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士死國祚存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4-22 12:36      字數:3308
  就在眾人心懷忐忑即怕秦楚之間達成密約,又怕胡亂猜忌會惹惱了羋四公主之時,那看到羋純熙麵色產生異樣的蕭文考也猛然間察覺到了一絲不妥。

  他立刻和周圍其餘的貴胄大臣們一道將目光死死的盯在了羞澀的羋純熙身上。

  “四公主,你且坐下,由老夫來解釋此事吧。”

  寂靜的閣內,隻見趙之海突然站起,微微皺著眉頭朗聲對著羋純熙說道。

  羋純熙聞言後輕咬朱唇稍稍沉吟了片刻,而後微微一笑對著趙之海輕輕一拜說道:

  “此事原本純熙是想親自解釋給諸位聽的,因為若是趙大人說出來,那麽諸位大人或許會不信,以為趙大人在找借口澄清,所以還是由純熙來說吧。”

  趙之海笑了笑說道:“公主多慮了,此事是老夫給公主帶來的麻煩,所以還是由老夫來解釋吧,畢竟公主是女子身又怎能在大庭廣眾之下談及自己的婚事呢。”

  趙之海話音剛落,隻見閣內的所有人頓時在一陣驚訝過後開始了交頭接耳。

  與楚國軍隊派兵援救何處相比,羋純熙的“婚事”的重要性在眾人的眼中絲毫不比前者遜色多少。

  要知道羋純熙在楚國的地位也隻有占據半壁河山的羋純嘉勉強可以匹敵,這樣一位實權人物的婚事怎能不奪人眼球。

  在片刻的議論紛紛後,眾人突然不約而同的安靜了下來,死死地注視著拱了拱手的趙之海。

  隻見在說服了羋純熙後,趙之海緩緩凝視了在座的眾人一眼後鄭重的說道:“眾位也知道,四公主因為當前抗戎的大業早就耽擱了婚時,二十出頭的年紀若是在常時恐怕早就婚配了。所以趙某才想要做個媒人去向羋公主提一門親事。

  所以羋公主才會破例會見趙某,卻不料恰巧被蕭大人碰見了。

  不知道趙某這麽解釋,眾位可能相信羋公主並未違背諾言,仍有資格主持今夜的議事之宴?”

  趙之海短短幾句話就說的閣內鴉雀無聲,就連蕭文考也意識到自己今日是搬起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所以他隻是默默低頭不語,思索著接下來該如何收場。

  趙之海的話說的雖然簡短,但其中隱藏的意義卻頗為複雜。

  趙之海說他與羋純熙之間的會麵是為了提親,這樣話雖然並沒有什麽見不得人之處,但想到羋純熙已經早就過了出閣的年齡,而當趙之海提親後,她並未拒絕趙之海的請求,而是與趙之海會麵了兩次,也就在間接說明羋純熙不僅對趙之海的提親之舉極為迎合,或許也對那男方也頗為滿意。

  所以,這樣的事情縱然是尋常百姓家也一般不會在定下婚約之前公之於眾,更何況羋純熙是一國的公主呢。

  明白了此節後,滿閣眾人一邊在心中猜

  測那男方究竟是誰,一邊幸災樂禍的看著今日將羋純熙得罪的體無完膚的蕭文考。

  不過此時誰也不敢再去觸黴頭開口詢問趙之海在為誰提親,但極個別有心之人卻早就將目光看向了坐在竹椅上冷冷看著一切的樗裏驊。

  趙之海解釋完後,見閣內眾人一時都有些尷尬,所以他哈哈一笑說道:“既然四公主請我們來商議抗戎之事,那我秦國就來說一說自周曆五八九年戎人侵關以來所有的戰事以供眾位參詳。也好給今日議事開個頭。

  至於日後楚國援軍何去何從,我們還是等待四公主與天子的決定吧。”

  說完後,他向顧道遠點了點,就隨著顧道遠的站起而緩緩落座。

  顧道遠隨即起身向閣內眾人微施一禮,這才朗聲說道:“周曆五八九年,戎人突然派出四萬大軍圍我蕭關,蕭關將軍雍雲祈與副將方恒心二位將軍坐鎮指揮與戎人僵持不下。

  但與此同時,戎人卻突襲須彌八關中最南端的玉霄關,他們與早就安插在玉霄關的內應配合下裏應外合,欲從南八關突破我秦國防禦。但時任玉霄關百將的樗裏將軍及時發現了戎人的計謀,所以在浴血奮戰之下還是拚命守住了玉霄關。

  此戰玉霄關內原本守軍三千餘人,戰至最後剩下了不到千人。

  但玉霄關有樗裏將軍這般天縱奇才,可其餘的關隘卻無力挽狂瀾之人,所以戎人在內應的配合下,先後奪取了武藏諸關,後由南向北從背後偷襲蕭關,一舉將五百餘年從未失守的蕭關拿下。

  隨後,上將軍臨危受命,率軍十萬重奪蕭關。

  .........

