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血海深仇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4-22 12:36      字數:3421
  精疲力盡卻咬著牙堅持的林詡正要往下處走時,卻突然看見遠處走來了很多人。

  這些人從遠處看去好像並非軍士,倒更像是一些農人的模樣。

  他們卻明顯的是衝著自己來的。

  見黑壓壓的一片人走了過來,林詡身邊的戎兵們此時也緊張了起來。他們雖然並不害怕這些手無寸鐵的秦人,但眼見那些走來之人人數眾多,也不由自主的握緊了手中的棒斧。

  “沒事,放下兵器吧。”

  見走來的人中有很多都是自己相識後,林詡對一旁的戎兵們說道。

  那些戎兵看了看林詡身旁的譯者,聽他將林詡的話轉告後,雖然仍是猶豫著,但還是紛紛放下了手中的兵器。

  那些百姓們見林詡身旁的戎人放下了武器,心中放下了戒備,原本停住的隊伍頓時又向前緩緩走來。

  “林大人,為我們做主啊。”

  這時,已經快到林詡身前不足十步的隊伍中,當前一人大聲哭喊道,跪在了林詡的麵前。

  林詡見狀連忙跑上前去,想要扶起那人,卻見人群中無數個哭聲同時響起。

  不等林詡說話,黑壓壓的人群就在林詡麵前跪倒了一片,林詡抬起頭向跪倒的眾人看去,竟然一時看不到盡頭了。

  悲天動地的哭聲持續了很久很久,夾雜在哭聲中的“林大人做主”的話語像一根根鐵針不斷地刺痛著林詡的心。

  林詡並未說話,因為他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也不知道自己能夠做些什麽。

  對於他來說,接手這座縣城的初衷隻是盡快幫助百姓們重新建起房舍,讓他們不至於餓死、凍死。但除此之外,他並不知道自己還能夠做些什麽。

  正當林詡看著跪滿了一街的百姓不知如何是好之時,突然間聽到那些人中有一人抬頭高呼:

  “林大人,我要從軍,我要報仇。”

  “我也要從軍。”

  “林大人,我的女人被那些禽獸糟蹋了,她也尋了短見,請收下我讓我報仇吧。”

  “林大人,我一家老小就剩下我一個人了,給我兵器讓我殺了那些畜生吧。”

  “我老妻、兒子、兒媳還有仍在繈褓中的孫子都被燒死了,小老兒雖不能上陣,但還能夠做飯砍柴牽馬的,收下我們吧。”

  一個又一個聲音此起彼伏的傳到林詡耳中,讓這位年輕的“縣令”頓時明白了這些人的來意。他再次抬頭看了看沒有太陽的天空,那天空中飄落下來的雪如同紛飛的紙錢,在嗚咽的北風中,卷集著上下翻飛。

  這雪,已經下了整整七天了。

  今冬的雪仿佛特別的多,自立冬以來,幾乎每隔幾日就會有連綿數日的雪從天而降。

  若是在平常年份,明春將定會是個適合播種的年份,但對於林詡麵前這些衣

  衫襤褸的百姓們而言,這樣的氣候,卻更像是地獄向他們發出的請帖一樣。

  林詡的目光從天上漸漸的又回到了身前這無數的百姓身上,他聽得到,這些百姓們的呼喊聲越來越大。

  那些捶胸頓足甚至嚎啕大哭的人們已經仿似是完全失去了理智一般,將這些時日在他們身上所發生的無數痛苦盡情的宣泄了出來。

  漯水縣的這幕悲愴情形也讓“縣令”身後的戎人士兵們沒來由的覺得悲傷起來,他們看著麵前的林詡,等待著他的訓令。

  果然,他們看見麵前的林詡突然向著天空生出了一隻顫抖的手臂,那手臂如同撐起了天地一般,讓嚎啕大哭的人群漸漸的安靜了下來。

  “眾位鄉親父老,林詡無能沒有照顧好大家,讓你們身受戰亂蹂躪,遭遇秦軍屠戮。

  就在方才,我還在疑惑,自己也是秦人,自己從小讀書時就被告知唯有玄武旗才是一生所忠。

  但數日前,秦軍燒了我的房子,殺了我的鄰居,我還在想,或許這隻是一小部分沒有王法的兵士所為,大秦軍士並不都是如此。

  但此刻,林詡已經想明白了,這天,已經暗的太久,縱然明日雪停了,但隻要那厚厚的烏雲還在,後日,大後日隨時還會降下雪來將我們凍死。

  我曾經聽聞古書上講過,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幾千裏也,如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曾經,我們都隻是一條條小魚,膽怯而又懦弱的活著,不知能夠活到幾時去。

  但今日,我就領著你們去做那鵬鳥,與你們一起扇動翅膀,將烏雲吹去,還回朗朗乾坤,錦繡日月,這勞什子縣令,當他作甚。”

  說到此處,林詡將頭頂上的官帽一把扯下,重重的扔到了地上。

  隨後幾日,漯水縣南一座大營拔地而起,在哲哲的授意下,漯水守軍將全軍近乎一半的糧草都搬運到了此處。

  營外,投軍的百姓密密麻麻的將營門擠了個水泄不通。

  這些人中,大多數都是一些看似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弱婦孺,而青壯之人,卻連一半都沒有。

  但是,但凡能夠出現在營外者,無不都是身負血海深仇之人,他們從今天開始,就將性命毫無保留的交給了林詡。

  而這卻僅僅是個開始。

  別說哲哲沒有想到,恐怕就連林詡自己也沒有想到,從此天下聞名的強軍“鯤鵬”就此誕生。

  此後的兩個多月時間裏,林詡每日在軍中訓練著這些百姓,而這些百姓也就像是瘋了一樣,不知疲倦的跑著,刺著,衝著。

  ......

