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棋局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4-22 12:36      字數:3278
  趙之海並未責怪趙之梁急躁,他知道若是須彌諸關要是如此好奪,五百多年來就不會到現在才首次被攻陷了。

  何況當初戎人奪取關隘還是從堡壘內部打開局麵的,並非是強攻而來。

  在緬慰趙之梁幾句後,他又向趙之梁及烏氏縣地方官員仔細了解了這段時間從西京所發的援兵之事。

  一聽之下才知果然如他所料。

  當初他在蕭關發出求援的兵報之後,西京朝野轟動,上至卿大夫,下至普通百姓都在議論:連上將軍中更大人都陷入戎人的包圍之中,可見戰事已經惡化到了何種地步。

  秦公親自下令讓方元恒領左將軍之職援救蕭關,但方元恒卻以生病為由連連推脫。

  秦公知道是之前拜了趙之海為上將軍惹得方元恒不悅,不得已之下隻好親自登門去請方元恒,一番曉說利弊,甚至痛哭流涕之下,方元恒才用了數日的時間調動河西、朔方、夏中三郡兵馬八萬慢悠悠的向原州開赴了過來。

  而在此期間,蕭關一度與關內失去了聯係,朝中更是流言四起,有說是趙之海領著兵馬投了戎人,有的說是趙之海已經戰死在蕭關,一時之間眾說紛紜。

  隻有顧道遠和張孜彧等人在朝堂上據理力爭,以王敏和趙之梁還在率領本部以及原州兵馬攻擊被戎人占據的關隘為說辭,這才堵住了悠悠之口。

  但秦公卻在忐忑驚懼之下,不斷催促方元恒出兵,這才讓慢悠悠的左將軍離開了京畿之地。

  而這些消息,大多數都是顧道遠和張孜彧兩人不斷派出信使告知王敏和趙之梁二人的。

  趙之海知道,方元恒是不會相信自己輕易身死的,他一定是在這段時間內不斷搜集各方情報,在做到心中有數後這才發兵救援。

  如果前線什麽情況也不知道就貿然率兵前往原州,那可就不是那位百戰百勝的左更做派了。

  但如此一來,秦國可就真的徹底變成了外強中幹,原本守備齊國和蜀國邊境的河西、夏中兩郡守軍隻剩半數,靈州後背的秦嵐,朔方郡也守備空虛。

  隻有靈州兵馬還算充裕,但還要防備戎人從秦嵐諸關入侵。

  而蜀北郡地處入蜀西的大門處,一直都是防備蜀國的關鍵。

  所以這兩地的兵馬是萬萬不能調動的。

  如此一來,此次方元恒領兵來援,對秦國來說已經算是傾國來戰了。

  這十年間,秦國始終奉新遠交近攻的外政策略,這正是趙之海與顧道遠等人定下的國策,就連方元恒和雍欒也表示支持,並在行動上多次予以戰爭支持。

  但由此也造成齊、蜀兩國與秦國並不交好。如果此番抗戎不能速戰速決的話,那翻過年後知道了秦國兵力分布的齊、蜀兩國就要開始做些小動作了。

  不過對於此事趙之海卻並沒有過多的顧慮,單一個顧道遠就絕不會放任齊國、蜀國輕易起了侵略之念,更別說方元恒的積威仍重,那兩國暫時還沒有膽量去摸這頭大老虎的屁股。

  趙之海算了算,方元恒大軍距離原州恐怕還有六七日的路程,但如果他知道了自己還活著並且駐兵烏氏縣的消息後,方元恒恐怕並不會急著趕來,無私的幫自己完成抗戎大業。

  想通了上述關節,趙之海立刻下令,讓趙之梁繼續駐守木牢關下,烏氏其餘兵士則納入自己麾下,待到樗裏驊等後續軍隊到來後,再根據局勢變化或直接前往原州或者去銀岩溝與王敏匯合。

