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生命通道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4-22 12:36      字數:3424
  鍾旭帶兵一番死戰之後,終於占領了馳道西口兩側的高地,此番作戰並沒有讓鍾旭產生過多的喜悅感。

  在他看來,對方駐守高地的軍隊不過五千人馬左右,自己以一萬對五千竟然讓戎人差點打的大敗,若不是自己超強的個人戰力,若不是後隊兩萬兵士及時殺到,那此番攻擊高地的戰鬥很可能會出現慘敗的局麵。

  站在高地上,鍾旭向東望去,隻見連綿起伏的丘陵上林壑滿目,大大小小的高地數不盡數。

  鍾旭皺了皺眉頭,他知道雖然銀岩溝馳道隻有六裏的縱深,但馳道兩側丘陵地帶卻深達數十裏,此刻如何進軍讓他有些遲疑。

  想了想,鍾旭就下令讓兵士們在馳道兩側高地上紮下營盤,派人向蕭關發去軍報。

  趙之海接到鍾旭的軍報後,立刻與王敏、趙之棟一道走到軍圖前,細細端詳銀岩溝兩側地貌。

  趙之海對鍾旭的小心謹慎還是頗為滿意的,他也認同經過一番苦戰後不太適宜再向縱深高地發動攻擊的判斷。

  但他還是對鍾旭今日大戰死傷近六千騎兵有些不滿,他覺得應該在騎兵探查清楚戎人守軍虛實後,等待步兵到來再發動攻擊,這樣則可以利用優勢兵力快速擊退守軍從而占領高地。

  幾人經過一番商議之後,趙之海向鍾旭發出命令,讓他今日先行修整,明日再戰時當務必先派出斥候探查銀岩溝馳道兩旁高地上的戎人動向,再集中優勢兵力逐次奪取馳道兩旁高地。

  此外,最好能夠探查出戎人主力動向,以便能夠一舉殲滅戎兵,徹底解決掐死秦軍糧道的威脅,一勞永逸的解決後患。

  第二日,鍾旭依照趙之海的命令派出數十批斥候探查沿途左右縱深各十裏的各個山頭高地。但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直到下午日落前,所有斥候回報均未發現戎人動靜。

  這讓鍾旭有些摸不著頭腦了,難道說戎人就留了五千人就想扼守七萬秦兵退路?

  但無論如何疑慮,鍾旭還是於次日派兵從銀岩溝兩側同時分兵推進,不到一日就拿下了銀岩溝兩側所有的高地。

  當日還未到日落,蕭關城內就接到了鍾旭軍已徹底收複銀岩溝馳道的消息。

  看著手中的軍報,趙之海臉上顯得有些凝重,他半晌沒有說出一句話來。

  造成他麵色凝重的原因和鍾旭是一樣的,他不明白戎人為何不像首日那樣憑險守備,就這樣輕輕鬆鬆的讓鍾旭破了他們斷絕秦軍後路的計劃。

  經過一番思考,趙之海命令鍾旭擇險扼守銀岩溝兩側主要高地,避免因為兵力分散造成被戎人各個擊破的風險,同時每日派出斥候探查縱深丘陵地帶,保障馳道生命線的安全。

  命令下達後,趙之海歎了一口氣。此刻,他

  終於明白了戎人的意圖。

  在他看來,戎人背後斜插一刀的舉動不僅讓自己陷入了被動,更讓自己的七萬大軍分散開來,從而失去了主動進攻的能力。

  鍾旭的兩萬多兵士隻能在此後時日長期守備在銀岩溝兩側,而蕭關就隻剩下四萬兵力可用,守城尚顯不足,又何談主動出擊與戎兵野戰。

  而戎人則可攻可守,看似蕭關得而複失,但從整個戰略層麵講,他們卻占據了極為有利的主動態勢。

  秦國這方並不知曉戎兵主力動向,隻能逐城、逐關布放重兵把守,就連一些馳道險路也要安排防禦。

  蕭關、原州、龍德、涇陽、烏氏、朝那、大原及未丟失的須彌三關分散著秦國近二十萬軍隊,這可是大秦近半的軍力。但趙之海悲哀的發現,自己坐擁二十萬大軍卻失去了主動進攻的能力,這讓他頗為氣悶。

  難道,自己領兵剛到蕭關就要向西京求援嗎。

  趙之海歎了口氣搖了搖頭。

  他的自尊不允許這樣做,趙家以武立家又怎能在這個時候向人示弱。

  他提起手中的筆,向五縣守備趙之梁下令即刻分兵二萬人,同時向雲母關、棲霞關、碧潭關、武藏關四關發動攻擊,不惜一切代價拿下四關。

  按照趙之海的想法,此次戎秦大戰到了這般地步,自己唯一的勝算就是奪回丟掉的關隘,再尋找戎軍主力,集中力量與之決戰了。

  所以扭轉自己被動局麵的突破口就由蕭關轉向了已經淪陷的須彌四關中。

  隻要那四關重新回到自己手中,那麽戎人主力無論去了哪裏,都不過是在自己口袋中蹦躂而已。

  鍾旭在接到蕭關命令後,依令將兵力擇險駐守在幾個關鍵高地上。

  他在銀岩溝東西兩側出口的高地上各安排兵士七千人,另將萬人安排在沿途四座地勢最高的山上把守。

  鍾旭認為,銀岩溝守備重點是要守住東西兩處溝口高地,至於中間的眾多丘陵則隻要占據其中最高處即可。

  所有守備高地均由馳道相連,一地被攻擊,則其餘守備兵士順著馳道來援也不過是一個時辰之內的事情。

  此後的數日,鍾旭每日都派出大批斥候順著銀岩溝南北兩側縱深探查戎人動向,終於在第四日上午太陽剛剛升起之時,一批連夜趕回來的斥候報說在距離馳道以南二十裏的密林間發現大批戎人隊伍。

