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屠三縣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4-22 12:36      字數:3453
  三個月前,當方元恒派出三萬兵馬南下後,戎人立刻就探查出了此事,但不知是畏於方元恒還是另有他謀,戎兵並未從東西兩側夾擊固守在蒿蘆的方元恒餘兵。

  不僅如此,原本守衛蒿蘆以西的靈州四萬哲哲大軍卻又將兩萬兵馬調離南下,以防備清陽、清水的秦軍北上。

  而在方元恒全軍撤退後,剩餘的兩萬戎軍才在一周後先後尾隨進入蒿蘆,漯水、天裕三縣。

  讓哲哲沒有想到的是,原本在戎人眼中異常繁華的秦人縣城早已是麵目瘡痍,人間煉獄。

  到處是殘垣斷壁,到處是屍橫累累,到處是街頭巷尾餓死凍斃的平民百姓。

  若不是正值寒冬,天降大雪,說不定這三座縣城早已經鬧起了瘟疫。

  與其他戎人將領頗有些不同的是,哲哲與蕭錦行相處良久,對這位秦人單於有些謎一般的崇敬。

  無論平日生活還是作戰,他都樂於模仿蕭錦行的做派,更對蕭錦行的命令執行的一絲不苟。

  眼見三縣慘狀,一開始哲哲還以為是自己部落的軍士所為或者是叛軍作亂導致,在怒不可遏之下馬上下令要求找到屠城凶手。

  但隨後當他知道這是方元恒的秦軍所為時,哲哲不可置信般的驚呆了。

  不等去往單於牙帳的傳令兵士回來,哲哲立刻從靈州諸縣調集大量糧草前來救濟三縣百姓。

  同時,他又派出兵士與幸存百姓一起清理屍體,搭建窩棚。

  一周後,待到這些事情進行的差不多時,單於牙帳也終於回信,同時又派來兩萬援兵陸續加入到了哲哲軍中。

  哲哲驚奇的發現,這些援軍竟然都是秦國人,而且他們當中甚至還有許多不滿二十歲的孩子以及一千多名體型魁梧的女人。

  通過問詢得知,這些人大都是秦東五縣以及嵐麓縣的貧苦百姓,他們是為了護衛自己獲取的土地而自願加入大夏軍隊的。

  哲哲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情。

  自從自己占領了靈州諸縣後就依照單於的命令將土地分給了窮苦百姓,而諸縣分得土地的百姓也有近兩萬人加入了大夏軍隊,但這些人全部都是一些未服兵役的青壯,而老弱婦孺加入軍隊的卻幾乎沒有。

  所以兩相對比之下,他才突然意識到秦嵐郡竟然已經被戰事蹂躪到了青壯盡失的地步了。

  帶領兩萬援軍來到三縣的領軍將領是原本跟隨蕭錦行的一名千夫長,他當即對哲哲傳達了單於軍令:

  原本在元山附近騷擾秦軍後勤的兩萬軍隊將於一到兩周後陸續到達三縣,與哲哲匯合。

  到那時,單於將伺機向哲哲下達反攻方元恒大軍的軍令。但在這之前,哲哲務必不惜一切代價救援三縣百姓,盡可能的讓他們渡過這漫長的寒冬。

  哲

  哲得令後稍加估算,算上即將到來的兩萬援軍,自己這方就會有六萬大軍,雖然這其中的戎兵隻有一萬,但哲哲卻明白,這四萬為了保護自家土地的秦人援軍可不會比對麵服更役的濫竽充數之輩。

  在戰爭中,他們為了自己的土地是不會珍惜自己生命的,不然他們也不會輕易從軍與母國作對。

  同時,哲哲也發現,曾經讓戎人們懼怕的方元恒本部兵馬以及那些如同噩夢般的玄甲騎,在這三個月裏也已經損失良多。

  這三個多月來自己與方元恒大軍在靈州、秦嵐邊境的數次交戰,雖然每次都是以自己的失利告終,但那些秦兵們卻也並不能再進一步,討到什麽好來,所以哲哲的兵士們在潛移默化之下早已經不那麽懼怕那些精銳秦兵了。

  況且,靈州還有兩三萬正在加緊操練。分守各縣的新軍,隨時準備加入到哲哲進攻的隊伍中來。

  ......

  正在與麵前一幹戎人一同將一根燒焦的屋梁抬起時,林詡看見了屋梁下壓著的四口人。

  他們早已經沒有了生機,因為四人已經被燒成炭黑色的人都卷成了弓字,麵目全非了。

  隻有在三個人身下的那個小小的屍體告訴林詡,這些百姓在臨死之時還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孩子。

  林詡並不敢多看,但他的麵上也沒有了悲傷,因為流過的淚水已經夠多了,他心中的淚泉早就已經幹涸。

  當初秦軍光複漯水縣城後,很快就有人抓住了唯一在縣衙公幹的林詡。

  正當秦軍要將其正法時,那些幸存的貴族們卻都紛紛為林詡請命求情。

  原來在戎人占據之時,林詡將這些僅存的貴族保護的頗好,讓他們在戎人抄家之後並未受到其他的傷害,更沒有讓他們丟掉性命。

  這些貴族們雖然對戎人仇視至極,但唯獨對林詡尊崇有加。在戎人占領的日子裏,若不是林詡將戎人獎賞給他的糧食布匹分給他們,那麽他們早已經凍死餓死了。

  兩次救命之恩,讓這十幾戶貴族無以為報,好不容易待到林詡落難,他們就豁了出去,集合起來一同為林詡請命。

  好在當初的秦軍還是頗能講清楚道理的,聽這些貴族將林詡所作所為講述後,就立刻放了林詡。

  林詡也像是又回到了戎軍剛剛占領漯水時的樣子,每日隻在家中讀書寫字打發時間。

  這種恬靜的日子卻沒過多久。

  在一個雪夜,全城都突然響起了嘈亂的喊叫聲,這些喊叫之聲從縣城四門開始一直蔓延到林詡家的附近。

  難道戎人又打回來了?

