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膠著的戰事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7-20 07:08      字數:3545
  “這次作戰結束後,但凡能夠活下來的老兵都要與新兵們打亂編排到一處,這樣才能迅速提高我軍的戰鬥力。

  往後這些老兵們可就是我軍的中流砥柱啊。”

  樗裏驊的一番話結束了眾人的哄笑,隨後他又看向了始終麵色冷鶩的高雲策,知道他是對今日之戰傷亡將士太多而感到有些悲傷,便輕咳一聲說道:“今日我在城樓上已經將西城頭的戰鬥看的清楚,所以戰鬥的過程就不用描述了,高將軍說說我們的損失即可。”

  樗裏驊問罷話後,高雲策連忙低頭應“喏”,繼而開口說道:“今日西門之戰,我軍陣亡兩千三百人,重傷短期內不可作戰者三千五百人上下,輕傷者無計。

  傷亡六千兵士中,老兵約占兩成,新兵占了八成。

  除此之外,今日登城助戰的民夫也有千餘人死於流矢當中。

  至於戎軍的死傷,因為白日裏戰事膠著,所以城下戎軍的死傷暫時無法統計。

  不過大家明日一早就能看到那滿地的屍體了,他們死傷的數量可是要遠遠大於我們的。”

  “嘶!”

  “這.......”

  高雲策的話音落下後,那些日間在其他三門守城的將官們紛紛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目光。

  方才趕赴西城頭的城樓時因為天色已暗,所以他們除了能夠聞到濃濃的血腥氣味外並不能看到城頭和城下的兵士死傷數量。

  所以當聽到高雲策談到今日一戰僅西城頭的死傷人數竟然超過了前兩個多月以來全城戰死兵士數量的一半時,每個人都被驚得說不出話來。

  而且他們的心中很快就算的明白,西城頭死傷兵馬數量加上北城死傷兵馬數量,那全軍在今日一戰中的死傷人數就與前兩個月全軍死傷兵士數量幾乎相當了。

  這如何能不令人震驚,不令人為之擔憂呢。

  而今日參與了西城門守城之戰的梁青書、西子惠等將領官員們更是在高雲策的話音中又一次回想起了白日裏那慘絕人寰的一幕幕,也不由得紛紛低下了頭再不做聲。

  “大家都聽到了,目下黃陰戰事已經進入了最為緊要的關頭,稍有不慎就是個萬劫不複的局麵。

  我估計,戎軍如此不計死傷的攻城蠻幹一定是有他們的打算,所以我們在抵抗戎軍攻擊城頭的同時,也切不可不防備他們會暗箭傷人。

  這樣吧,柳頜。

  往後的幾日你需要從民夫中選撥出萬人來專門用以補充登城作戰。現在隨著我軍兵士的不斷減少,他們也不能隻是當作民夫使用了。

  其次,你再撥出千人每日守在地道口,防備戎軍利用城頭作戰的膠著再從地道侵入我城內。

  這番安排你可明白?”

  隨著樗裏驊向目前黃陰城中唯一手上有“

  人”的柳頜發出了命令,那柳頜立刻抱拳說道:

  “喏!

  左更大人盡管放心就是,我這三萬民夫訓練了這麽許久,不敢說能與老軍相比擬,但與那些遙平等地來的新軍相比並無半點遜色之處。

  況且這三萬民夫都是黃陰本地人氏,這些時日看著戎軍肆意破壞黃陰城,破壞他們的家園,他們早就想登上城頭與戎軍死拚保家衛國了。”

  樗裏驊聽著柳頜斬釘截鐵的話語,欣慰的微微點了點頭。

  其實對於從黃陰城招募的這三萬本地民夫的戰鬥力,樗裏驊是絲毫沒有懷疑的。

  因為這些民夫從招募而來以後,就接受的是樗裏驊麾下最為精銳的兵士訓練,從戰鬥力的角度來說,他們甚至要遠遠強於從遙平和其他各縣招募來的新軍。

  所以當柳頜表露出這三萬民夫敢戰、能戰、欲戰的欲望之後,樗裏驊的內心中對此還是頗為放心的。

  “諸位將軍,黃陰城的得失和我大秦的生死存亡就看這一月左右的戰事了。這一個月中,戎軍一定會不計死傷與我血戰城頭奮力一搏。

  不過大家也莫要心有恐懼,依我看來戎軍最多也隻能再維持兩三次左右像今日一般規模的攻城戰。

  所以如若他們不能在這一個月裏成功的攻下我黃陰城,那他們將再無餘力對我黃陰產生絲毫的威脅。

  因為,戎軍並不是不死之身,更不是全然不怕死的禽獸,他們也是人,也會被強者所征服。

  今日,除了守在其他各門的將軍外,大家也都看到了那戎軍在城外死傷的兵馬數量絕不下於萬人,但他們卻連我黃陰的城頭都沒有摸到。

  所以,戎軍妄想攻陷黃陰,那可真是癡人說夢,癡心妄想而已。

  不過,我也想請大家,請諸位將軍能夠與我一同齊心協力共禦外辱,也隻有我們上下一心才能確保我黃陰固若金湯,大秦國祚永存。

  諸位將軍,我樗裏驊始終深信,無論順境逆境我軍必勝!大秦萬勝!”

  樗裏驊的話音鏗鏘有力,而其他的將領們也在樗裏驊說完話後立刻站起,齊聲喝道:“大秦萬勝!”