  鍾旭問清斥候戎人隊伍人數大約在三千到五千之間時,這幾日裏閑悶無比的他就一邊派人向蕭關送信,一邊點校自己駐守之地以及附近兩座高地的八千兵士向戎人所在摸了過去。

  為防備戎人在沿途設下埋伏,鍾旭派出數批斥候分批查探,果然在中午時分,鍾旭就接到了斥候的回報,說戎人軍隊就

  在距離自己五裏外的一處山坳內生火造飯,準備進食。

  而且這次斥候也觀察的較為仔細,發現戎人隊伍人數果在三千餘人左右。

  鍾旭聞報大喜,命令全部兵士全速前進,在山坳外堵住這支戎人隊伍,圍而殲之。

  戎人這方領兵的大將,正是萬夫長阿魯。

  阿魯在得到單於讓自己做餌的軍令後,頗有些不滿,這幾日帶著三千兵士在這丘陵裏來回兜兜轉轉,絲毫沒有要打仗的樣子,倒與平日帶著部落的男丁去打獵時有些相似。

  對於他來說,在關外群山中打獵的危險可是遠遠要大於這片關內丘陵的。所以幾日下來,他們這三千多人倒像是在遊玩一般。

  但他作為萬夫長,心裏卻是明白自己這三千人作為誘餌的意義非凡,也是不敢怠慢。所以不論在哪裏都時刻保持著警惕,就連生火造飯時也是如此。

  聽著自己的兒郎們將煮好的獸肉放在嘴裏大快朵頤的聲音,阿魯卻仍是眺望著遠方,觀察著北方山林中剛剛出現的異動。

  遠遠地,阿魯看見那片山林裏不時驚起成群的飛鳥,不一會兒,那林前就出現了一個邊往回跑邊揮手的探馬身影。

  阿魯嘴角輕輕裂開笑道:“果然還是秦人了解秦人,這般用詐使壞雖然沒有直接開仗來的痛快,但架不住能打勝仗啊,也罷,也罷,哈哈哈。”

  說罷,阿魯對已經吃飽喝足,在山坡上躺著曬太陽的兵士們大喊一聲:“秦蠻子來啦!”

  隻見山坡上的戎兵聽到主將這麽一喊,愣了數息時間,突然猶如被淋了開水的螞蟻窩一般亂做了一團。

  阿魯走到一口大鍋前,似乎不怕燙般直接從鍋裏拎起一個不知是什麽動物的腿骨,也不顧腿骨上的肉還未煮熟尚留著鮮血,就一口咬了上去。

  距離阿魯不遠處的山林裏,鍾旭帶著兵士們快速跑出了樹林,他之前就看見有戎人的探馬已經發現了自己,連忙下令讓軍士們加快腳步,全速向著探馬退去的方向追擊。

  剛一鑽出山林,他就看到不遠處山坳中的山坡上,戎兵已經亂做了一團。

  他知道距離敵軍如此短的距離已經不足以讓戎人們架好陣列,所以自己也不做休整,一聲令下就率領將士們向那片山坳衝殺過去。

  同樣的以亂打亂,自己這方不僅人數多過對方兩倍,而且有備而來。在他看來,以有備對無備,此戰必勝。

  果然,兩軍方一交手,秦兵就殺得戎人向山坳後的山坡四散逃去。

  霎那間,隻見潰逃的戎兵哭爹喊娘,好不狼狽。

  見秦兵戰士們殺得興起,紛紛追擊潰逃的戎兵,鍾旭連忙命人打起令旗,製止住正在追擊的秦兵。

  方才的一番交手,鍾旭見戎人如此這般不

  經打立時生起了疑慮。

  “這是誘兵之計嗎?跑的有些早了。”鍾旭心下說道。

  見得令後的秦兵陸續又收攏了回來,鍾旭忍住巨大的誘惑下令全軍退向來時的那片山林。

  而阿魯領著人馬退上了山坡後,見秦兵並未尾隨跟來,而是又退了回去,不禁破口大罵。仿佛是對自己幾日來的辛苦並未換來理想的結果而有所不甘。

  他遠遠的瞪著玄武旗下的那粗壯的秦人漢子,認出那人正是幾日前高地之戰上猶如天神一般的秦將,心裏也是有些癢癢,恨不能帶人再殺下去與其決一死戰。

  但他忽然看見兩側山坡上的樹林裏躥動的身影,還是忍了又忍狠跺一腳帶著兵士向南退去。

  鍾旭當然也看到了兩側樹林內的伏兵,其實早在衝鋒時,鍾旭已經觀察到了那處山坳兩側山坡上的大片樹林,兩軍交手後,他又見戎人隻向山後退去卻並不向兩側樹林逃竄,這一係列的反常之舉讓鍾旭更加肯定了戎人定然有詐的想法。

  隻是待到他們退回樹林處看到對麵山坡樹林中的綽綽人影時,鍾旭這才鬆了一口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