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備貨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4-22 12:36      字數:3500
  在重新修葺鋪麵的日子裏,蕭錦行每日都會熱情的接待著周圍好奇的街坊鄰居們,

  並時常與他們一同議論五年前發生在上黨的往事。

  因為蕭錦行能準確的說出五年前嵐麓縣鋪子中掌櫃和主事們的姓名家室和鋪子中經營的大小事項,

  所以沒過多久,街坊鄰居們便對這個因為出商而躲過一劫的蕭家後人產生了信任與同情。

  此後,始終覺得蕭錦行的出現有些莫名其妙的官府也派人前來探查蕭錦行的底細,

  但他們從那些街坊鄰居的口中卻聽到了一個又一個關於蕭錦行往昔事跡的故事。

  這些故事就仿佛是那些街坊鄰居們親眼看到一樣,對前來探查的官府中人訴說的有板有眼,

  甚至還有人添油加醋的對著衙役們演繹了一部催人淚下的悲慘往事。

  久而久之,官府中的人也就再沒有出現在蕭家鋪子的周圍了。

  在來到嵐麓縣後的第三個月,蕭家鋪子便宣布重新營業,

  而鋪子經營的範圍則囊括了皮毛和馬匹的收購。

  在街坊鄰居的記憶中,這些生意原本就是蕭家曾經經營的主業。

  看著蕭家鋪子內人高馬大的夥計們勞碌的動靜,街坊領居們便紛紛為這個遭遇了家門不幸,和藹友善的年輕掌櫃蕭錦行送去了淳樸的祝福。

  蕭家鋪子的夥計們都是蕭錦行這三個月間在縣外各處招募的貧苦布衣子弟。

  對於他們來說,從踏入蕭家鋪子的那日起,他們就像是蕭家的家仆一樣,從此就要聽從蕭錦行大掌櫃的所有命令。

  但是,隻要有一口飯吃,奴不奴仆的又有什麽關係呢。

  半年時間匆匆而過,轉眼到了第二年的春天。

  此時距離當初與屈保約定好交易的日子僅有一個月了。

  這日晌午,蕭錦行帶著已經快要七歲的歆兒騎著馬沿著嵐麓以北的黃水水畔緩慢的操馬前行。

  七歲的姑娘若是在草原上早已經能夠控馬飛馳了,所以蕭錦行和阿依兒也為歆兒找到了一匹不大的白馬,每日教授她騎馬的技藝。

  這黃水水畔是處天然的草場,所以也就成為他們常來的地方。

  歆兒懂得與馬兒交流,這讓她學起騎馬來便會事半功倍,

  所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歆兒的控馬之道比較蕭錦行也不遑多讓。

  蕭錦行看著西方的草場,對著歆兒高聲的說道:

  “歆兒,和哥哥比一比,看誰先到那處的樹林,如何?”

  他的話音剛落,便見身旁一個白色的身影從他麵前飛馳而過,

  白馬之上那已是亭亭玉立的女孩兒不是歆兒又會是誰?

  “不要耍賴啊。”

  蕭錦行一邊高聲呼喝著,一邊打馬向著歆兒的方向追了上去。

  黃水兩岸的草場上,

  一群群牛羊在安詳的吃著草,南方天際的嵐麓城頭若隱若現。

  一白一黑兩匹駿馬伴著滾滾而逝的黃水,飛馳在這人間的天堂。

  從南方趕來的阿依兒看著遠處的兩人,一邊微笑著一邊向著他們的方向打馬而來。

  初春的樹林,嫩芽布滿了枝頭,

  因為地處黃水之濱,所以從去年秋到目下的這場大旱並未阻擋住這片草原和樹林的長勢。

  酣暢淋漓的狂奔過後,蕭錦行便坐在森林邊緣處的一處倒塌枯樹枝幹上,

  為坐在懷中的歆兒輕輕地擦拭著額頭的汗水。

  而歆兒又如同往常一樣,唱起了動人的歌謠。

  “小歆兒,都這麽大了怎麽還坐在哥哥的懷中啊。

  真是沒羞。”

  歆兒方才一曲唱罷,阿依兒便走到了兩人身旁,

  她溫柔的看著聞言一臉不在乎的歆兒,假裝向著蕭錦行嗔怒道:

  “都是你慣的她。”

  說完後,又抿嘴笑了起來。

  “阿依兒,是他們過來了嗎?”

  蕭錦行帶著笑意問道,仿佛早就知道了阿依兒來此的原由。

  阿依兒輕輕點了點頭,對著蕭錦行答道:

  “對,他們來了。”

  哈哈一笑的蕭錦行拍了拍歆兒的後背,讓她坐起身來,

  自己也立刻站了起來,

  一邊向著自己的馬兒那邊走去,

  一邊對著身後的阿依兒和歆兒說道:

  “走吧,該回家了。”

  “是回草原上嗎?

