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西京陰霾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4-22 12:36      字數:3515
  就在介鴛與樗裏驊趕赴朔方郡的這一個月來,蕭關和清水、清陽方向的戎人便主動發動了兩次規模頗大的攻擊。

  雖然在秦軍的頑強抵禦下,戎兵並未討得好來,但卻在實質上造成了趙之海的兵馬全線吃緊。

  這兩次攻擊明顯是為了讓大秦後院的火勢燒的更大些。

  所以趙之海原本還想抽調萬人左右去平定夏中郡叛亂的計劃也被迫取消。

  而方元恒那裏更是焦頭爛額,坐擁十萬兵馬的左將軍雖然還是在每次麵對戎兵侵擾和戎人大股兵力南侵時能夠占盡上風,但他們每次派兵南出玉山想要回到夏中平叛的計劃都會被突然從元山西出的戎人騎兵所打亂。

  而且方元恒也意識到自己的兵馬仿佛已經陷入了戎人的包圍之中,便索性暫停分兵南下平叛的舉動。

  他準備在近日用計引誘戎軍主力出現並與其決戰。

  在他眼中,那些各地的叛軍並不足慮,待到戎軍主力被消滅後,他們自然會被一一平定的。

  一個月來,夏中郡的叛亂雖然在地方軍隊的平定過後,隻剩下了為數不多的兩三座大城還掌握在叛軍手中,但當分散的叛軍集中在一起時,地方軍隊便拿他們更加的無可奈何起來。

  而方元恒、趙之海的主力卻又遲遲不能抽出兵力前來平亂,所以夏中各地隨時都會有被叛軍反撲的危險。

  而原本形勢大好的河西郡,卻在雍雲祈的屠城過後,便遇到了叛軍激烈的抵抗。

  徐昌城下雍雲祈的兩萬大軍已經連續攻擊一月而未下,更別說河西郡還有曲沃、龍門、梁原、白水、蒲城、豨桐等縣均在叛軍手裏了。

  目下,除了百裏、秋射、上黨、濱水、元右五縣外,河西郡北地已經確認完全淪喪了。

  西京內,秦公每日都提心吊膽的在玄武殿聽著大臣們將各地兵報向他稟告。

  而每日報來的消息卻一個比一個更加糟糕。

  唯一的喜訊便是介鴛已經抵達了朔方郡,但當他又聽到介鴛發來的奏報稱朔方郡除郡城外均已淪喪後,便再也沒有說什麽,隻得呆呆的看著玄武殿頂那象征著大秦國運的巨大玄武圖。

  而顧道遠也更加不合時宜的向他稟告了另一個讓他手足無措的消息:各地糧草快要告罄了。

  秦公揮揮手,示意顧道遠莫要再說,他閉上了眼睛在滿殿大臣眼中低頭沉吟。

  誰也沒想到戎人會提前一年叩關,誰也沒想到戰事會持續如此之久,誰也沒想到會突然出現後院失火的事情。

  這些事情卻同時出現在今次戎秦之戰中,出現在自己作為國君的任上。

  憑什麽?

  秦公雍道成頗為沮喪的拍了拍自己的腦袋。

  玄武殿內死氣沉沉,直到一人輕輕咳嗽一聲,將眾人

  目光轉移到了他的身上。

  眾人隻見秦公右側首位從不輕易開口的鄧子汶在滿殿皆默之下緩緩言道:“顧宰塚,向楚國借糧可行否?”

  “回大庶長話,楚國與蜀國連年交戰,已有三年,其國雖然富庶,但卻已經沒有餘糧可借了。

  昨冬之時,我與楚國令尹百裏大人通信提及此事,百裏大人直言,一年之內並無餘糧可用。”

  顧道遠聽鄧子汶問詢,忙施禮答道。

  鄧子汶皺了皺眉頭,便轉眼看了看秦公,見秦公還在低頭不語,他便歎了口氣,不再言語。

  昨夜,秦公召集他進入宮中,便就是為了糧草之事與他商議。

  兩人在否決掉了所有能夠想到的方法後,便談到了均不願提及的最終方案,那便是以燮玉東五縣的土地去換取齊國糧草。

  如此一來,則齊國不費一兵一卒便可取得五縣土地,而秦國也不會擔憂齊國會與自己開戰。

  但此事影響過大,不論是誰在朝堂上講出,則會終身背負著賣國的惡名,所以國公對此事也並未表態。

  今日朝堂之上,鄧子汶便發現事態果如昨夜所料,但主位的秦公卻隻是低頭不語,見國君如此,鄧子汶自然不敢惹發眾怒,況且,那五縣目下可是雍欒的地盤,如果朝堂眾人有了分歧,那麽雍欒便會對自己進行猛烈的報複。

  所以,鄧子汶便選擇了沉默。

  正當朝堂之上又一陣寂靜之後,突然又有一個聲音響起,隻見說話之人正是張孜彧。

  卻見此人高大挺拔如同青鬆,麵色清秀仿似少年,目光如炬環視四周一圈便朗聲言道:“君上,臣有一事啟奏。”

  秦公見是張孜彧說話,不免也是一呆,這人從未在朝堂上主動說過什麽話,為何今日卻有本要奏,難道他會有什麽籌糧禦敵之策?

  想到這裏,秦公便也一時起了興趣言道:“司寇大人有何事要稟?”

