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夜幕下的紫禁城
作者:秋旻胡圖圖      更新:2020-05-27 13:56      字數:3632
  月色陰寒,在京城的夜晚,幾乎寂靜無聲,似乎這裏有一個總是愛聽人秘密的野獸,匍匐在一個角落裏,窺視著一般,但其實,大家都知道,這個怪獸,便是魏忠賢的東廠。

  張欽漸等人在同福客棧的客房裏,商議著今夜的任務,張欽漸決定先去拜訪一個熟人,而後對徐詩白說道:“徐詩白,今夜需要你去打探清楚,這京城的巡防狀態,記住,一定不要打草驚蛇。”

  徐詩白領命後,便從客房的窗戶上一躍而下,然後就像一株草一般,悄無聲息地降落到了地上。

  而後對洪之南說:“按察司在紫禁城東麵,明日早晨,你前往探監,見到柳城安之後,想辦法告知他這件我們的營救計劃。”

  洪之南猶豫道:“張帥,此人忠義難移,若告知他說我們救他,恐怕會適得其反,可以先。”

  張欽漸說道:“那依你之見,應當如何呢?”

  “此人的先祖,那京城柳氏,柳氏世代承襲千戶,更是在成化年間,柳氏出現一門六千戶的美談,但到了如今,隻剩下柳城安這一支了,如若有方法能夠讓對朝廷的忠心徹底死心,張帥才能真正用他!”

  張欽漸回答道:“大明氣數將盡,隻是無奈還有這麽多對他效忠的人,如若大明朝都是這樣的人,該如何是好!”

  洪之南笑道:“張帥毋庸多言,這樣的人在大明朝,隻有寥寥數人,而大明朝的武官,大大小小總有數萬人,這數萬人中能出三個柳城安一般的人,那就是大明朝的福分了,其餘的,皆是猝爾小人!”

  張欽漸說道:“關鍵是劉孟!此人與劉孟結仇,如若能將誅殺劉孟作為籌碼,必定能夠讓他與我們公示!記住一定不要將我們的起義說成是謀反,就說是為了‘清君側’!”

  洪之南道:“這個主意非常妙,那就這麽辦吧!”

  劉振環說道:“那張帥,我們兩人該如何做?”

  張欽漸思索道:“你們兩人曾是京城裏逃出來的,現在易了容貌,不會被他人認出來,我覺得你們應該去找你們認識的人,然後再煽動他們誅殺自己的老爺!”

  李若婷聞此,覺得這個任務有點難度,她開口說道:“在京城中,我們認識的人並不多,不過倒是可以去找找吳應欽府上的人,在吳應欽的府上,有幾個和我一樣頗受折磨的丫鬟。”

  張欽漸說道:“隻是,如若隻有吳應欽府上的丫鬟,那無法激起任何的水花。”

  劉振環深思之後,緩緩說道:“在這裏,有很多流氓無賴,這些人平時欺善怕惡,唯利是圖;但個個都是莽漢子,如果……”

  張欽漸答道:“如果聯絡他們,一起在京城中暴動嗎?”

  “不僅如此,京城中有很多服役的農民,這些人平時便敢怒不敢言,而京城裏又總是有做不完的事情,這些人如若聯絡起來,會是一種非常猛烈的力量。”

  張欽漸說道:“丫鬟、力役、流氓無奈,還有嗎?”

  洪之南說道:“除此之外,應當還有京城裏的工匠,這些工匠全是匠籍,平日裏有做不完的工作,而大多數又是朝廷指派的,這些人都意欲逃脫匠籍的束縛。”

  張欽漸低頭思考,然後抬起頭,輕聲說道:“如此這般便好,隻是千萬不要走漏了風聲。”

  眾人皆點頭,隨

  後張欽漸繼續說道:“你們先在這客棧裏休息,我出去一會,然後明天早晨吃罷早飯,便各自忙活各自的事情,然後傍晚太陽下山便可以回來。”

  說完,張欽漸便離開了同福客棧,前往他口中所說的老熟人的家中。

  這一路上,其實並沒有多少巡防的士兵,至少在小巷子裏非常的少,有不少的人穿梭在小巷子中,尋找夜晚中失足的女人,發泄一天下來旺盛的精力。張欽漸一路上被這些女子打擾到心煩,抬手便將她們一一推開。

  走了好久,終於抵達了這位老朋友的府邸,這位老朋友並不是趙抒先生口中提到的周昌順,而是一個當時名不見經傳的翰林院檢討,王鐸王覺斯。

  這王覺斯便是在未來,被人稱作南董北王的書法家,其草書飄逸靈動,時而怪誕不經,但筋骨齊全,霸道而又不失巧妙。當年在京城,黃培仁、王覺斯和張欽漸可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不過因為張欽漸等人要年長許多,所以當黃、張兩人考中三甲之後,王鐸便還在京城苦讀。

  當其家丁通報有客人來訪的時候,王鐸正在臨摹王羲之的《十七帖》,正寫到盡興,家丁的打擾讓他不勝其煩,便讓來人前往客廳等候。

  張欽漸如今已經易容成紅臉麻子了,如果不仔細認是看不出來的,但當王鐸來到客廳的時候,卻一眼便看出了來人的身份。

  看清楚之後,王鐸似乎異常地憤然,抽出客廳門柱上的一把劍,便對著張欽漸罵道:“你這亂臣賊子,竟然還敢來這裏!”

  張欽漸見此情狀,似乎早已經預料到了,便輕聲地說道:“覺斯,你誤會我了!”

