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小小的五大夫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4-22 12:36      字數:3385
  兩軍之間務必相距兩三日之內的路程,以便能夠在一路被包圍後至少兩路人馬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前來救援。

  兩軍之間需每日通報各自軍情,每占一城則派兵至少五千守衛城池,用以肅清城周隱去的小股戎兵。

  各路大軍進攻時隻帶兩周可以使用的糧草不設置糧隊,所以各路大軍無論勝敗務必於一周內進行完畢。

  屆時鞏固奪回的土地內各處城防,再調撥糧草囤積前線。

  如此周而複始才能達到逐步蠶食被戎人占領土地的目的。

  而且戎軍畢竟人少,新招募的兵士戰鬥力不足,所以這一階段戎軍見反攻大軍氣勢如虹,不大可能會與齊楚數十萬大軍正麵決戰。

  他們極有可能會選擇當初在秦嵐郡擊潰左將軍方帥時的策略,用騎兵突襲大軍身後,襲擾糧道,奪取糧草。

  但如果按照我的計劃實施,那他們就無法做到這一點了。

  隻不過數十萬大軍北伐,並非紙上談兵那麽簡單,所以必須要有人坐鎮中樞指揮,此人統領兩國聯軍,務必要將一切行軍用兵的時間進程都安排的嚴絲合縫,否則一個不妥就會讓戎人騎兵鑽了空子。

  ......”

  樗裏驊麵色冷峻的侃侃談論著自己的想法,而蕭文考也明白了樗裏驊的意圖。見他不為秦國爭取援軍反而為齊國收複失地出謀劃策起來,蕭文考不免心中感激之下目光複雜的看了樗裏驊一眼後緩緩坐了下去。

  樗裏驊的一席話自然讓閣中眾人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原本眾人都對楚軍北上抱有十分樂觀的情緒,覺得隻要楚軍一出,那無論是收複齊國還是秦國不說水到渠成,手到擒來那麽簡單,但也是極有可能能夠實現的事情。

  所以他們才敢將秦國趙之海等人拒於門外,不想讓他們參與北伐收複失地之事在從中取利。

  可是今夜宴席上,趙之海與樗裏驊先後的一番分析又讓諸臣從盲目的樂觀變為了極端的悲觀,特別是趙之海在明確表示自己沒有辦法對付戎人之後,這種悲觀情緒一度達到了極點。

  可此時樗裏驊的一席話卻讓眾人聞之心中又升起了一絲希望。雖然他們聽的清楚,樗裏驊也對這番作戰計劃的難度特別強調了一通,但有辦法總是比沒有辦法要強上許多的。

  一時間,閣內再次議論紛紛了起來。每個人都與身旁的人就樗裏驊提出的辦法在逐字參詳,仔細的推演了起來。

  不多時後,隻見蜀國劉執身旁一名圓臉中年人向樗裏驊拱手問道:“樗裏將軍,若是我沒有猜錯的話,樗裏將軍是想讓我們共同推舉出一名統帥來統禦天下全盤的戰事,就如同當年王河少師那樣。

  是也不是?”

  樗裏驊皺眉看了

  看那說話口氣頗為不善之人,微微點頭說道:“這位大人理解的不錯,樗裏驊本意是想推舉出齊楚聯軍的統帥,但如果有人能夠承擔天下抗戎的責任,那也是天下百姓的幸事。”

  他剛說罷,那人微不可察的看了一眼身旁的劉執,立刻鄭聲說道:“我蜀國雖然國小言微,但卻不願有人對我國內政指手畫腳。更不願有外人參與我國內抗戎兵事。

  所以我們不願參與選帥之事,也不願意接受選出的大帥統領,至於其他的事情隻要不涉及我蜀國,那我們倒也再無異議。”

  此人話音剛落,就聽趙之海冷笑一聲說道:“蜀國有此國策倒也沒有出乎老夫的意料之外,想當年我麾下王敏將軍率領數千殘兵欲要退入劍閣,但貴國守關大將卻見死不救眼睜睜的看著王敏將軍自刎身死,數千秦軍兵士或跟隨主將自殺殉國或轉身殺入戎軍陣中無人生還。

  當時那守劍閣的將軍就是嚴叔段嚴司馬吧?”

  嚴叔段聞言渾身一震,慌亂間他看了一眼身旁毫無動靜的劉執之後,口中磕磕絆絆的說道:“趙,趙大人。當初王將軍來時,他的身後尾隨了近萬的戎軍,那聲勢甚是浩大,所以.....”

  “所以確實是本相國下的令,不許嚴司馬打開關門的。

  我蜀國幾斤幾兩各位恐怕比我劉執還要清楚,那戎人南下時我若打開城門放王將軍入關,保不齊會惹怒戎人將戰火引到我蜀國來。

  所以無奈之下我們才采取了下策,雖然害的王將軍自刎而死,但也保了我蜀國不被戎人攻擊。

  諸位要是覺得我蜀國做錯了,我劉執可以代表蜀國向諸位認錯。趙大人要是恨我,那我劉執也甘願被趙大人打罵出氣。

  但是,如果下一次再出現這樣的事情,那我蜀國仍舊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老夫知道你們此刻都已經心下憤懣,覺得我蜀國不識大體,覺得我蜀國自私隻知自保。但我蜀國這五百多年來夾在強秦、霸楚之間,能存活至今又豈是憑口舌之欲,憑一腔熱血得來的嗎?

