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失控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4-22 12:36      字數:3897
  片刻後,方元恒才幽幽說道:“估計趙之海等人和你的想法是一樣的,同樣認為戎人將會從蕭關或者木牢關東進。

  但如果將我換做那戎人主帥,我定會會另辟蹊徑的。

  所以,依我之見,這汶水城就是最好的前線了。”

  此話說完,鄭、江二人均是一愣,這次就連江戶也忍不住皺了皺眉頭,欲向方元恒發問。

  方元恒歎了口氣又端起了酒樽。見江戶、鄭瀘二人疑惑的看著自己,微微一笑對兩人說道:

  “你等可是疑惑原州各縣都有兵馬守備,這汶水城又怎會成了前線的?”

  二人點點頭,都一頭霧水的看著方元恒。

  若說原州成為前線,他們兩人還能夠理解,畢竟無論銀岩溝還是木牢關方麵,如果戎人孤注一擲,全力攻打的話,則無論哪裏都是守不住的,但前提卻是方元恒大軍不去救援的話。

  如果方元恒大軍在這幾日趕去救援,哪怕分兵向兩地各派出援兵四萬,那邊關之事也會逐漸穩定下來。

  到時候再將陷落的邊關一一奪回來就是了。

  一旦方元恒和趙之海能夠合兵一處,就是重奪蕭關也不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難道是左將軍想借此機會徹底除掉趙之海?”

  突入其來的念頭讓兩人嚇了一大跳,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搖了搖頭。

  方元恒絕不是因噎廢食、小肚雞腸的人,兩人跟隨他縱橫南北,對這個帶著戰神光輝的將軍還是了解頗深的。

  如果沒有打仗,方元恒在二人眼中,更像是個性格簡單有些木訥的粗人,這與他的形象頗為相像。又哪裏會去做除去政敵,背後插刀的事情。

  方元恒見二人點頭,臉上竟然生起了一絲得意之色,並故意作出一副故弄玄虛的模樣說道:

  “你二人方才下棋之時,老鄭所用的招數難道別人就不會用嗎?”

  鄭江二人再次對視一眼,鄭瀘說道:“左將軍是指北邊?”

  方元恒點點頭,道:“快一個月了,也該有消息了。”

  鄭瀘噌的一下站起身來,說道:“左將軍,快派軍士向靈州總製府和朔方郡守報信吧。”

  這時,江戶卻在一旁拉了拉鄭瀘的衣襟,讓他坐下說話,但見鄭瀘隻是杵在原地,他歎了口氣站起身來道:

  “鄭大哥莫急,五日前我從朔方郡起兵之時,並未聽聞靈州有戎襲的消息,況且自須彌七關喪關之後,秦嵐五關也加強了守備,戎人定不會輕易能夠攻打進來的。你且先聽左將軍說完。”

  聽完江戶言罷,鄭瀘這才坐了下來,眼睛直愣愣的看著方元恒。

  方元恒卻一臉無奈的表情,說道:“老鄭,該改改你的脾氣了,我也是這兩日才得到秦嵐諸關的消息。據“燕子”

  三日前來報,靈州諸關確實有些異動,我也早就向靈州發去了警示,但一切還不是並未確定麽。”

  鄭瀘聞言突然發問,“敢問左將軍,如果戎人不從北方東進呢?”

  方元恒一臉無奈的答道:“如果戎人從蕭關或者木牢關進軍,我想趙之海再無能,堅持幾日總是能夠做到的。

  到時我們大軍再去將戎人趕出蕭關,則會事倍功半。

  但是,我們能想到的,戎人定然也能想到,趙之海無援軍時戎人尚不從兩關東進,會等到援軍到後再東進與我軍相鬥嗎?”

  聽著方元恒和鄭瀘你一言我一語的交談,江戶沉思半晌方在此時插話道:

  “左將軍估計戎人從秦嵐諸關東進的幾率會有多大?”