  戎軍占領了蜀北郡後,立刻派出四萬大軍沿漢水直下圍困夏陽城。而秦嵐郡的戎軍同時兵出五萬南下翻越了玉山、渡過了汶水直取汶水城。

  不過在樗裏將軍的牽製下,西京十餘萬戎軍主力卻不敢輕易夾擊夏中郡,所以顧某才得以帶著我秦國陰夫人與公子琿逃入河西上黨,而中更大人和介鴛司馬則護送著我秦君突破夏陽防線南入王畿。

  此後的事情,我想諸位也都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而方才樗裏將軍也向諸位說清楚了當前戎軍的動向,顧某就不再贅言了。

  顧某隻是想說,自戎軍起兵以來,我秦國共計動用了大軍六十萬餘,但如今卻隻剩下樗裏將軍麾下的六萬人馬和齊國魏囂將軍麾下的四萬人馬守在河西上黨要塞和河東全郡之中。

  還有兩千八百兵士隨我秦公來到了王畿。

  至於其餘的五十餘萬大軍則在這些年間曆次抗戎大戰中盡皆壯烈殉國。

  數年大戰下來,我秦國累計陣亡、失蹤左更方元恒,右更雍欒二人;

  陣亡、失蹤副將方恒心及趙之棟、鄭瀘、雍雲祈、文

  兆源等一十二人;

  陣亡、失蹤裨將軍趙之梁、鍾旭、王敏、尹芳、吳猛等大將二十六人;校尉以下,軍侯以上各級勳貴爵級將領三百四十三人,軍侯以下將官更是死傷無計。

  在戎人的滅殺貴族政策下,各地貴族十不存一,就連我大秦公室也隻逃出了十多人而已,其餘的人則都身陷敵手生死不明。

  旁人我顧道遠並不知曉,可我顧家當初在西京淪陷後就無一人逃出,皆喪命殉國。而中更趙大人的家族命運亦是如此。

  ......”

  隨著顧道遠平靜的將這數年來的往事娓娓道來,這閣中眾人也都隨著顧道遠的講述沉浸其中。

  他們聽得仔仔細細,同時也對強悍的大秦淪落至此各懷感觸。

  雖然數百年裏,蠻橫的秦國人沒有少欺負齊、楚、蜀三國,但也不得不承認的是,秦國在這數百年來也默默地付出了三國無法想象的代價。

  “諸位,方才顧大人已經將過往的諸事對大家講的一清二楚,這戎人此次東進能夠達到現在這般地步,除了兵馬強悍之外,還有三個原因不容忽視。

  其一乃是戎人單於是我關內之人,此人名叫蕭錦行。他不僅用兵如神,更是將我關內諸國訓練士卒、排兵布陣的法門盡數帶到了關外,教給了那些強悍的戎人。使得以往我們與戎人交戰時能夠排出戰陣的優勢瞬間瓦解,這才造成了每次野戰時我秦軍主動進攻能力的不足。所以大戰到了最後階段各地守軍隻好揚長避短憑險據守。但戎人卻始終能夠占據戰略先機,往往縱橫輾轉之間就會讓我們失去了防禦的方向。所以他們才能在曆次大戰中從我最薄弱的環節攻擊突破,造成一地守軍全線的潰敗。

  其二乃是關內各處戎人內應繁多,方才顧宰塚也向大家說明了這一點。這些內應不論是埋伏在軍隊裏還是城池中,他們總是會在恰當的時間與戎軍裏應外合,奪關取城,這在以往數百年間曆次抗戎大戰中是從未出現過的事情。據我們探查,仿佛那些內應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被安插在了各處。

  後來我秦國境內各處相繼爆發了孟春之亂,在兵力本就捉襟見肘之下後院又起了火,這讓我大秦抗戎局勢更是每況日下。

  當我們奮力鎮壓了各地的反叛後,這才發現每處城池最先鼓動暴民暴亂的人也都與戎人有著密切的往來。所以我們篤定孟春之亂也是那戎人單於很久之前就布下的棋子。

  其三是戎人占領我秦國各郡後實施的新律讓百姓對戎人產生了死心塌地般的信任,而且那些百姓們更是對參加戎軍趨之若鶩。

  我們曾經派了細作去往戎人治下探查此事的原因,想知道他們究竟是如何收攏人心的。探查一番後才發現戎

  人治下每占一座城池勢必會先殺貴族,後分土地。而且能夠分得土地的不僅有庶族百姓而且更有奴隸佃戶。

  各路戎人一改往昔占領關內各處後就燒殺搶掠的惡習,他們竟然能夠始終克製的與我關內百姓和睦相處。甚至他們的律法上還明確寫著夏周子民不分貴賤,無論是誰殺人償命這一說。”

  說到此處,趙之海從懷中掏出了一卷竹書,對著寂靜的閣內看向自己的眾人開口說道:“這就是戎人頒布的《夏律》,我來為諸位讀一讀這篇《夏律》,看一看他們是如何籠絡人心的。

  天下眾人,盡皆平等,王不貴民,種無高低,周夏子民,和睦如一;

  民財私有,蒼天佑之,私奪民財,律法不容,交易有約,信守有契。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