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危局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4-22 12:36      字數:3384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時,聽見屋內希曼爾在大聲喊叫的衛木等人立時闖了進來。

  衛木見那戎人手中拿著石頭向樗裏驊衝去就知道自己已經來不及拔出佩劍,隻得撲上去將希曼爾迎麵抱住。

  饒是那戎人人高馬大,倒也在衛木的死命相搏下再也無法動彈分毫,一瞬間就被摁在了牆上。

  幾名兵士也衝上前去壓手壓腳,讓希曼爾根本無法動彈。

  還有兩名兵士端起了長戈,擋在了樗裏驊的身前。

  “你們這是幹什麽?

  希曼爾千夫長已向我軍效忠,此刻正對我演示戎軍的格鬥之法,原本他們戎人的事情一般是不會讓外人知曉的,我也剛剛發過誓言絕不會讓其他人知曉,誰知你們卻突然闖了進來。

  希曼爾千夫長,這可不算是我泄露了哦。”

  樗裏驊邊說邊推開身前的兩名兵士,走上前去,將衛木輕輕拉開。

  他向怔怔看著自己的希曼爾擠了擠眼睛,那中年戎人頓時就明白了樗裏驊的意思,又想了想方才樗裏驊所言,隻好歎了口氣,鬆開了手。

  隨著手心裏的石頭落在了地上,希曼爾就在衛木和兵士們的注視下低下了頭。

  衛木頗為佩服的看了看樗裏驊,雖然他不相信拿著石頭大喊大叫會是戎人的機密,但卻見樗裏驊這麽短的時間就能夠將一名戎軍千夫長招降,不禁對樗裏驊萬分的欽佩起來。

  原本他在方元恒和方恒心麾下時,也曆經過與戎人的無數場大戰,但他從沒有聽誰說過也沒有見過戎人會叛逃的。

  今日他算是開了眼界,也對自己這個年輕的“上官”接二連三顯示出來那不可思議的能力產生了一絲原本對方元恒才會有的崇敬來。

  在樗裏驊不斷的眼神提醒下,希曼爾也漸漸的平複下來心情,對樗裏驊彎下腰來說道:

  “樗裏軍侯所托,希曼爾定當全力而為,在那個日子來臨之前,保護好該保護的人。

  為了感謝樗裏軍侯不殺之恩,希曼爾對天發誓,自己及麾下的勇士,將永遠不會對樗裏軍侯的兵士提起武器,直至戰爭結束。”

  聽到希曼爾說會保護該保護的人,樗裏驊一瞬間就明白了希曼爾所指,他又想起了那個對自己說喜歡自己的人來。

  疼痛的腦袋又一次讓樗裏驊產生了眩暈的感覺,他趕忙走回到秸稈上,坐倒在地。

  “有勞希曼爾千夫長了,你等今日就可出城。”說罷,樗裏驊又轉頭向衛木說道:“還請衛大哥安排希曼爾千夫長出城之事。”

  衛木看著頭疼欲裂表情痛苦的樗裏驊連忙稱“喏”,轉身就領著希曼爾走出了石屋。

  待到衛木和希曼爾走了許久之後,覺得頭痛稍微有所緩和的樗裏驊就在兵士的攙扶下站起了身,石

  屋實在是太冷了。

  他慢慢的走出了石屋,卻看見刺眼的陽光從天空中灑落。

  “天晴了。”樗裏驊口中說道。

  “是啊,軍侯,下了一天一夜的雨停了。這下好了,大夥兒的身上都濕漉漉的,甲胄泡了水可真是沉重啊。”

  攙扶著樗裏驊的兵士向樗裏驊應道。

  “為什麽你會是聖女呢,我該怎樣做才能幫你啊。”

  “軍侯,您方才說什麽?”身旁的兵士沒有聽清樗裏驊所說的話語,疑惑地問道。

  “這裏的天晴了,那邊的天卻暗了下來。”在回答完兵士的問話後,樗裏驊抬頭看了看天長歎一聲,剛想低頭詢問城內情況,但卻眼前一黑,暈倒了過去。

  “快,快去找郎中、快去。”

  樗裏驊身旁的兵士頓時慌了手腳,他緊緊抱住這個被他視為“軍神”的男人,對著身旁的兵士們大聲喊叫著。

  ……

  大周曆,五九零年三月二十五日,樗裏驊在整整臥床一周後終於回了清陽縣城。

  臥床這幾日,他已經聽聞了戎人乘著自己攻擊朝那叛軍時想來偷襲清陽的事情。

  但在樗裏驊事先周密的安排下,戎軍一見清陽守軍有了埋伏就立刻退了回去,再沒有出現在清陽附近。

  而朝那縣的那些叛軍也已經在馬元的主持下,被盡數抓捕。

  在審訊中得知,這些叛軍早在兩個月前就已經被戎人招降。

  很多對貴族不滿的庶家大族接受了戎人的提議,約定在三月桃花盛開之時反秦易幟。

  這個消息,讓當時還在床榻上的樗裏驊立刻掙紮著坐了起來,對趙之海親筆寫了一封信件,告訴趙之海既然戎人可以在朝那起事,也定會同時在大原、涇陽、烏氏等地起事。

  更為重要的是,與戎人占據各地相鄰的朔方郡、河西郡、甚至是夏中郡都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

