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黃天要塞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4-22 12:36      字數:3383
  但讓樗裏驊欣喜的事情還是有不少的。

  在這短短兩年的時日裏,樗裏驊麾下的將領們像是魚兒進入了大海,都在各自的負責的軍政運行諸事上顯得頗為興奮。

  梁青書主導的民事漸漸由一縣擴展到了八縣,不論是農耕還是畜牧,不論是土地劃割租種還是賦役徭役的收取核算,不論是各縣開市還是日常斷案訴訟,他不僅做的頗好而且還形成了自己的一係列心得。

  在樗裏驊的支持下,梁青書挑選了一些識字的寒門讀書人將這些心得教予他們,並且協助梁青書共同治理八縣民政。

  雖然這些讀書人並無名分,所得酬勞也不過是全家能夠吃飽飯的糧食。但這些庶族讀書人們還是樂此不疲的投入到了繁忙的管理之中,各縣的民政運作也顯得井井有條。

  至於軍事方麵,魏元琦、安默然以及李季、唐元、柳頜、許小羊等樗裏驊嫡係在這兩年中成長迅速,在一次次的戰鬥中由隻能掌管百人的頭目逐漸鍛煉成了可以獨當一麵的將領。

  雖然魏元琦和安默然隻是軍侯,其餘眾人更隻是千人,但在樗裏驊的心目中,魏、安兩人完全可以領兵萬人,而其餘幾人領兵一曲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這在與齊國人交戰過程中也得到了印證。

  還有一個人,讓樗裏驊更是覺得,他就是率領數萬人馬也可以做到從容不迫,而且樗裏驊憑借著蛛絲馬跡看得出來,此人或許真的曾經率領過千軍萬馬。

  這個人就是衛木,也是目前樗裏驊麾下騎兵的統領,雖然也隻是千人的武職,但他麾下可是足有五千騎兵的。

  而且樗裏驊將自己的斥候也交給了衛木。也就是說,衛木掌管著護衛樗裏驊勢力的門戶鑰匙。

  可是不知為什麽,樗裏驊卻始終都相信這位他明知道身份存疑的中年男子,或許是當初在他募兵大營門前的短暫相視,或許是當初衛木散盡錢財想要為自己兄弟們某一條活路的執著。

  在結束巡查後,樗裏驊又一次來到了上黨,來到了黃天渡口。這裏是距離戎人前線最近的地方,這裏又是他寄予全部希望的地方。

  看著眼前一座麵積不大但造型新穎的城防工事雛形映入眼簾,再看著兩萬戰俘在這座頗具規模的要塞中忙忙碌碌的身影,樗裏驊這才第一次感到淤積在胸口裏的一口氣緩緩地鬆弛了下來。

  看來這半年的時間,高雲策還是帶領著戰俘們按照當初眾人設想的樣子將這座從未有過的要塞造了出來。

  照這種進度,或許再有半年的時間這座要塞就完全能夠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了。

  這座要塞一旦建成,樗裏驊相信不管是戎人還是齊國人,沒有付出十萬條性命他們休想將黃天渡口徹底攻占。

  不同於尋常的城池四平方正的模樣,樗裏驊設計的這座要塞是可要護衛渡口用的,所以當初樗裏驊等人就一致決定將要塞建在了黃水畔上。

  同時他們並未按照平地建城的做法去壘砌城牆,將渡口包裹在城內。

  而是在經過討論和推演印證之後,由高雲策提出可以效仿玉霄關的模樣,對黃天渡口前的幾處高地加以利用,將這些相連的高地頂部夷平,再將四周圍削成垂直的角度。

  這樣每一處高地就變成了一座單獨的堡壘,而相連的數個高低錯落的高地也就變成了相互挾持互為犄角較為立體的防禦體係。

  各個高地之間以鎖鏈懸橋相連,高地下方則發掘溝壑引來黃水形成護城河。

  目下,這十餘個高地已經基本完工,乍看之下仿佛真的猶如玉霄雄關一樣橫亙在通往黃天渡口的官道前,讓人目視就會感到猶如土黃色的猛獸站在麵前而猙獰無比。

  每一個堡壘都有二十步至三十步的高度,所以這十多個堡壘連在一起就讓人覺得規模浩大。

  但樗裏驊明白,這隻不過是將當初一些小小的山地加以利用,派人挖了一些土方而已,真正難以建設的卻是高地之後的要塞本身。

  眾人經過這十多個堡壘再向渡口方向走去,隻見不遠處的渡口前出現了密密麻麻的壕溝,這些壕溝圍繞著渡口形成了一個碩大的半圓將渡口包裹在內,仿佛這壕溝宛若城牆一樣。

  這些壕溝有寬有窄,寬不過二十步,窄也在十步上下,這些寬窄不一的溝壑縱橫之間形成了一個個獨立的空白地方,而那裏正在用上黨城牆上拆下來的石頭包裹著高地上削下來的泥土夯成的土基,形成了一個個高約三丈的平台。

