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張欽漸抵達京城
作者:秋旻胡圖圖      更新:2020-05-27 13:56      字數:3421
  哀歌在荒野之地響起,混合著黃沙,飄蕩在中原的土地上,大風、幹燥,到處都是殘酷野蠻的景象。

  悲歌起:“天災自古有,昏墊彌今秋”。

  隻見,遠處的災民衣裳破爛,背著滿是口袋的包袱,雙眼無神地朝著西方走去。路邊一群野狗在撕咬凍死骨。

  哀歌其:“傾牆摧棟壓老弱,冤聲未定隨洪流。”

  隻見,路過的婦人懷抱著死去的嬰孩,無神而蒼白的臉上一條幹涸了的淚痕,仿佛道路邊上那條許久沒有水的小河。

  喪歌起:“嘿呀吼死者遍地昨日夢郎夜死

  嘿野狼、野狗、雞豚狗鴨皆傷人哩嗨黃泉路上行”

  隻見,眾位饑走的百姓,構成了螻蟻的隊伍,遠遠看去,隻覺得是一群失去了活力的螻蟻,隻是一群被所有人都拋棄的螻蟻,是家中沒有能力獲取功名的螻蟻。死亡就像盤旋在空中的禿鷲一般,像一個陰影一般籠罩這他們。

  但看四周的田土,幹涸皸裂,就連地主的所有田地,都已經種不出糧食了,而附近的山皆已經變得光禿禿地,所有的樹都已經被人當做糧食吃掉了。

  何等的悲,何等的哀,路邊餓死骨,仿佛在用他駭人的死亡姿勢控訴這上蒼的不仁,控訴著朝廷中端坐著的王公大臣,但這樣的姿勢雖然讓人不安,但這樣的不安僅僅維持了數秒鍾,於是,一個生命的真相浮現出來,那就是你的死亡與任何除了家人以外的人皆毫無關係,而這難民本該成為朝廷的扶助對象,但卻不見朝廷有任何的賑災。

  一個饑民說:“賑哩,上個月在漢中府,設立了賑災點,美天可以領到一碗粥哩,但是,沒得用,隻領了三天。”

  這個饑民說完,便覺得多說無益,隨後便搖搖頭離開了。

  之後,另外一個老婦女背著一個大大的竹簍,竹簍裏麵放著衣服和被褥,手裏懷抱著一個嬰兒,在那裏哭訴道:

  “我兒子,媳婦,還有老伴都不知道去哪了?走丟了!咋個走丟的?我不知道啊。”

  旁邊一個人悄聲說道:“他一家老小除了她倆,都死了,就在前麵的那座山的前麵哩!”

  老婦人聞此,不知從哪兒來的氣力,大聲罵道:“你個全家咋不都死球了呢?來這裏咒我!”

  那人卻說道:“我家人本來就都早死球了嗎!”

  說完,便又恢複了沉默,一旁的張欽漸等人的臉上皆暗沉無光。劉振環的妻子李若婷更是淚流滿麵,因為這樣的場景讓她愈發地思念自己的父母,如果整個中原大地都是這個樣子,自己的父母怕也是難以幸免。劉振環緊緊地抱著她,用手拭去她的淚水。

  張欽漸情緒低落地說道:“這朝廷不是派了魏希孔和王國泰賑災了嗎,怎麽這陝西卻還是人間煉獄。”

  徐詩白回答道:“這魏希孔本就是魏忠賢身邊的狗,貪財地很,這次隻放糧三日,管什麽用!”

  張欽漸問道:“這朝廷放了多少糧來?”

  徐詩白說:“據消息稱,有十五萬石,不過,魏希孔連同陝西秦王朱存機,以及監官

  朱國泰等人侵吞了十萬石有餘,手下人又這個貪一點,那個貪一點,便所剩無幾,隻夠開三日稀粥鍋了!”

  張欽漸憤怒地說道:“這些賊,雖沒有親手殺人,但人皆因他們而死!他日攻占陝西,定要將這個秦王碎屍萬段!”

  劉振環也顯得異常憤慨,說道:“河南洛陽的福王朱常洵,因是神宗愛子,受敕封的土地數萬頃,且每逢大災,皆不遠就近賑災,平常又貪得無厭,此人更該殺!”

  洪之南則說:“封於四川的蜀王朱至澍,雖並未惡名遠揚,但其莊田亦差不多等於四川田土的五分之一;事實上,在曆史上的各朝各代,無不亡於田土製度的崩壞,百姓無地可耕,再碰上天災,隻有死路一條,若是反,還有活路,若是不反,則必死無疑!”

  正說完,難民中一個衣裳破爛的瘋子亢奮地跑了過來,趴在洪之南身上,大叫道:

  “你說啥?秦王壞?我就是蜀王!我就是蜀王!哈哈哈哈,每天吃香喝辣喲,每天八九個姑娘!哈哈!”

  說完,便又回到人群中,對著其他人重複著同樣的話語。

  劉振環在張欽漸的耳邊說道:“張帥,如若派人在難民中到處說,四川張帥賑濟災民,前往達州可領糧食,必定收獲民心,且壯大聲勢!”

