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玄武殿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4-22 12:36      字數:3552
  秦公聞言大喜,向說話那人看去,卻見正是兵部司馬徐斐,不由得心中歡喜連忙說道:“徐愛卿有何良策,快速速道來。”

  徐斐摸了摸自己胸前的白髯,頗為厭惡的看了看雍欒一眼,轉頭對著秦公恭聲說道:

  “君上,微臣鬥膽僭越公威,依微臣之見,首要之事就是按照中更大人所言,著鄧大人派出黑冰台將各處叛軍情況摸查清楚。”

  “我還以為你有何話要講,原來是為趙之海搖旗呐喊,不過若不是你如此說,我還以為你這把老骨頭真沒有用處了。”

  徐斐剛說話間,那雍欒冷哼一聲打斷他的話語頗為傲慢的出言諷刺道。

  徐斐一把年紀,雖然在這朝堂之上還有右更、大庶長等人比他官職高些,但他畢竟輔佐過秦國三朝,平日裏沒有人敢與他如此說話。但此時卻被雍欒嗆聲,不免的氣的渾身發抖,指著雍欒不知道要說些什麽。

  正在此時,卻見一旁一位中年人緩緩站起。這人微微有些發胖,站起身卻是滿臉的笑意,他對著秦公、雍欒逐一施了一禮,又對著徐斐微微點頭,這才徐徐說道:

  “右更大人、徐司馬息怒,孟春以來,國事堪憂,如不能同仇敵愾,盡快熄滅各處叛軍之火,我恐齊、蜀必將異動,還請右更及各位大人三思後行。”

  說罷,這紅臉的胖官員依舊是春風拂麵般的微笑著坐了下來。

  隨著他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卻成功將眾人的目光吸引了過來。

  但他卻閉上了眼睛,學著方才雍欒的樣子一動不動。

  隨後,滿堂的人卻突然嘩然,其他地方暴亂也許沒有什麽,河西、夏中兩地卻是齊蜀邊境,去年為了安撫兩國,秦國不是送美女就是送財寶,這才讓兩國沒有乘火打劫。

  但如果兩郡烽煙四起,那麽誰也說不準兩國會不會違背諾言,突然向秦國發難。

  所以那紅臉胖官員的一席話確實點到了眾人沒有想到的痛處。

  方才還誌得意滿的雍欒看了看臉色極為難看的秦公,也是想通了諸事,就向那紅臉胖子說了一聲:“既如此,就聽聽宰塚大人的意思吧。”

  說完後,兀自坐了下去,不再言語。

  方才那紅臉胖官員正是六部之首,塚宰顧道遠。

  見顧道遠輕描淡寫的解了徐斐之圍,秦公和徐斐都向他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顧道遠也睜開了眼睛向著二人微微一笑。說道:“右更大人,咱們還是先聽聽司馬大人有何高見吧。”

  雍欒聽罷隻是哼了一聲不在講話。

  徐斐輕輕咳嗽了一聲這才緩緩說道:“方才微臣說請大庶長鄧大人著黑冰台摸查各處叛軍底細,這隻是知彼之道。

  而如何剿滅各處叛亂卻是知己之道。”

  秦公聽到此

  處,不免有些著急,連忙說道:“司馬大人,你就別掉寡人胃口了,快說說你的良策啊。”

  聽到國君追問,徐斐老臉一紅,趕忙加快了語速繼續說道:“微臣之意是分兵五路殲滅叛軍,微臣喚之天爐戰法,如依此計,定能剿滅叛軍。”

  “分兵五路?”

  秦公聽完徐斐之言,頓時瞪大了眼睛。心說你這老匹夫,要是寡人有兵,還要求著你們問話,別說五路,五十路也行啊,但現在根本無兵可派,總不能將趙之海和方元恒的軍隊再帶回來吧。

  想到此處,秦公這才發覺,這徐斐定是老糊塗了,而自己也是病急亂投醫罷了。

  也罷,本來就已經是國事堪危,連雍欒都無計可施,其他人又有何辦法。

  秦公收回了前傾的身軀,一屁股坐回了蒲團之上。

  他斜眼瞅了一眼雍欒,卻見他正在那裏低頭偷笑著,不免又急又氣。

  “君上莫急,微臣的話還未講完。”徐斐顯然是看出了秦公心事,連忙說道。

  “分兵五路並非是從我王畿發兵,而隻需派出將領指揮地方兵馬戕亂即可。”

  聽完徐斐說到此處,秦公像被針紮一樣,蹭的又坐了起來,仔細聽著徐斐所講。

  “西郡原州、蜀北各縣,中更大人來信講明已經對各縣采取了手段防範叛軍作亂,以中更大人的手段,原州、蜀北各縣定當無虞。

  夏中叛亂各縣,可令左更方大人派兵剿滅,雖然方大人十萬主力正與戎人對峙,但玉山、夏中郡兵馬還尚有三萬,隻需左更大人派一支偏師南下,則大軍所過,各縣皆可平定。

  河西各縣守軍原有四萬,孟春之亂後各縣之內兩萬兵馬還是有的,但河西郡東要守備齊國、西要防範戎兵東進,所以那兩萬兵馬萬不能動,如此一來還請君上派一良將將京畿兵馬調入河西,用以平亂。

  而朔方郡雖然此時尚無消息傳來,但依微臣之見,局勢恐怕與河西相差不多,也請君上派一良將趕赴朔方,帶領該郡四萬守軍無亂禦戎,有亂戕叛。”