  張孜彧聽到秦公讓他說後,便仿佛突然間變了個人似的大聲說道:

  “河西將軍屠戮百裏、秋射兩縣六萬百姓,這幾日狀告此人者數不勝數,臣已經派人查明確有其事,還請君上奪其兵馬,將其逮捕歸案。”

  “今日不談此事!”

  秦公一聽張孜彧說得是此事,便瞬間臉上有些掛不住,因為雍雲祈不僅是自己的堂弟,也是自己親自選派的領兵將領,這仗還沒有怎麽打,便要將其抓捕歸案,這不明擺著是自己扇自己的耳光嗎。

  何況各地軍事糜爛,好不容易出了個能打的將領,怎能再輕易的將其奪職。

  想到這裏,秦公便沒有給張孜彧什麽好臉色,大手一揮,一句話就將其打發了。

  出乎殿內眾人意料之外的是,張孜彧卻如同什麽事情也沒有發生一樣,道了聲“

  喏”便坐了下去,繼續麵無表情的眼觀鼻、鼻觀心入起定來。

  雖然這個插曲很快便結束了,但殿內眾人卻越發的尷尬了起來。

  他們明顯感覺到了秦公對雍雲祈的維護,但眾人的心中卻對那個持寵傲物、相繼闖禍的紈絝子愈發厭惡起來。

  每個人心中的記憶也被重新喚起,當初蕭關淪陷時,正是這位雍家的公子祈坐鎮蕭關。

  而今局勢剛剛有了轉機,卻在他無腦般屠城影響下,再次讓大秦陷入了被動之中。

  況且,雍雲祈屠殺的可是大秦的百姓啊。

  雖然殿內沒有一個人是布衣庶族出身,但這些貴族們好歹還是接受過仁義禮智信道德教習的。

  在他們看來,雍雲祈屠城除了泄憤外,更多的則是此人性格極為扭曲,已經不能稱之為人,而應該歸為禽獸一類了。

  此時的殿內,隻有一些雍欒的羽翼們看到此種情況才突然間明白張孜彧毒辣的手段。

  這時,年邁的徐斐又一次站起身來,對秦公說道:“君上,如今河西將軍北伐受阻,但朔方將軍仍在開辟局麵。還請君上勿要太過憂慮了。”

  他剛剛說完,便聽一人突然笑了起來,徐斐緩緩轉身,卻見發笑之人正是顧道遠。

  徐斐心中雖惱,但他畢竟久在朝中,城府頗深,便微微一笑說道:“顧塚宰有何喜事,不妨說出來讓大家聽聽啊。”

  那顧道遠依舊一副笑吟吟的模樣,站起身來說道:

  “看來司馬大人不僅僅老眼昏花,而且心眼卻也是花了,如果我沒有記錯,當初司馬大人舉薦介鴛,是讓他孤身一人前往朔方,領著該郡三萬兵馬平叛。

  難道司馬大人當真以為,介鴛可開辟局麵嗎?這可當真是有些可笑了。”

  說道這裏,顧道遠不禁又笑了起來。

  “宰塚大人有所不知,介鴛北行之時並非一人,而是帶了一曲兵馬前去的。”

  徐斐聽到顧道遠的諷刺,仍然麵不改色,隻是緩緩答道。

  “司馬大人,朔方將軍的來信這殿內所有人也都聽見了,如今瀚海城前有戎軍後有叛軍,如何能夠憑著三千人馬守住,惘你久為司馬,還妄想憑著三千人馬去開辟局麵,似你這種利令智昏之人便是害死我大秦無數將士的根源,你怎配忝居兵部之首。”說到此處,顧道遠仿似怒意勃發,指著徐斐的鼻子便是一通嗬斥。

  徐斐的老臉瞬間便紅了起來,但他麵對顧道遠的質問卻又啞口無言,氣急之下隻是指著顧道遠“你,你,你”的言個不停,但他卻也說不出其他反駁的話來。

  正當秦公看到如此情形準備出言相勸時,卻見徐斐的臉色突然由紅變紫,一口鮮血噴出,便倒在地上不醒人事。

  見徐斐倒在了地上,殿內

  頓時亂做了一團,在禦醫紛紛查探徐斐情況之時,秦公便散了今日的朝議。

  一場看似簡單,實則紛亂的唇槍舌戰、權利傾軋便在混亂中結束了。

  走出殿門時,顧道遠向張孜彧看了一眼,便轉身匆匆離去,而張孜彧從顧道遠匆忙一瞥的眼神中,卻看到了許多的疲憊與無奈。

  他二人知道,一旦秦公向方家下手得逞後,下一個該收拾的便是趙之海了,所以在中更大人不在中樞的時候,他們二人又豈能坐以待斃呢。

  西京的天空突然下起了連綿的陰雨,六月的西京原本該是熱浪滾滾,但這幾日卻在連綿陰雨中變得寒冷了起來。

  此後數日,每日朝議時眾人並未看到徐斐的身影,但是顧道遠和朝堂內的大多人卻已經知道,恐怕那徐斐再也沒有機會走入這玄武殿了。

  這一個月來頗有些雄心勃勃,勵精圖治勁頭的秦公卻又恢複了大家熟悉的那般怯懦的模樣。

  此後的每日朝議隻是對大家的爭論結果點點頭,為大臣們擬好的君令蓋上印信便是了。

  那個唯唯諾諾的秦公又回來了。

  但如此狀況並未持續多久,正當所有人都以為朝中將要再一次恢複以往熟悉的政治格局時,第四日的朝議卻讓他們明白,這世上的事情轉瞬即變,而變化的結果,便會是另外一幅讓人永遠無法猜對的模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