  樓閣中每個人的麵龐在那微弱的燭光中顯得有些潮紅,這絲潮紅映襯出的更是每個人內心中的激動與鼓舞。

  見眾將的士氣又重新高漲了起來,樗裏驊這才微微壓了壓手,示意諸將重新坐下。

  隨後,他就將自己的疑惑講與眾將,希望能夠群策群力幫助他分析一番那林詡為何會放棄用計轉而弄險的目的來。

  “原本我以為今日之戰戎軍將會留有後手,但看了整整一日後才發現他們確實隻是單純的蠻幹而已。

  這似乎並不是林詡的風格,所以我猜測林詡的大軍或是後院起火令他們不得不采取強

  攻的戰法,亦或者......”

  說到這裏時,樗裏驊皺起了眉頭似乎是有些不敢肯定自己的猜測一般搖了搖頭。

  隨後就聽梁青書試探著問道:“左更大人,戎軍當初倉促來攻我黃陰,本就糧草匱乏。會不會是近期衛將軍那裏又打了一場勝仗劫了糧草,所以才會讓戎軍想要速戰速決?”

  梁青書說完話後,卻見樗裏驊搖頭說道:“不,日前我們得到的消息稱衛將軍現在正與戎軍秋茲率領的三萬大軍在曆山周旋,根本就顧不上再去截殺糧道,怎麽會取得大捷呢。

  所以,現在我懷疑是戎軍那邊的中軍可能出現了異常的情況。

  方才,你們也都聽到安將軍講,今日北門攻城的戎軍隻有一萬且頭領並非是別木尓和阿花奴中的一人。

  而我西城門外攻城的兵馬也盡是戎人,所以我有些懷疑會否是那林詡已經不再統帥城外的戎軍了。”

  “什麽?”

  “他們這是兵變了?”

  “這可是好消息啊!”

  樗裏驊的話聽在眾將的耳中,讓他們在頗為默契的沉默了數息之後,就如同一顆石頭砸進了麻雀窩中,讓這樓閣中頓時生起了一陣聒噪。

  每個人的臉上帶著不同的表情,或是吃驚,或是興奮,或是激動,總之他們對樗裏驊的猜測沒有絲毫的懷疑,一時之間各說各話就像是這仗已經打勝了似的。

  這兩個多月來,雖然戎軍始終沒有在秦國人的手中占得絲毫的便宜,但這樓閣上的將領們卻是心中十分的清楚,那林詡曾經距離攻陷黃陰城是有多麽的接近。

  所有的將領每次想起那接近城頭的土坡,看到城內那碩大幽深的溝壑都始終心有餘悸,知道要不是自家主將樗裏驊的能力過人,恐怕這黃陰城就連一個月也是守不住的。

  而且,那高雲策、梁青書等幾位核心將領更是清楚的很,其實能夠先後粉碎林詡的計謀,運氣也是占了不少的成分。

  不然的話,即便是樗裏驊也恐怕早就敗在了林詡的手上了。

  正因為眾人已經讓林詡搞得心神不寧,坐臥不安,所以當聽到樗裏驊猜測那林詡或許已經被罷掉指揮大權時,眾將官才會興奮的溢於言表,隻能漫無目的的聒噪著毫無意義的話用以掩蓋他們內心之中的惶恐。

  這個時候,隻有梁青書幾人尚還有幾分理智,所以眾人就聽到梁青書鄭聲說道:“左更大人是猜測那別木尓和阿花奴奪的軍權,所以才會在今日盡數遣來戎人軍隊與我們血戰城頭嗎?”

  梁青書話音剛落,樗裏驊便微微皺眉點了點頭後輕聲說道:“正是如此,不然的話林詡也絕不敢盡遣戎人前來攻城的。

  我聽說那些戎人對關內的降將始終心有芥蒂,之所以從前沒

  有出什麽岔子那也是有蕭大單於在鎮著。

  如今蕭錦行去了齊國戰場,所以這些戎將絕不會甘於屈居林詡之下。

  定是兩個多月以來他們見林詡打不下黃陰,所以才想要權奪篡位的吧。

  不過,今日我也看到那些鯤鵬軍也在做著攻城的準備,雖然他們還沒有來得及加入戰鬥就已經天黑無法再戰,但看他們的狀態卻絲毫沒有被強迫前來的痕跡。

  這才是我疑慮的地方。

  按說林詡被篡權,那鯤鵬軍多半是不會聽別木尓和阿花奴的調遣的。

  更何況,雖然這兩個月鯤鵬軍損失慘重,但算上還在燮玉東五縣守城的近三萬兵馬,林詡的實力根本就沒有到傷筋動骨的地步,所以林詡又為何會被別木尓和阿花奴篡權呢?”

  樗裏驊說罷後,眾將一時之間也都陷入了沉思當中,不過就連樗裏驊也猜不透的事情,又能有誰能夠猜的透呢。

  或許,這本就是一個沒有答案的猜測吧。

  亦或者,那林詡本來就不打算讓樗裏驊猜得到答案吧。

  隨後的一個多月裏,戎軍在每日都會派兵前來城下騷擾一番之餘,又相繼組織了四次大規模的攻城之戰。

  雖然每次兩軍都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但終是在城頭秦軍的奮力搏殺下,戎軍也隻能無可奈何的看著固若金湯的黃陰城頭悻悻而歸,

  在最後一次攻城無果後,戎軍便從此偃旗息鼓不再前來強攻城頭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