  在休整了幾日後,哲哲與方元恒的兵馬終於在寧道以北展開了多次交戰。

  但按照蕭錦行的囑咐,每次哲

  哲隻是派去小股兵馬不停的前去騷擾,並不選擇與之決殺。

  而蕭錦行的騎兵則在修整多日後,再次從元山西出,利用騎兵速度優勢不斷尾隨、追擊寧道、淄川、海烏縣的各處秦軍運糧隊及小股兵馬。

  這兩個多月看似與曾經方元恒駐守蒿蘆縣時戎軍所用策略相差無幾,但不論蕭錦行還是方元恒都知道,這一前一後其實是有著天壤之別的。

  之前,方元恒縱然兵士人數較少,但每次與戎兵衝突,絕大多數時間都是秦軍主動而為的。

  而且不論大戰小戰都是以秦軍的勝利而告終,雖然在戎人的頑強抵禦下,秦軍在戰略上並未討得好來,但總歸不能將方元恒擊敗哪怕一次。

  而這兩個多月以來的交戰,即使方元恒的兵馬人數多於戎軍,但往往首先招架不住的卻是秦軍,其中的一部分原因是秦軍中摻雜了一些來自夏中郡的地方新兵,戰鬥力遠遠不及戎人中的百戰之士。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來自方元恒的兵馬,那些人因為曾經對三縣百姓的殺戮搶掠,已經在思想上產生了畏敵怕死的情緒,而這些情緒一旦形成,就如同毒藥一般,蔓延到了全軍。

  曾經大秦的王牌鐵軍,如今竟是些兵痞,是些無信無義之徒。他們,哪裏還會有曾經擁有過的慷慨赴死之決心。

  其實這些事情,都沒有出乎蕭錦行的意料之外,但最讓蕭錦行沒有想到的,卻是漯水縣原本隻為收攏難民,方便管理的那支自命名為“鯤鵬”的大軍在那個頗有些能力和品性的林詡的帶領下,人數竟然發展到了五萬人!

  這事確實出乎了蕭錦行的意料之外,別說自己是戎人異族統治著剛剛慘遭蹂躪的三座疲縣,就是秦國也不敢在自己的三縣之地征兵五萬人啊。

  在哲哲送給自己的信中,哲哲將林詡及他的軍隊詳細的描述了一番。

  起初的一個月,鯤鵬軍隻是收攏了漯水縣及其附近的投軍百姓不到兩萬人,雖然這足以讓哲哲等人側目,但仔細想來,這漯水縣所遇秦軍燒殺過後,留下兩萬孤兒寡母老弱病殘投了軍混口飯吃也是正常之事。

  所以他也沒有當一回事,隻不過又加派了一些糧草以供應林詡的這支“軍隊”。

  誰知從第二個月開始,天裕、蒿蘆兩座也遇到兵災的縣裏竟然也有人紛紛南來,投入林詡軍中希望能夠從軍報仇。

  在哲哲本著與漯水縣相同的想法同意林詡收留他們後,一個月的時間裏,鯤鵬軍竟然已經增加到六萬之眾。

  對於鯤鵬軍的過渡膨脹,哲哲也並無什麽喜色,因為正是三縣百姓越慘,才會有越多的百姓想到從軍報仇。

  何況相比於敢前來從軍的人,三縣內等死的百姓數量隻會更多。

  何其悲慘

  啊。

  這時哲哲貧瘠的腦海中僅能想到的詞匯,原本各自擁有近十萬人口的三座縣城,恐怕在這個冬天過後,將會變成三座空城吧。

  與林詡商量過後,林詡將這六萬人中實在不能作戰的黃毛幼童、耄耋老人、待產婦人、傷勢過重者等一萬人送出營去安排在漯水縣境內。

  當那一萬人出營的前幾日,數百多位剛烈的百姓自殺死在林詡營外以示不滿,這讓林詡隻好親自跪在營前,向出營離去的百姓們承諾若不為他們報仇,自己將永墮地獄,不再輪回。這才讓自殺明誌的百姓減少了許多。

  清理完畢,鯤鵬軍五萬百姓正式接受了大夏軍隊的操練。

  而單於牙帳那邊也下令,敕封林詡為秦嵐副將,統領鯤鵬軍五萬兵士,暫時受哲哲管代。

  大周曆五九零年三月初,大秦北方早已冰雪消融,桃花也在各處開始盛開。

  但無論是秦嵐郡還是靈、原二州卻都隻能看到零星的農人在田間地頭忙碌的身影。

  因為,無論秦嵐還是靈州,所有人都看的出,天空之上戰雲密布,一場大戰將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