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龍門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4-22 12:36      字數:3641
  遠在瀚海城的樗裏驊自然不知道這些,他隻是敏銳的想到,這場大捷之後,怕是原州將要遭到戎人的重點照顧了。

  樗裏驊再次想起自己的母親,也不知道戎人來襲後,自己母親及家中的族人們將如何生活。

  第一次,樗裏驊生出了想要拋下所有,回到原州的衝動。

  “樗裏校尉,高雲策千人和梁青書千人已將軍報發來,請校尉過目。”

  牛庸的一聲問詢讓樗裏驊的思緒從遙遠的原州回到了瀚海城。

  樗裏驊從牛庸的手中接過軍報,仔細的看了起來。

  當初讓高雲策總攬蒲城軍政、梁青書總攬豨桐軍政事務,這半年下來兩人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施展,特別是民政之事,兩人將當初在原州總製府時的經驗拿了過來,將戰亂後的兩縣治理的井井有條。

  樗裏驊在一個月前到達過兩縣,他原本是想去查探龍門、梁原情況的,但路過兩縣後,卻被這兩座縣城的繁庶嚇了一跳。

  這哪裏還是那個曆經了戰亂的蒲城、豨桐,如果不是縣城中偶爾出現的焚燒痕跡和空空蕩蕩的縣衙、尉、丞府,樗裏驊還以為兩縣根本就沒有遭受過戰爭的破壞。

  兩縣內的商鋪不僅恢複了經營,城外被租給百姓的土地也如同被篦子梳理過一樣,整整齊齊。

  甚至在一些土地上,綠油油的冬麥已經破土而出了。

  樗裏驊可以想見,待到明年五月,三縣的冬麥收割之後,始終困擾自己的缺糧問題將會徹底得到解決。

  而這份功勞,便是高雲策和梁青雲的努力所帶來的。

  兩縣目下各有兵士七千人,分別由唐元、李季統領,在二人的努力下,這一萬四千兵馬已經頗具戰鬥力,再也不是當初那些舉著兵器亂喊亂叫,勝時一擁而上,敗時一瀉千裏的烏合之眾了。

  雖然這半年來新招募的兵士並未經曆過大戰的考驗,但至少在樗裏驊的眼中卻是如此了。

  “高千人和梁千人說龍門、梁原的叛軍已經南下支援曲沃、白水了,這確實是個好時機。”

  樗裏驊看過兩人軍報後對著衛木、魏元琦、安默然、柳頜等人說道。

  “校尉大人,那還等什麽,這是天賜良機啊。”

  魏元琦頗為興奮的說道。

  樗裏驊看著魏元琦的模樣微笑著搖了搖頭。

  以前在總製府時從未注意過,這個脾氣火爆,比自己大了數月的魏元琦帶起兵來,頗有些大將之風,而且他還極為好戰。

  這半年無戰事,倒把魏元琦有些憋壞了。

  眾人看著魏元琦的模樣,也是紛紛笑了起來。

  “攻占兩縣雖然不難,但我要的已經不再隻是兩座縣城而已了。”

  樗裏驊在眾人的笑聲中說道。

  眾人聽到後,都突然停止

  了笑聲,有些驚訝的看著樗裏驊。

  “衛大哥,姬林方向可有動靜?”

  “回校尉大人的話,這些時日我將新募的弟兄們撒了出去,用於監視姬林之敵動靜,但和以往一樣,姬林的一萬多戎兵,每日也隻是操練兵馬,並無出兵東進的跡象。”

  聽衛木講完後,樗裏驊頗為讚許的對衛木點了點頭。“

  現在戎人的主力均在原靈二州,想來他們並沒有東進的意圖。

  既如此大家便隨我去滅了叛軍吧。”

  說完此話,屋內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看著樗裏驊。

  “不是要取龍門兩縣嗎,怎地又要滅了叛軍,那些人可是有三四萬人馬。”

  柳頜有些不敢相信,但樗裏驊素來沒有什麽架子,他便將心中所慮說了出來。

  “前些日子接到介子的來信,說是徐昌叛軍人數已達到了三萬,準備南下攻擊百裏秦軍,而百裏隻有不到萬人的秦軍,如果被叛軍攻破,那京畿便再無可禦敵之兵了。”

  說完後,所有人也都大吃一驚。

  “連京畿都沒有兵馬了?”

  “上黨、元右、濱水不是還有數萬兵馬嗎?”

  “那幾萬兵馬是防範戎兵和齊國人的,怎麽能輕舉妄動。”

  “我軍目下僅有兩萬三千兵士,其中兩萬人還是半年來新招募的新兵,冒然攻城恐怕勝算不大啊。”

  “依我之見,先占了龍門、梁原兩縣再說。”

  “占了兩縣便是分散了兵力,到時候不能進攻卻又守不住兩縣,占來又有何用?”

  看著眾人的議論,樗裏驊便抬了抬手,待到眾人安靜下來以後,便對所有人說道:

  “如果徐昌叛軍人數足有三萬之上,便說明叛軍已經傾巢而出了。

  四縣叛軍雖然勢大,但我軍也非易與,新軍不在戰爭中成長便永遠都是新軍,我木獬兵馬不也是以新軍之姿在清水取得大捷的麽。

  何況今次出戰,誰說我們要與叛軍逐城爭奪了?”