  王鐸繼續說道:“這有什麽誤會的,忠臣在朝廷中鞠躬盡瘁,亂臣賊子在山野之中舉旗造反!”說完,正要讓其家丁報官,張欽漸卻搶先說道:

  “覺斯,等我說完!如果我說完之後,你還要殺我!那就悉聽尊便了!”

  王鐸這時候比方才冷靜了下來,這王鐸雖是一腔正氣的人,但對於這張欽漸居然敢在這時候前來京城感到詫異,便打算弄清楚之後,再做打算,便說道:

  “那給你說話的時間,如果說不動我,這一劍,便刺向你的心肝!”

  張欽漸當時感到一股逼窒的氣息,因為他與王鐸已經多年未見,不知道他的性格是否已經大變樣,但此時隻能硬著頭皮,他說道:

  “當時我在四川郫縣做知縣,之所以辭去,乃是因為朝廷加征的錢糧極其不合理,而郫縣皇親國戚的莊田甚多,百姓本無立錐,而加征,無疑會逼百姓造反,你難道不知道黃培仁已經死於暴民之手了嗎?當時我親眼看見黃培仁滴血的頭顱,就滾落在我的腳邊,我被嚇壞了,一路小跑,跑了半天,才知道後邊跟了數萬丟棄田土的農民!為什麽要丟棄田土?為什麽要逃跑!隻是因為手中一畝田產糧四石,各種租稅,疊加在頭上竟然超過了五石糧食的價錢。我帶領他們,不是要造反,而是祈求朝廷能夠看在民間艱苦的份上,酌情減免,如若目的達成,我願意自殺以謝曆代帝王!”

  說完,跪倒在地上,磕了個重重的頭!

  王鐸聽到張欽漸情緒飽滿的闡述,眼裏已經湧出了眼淚,他雖然痛恨造反的行為,但這張欽漸事出有因,又是為了天下的大義,於是,他趕緊扶起張欽漸,讓他坐在椅子上,對他說

  道:“欽漸兄,覺斯確實是誤會你了!”

  張欽漸這些話語,其實並非肺腑之言,隻不過是因為了解他的性格,才如此對症下藥。

  他回道:“哪裏,哪裏,如若換做是我,也必定會如此的。”

  王鐸歎了口氣,說道:“如今天下已經是岌岌可危,朝政又被把持在魏忠賢的手中,四川、陝西的百姓的確是苦難深重!”

  張欽漸聞此,立刻飽含深情地說道:“願今日朝廷正直的諸公,能夠為民請命,對四川以招撫為大局!那些百姓本意隻是想活下去,別無其他野心啊!”

  說完,張欽漸再次下跪。

  這王鐸已經是情緒激動起來了,說道:“欽漸兄此次前來,就是為了這件事情嗎!既然你張欽漸有如此的忠義之心,我怎能沒有忠義之行!”

  張欽漸聞此,激動地問道:“覺斯打算如何行事?”

  “上表陳情!”

  “如此甚好,隻是你勢單力薄,可以叫上東林諸公,一起壯大聲勢,這樣,才能爭取招撫的局麵!”

  “東林諸公如今皆開始忌憚閹黨,不知是否可行!”

  “可行!一人人微言輕,多人其情洶洶。隻是!”

  “如何?”王鐸問道。

  “隻是,一定不要在奏疏中談及我的行蹤,如若我暴露了,四川群龍無首,必遭屠戮啊!”

  王鐸陷入了深思,回答道:“那就這麽定了,明日我便去拜訪韓爌和楊漣。”

  之後,兩人便在王鐸書房中敘舊去了。

  話說另一頭,徐詩白離開客棧之後,便朝著紫禁城走去,這倒不是因為紫禁城乃重兵把守之地,對於巡防局勢的了解有幫助,而是因為這徐詩白初次來到京城,便想去看看傳說中的紫禁城,而且還是夜幕下的紫禁城。

  徐詩白到達之後,便立馬被紫禁城的壯麗所吸引,他抵達的是神武門,隻看著那高大的城牆,和一排排精美的燈籠,就已是一種享受,更何況,還有門邊眾多的守夜士兵,這些守夜士兵定定地站在原地,仿佛一尊雕像似的。

  正當徐詩白陶醉於紫禁城之美的時候,他用餘光瞥見了一個黑衣人,正在離他數十丈的位置上觀察著紫禁城,於是他立馬感覺到此人必定有什麽不可告人的事情。

  不過,那個黑衣人也發現了他,在看見他之後,黑衣人便立馬轉身逃跑;徐詩白見狀,趕緊追了上去。

  黑衣人身手矯健,在京城人家的屋頂上,如履平步,且行動迅捷,不過,徐詩白雖然身材彪悍,但敏捷程度亦是不遑多讓。他倆躍過了一座又一座的房子,但卻沒有產生任何過大的聲響。

  徐詩白遠遠看去,隻覺得這人似曾相識,但黑衣人隨即的一個動作,便打消了這個感覺,黑衣人一邊跑著,一邊半轉過身體,朝著徐詩白發射著連弩,這連弩似乎就是錦衣衛所用的那種,於是徐詩白當即認為此人必定是一個錦衣衛,但隨後,這個黑衣人的身上卻掉落了一個白色的物品,但顯然是徐詩白看錯了,此種物品是一隻白色的貂,這隻貂從黑衣人的身上一躍而下,朝著徐詩白衝來,徐詩白頓時刹住了自己的身體,掄起板斧便朝著白貂砍去,一刀砍空過去之後,白貂受驚逃跑。

  徐詩白隻一愣!隨後緩緩地說道:

  “狐狸老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