來。

  那太監一臉憨厚地說道:“陛下洪福齊天,這些小小的叛賊隻是烏合之眾,隻要輕輕一掃,便會如同香灰一般散去的。”

  朱由校剛剛經曆了有生以來最嚴重的焦慮,此刻被瞬間平息,又聽見這個奴才的話,感到異常的舒心,但看了看門外猩紅的雲霧之後,一股令人不快的窒息感再次襲來;他憤怒地甩了甩衣袖,用力地跺了跺腳,然後,坐在了蒲團上,一臉憤怒。

  那名太監見此,害怕起來,將頭重重地朝地上磕去,說道:“奴才該死,奴才該死。”

  他不知道,皇帝的憤怒與他無關。

  而朱由校也不知道,接下來的衝擊將會讓他失魂落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