  如同趙之海所料,方元恒此刻正是在夏中郡的郡城汶水城按兵不動。

  汶水城位於原州東南四百裏外,方元恒在昨日到達此地後除了讓兵士們操演陣列外,還派出了數十批斥候不斷前往探查原州各關及各縣軍情。

  方恒心之死,讓方元恒的此次出征意義非凡,一方麵他對戎人和那些叛軍恨之入骨,尤其是得到雍雲祈的密報後,更是對原州大小官員甚至百姓也連帶著憤恨起來。

  另一方麵,他覺得秦公為了平衡國政,拜趙之海為上將軍行為也讓他頗為不滿。

  所以秦公要他領兵救援,他就想拖些時日等待趙之海身死的消息,但同時他也派出心腹去了原州與雍雲祈接頭,了解邊關戰況。

  終於在數日後,他得到傳來的消息,說是趙之海確實被圍蕭關數日無音,想來早已糧盡兵疲凶多吉少後,這才勉強答應了秦公的請求,授封左將軍一職。

  但趙之海下落不明,而他手下的王敏、趙之梁卻還在邊關,所以方元恒不斷探查邊事,在料定趙之海大勢已去之後,這才從西京領命一路匯同各郡之兵緩緩出發。

  方元恒坐在郡衙後堂院內,看著麵前下著棋的鄭瀘和江戶二人不發一言,隻是他的目光緊緊盯著棋局,仿似沉浸在那縱橫交織的沙場之上。

  不同於趙之海的儒雅,方元恒看上去卻更像是武人的模樣。

  他比趙之海年長三歲,已是近五十歲的年紀,但他滿臉卻長滿了橫肉,一處刀疤從左目橫穿鼻中到右嘴唇為止,看上去一副凶神惡煞的模樣。

  不多時,棋局已畢,方元恒才從眼前的沙場上回過神來,看著麵帶微笑鄭瀘和江戶二人,不禁也笑了起來,不過這笑容卻看上去有些恐怖。

  “哈哈,這局殺得痛快,老鄭總是愛用奇兵,而老江則是過於穩健,今日一戰你二人卻是反其道行之,老江數次用奇,讓我也差點被你前四次的誘子迷惑。

  我還心想老鄭會中計,殊不知他也是個賊精,故意中了你的圈套,卻另辟蹊徑別開生麵。

  這

  局棋雖然最終是個和局,但如果再下下去,老鄭定勝。”

  方元恒看著桌上的棋麵一邊認真的分析道。

  二人聽到方元恒說完此話,那鄭瀘就向江戶一拱手道:“江戶老弟,聽見了沒有,左將軍說了,你輸了,今晚上的飯就在你營中用罷。”

  江戶一瞪眼道:“這棋局就是棋局,哪裏還會能再下下去,這就是規則,就是道,違背了道,你我下棋還有何意義,沒有了規則,我也定不會這樣下的。難道,你想耍賴?”

  方元恒聽著兩人你一句我一語僵持不下,連忙笑嗬嗬拉住二人說道:“不要吵了,怎麽恒心大哥不在,你二人就好像結仇了一樣,今晚上我請客,去我那吧,恒心大哥走後,就再也沒人管我喝酒了。”

  說罷,他站起身來,八尺多高的柱國將軍轉身進了後堂。

  鄭瀘、江戶二人聞言相顧對視一眼,均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黯然,隨即也跟著方元恒進了後堂。

  三人相對坐下後,各人各自端起了案幾上的酒一飲而盡,酒樽放下後,自有一旁的軍士為三人重新斟滿。

  這時鄭瀘突然向方元恒問道:“左將軍,聽聞上將軍已經從玉霄關逃回,所剩兵士十不存一,為何左將軍卻按兵不動。如果戎人出關東進,那我們不就成了失城陷地的罪人了。”

  像是沒有聽到鄭瀘的話,方元恒隻是又輕輕拿起一杯酒,放在唇上用鼻子聞了一聞,閉上了眼睛,完全陶醉在這穀物發酵後的香醇之中。

  鄭瀘對方元恒看了又看,但見方元恒根本就沒有回答他問話的意思,歎了口氣,也端起酒來仰起脖子一飲而盡。

  江戶雖然比鄭瀘要年少一些,但他卻不比鄭瀘的火爆性子,平素性情較為穩健,雖然他也和鄭瀘一樣充滿了疑問,但見方元恒不做回答,他就沒有再去追問了。

  隻見江戶端起手中的酒來,對著鄭瀘說道:“鄭大哥,你我二人也有三年未見了,鄭大哥在河西郡震懾齊國為我大秦立功不少,這連日來又行軍操勞,小弟敬你一杯。”

  鄭瀘連忙又端起酒杯,說道:“江兄弟言重了,你在朔方郡苦寒之地也操勞不少,今日見到兄弟你後,我還以為你比我年歲還要大呢。”

  此話一出,兩人對視一眼哈哈大笑了起來,就連方元恒也睜開眼睛,臉上露出真誠但又有些醜陋的笑容。

  方元恒笑罷,將手中酒一飲而盡,放下酒杯後,他抬起頭對二人緩緩說道:

  “戎人此次攻秦,與以往大不相同,如若形勢不明前去攻打,則會輕易陷入被動,趙之海所遇的被動局麵,很可能會再次發生於我們身上。

  目下趙之海分兵堵截戎人可能會東進的主要出口,造成各處守備都嚴重不足,且守備地

  點都不是什麽險地,你們是不是以為趙之海不會打仗亂作為的?不,他是想逼著我趕快救援。”

  聽到這裏,鄭瀘急匆匆插話道:“趙之海兵行險著,定是算好了左將軍不會坐視不理,但為何左將軍卻明知局勢危急,卻要在此止兵觀望?”

  方元恒笑了笑,對著鄭瀘說道:“你啊,為何都這大把年紀了還這麽急躁。”

  他看了一眼聞言也是一笑的鄭瀘,又道:“你若是戎人主將,會選擇從哪裏東進?我們又要去往何處救援?”

  鄭瀘似乎早就思考過這個問題,他連忙斬釘截鐵的回答道:“蕭關或是木牢關,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誰知方元恒卻輕輕笑了笑,搖了搖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