  紙上談兵誰人不會,但我蜀國七百萬百姓生死可不能由我劉執上下嘴唇一碰就能決定的。所以今次大戰,我蜀國的態度與底線隻有貢獻百萬擔糧草而已,除此之外一切戰事恕我蜀國概不參與。”

  劉執坐在案幾後,在說這些話時麵色平靜,仿佛絲毫都沒有愧色。但就連趙之海也明白,劉執和蕭文考一樣,隻是說了該說的心裏話而已。

  這些心裏話讓人聽之雖然不快,但仔細想後卻也是充滿了各種的無奈。說來說去,今日之議,各國還是在為各自的利益不斷地斡旋與爭取著,所以他們又何來對錯之分呢。

  即便如此,趙之海還是冷哼一聲說道:“劉

  相國倒是說的坦蕩,但這仇我秦國人卻是不會忘記的,他日戎人驅除關內後,老夫若是還活著定會親自領兵在劍閣關下看一看那關內究竟有多難開。”

  趙之海話音剛落,隻見劉執猛地抬頭同樣用冰冷的目光看向了趙之海說道:“劉某也會期盼那天早日到來的。”

  正當二人劍拔弩張之時,隻見羋純熙突然起身。但她並沒有開口勸阻二人的鬥嘴而是徑直來到了樗裏驊的身前恭聲說道:“樗裏將軍,將軍的一席話讓純熙有了撥雲見日的感覺。方才純熙一直在思考著將軍的戰法,覺得此事大有可為。

  如果將軍沒有異議,純熙想請將軍擔任聯軍統帥,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看著羋純熙認真的模樣,不僅趙之海和劉執停下了劍拔弩張的對峙,就連閣中眾人也都吃驚的看著說話的羋四公主和樗裏驊,特別是三孤中的姬鹿與姬策更是大吃一驚下連忙站起了身來。

  姬鹿慌忙說道:“四公主且慢,此事太過重大,還需稟明天子再做定奪。樗裏將軍雖然能征善戰,但他卻隻是個五大夫,由他來做統帥如何能夠服眾,四公主千萬慎言不可不三思而後行啊。”

  姬鹿的話雖然說的委婉,但任誰都明白這慌亂的少師大人話中的意思。

  原本羋純熙將五十萬大軍交給天子是想讓天子能夠重樹王權,但如果選出來了聯軍統帥,那豈不是天子的美夢瞬間就破碎了嗎,所以姬鹿才慌忙勸說道。

  而另一有些人心中也開始了嘀咕,他們雖然覺得樗裏驊年紀尚輕爵位並不會很高,但看著趙之海和顧道遠對他的態度,讓眾人還以為樗裏驊怎地都會是個卿爵。

  但當他們知道樗裏驊僅僅是個五大夫的時候,這些人頓時有些訝然,甚至他們再看樗裏驊時眼中的鄙夷也絲毫不做掩飾。

  這些人中除了蜀國一眾人等,還包括了楚國的羋純嘉和羋暢。

  隻見姬鹿說罷後,羋暢也站起身來對著自家公主說道:“公主,微臣覺得少師大人所言有理,我們還需三思而後行。即便是推舉聯軍統帥,那也以公主為先,怎麽也輪不到區區一介五大夫啊。

  還請公主三思。”

  背對著姬鹿等人的羋純熙在聽到姬鹿說完話後,原本隻是微微轉動著眼珠想著說詞,但當羋暢也說完相同的話後,她卻突然鎖緊了眉頭準備轉身怒斥。

  這番表情自然被羋純熙麵前的樗裏驊看的一清二楚。

  樗裏驊微微一笑,開口對羋純熙施禮說道:“承蒙四公主青睞,樗裏驊實在是惶恐。

  可是少師大人和貴國羋大人方才所言不錯,我樗裏驊僅僅是個五大夫,擔任聯軍統領怎能服眾。”

  羋純熙見樗裏驊也開口拒絕,微微錯愕後立刻明白了這

  樗裏驊十有八九是在賭氣。隨即她沉下了臉色開口說道:“將軍不必如此過謙,五大夫又如何了。

  當年王河大帥也隻是一國副將,但終究不僅做了天下聯軍的大帥,而且還被天子封為了少師。

  王河大帥帶領大軍趕走了戎人,立下了不世之功,難道樗裏將軍就沒有一絲誌氣想要繼承王河大帥衣缽,為我大周立下千秋萬世之功嗎?”

  羋純熙皺著眉頭說完話後,樗裏驊身旁的顧道遠也似是有些動心一般準備開口勸說樗裏驊,但隻見樗裏驊搖了搖頭冷聲說道:“四公主,非是我樗裏驊方才賭氣才拒絕公主之意的,而是我身擔河東守衛重任,那裏離不開我,而且我也確實沒有絲毫興趣去立什麽萬代千秋之功。

  我隻想在黃陰抵擋住戎人的攻勢,帶領我麾下的將士們重回故土,這是我曾經答應過他們的事情。

  所以四公主就不必勸我了。

  至於聯軍統帥究竟誰來做,我樗裏驊確實並無資格來評判此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