  朝那或許隻是戎人煽動秦國境內庶族百姓反抗的起點,雖然自己澆滅了他們的第一把火,但如果這把火在除了京畿、蜀北郡外的所有郡縣都著了起來,那前有強敵叩門、後麵庭院著火之下,大秦可真的危矣了。

  這封信送出後不久,趙之海就向樗裏驊回了信,對他所猜的情況頗以為然,同時要求樗裏驊迅速北上返回清陽。

  因為一旦後院著火,那麽前門的敵人可真的就要來攻擊了。

  其實在未得到樗裏驊的信件之前,趙之海就分析出朝那叛亂恐怕並不是朝那一城之事,所以他在原州火速向國君將此事以及自己的判斷詳細去信稟明。

  同時,他也向各郡郡守發去訓令,要求其郡各縣嚴加守備,全國即刻進入戒嚴狀態,除了加強宵禁等事項外,也建議國君與大庶長即刻啟動“黑冰台”,對各縣庶族大族嚴

  加監控。

  秦國大庶長名喚鄧子汶,此人並非出自雍、趙、方三大家族中,但其本身家族爵位也是從姚君時代就世襲而下的。

  能做到這大庶長位置,鄧子汶除開個人能力出眾外,倒也是國君有意培養,製衡趙、方二家的手段而已。

  大庶長讚襄國君,在職務上統領六部正卿,雖不直接管轄,但塚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六部正卿所批擬的政令,必須呈報並經大庶長明令示下方能實施,所以紙麵權力頗大。

  而且大庶長還有個殺手鐧,那就是掌握著秦國上下聞風喪膽但又十分神秘的特務機構“黑冰台”。其麾下鐵鷹劍士數量多寡除大庶長及國君外均無人知曉。

  在做完這些事後,趙之海才稍稍的喘了口氣,想想“黑冰台”那連自己都頗為忌憚的情報係統一旦出馬,則這些藏在暗處的叛亂之輩定會被一一剿滅。

  接到樗裏驊的來信後,趙之海更加證實了自己的想法,但該做的他都已經做了,目下除了北方的戎軍外,最大的威脅和敵人就是時間了。

  待到樗裏驊回到清陽後不久,趙之海就得到了原州大原、涇陽兩縣發現叛亂庶家大族鼓動百姓反叛的消息。

  雖然在趙之海的提早準備與處置下,大原、涇陽兩縣的叛亂很快就被本地守軍剿滅,但趙之海卻眉頭緊皺。

  看來,時間已經來不及了。

  果如趙之海所料,在朝那叛亂被剿滅之後的數日間,朔方郡、河西郡、夏中郡三郡內數十座縣城同時爆發了叛亂。

  除朔方尚無消息傳出外,各縣向西京、汶水、原州三處所發來的救急軍報如同雪片一般蜂擁而至。

  而此後,雖然大多數縣城的反叛被官軍陸續剿滅,但還是有十餘縣的叛亂取得了成功。

  這些縣城內的百姓在庶家大族的帶領下殺貴族、劫糧財,一時間搞得轟轟烈烈,讓附近剛剛撲滅叛軍的縣城又開始聞風喪膽,惴惴不安,深怕這股叛亂之火再次波及到自己。

  西京的秦公在收到這些告急軍報的同時又收到了趙之海送來的書信,原本早幾日發出的信件卻因為路途遙遠反而在河西、夏中兩郡救急軍報到來後才送達秦公的手中。

  焦急的秦公此刻也是慌了手腳,尤其是河西和夏中那幾座臨近京畿的縣城也發來求援軍報後更是坐臥不寧。

  他也知道方元恒和趙之海無論哪個都是遠水不解近渴,而且大秦的軍隊早就被兩人帶走了十之八九。

  焦慮的他立刻召集大臣們在玄武殿商議此事。

  在玄武殿朝堂之上,秦公將趙之海的信件以及各地送來的求救軍報向眾大臣一一通示後,右更雍欒就成了所有人的希望所在。

  而秦公的意思也是想讓他這個叔叔

  能夠出麵,帶兵戕亂,但卻沒有想到朝堂上的雍欒卻如同入定一般,不論大家如何講,他卻在朝堂之上隻是不發一言。

  雍欒自己知道,剿滅叛軍並非很難,這些反叛的百姓看似人多勢重,但打起仗來便就是些烏合之眾而已。

  但此事所難之處卻在於這些叛軍分散於大秦各郡,他又如何能夠在方元恒和趙之海被束縛在原州、秦嵐之時穿過大秦疆域一一將其剿滅呢。

  所以雍欒並不想做這個費力不討好的事情,當秦公多次示意讓雍欒領兵時,他便裝作聽不見、聽不懂來應付秦公。

  這可讓朝堂上的秦公苦了臉。

  無奈之下,秦公隻好對堂上眾人哀求似的說道:“可有哪位卿家能為寡人分憂啊。”

  說罷,他用期待的眼光看了看堂內低頭不語的眾人,見良久之後還是沒有人說話,秦公不免有些尷尬,正想再求雍欒時,卻聽此時堂內一人高聲說道:

  “君上勿憂,微臣有一良策,可解目下之危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