  樗裏驊心中顯然是已經有了方略,說到此處時,卻麵帶著笑容看了看眾人,隨後,他突然正色說道:

  “安千人,命你與柳頜、帶領八千弟兄守衛瀚海,同時加強對姬林的監視,如果姬林戎兵來戰,便依城而守,待主力人馬回援再行決戰,於此之前,切勿出城野戰。”

  “衛大哥,命你部騎兵千人隨我出征,其餘騎兵交於安千人協助守衛瀚海城。”

  “魏千人,衛大哥,隨我去豨桐、蒲城走一遭吧。”

  說罷,樗裏驊便起身向著眾人再次微微一笑。

  “喏!”

  ……

  人常言:“瑞雪兆豐年。”

  如果此話當真,那麽明年定然不是一個好年景,因為入冬以來一場讓人翹首以盼的雪直到冬月裏才稀稀落落下了

  一點點。

  雖然隻是一點點,但也讓氣溫驟降了許多。

  龍門縣外官道旁的一處破爛的院落前,一群破衣爛衫的人正在一些幹草堆中曬著太陽相互依偎取暖。

  而他們身後的破屋早已沒有了屋頂,隻有四麵土牆孤零零的立在那裏告訴別人,這是一戶人家。

  看的出,這些曬著太陽的人是一家五口。

  一位老嫗像是已經餓暈過去,躺在地上一動不動。

  而一名壯漢和一名婦人則在各自懷中摟著一兒一女,目光呆滯的看著遠方。

  遠方的官道上很久都沒有走過人了,因為他們麵對的正是通往蒲城的路,早在大半年前各縣遭了兵災後,這條路便很少有人行走了。

  “孩兒他爹,那是什麽?”

  女人的目光中,一些黑影出現在了天際,那些黑影看似在動一般,越來越大了。

  她便向身旁的男人隨口問道。

  “管他是什麽,最好是來些狼,把我們都吃了一了百了。”

  那男人剛剛說完,身旁的女人卻嚶嚶哭了起來。

  男人嫌棄的看著那女人吼道:“哭你娘的,再哭給你幾巴掌。”

  男人剛剛罵罷,他和女人懷中的兩個孩子便嚇得哭了起來。

  男人作勢要打那兩個孩子,可伸出的手還是緩緩落了下來。

  “一會你扶娘進去,我去城裏再討些吃的。”

  許久之後,男人便開口講道。

  此時,他真想來一些狼,把自己一家都咬死罷了。這日子,太難過了。

  原本他家和亭裏的大多數人一樣,依附於本亭的貴族王家,每日為他們耕地,可以換些飯食,日子雖苦,但人人都是如此,也餓不死自己。

  可自從鬧了叛軍之後,卻沒想那些叛軍們比亭裏的貴族們還要狠,他們不僅殺了王家所有人,而且還將亭裏的百姓們搜刮了個遍,一點兒糧食也沒有留給他們。

  無奈之下,自己便和所有的鄉親們跟著叛軍進了縣城,想著縣裏定會有吃的。

  眾人跟隨叛軍進城之後,便和他們一道挨家挨戶的將那些城裏百姓的家中搜刮一空。

  漸漸地,他發現城內城外的所有百姓都變成了叛軍。

  所以叛軍掠奪去的糧食,自然也就成了大家的糧食。

  每個人都異常興奮,而龍門縣領著他們造反的那幾個頭人也對他們不聞不問,隻讓他們吃好喝好便是。

  整個龍門縣再也沒有人去耕作土地,再也沒有人去幹自己以前所幹的事情。

  大家每天隻是遊蕩在街上,吃飯時自有人煮好飯食等著他們去吃。

  這樣神仙般的日子並未過去多久,四五個月後,所有人都發現好像快要沒有糧食了,因為每日煮飯的那些地方,已經人去房空了。

  這時候大家開始了恐慌

  ,才明白大家都在白吃白喝,自然沒有人去耕種,沒人耕種又哪裏會有吃飯的糧食呢。

  那幾位頭人也想到了此點,但他們終究是能夠領著大家夥的人,自然頭腦要活絡些,便想出了一個活下去的主意,那便是去投靠南邊曲沃、白水的叛軍。

  重新生出了希望的眾人,便當即同意了頭人們的主意,正當所有人都準備跟著頭人們南下時,有人便突然說自家的親戚剛從曲沃過來,說是南邊在和官軍打仗,去了定會送死的。

  所以大多數人便又開始猶豫了。

  膽大的百姓都跟著頭人們走了,留下的百姓依舊是無飯可食。

  這一家五口便是在城裏餓了三天,雪下那日才從城內出來回到了自己原來的家,因為他們知道,城外還能找到田鼠之類可以充饑的食物,而留在城裏便隻能等死了。

  這幾日,他們確實也找到了一些能夠充饑的東西,例如樹皮之類的,但是他們卻怎麽也吃不飽,即使幾人的肚子都鼓的像個山包一樣。

  所以他們一家子便躺在太陽下麵呆呆的坐著。

  “孩兒他爹,狼,狼。”

  身旁的女人又發出聲音來,但那聲音卻有氣無力根本聽不清楚。

  男人皺了皺眉頭說道:“我一會兒便去縣裏,別吵了,你哪裏還有那麽多氣力說話呢。”

  男人邊說邊抬頭看了看自己的女人,卻見他的女人目光中充滿了恐懼。

  男人也覺得事有不對,便順著女人的目光轉頭看去。

  隻見自己的麵前不到十步距離外,兩匹白色的狼正盯著自己一家流著口水。

  “嗬嗬,狼真的來了,也好,也好,咬死我們也就一了白了了。

  隻是,這狼可真大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