  太好了,我的小寧肯定長大了。”

  還沒等阿依兒開口,調皮的歆兒立即插話道。

  她輕快的跳了起來打了個響指,那匹不大點兒的白馬便顛顛的跑到了歆兒身旁。

  她翻身一躍跨上小白馬,也不知在那馬耳朵旁說了什麽,那匹白馬就飛也似的奔馳而去了。

  阿依兒笑著搖了搖頭,也走到了自己的馬兒那裏,翻身上馬,追逐著蕭錦行和歆兒的背影向嵐麓縣內馳去。

  進入城後,三人緩下馬速,結伴同行。

  一路上,滿街的百姓似乎都認識蕭錦行三人似的,熱情的和他以及身邊阿依兒、歆兒打著招呼。

  “看來你們還是很受歡迎的嘛。”

  蕭錦行騎在馬上,假裝有些嫉妒的轉頭說道。

  “那可不,我和姑姑每周都會在城外煮粥給那些流民、百姓食用,他們都說我和姑姑是上天派下來的仙女呢。”

  歆兒得意洋洋的回應著蕭錦行。

  隻是她旁邊的阿依兒此時卻看起來沒有那麽的開心,

  她看著那些依靠在街邊或蹲、或躺並且穿著破爛的百姓,心裏總不是個滋味兒。

  從小自己就被父母親和族人們告知,關內是一片遍地黃金的沃土,

  那裏的人生下來就錦衣玉食,從不會為吃飯而發愁

  。

  那裏的姑娘比草原上的任何女子都要美麗,因為她們不必每天頂著日頭迎著風沙放牧。

  那裏住的都是結實的木房,有的高聳入雲,有的麵積比一些壩子還要寬廣。

  人們在每日夜晚來臨之後就會縱情喝酒,放肆歡歌,

  因為他們從來就沒有煩惱和憂愁。

  草原上的人對關內的認知大多都是如此,所以原本阿依兒也始終是這麽覺得。

  上次被迫去到西京,雖然那裏的人看上去並不像父母和部落中的人告訴過自己的那般好似天堂的模樣,

  但西京的繁華和富庶也是讓她大開眼界,

  她此生從來都沒有見到過如此多的人居住在一起,

  而高高的城牆內聳立的高樓門闕更讓她看上去覺得一切都是那麽的驚奇。

  這次隨著蕭錦行去了夏陽城,那裏雖然也有一些苦力,

  但漢水上的龐然巨艋,岸邊碼頭上的熙熙攘攘又讓她看到了另外一種美好的生活畫卷。

  這一切的一切,卻都被嵐麓縣今年的饑荒擊的支離破碎。

  聽說,整個大秦都遭受著百年不遇的災荒,有的地方比嵐麓還要嚴重。

  這時的阿依兒才算真正看到了關內的現狀,看到了餓殍遍野的淒涼。

  在征的蕭錦行的同意後,她每日都會與歆兒煮些粥米拿到城外,給一些孩童們食用。

  但她也能夠清晰的感覺到,城外的饑民正在不斷增多。

  而每日餓死在城外荒郊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不知草原上今年如何了?”

  阿依兒騎在馬上,喃喃的說道。

  三人回到了城內鋪子,蕭錦行一進門便看見了哲哲在對著自己傻笑。

  他立刻明白,哲哲此次回到草原上定是收獲頗豐,不然就不會這麽開心了。

  看來自己預計的最壞結果並未發生。

  “哲哲大哥,辦妥了嗎?”

  蕭錦行進了鋪子,一把摟住了結實的哲哲,抬起了手在他的胸口重重的擊了兩拳。

  見哲哲興奮的點了點頭後,他又問道:

  “路上可碰到蠕蠕人了嗎?”

  哲哲搖了搖頭,用蹩腳的秦語回道:

  “沒有遇到,隻是過草甸的時候又遇到了大霧,好在我早有準備,蒙上了口鼻沒有著道。

  找到有崇人的部落後,他們果然按照事先的約定,準備好了皮子和馬匹,

  隻是他們怕在路上碰見蠕蠕,便又等了些日子直到春暖後才肯和我一同過來。

  回來的時候,我們順道還將草甸上的路簡單的修葺了一番,

  下次你再回去的時候,那路定會好走許多的。”

  蕭錦行聽到這裏,再一次將哲哲緊緊的摟抱了起來。

  雖然聽哲哲說的簡單,但這一路上的凶險又豈是一兩句能夠說的完的。

  特別是他冒著嚴寒隻身一人偷偷跑回草原的那段路程,蕭錦行隻要一想便會冷汗淋漓,

  但哲哲卻不辱使命做成了這件讓他刮目相看的事情。

  “蕭兄弟,大家都看著呢,我們兩個大老爺們抱在一起算個什麽。”

  哲哲被蕭錦行險些勒的喘不過氣來,他隻好一邊說著一邊努力的掙脫了蕭錦行的雙臂,

  再向兩旁看時,隻見阿依兒和歆兒以及鋪子後麵的夥計們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麵色通紅的哲哲頗為不滿的看了蕭錦行一眼,仿佛是在責備他將自己當做女人般摟抱讓他失了麵子。

  這也惹得蕭錦行哈哈大笑了起來。

  蕭錦行領著哲哲去了內堂密談,而阿依兒領著歆兒又開始熬製起了米粥,

  方才從城外回來時,阿依兒見那些災民中又多了許多的孩子,

  而那些孩子中,有的年齡看上去應該與自己的兒子阿南相仿吧。

  內堂裏,哲哲狼吞虎咽的吃著飯食,而蕭錦行隻是坐在他的對麵默默的看著。

  當哲哲終於將飯吃完後,便用衣袖一抹嘴巴說道:

  “還是秦蠻子的飯好吃啊,不像咱們那裏除了油茶就是白水煮的肉,連鹽巴都沒有,吃上去嘴裏淡出個鳥兒。”

  說到這裏,他突然意識到蕭錦行正是個秦蠻子,便有些尷尬的訕笑起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