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計殺二將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7-20 07:08      字數:3325
  在一個多月不計死傷的攻城戰中,戎軍累計死傷了近四萬人馬,其中僅僅戎狄部落的族人們就傷亡兩萬有餘。

  這讓別木尓和阿花奴兩位各自部落的頭人一想到此便心如刀割,更對自己毫無顧忌地派兒郎們去黃陰城下送死之舉悔恨不已。

  現在的二人倒是對林詡掌握軍權時始終不肯強攻黃陰城頭有了深刻的理解。但此時的理解又有什麽用處呢。

  在這樣的心情下,他們似乎選擇性的忘記了那鯤鵬軍也有兩萬人被送到黃陰城下陣亡的事情,更忘記了在強攻黃陰城前鯤鵬軍已有三萬兵士傷亡的事實。

  一時之間,他們對那些與黃陰城上的敵人同文同種同語同族的鯤鵬軍們生起了無比的厭惡與排斥的情緒。

  自從最後一次攻城戰前,別木尓為了能夠集中力量,就將原本包圍在黃陰城各處的兵馬全部合營一處。

  當那次大戰徹底失敗之後,別木尓和阿花奴二人就多次在各類場合表達出他們對鯤鵬軍的不信任與厭惡。

  而在自家頭人的感染下,戎軍的很多將領們以及他們麾下的兵士們就將所有的怒火都發泄在了他們身旁那些關內兵士的身上。

  每日,都有不斷挑釁鬧事的戎狄人公然欺淩那些出營巡視的鯤鵬軍兵士,而鯤鵬軍的將官和兵士更是一個不好,一言不合就會惹來殺身之禍。

  漸漸地,這些欺淩逐漸演變為戎狄人一見到鯤鵬軍兵士就是一通毒打,更有甚者那些戎狄人竟然會在酗酒之後組隊進入鯤鵬軍的營盤去毆打鯤鵬軍的兵士。

  對於兵士們的惡行,不僅戎狄人的將官們絲毫不為所動,甚至還會加入其中,就連別木尓和阿花奴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那些前來告狀的鯤鵬軍將領們嗬斥一番。

  曆經三個多月的大戰,原本十二萬戎軍已經剩下了不到六萬的人馬,阿花奴和別木尓無數次想要撤回沐陽、沐陰,但終是他們無法承擔私自退兵的責任而每次都會以無奈的醉酒告終。

  每當這個時候,二人都會一邊口中盡出汙言穢語辱罵著始終不見蹤跡消失了一個多月的林詡,一邊又無比思念著這位唯一能夠下令的主帥帶領他們從黃陰撤退。

  終於,在自己終是無力再次攻擊黃陰城,而黃陰城內的秦軍顯然也不願出城決戰的百無聊賴中,時光來到了春暖花開的三月。

  當黃陰城外的各處高山上,粉白的桃花所散發出的香味隨著春風吹入了那規模浩大的兵營中的當夜,五千鯤鵬軍兵士衝入了中軍大帳,將喝的醉洶洶的別木尓和阿花奴當場剁為了肉醬。

  這日夜,整座軍營中震天的殺聲僅僅持續了一個時辰不到就宣告了結束,而當黃陰城中的樗裏驊派出一萬兵馬出城準備夜襲那明顯

  是出現了兵變的戎軍大營時,那場內亂卻出乎意料之外的,很快就得到了平息。

  所以,當按照樗裏驊將令,率領一萬大軍前來偷營的安默然“攻”入了空無一人的戎軍大營外圍的幾處行營後,立刻發現事有蹊蹺的他便迅速帶領兵馬退出了黑漆漆的戎軍兵營,返回到了黃陰城中。

  不過,在離開戎軍大營返回黃陰之前,始終在認真觀察著戎軍營盤動靜的安默然赫然發現,在這四處都彌漫著桃花香味的戎軍大營後,影影綽綽間出現了無數的援軍正源源不斷的開赴進了整座營盤。

  安默然雖然不明白這空城計為何唱的有頭無尾,有始無終,明明自己的大軍已經中計進入了戎人的營盤卻為何等不到戎軍前來包圍。

  更不明白為何大量的戎軍還會出現在自己的視野之中,讓自己有所防備。

  一邊指揮著撤退一邊尋思著戎軍大營古怪的他暗思道:戎軍不應該此時埋伏在暗處,隨時準備給予自己雷霆一擊的嗎?

  但最終,想不通這些細節處的他隻是暗自叫了一聲僥幸,終於率軍匆匆退出了戎軍的陷阱。

  其實,他哪裏知道,自己能夠全身而退雖有他小心謹慎沒有冒然攻入戎軍營盤的功勞,但最關鍵的原因卻是戎軍營盤內的內訌出乎了林詡的意料,那秋茲並沒能迅速就鎮壓住別木尓和阿花奴兩個部落的兵馬對鯤鵬軍的反撲,這才讓林詡無法抽出手來對付送到嘴邊的肥肉。

  而林詡也萬萬沒有想到,即便是地位僅次於蕭錦行的秋茲也無法有效快速的駕馭與他不同部落的兵士。

  “看來戎軍內部也並不是像是表麵上看起來一樣的鐵板一塊啊。”