  他們不是隻在淄川、寧道附近襲擊糧隊嗎?

  難道北方的戎人攻破了蒿蘆縣?

  也不可能啊,那可是左將軍親自駐守的地方啊。

  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林詡走出了自家的院門,他看見全縣已經四處火起,將雪夜照的又紅又亮。

  隨後,他又看見一夥秦軍在挨家挨戶的搜刮糧草財物,周邊的鄰居們無一幸免,稍有不從就是一通砍殺。

  林詡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站在大雪紛飛的月下,看著這些秦軍漸漸的來到了自己的近前。

  林詡不知道哪裏來的勇氣,他走上前去指著那些來到自家門前的秦軍破口大罵。

  但那些秦軍好像是已經殺累了,亦或者是第一次看到不來求饒卻敢罵自己的人,隻是紛紛大笑起來,卻並不與他為難。

  看著秦軍們將自己家中的糧草全部搬走,同時一把火燒了自家的房屋,林詡就再也罵不出聲來了。

  他怔怔的看著這些秦軍,不敢相信做了燒殺搶掠之事的竟然是自己的同胞。

  他不停的對那些秦軍說道:“殺了我,殺了我”。

  可那些秦軍卻像是看傻子一樣,哈哈大笑著離開了自己正在燃燒的家。

  大雪中的林詡站了一夜,他仿佛能夠聽清這滿縣城都是秦軍施暴的聲音,他閉上了眼睛,但這些聲音好像永不停歇一樣,不斷地鑽入他的耳朵中,直到第二日的太陽初升。

  在第二日清晨時他被幾個鄰居死拉硬拽般拉到了縣衙,想請縣衙的那些貴族們主持公道,可誰知他們看到的卻是一座空空蕩蕩的府衙,除了府衙上寫著“明鏡高懸”的牌匾還能依稀證明這裏確是府衙外,這衙內已經什麽也沒有了。

  但這時,林詡卻突然間像發瘋了一樣,命令這幾位鄰居們速速去收攏無家可歸之人,這府衙正好是處可以避難之所在。

  鄰居們當即明白了林詡的想法,隨即按照林詡的要求去收攏凍了一夜的城中百姓。

  同時,林詡也帶著一些人將殘垣斷壁上的木梁和木椽找來,在縣衙內升起了火。

  林家本來就生意做得頗大,而林詡更是在戎人占領時期被戎人命為暫代縣令,所以雖然他還很年輕,但縣內百姓卻大多都是熟知他的。百姓們見是他在召喚,就紛紛按照林詡的要求向著府衙所在集中了起來。

  將縣城搶光、燒光之後的秦軍們在離開縣城後,去了周圍的村落繼續搶掠。

  此後的日子裏,漯水縣就隻剩下一些殘存苟活無家可歸的百姓們在寒風中互相依偎。

  縣衙住滿了,林詡又和人一同去找能夠居住的殘屋。殘屋找不到了,林詡就與人一同將木頭搭在牆邊,架成可供遮風擋雪的小小窩棚。

  林詡除了每日安排百姓找尋可供生火的木料外,還不斷地在殘垣斷壁中找尋一些秦軍當初沒有發現,埋在廢墟中的可供食用的東西。

  實在找不到了,就去每家每戶原本儲存糧

  草的地方找老鼠洞。他知道在那些洞中,或許能夠發現一些糧食,況且,老鼠也是可以吃的東西。

  在他的努力下,每日都會有星星點點的糧食被發現,被找到。

  這些糧食雖然數量並不太多,但在他的集中管理之下,還是保住了絕大多數百姓的性命。

  但絕大多數畢竟不是全部,每日依舊有大批老弱婦孺、幼童嬰孩被凍死餓死。

  直到戎軍的燃燒赤陽旗再次插上了漯水縣城的城頭,直到戎軍中的一些原本與林詡一同共事過的那些秦人找到了他,林詡再也忍耐不住精神和身體上的折磨,在痛哭過後昏厥了過去。

  當他醒來後,沒有再去推辭戎人讓他繼續做縣令的請求。而且,他每日親自走上街頭,與這些異域蠻族一同,幫著漯水百姓重建家園。

  這一日,林詡剛剛和戎人一起將壓在屋梁下一家四口的屍體抬出來後,他就麻木的看著戎人將那些屍體搬上了馬車。那馬車上全是這樣的屍體,一層摞著一層。

  這些屍體是要運到城外掩埋的。

  看著馬車“吱嘎吱嘎”的壓過厚厚的積雪留下深深的車轍,林詡取下了頭上的官帽,用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