  而這些一段一段並不相連的高台才是這座要塞的真正牆體。它們並排矗立在縱橫交錯的水渠深溝之上,猶如一座座小島一樣。

  與要塞前的堡壘相仿,這些高台之間也是由鐵索懸橋相連,高台與普通城池的城牆相比要寬廣不少,想來能夠容納的守禦兵士也會相較更多一些。

  高台向後大約有三層,也就是說一旦敵人進攻,且不說能否攻克那些天然形成的堡壘,就是到了渡口要塞的跟前,也要駕乘舟木才能到達各處“城牆”腳下。如此一來,雲梯衝車之類攻城器械自然就無法使用,而即便是攻克了一座城牆,隻要周圍立刻砍斷懸橋,那也絲毫於事無補。

  在最短的時間內,建造出最難以攻克的要塞,當初樗裏驊和他的麾下用一個多月的時間裏集思廣益這才想出了這樣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計劃。

  大量的木材石料堆積如山,滿天的塵土飛揚遮天蔽日,樗裏驊的胸中卻產生了萬丈的豪情。

  遠處

  的混亂中,一群人向樗裏驊這裏快步走來,樗裏驊定睛一看,發現這些人都像是泥塑一般看不清楚彼此的模樣。

  這些泥塑們走到了樗裏驊近前,為首一人深施一禮,喉嚨裏發出頗為嘶啞的聲音說道:

  “將軍遠道而來,末將礙於工事未能遠迎,還請將軍贖罪。”

  樗裏驊鄭重的看著麵前的泥人,用盡全力將自己的身子前傾,一把抓住那仿若泥塑之人的手,鄭聲說道:“高兄,難為你們了。”

  黃天渡口旁,一座簡易的布帳內,樗裏驊端著手中的水杯與高雲策、柳頜、唐元、西子惠等人促膝而坐。

  剛剛,他聽聞高雲策向他匯報齊國人曾多次駕船前來威脅要攻打渡口一事,便微笑著說道:“看來齊國人還是投鼠忌器,要不然早就打過來了,還用得著出言威脅嗎。

  而且為了西京那邊的決戰,齊國人又投入了五萬兵馬,現在他們哪有多餘的兵馬來對付我們。

  今後你隻要和他們說公子思正在我們這裏好吃好喝的做客,他們一定不敢另辟戰場,再開戰火的。”

  高雲策含笑點頭稱“是”,隨後又將要塞建造的進度向樗裏驊匯報一番。

  “將軍,當初為了能夠在短時間內建好要塞克服石料開采困難的問題,所以才采用了掘地挖溝,以水為主,石牆為輔的建造思路。

  這段時日裏我卻覺得這樣不僅僅是省去了人力物力,而且一旦要塞建成,那麽其防禦能力也是遠超城牆的。

  這可超出了我們當初的預期,所以我才下令將原本兩層高台擴展為三層,畢竟即便是三層高台用料也要遠遠低於將其連接起來建造成傳統的城牆一層的用料所需。

  而且三層高台相互之間協助起來也更加嚴密,可容納守軍規模也會更多。

  至於多出來的石料磚頭,我命人運到要塞外圍那些高地上用於加固高地基座了。這樣的話,外圍高地防禦能力也會極大提高,有了石料鞏固底基,高地外圍的水溝也可以再挖深挖寬一些的。

  ......”

  樗裏驊仔細聽著高雲策講述著要塞建設的情況,一邊聽一邊凝思細想間又不斷的向高雲策或是西子惠等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處。

  眾人又在一番討論中將建設要塞的計劃再次進行了優化,最後樗裏驊心情頗好的大手一揮說道:

  “外圍那些堡壘可以全部加裝調塀木板,這樣的話可以進一步增加防禦力,又可以重複使用降低滾木擂石的消耗。

  要塞中三層城牆之間還是要開辟兩三處地麵走廊,這樣的話平日裏往來運輸起來也更加的方便一些。

  畢竟戰爭隻是偶然,大多數時間裏可是不用打仗的,這渡口的作用終究是貨物往來,物資流通的。

  至於高地堡壘和要塞中各處高台底下的溝壑能挖深些就挖深些,一旦到了冬季,為了避免結冰排了水後,那些壕溝越深,要塞的防禦力也就越高。”

  樗裏驊將自己的意見提出後,眾人都深以為然,同時也都為這樣一座石破天驚的要塞即將建成而充滿了信心。

  在他們看來,這座要塞一旦運轉,那這天下根本就沒有人膽敢嚐試硬攻,而擊破要塞的惟一缺陷就隻在黃水一側的水路了。

  但就憑樗裏驊麾下兵馬的戰鬥力,這點缺陷又算得了什麽呢。畢竟能從水路攻擊要塞的,目前僅有齊國算是有這個微乎其微的可能。

  這些時日,隨著樗裏驊周遊了一圈重回上黨的西子惠算是徹底開了眼界。河西、朔方八縣雖然民生凋敝,人口缺失,城內十室九空,城外罕見人跡,但他依舊看到了樗裏驊治下各縣強大的生命力和一種與秦國其他地方孑然不同的感覺。

  這種感覺就如同春天萬物複蘇般的欣欣向榮,這是西子惠從來都沒有感受到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