  當安排了這一場火並連帶著空城計的林詡看到戎軍無數將領身首異處時,他不由得苦笑著感歎道。

  同時,當他得知那一萬秦軍果斷退走之後,浸濕在他後背上的冷汗也慢慢退了下去。

  畢竟實施這等危險的計謀,縱然是奇計百出,膽大心細的林詡也不禁有些後怕了起來。

  第二日清晨,戎軍中軍大營內的帥帳中,林詡自被別木尓和阿花奴奪權後,又一次重新端坐上了主位。

  此刻,他麵前的案幾上擺放著兩顆大好的人頭,那兩顆人頭就如同三個多月前的王坤一樣,麵目中滿是驚訝與不甘。

  “陸進,說說吧。”

  林詡轉頭與端坐在他旁邊的秋茲對視一眼後衝著帳內跪著的一名瘦瘦高高的將領緩緩說道。

  而那叫陸進的將領聞聲後立刻稱是,連忙將月前最後一次攻城失敗後,戎人對鯤鵬軍兵士的種種劣行詳詳細細的訴說了一通。

  而且說到最後時,那陸進更是當帳脫光了自己身上的盔甲,向林詡和秋茲展示起了自己身上的無數傷

  疤,並將哪一處是攻城時受的傷,哪一處又是被別木尓和阿花奴的兵士所打的,解釋的詳詳細細、明明白白。

  說到神色激動處,這鯤鵬軍中僅次於林詡的二號人物竟然當帳痛哭了起來。

  “元帥,自攻城失敗後,別木尓和阿花奴二位將軍就將怒火都發泄到了兄弟們身上,屢次對我等將領出言侮辱並肆意施刑。

  上無德則下率之,二位將軍麾下的兵士們也毫無忌憚,動輒就欺辱打殺我鯤鵬軍的兵士。

  五日前,二位將軍麾下的三四百兵士竟然在酗酒之後強行衝入我鯤鵬軍營盤,當場打殺我軍百十名弟兄。

  可憐這些兄弟們沒有死在戰場上,倒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陸進不服啊。”

  看著陸進又一次嚎啕大哭了起來,林詡麵若冰霜冷冷看了麵色難看至極的秋茲一眼後冷喝道:

  “別哭了,男兒漢大丈夫,這哭哭啼啼算個什麽樣子。給我擦幹了眼睛,挺直了腰杆。”

  林詡的話音剛落,就見那陸進立刻挺起了胸膛不再哭泣,而林詡見他靜下來後就繼續發問道:“即便如你所說,弟兄們確實遭遇到了不公,那你們也不該向別木尓和阿花奴二位將軍動手。

  你可知道同室操戈的後果,更別說你的兵馬殺的可是我大夏國兩個部落的頭人,這等罪該萬死的事情你們怎麽能做的出來?

  陸進,你可知罪!”

  林詡大喝一聲,突然站起身來對著陸進就是一通嗬斥。說罷後,他看了一眼秋茲後繼續喝道:

  “來人呀!給我將陸進推出去斬了!”

  林詡話音落下,立刻就從帳外走入了數名衛士,他們虎視眈眈的來到陸進身旁就要動手,但見陸進突然毫不相讓的站起身來迎著林詡大聲說道:

  “元帥,卑職何罪之有?

  那別木尓和阿花奴二位頭人派兵攻打我鯤鵬軍大營,我等隻是自衛而已。

  那些戎人打不過我們反被我們攻入了他們的大營,這也是他們咎由自取,卻為何要治我等之罪。

  至於兩位頭人因何而死,又被誰所殺,末將根本就毫不知曉此事,為何元帥又稱是我們打殺的二位頭人。

  末將不服!不服!”

  “你!”

  看著陸進激動的“胡言亂語”不肯承認自己派兵殺了阿花奴和別木尓二人,還未等林詡說話,一時之間氣的胡須亂顫的秋茲站起了身子指著陸進卻說不出話來。

  眼見著秋茲就要發飆,一旁的林詡連忙走到了秋茲的身旁扶著這位關外老將說道:

  “秋大頭人莫惱,先聽聽陸進有何不服的,若是他說不出,我們再殺他不遲。

  本帥不是早就向秋茲大頭人承諾過,無論是誰殺了別木尓和阿花奴二位頭人,本帥都絕不會因為他的身份而寬

  恕了他們。

  而且,昨夜但凡對自家兄弟出手的兵士,無論他們是草原上的勇士還是我鯤鵬軍的一員,都得死!”

  林詡說到此處,衝著被氣得渾身顫抖的秋茲冷冷地看了一眼,恰巧那秋茲的眼神正好對上了林詡冰冷的目光,不由得心中突然打了一個冷顫。

  他剛想說話,卻突然意識到林詡方才的話語中不僅提到了殺死別木尓和阿花奴的凶手,更提到了昨夜參與火並的兵士也要受到懲處。

  再想想方才陸進說過,鯤鵬軍隻有五千兵馬參與火拚,而別木尓和阿花奴的兵士可都全員參與到了火並當中。

  所以林詡的話中之意很明顯,就是要借著為阿花奴和別木尓報仇來除掉二人麾下的兵馬。所以此時,秋茲想到方才林詡說到最後那“都得死”三個字就不由得連打起了冷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