  說到此處,徐斐不理聽得聚精會神連連點頭的秦公,兀自停下了話語來。

  秦公意識到徐斐不再往下說後,便從思考中驚醒過來,抬起頭說道:“不是兵分五路天爐戰法嗎,這才四路啊,愛卿怎地不說了。”

  徐斐聞言看了看雍欒的方向,再次向秦公施了一禮道:“第五路需要右更大人親自出馬才可辦到。”

  “哦?”秦公聽聞此話看了著一臉訝然的雍欒,就對徐斐說道:“此話怎講,你且說來。”

  徐斐道了聲:“喏”後繼續說道:

  “燮玉關以東五縣土地雖然沒有傳來叛亂之信,但齊國始終對五縣虎視眈眈。

  而燮玉關的四萬守軍乃是

  右更大人的本部兵馬,所以老臣鬥膽還請右更大人親自出馬,鎮守燮玉重關,保我東方門戶周全。”

  說到此處,徐斐轉身向著雍欒施了一禮。

  “你,你這老匹夫盡然敢指使起我來了。”

  “叔父,稍安勿躁。”

  秦公見雍欒又要站起罵人,忽然麵露不悅之色,帶著怒意說道。

  自接替自己的父親秦獻公出任國君開始,他這個秦公就當得當真窩囊至極,對方元恒,趙之海甚至是自己的叔父等人,他每次都隻能躬身乞求似的請人家出麵領兵。

  今日又多次在眾臣麵前擱下臉麵求雍欒領兵平叛,但雍欒卻並不給自己麵子,始終不肯答應。

  好不容易有個徐斐提出了可行的意見,這雍欒又兩次三番出言阻撓,如何能不讓國君惱怒。

  見秦公罕見的發了脾氣,雍欒倒也不敢太過造次,隻好向秦公施了一禮,口稱恕罪。

  秦公這才消了消氣,遂看了看玄武殿內眾人一眼,開口又問道:

  “顧卿家,齊國可有什麽動靜?”

  顧道遠聞言施禮言道:“稟君上,根據今日得來的消息,齊國已於半月前集結大軍五萬,陳兵燮玉五縣東,但並未派人前來我國遞交過國書。”

  秦公聽罷點了點頭,遂又言道:“鄧卿家,黑冰台可能派出鐵鷹劍士?”

  秦公方一言罷,隻間顧道遠上首的一名黑瘦中年起身言道:“君上,各地黑冰台均已運作,鐵鷹劍士亦已趕赴各地。”

  說到這裏,他看了看顧道遠,繼續言道:“宰塚大人所言不錯,齊國於二月初開始陸續調動兵馬,十三日前陳兵五萬列於黃陰縣,領兵大將為齊國大司馬廉閔,根據鐵鷹劍士報稱,齊國將於四月底糧草備齊後向燮玉諸縣發動攻勢。”

  見起身言罷又坐下的鄧子汶說完後,殿內眾人又如同炸了窩的馬蜂一樣,嗡嗡嗡嗡的議論起來。

  黑冰台的消息可比顧道遠的消息更加詳實,不僅知道齊國出兵時間,還探查到了齊國領兵將領是誰,而且能夠準確預計到齊國進攻時間。

  如此說來,齊國來犯已是定局了。

  包括顧道遠在內的眾人都瞬間黑了臉麵。

  但顯然秦公早已經知道了這個壞消息,除了臉色鐵青外,並沒有顯得特別驚慌。

  “徐卿家,寡人問你,方才你所說為河西、朔方兩地派去將領領兵作戰,卿家覺得讓誰去合適啊?”

  殿內眾大臣一聽此言,立刻紛紛安靜了下來,方才徐斐說起此計之時,眾人還就事論事般仔細聆聽分析此計的利弊,但直到國君讓徐斐推薦人手之時,大部分人才恍然大悟到徐斐之計的用意。

  這是要對大秦勢力範圍推倒重建啊。

  一些人的目光偷偷看向了國君,此刻

  他們對這位年紀不到三十歲,上位不到七年的國君有了新的認識。

  隻見徐斐聽聞秦公問話後,摸著自己的胡須依舊一副不急不慢的樣子,緩緩說道:

  “微臣保舉原州參議客卿介鴛為朔方將軍,帶領朔方兵馬戕亂禦戎。

  保舉兵部侍郎公大夫文兆源為河西將軍領兵平定河西之亂。”

  “放屁。”

  徐斐話音未落,卻見雍欒第三次站起身來,指著徐斐喝罵道:

  “你這老匹夫,那介鴛雖然熟知韜略但年事已高怎能領兵出征,文兆源又是哪裏來的小鬼,何德何能又能擔得起一郡兵事。

  依我之見,國事壞就壞在了你這老匹夫的手裏,君上,臣請君上三思。

  這徐斐朝堂之上信口開河,請治其罪。”

  殿內眾人都明白,大秦國中秦嵐、蜀北兩郡是趙之海的勢力所在,而夏中郡又是方元恒的封地所在,隻有河西、朔方兩郡是方元恒和雍欒兩人共同的勢力範圍。

  雍欒雖然並不願與方元恒共享土地,但他這些年多半也是依仗方元恒的戰功才一步步擁有了如今的權勢、威望和地位。

  所以他也不敢與方元恒太過為難,而方元恒也很識趣的將從齊國奪來的燮玉東五縣給了雍欒。

  但如果按照徐斐所言,那朔方、河西兩郡就會讓介鴛和文兆源橫插一手,這兩人雖然明麵上不屬於三更任何一家,但不屬於三更便屬於秦公,這可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的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