  張欽漸本有此意,但礙於他所占領地的糧食並沒有過多的富餘,如若分給了災民,自己的兵恐怕會有挨餓的可能,便說道:“我即使什麽都不做,也不會失掉民心!但看這些災民如此可憐!”說著說著,便又覺得此舉有可行之處,便說道:“如若壯大實力,可取成都府,將蜀王的地給奪過來,就能養活這眾多的災民!”便當即打算如此行事,便將兩名跟隨的侍衛派回保寧府,讓趙抒立即操辦此事!

  侍衛離開後,張欽漸便也離開了這難民聚集的道路,帶領著劉振環、洪之南、徐詩白、李若婷和幾個侍衛,裝扮成一群商人的模樣,原本他們騎著馬來的,但見災民如此可憐,便將馬殺掉,將馬肉分了下去,之後,他們走到河南開封府,買了幾匹馬之後,再次騎馬上陣,不消十日,便從開封抵達了京畿地區,這京畿之地,便是皇莊所在的地方,這皇莊是皇帝本人的莊田,派一個包頭去管理這些田,這個皇莊大約又數萬頃的樣子,騎著馬從一邊跑到另一邊,也許有大約五個時辰,而這些田地卻又異常的荒蕪,大約一畝地還產不出半石糧食來。

  可見,這包頭將原本應該用來耕種的力役都拿去幹別的事情了,事實上,這種事情經常發生,不過是哪裏的包頭,本就是一個唯利是圖的人,隻要有一點油水可刮,就會使出渾身解數!

  不過,此事已是見怪不怪了,快到京城的大門的時候,張欽漸感慨道:“我已經好久沒有來過京城了,此處的變化並不大,還是這麽繁榮昌盛!”

  劉振環說:“這隻是表象,深藏在其中的腐爛已經無法治好了!”

  洪之南說:“過安定門需要路引,各位的路引可在身上?”

  眾人便從胸口逃出了那張寫著大明路引四個字的證書,每一個路引上麵都會有自己的名字,不過他們的路引上全部都

  改換了名字,且張欽漸因為在京城中多熟人,所以將自己簡單的易了容,在自己的臉上貼上了麻子,在額頭左邊畫上了紅色的胎記,還隻準別人叫他紅臉麻子;劉振環原本也住在京城,故而也易了容貌,在自己的臉上貼了絡腮大胡子,李若婷則也貼上了胡子和麻子,讓人叫他胡麻子!

  另外的人因為是初次來到京城,所以便無此必要。

  安定門的守衛像往常一樣,將他們當做極普通的人放了過去。

  他們進去之後,除了來過京城的人之外,其他人都仿佛鄉巴佬進城似的,顧盼四周,且嘴裏不停地讚美京城的繁榮,李若婷對他們說道:“你們別太明顯了,京城錦衣衛眾多,他們看見你們初次來的,定會來詢問的。”

  於是,其他眾人才消停下來,張欽漸小聲地對他們說道:“京城可不是最美的,你們沒到過杭州還有揚州,那裏青山綠水,溫暖如春。”

  徐詩白說道:“人皆說,江南女子多婉轉,可是真的?”

  張欽漸說道:“何止婉轉,那是酥人心魂,到時若有機會,定要帶你們去瞧瞧。”

  徐詩白高興地說道:“此事甚好,甚好!”

  之後,眾人便到了那個淨空曾經到過的同福客棧,大家也許還記得那個喜好評論京城時事的孫老板娘,這個孫老板娘不僅愛說話,看人也是異常地“準”,因為見過眾多從全國四處來的人,所以養出了一副精準的雙眼,便對著張欽漸開始了她的推論。

  他首先對洪之南說道:“這位客官從陝西來的吧!”

  張欽漸等人立馬警覺起來,但孫老板娘繼續說道:“這位客官的臉上有因為幹旱而起的斑點,這樣,就是說肯定是北方,而你穿的腰帶,是陝西人比較愛的款式。”說著,臉上堆滿了笑容。

  洪之南無話可說,沒想到自己這麽容易便被人看出了籍貫,便感到京城果然人才眾多,他隻能回道:“原籍陝西,在山西做生意,小生意!”

  見自己猜對了,孫老板娘很開心,便對著張欽漸說道:“這位客官臉上雖有麻子,但走路文雅,定是個文化人。”說完,自己尷尬地笑了起來。

  張欽漸感到不耐煩,便說道:“好啦,老板娘,上幾個菜,要有鴨肉、雞肉和牛肉,再來一壺好酒,要京城裏上好的!”

  孫老板娘見是豪爽客人,便趕緊應承了,臉上帶著微笑,隨後讓手下人去忙活去了。

  孫老板娘吩咐下去之後,似乎並不願意離開,正要開口,張欽漸趕緊說道:“好啦,老板娘,我們就來吃個飯,給個安靜!”

  孫老板娘聽此,便識趣地離開了,但還未離開一丈遠,便又和隔壁餐桌的客人熱火朝天地聊了起來。

  吃罷飯,天色便暗了下來,眾人便在這同福客棧下榻,孫老板娘特地囑咐他們,不要在夜裏出門,說最近的巡夜人比前一段日子要多很多,似乎有什麽事情會發生。眾人皆應承下來,但張欽漸便在晚上召集所有人到他們房裏,分配好各自的任務,然後眾人便各自出發,朝著紫禁城昏暗的夜晚進發。

  這一夜似乎不再平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