  原本還和鄭瀘交談的方元恒一聽江戶發問,一臉認真的說道:“九成,還有一成要賭戎人的統帥這幾日遇到什麽怪事突然暴斃。”

  江戶不理方元恒這種有些戲謔的言談方式,又認真的問道:“那左將軍估計戎人何時會東進。”

  “真要是打算攻打秦嵐諸關的話,他們現在怕是已經攻進來了。”方元恒輕輕說完後就將手中拿了許久的那樽酒仰頭喝了下去。

  ……

  方元恒能在這十餘年間統領秦國兵馬四處征戰百戰百勝,除了自身是天下百十年來難得一見的良將外,還有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擁有可與秦國“黑冰台”相媲美的情報機構“燕塢”。

  但他的情報機構與大庶長掌管的“黑冰台”不同之處在於,方元恒的隻是會在戰時啟用這套機構,用於戰時軍事、情報諸事,並不做他用。

  這才讓秦公少了幾分忌憚,總還是能夠容忍它的存在。

  早在西京得到戎人提前侵關,蕭關被圍的消息之時,方元恒就下令啟動了“燕塢”。

  西京乃至整個大秦的三千名“燕子”聞令而動,此後的時間內不停的將各地的兵馬消息傳遞給了左更府。

  之後的須彌數關被破,趙之海領兵救援蕭關,以及後來的諸多軍事,方元恒總是能先人一步得到消息,這才有了他與秦公的周旋的資本。

  他隻是等到了恰當的時機,才適時的接受了秦公邀請,掛帥出征,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趙之海卻突然從玉宵關逃了回來,他也隻能感歎造化弄人了。

  但方元恒總歸不會坐視趙之海覆亡的。

  如同趙之海所料,他在進軍途中得知趙之海分兵守衛各處要道的消息後,也知道趙之海這是要逼他速去救援,所以他也想好了一係列的行軍乃至與趙之海合兵一處同戎人決戰的戰略和戰術細節。

  但近日來他突然從一些蛛絲馬跡的消息中分析出了戎人將要北上從秦嵐諸關東進的可能,他就索性陳兵汶水城,一

  邊等候北方的消息,一邊將隨軍的糧秣草料囤積在汶水城中。

  三日後,方元恒終於得到了從靈州來的“燕子”的消息,秦嵐山脈五散關中的金兕、水犰、土狁三關同時被破,戎人兵馬已經大舉東進。而且短短數日時間,靈州城徹底被戎人圍困,靈州七縣中也有四縣被破。

  而此消息從得到再到“燕子”們送到自己手中時,已經過了近十日。

  在權衡利弊之後,方元恒並未馬上將兵馬帶到靈州或者秦嵐郡,因為一則是因為距離消息所述時間已經過了十天,此時戎人大軍到了何處誰也不會知曉。

  二是因為靈州以及秦嵐郡地處黃水衝擊出的大平原中,無險可守。

  三是由於趙之海早已將秦嵐郡地方兵馬帶走,全郡防備空虛,到了那裏如果四處受敵而且又無援軍牽製,很容易被戎人大軍圍困。

  所以思量再三方元恒就做出了繼續陳兵汶水城觀察戎兵動向的決定。

  他在向北方繼續派出大量斥候之後也將自己探到的消息立刻發往了原州、西京以及靈州和秦嵐郡,不管是否來得及。

  同時,他也在等,等到“燕子”新的消息到來後,再做進一步打算。

  此刻還駐紮在烏氏縣的趙之海得到戎人從秦嵐諸關東進的消息已經是在六日之後。

  距離方元恒的“燕子”發現秦嵐三關破關,靈州被圍已過了十六日。

  在開始時的震驚過後,趙之海隨即下令全軍開赴原州,隨時準備援救靈州或者依原州據守防備占領了靈州的戎人南下,同時他向方元恒親筆寫了一封信,意為如果接到戎人還未攻破靈州的消息,則請方元恒即刻進軍秦嵐郡,解靈州之危。

  但他也明白方元恒的苦衷,所以才在信中寫道:如果戎人攻破靈州,已經進軍秦嵐郡,則請方元恒切莫孤軍深入平原地帶,但請及時派出兵馬接應逃亡百姓。

  這已是趙之海對自己家鄉所能做到的全部了。

  雖然他是上將軍,無論爵位還是軍職都壓過方元恒一頭,但他明白那隻是個形式而已。

  此時他的嫡係兵馬已經不到四萬,哪裏還有資格強令方元恒出兵呢,何況那樣做也是不合兵法的。

  與此同時,趙之海將須彌陷落五關防務交由地方軍隊,自己則率領近期招募的五千兵馬、麾下本部一萬兵馬及趙之梁所剩的近兩萬兵馬齊齊奔赴原州。

  他明白,戎人如果從秦嵐諸關東進,則主力也都會在秦嵐諸關,須彌四關並不需要安排太多的兵力了。

  那戎人再厲害,也不可能跋涉千裏,再由北向南來到須彌諸關作戰的。

  從玉霄關出關到駐守烏氏的這近一個月來,他也曾奇怪為何戎人坐視良機卻遲遲不動手。

  但他自己兵力

  分散又無主動攻擊的能力,隻能一邊在烏氏縣修整兵馬,並讓樗裏驊這樣的新晉武官招兵買馬擴充兵備,一邊等待方元恒的消息傳來。

  接到方元恒的消息後,他也曾想過讓王敏率兵出擊,重奪蕭關,但想了又想後還是作罷了此念,此時重奪蕭關根本於大局無補,隻能再次消耗原本就不足的兵力。

  所以他隻能領軍去往原州,與原州城三萬兵馬合並後,再決定是否北上援救靈州。

  而早在方元恒進軍汶水城,趙之海陳兵烏氏縣的時候,靈州府城卻已是一片狼藉。

  這座有著大秦右臂之稱的邊城在被圍七日過後,終因戎人引黃水灌城而被徹底攻破。

  確切的說來,這座城池是被黃水攻破的,而戎人也在黃水破城後失去了攻城的能力。

  那夜倔河時,缺乏經驗的戎兵隻是按照單於吩咐倔了黃水,但卻並沒有發現,他們倔河的前一日,黃水上遊下了一晝夜的雨。所以在岸堤還沒有倔穿之時,那洶湧的河水就衝垮了岸堤,不受戎兵控製的向靈州湧去。

  別說靈州城遭了秧,就連倔岸的數百戎兵以及岸後準備在大水過後攻城的四萬戎兵都差點葬身了魚腹。

  也是虧了單於蕭錦行留了心眼,將大軍安置在一處地勢相對較高的地方,總算在損失了一兩千人和一些物資糧秣後保全了其餘數萬人的性命。

  兩日後,靈州城。

  不遜於原州的高大城牆每隔幾裏就有被水泡塌的痕跡,戎人從這些塌陷的缺口乘筏進入城池後發現,原本二十萬百姓居住的靈州城此時卻已滿是浮屍。

  有兵士的、有百姓的、也有牲畜的。

  偌大的靈州如同人間煉獄,根本就沒有一個活人。

  蕭錦行連忙下令,命所有戎兵撤出靈州,以防被瘟疫感染,隨即於當日下午全軍拔營向其他各縣攻去。

  靈州以及各縣原本駐紮著十萬秦兵,但在僅僅不到二十日的時間裏,就在黃水及戎人的攻擊下,皆覆亡殆盡。

  原本靈州城內還駐紮著五萬兵士,他們在靈州州卿董孝及靈州將軍張鄂的帶領下,與四萬戎兵對峙的七日裏也曾出城迎戰過數次。

  在勝多負少的情況下,他們滿懷信心的認為自己能夠在靈州七縣無一縣援軍到達之下,堅持到七百裏外的原州和千裏外的西京兵馬前來救援,但沒想到一夜之間,黃水湧向了城內,將他們的一切希望化為了泡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