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玉霄之變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4-22 12:36      字數:3845
  樗裏驊走下關城到了關內去找路萇,他知道如果不能迅速清理掉內應,那麽守關之戰就會更加麻煩。

  這就好比與人打架,一人輕裝上陣,一人卻背負著百斤的石頭。

  好在玉霄關並不大,不多時樗裏驊就看見了路萇正領著一隊兵士站在玉霄關兵士日常休憩的地屋之上。

  見樗裏驊向著自己走來,路萇也迎了過去對樗裏驊說道:“樗裏百將,我已將近些時日來到關內的三百多兵士盡數關押在石屋之內,事關重大來不及細細盤問,隻好先如此了。”

  樗裏驊聞言立刻鬆了口氣,他麵帶喜悅之色點了點頭,對著路萇恭聲說道:

  “路大人可還有何事吩咐,樗裏這裏還有些兄弟此刻正在關後修整,隨時可以上陣殺敵。”

  路萇看著樗裏驊,點了點頭說道:“雖然樗裏百將和木獬關的兄弟們曆經三日大戰,某也知道需要時日修整,但事關玉霄關存亡,還請樗裏百將能夠將兄弟們調入關內協助守城。”

  樗裏驊連忙應道:“理應如此。”

  說罷就轉身往關外走去。

  雖然覺得內應之事處理的草率,但總歸是有了辦法,所以此時也就到此為止了。

  往關外走時,樗裏驊想到了自己的兵士中,絕大多數人也是近日才來到玉霄關的援軍,數日前才由馬元調援木獬關。

  而原來木獬關的老兵士數日大戰下來也隻剩下了六十餘人,所以除開這些老兵,其餘的兩百人中保不齊會有多少內應。

  如何找到這些內應,倒讓樗裏驊一時沒了主意,而且他回憶起這三日的作戰,也絲毫沒有發現什麽異樣之處。

  不過樗裏驊心下決斷,內應之事定不能讓太多人知曉,不然自己的兵士人人畏懼,草木皆兵那可就真的不妙了。

  樗裏驊剛一回到關後營內,立即召集安旭之、李季、唐元、魏元琦、梁青書、柳郃等人商議,並將方才關樓上所議之事說給了眾人。

  未出意料,所有人都是大吃一驚。

  急性子的魏元琦立刻說道:“自古以來,戎人與我秦人交戰時雖也曾出過叛徒,但卻是鳳毛麟角,大多是刑徒賊匪之輩為了活命不得已而為,但現下出現了這麽多內應當真是聞所未聞。”

  梁青書、柳郃等人均點頭稱是,顯然這事太過於離奇,眾人也都一時不知所措。

  樗裏驊看著眾人說道:“我有一法想與諸位商議,現在我們的老弟兄們還有六十餘人,我想請各位將這六十餘名弟兄們分到其餘五個百人隊中擔任伍長和什長,一來可以以老代新提高戰力,二來也能隨時處置突發狀況。”

  樗裏驊說完看著大家,這時梁青書有些猶豫道:“樗裏百將說的辦法雖然可行,但如讓新軍兵士們知道了,豈

  不是寒了大家的心。”

  樗裏驊搖搖頭道:“這也是權宜之計,且我木獬關兵士傷亡過半,如此整編也並不是壞事。

  但即便如此,各位也要記住,切勿對兄弟們透漏半點風聲。”

  眾人一想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隻好齊聲應“喏”離去。

  樗裏驊再次入關已是一個時辰以後,他得到傳令兵士來報,說是戎人已經到了關下,馬大人和路大人要樗裏驊速速帶兵入關。

  樗裏驊帶著整編好的三個百人隊再一次進入了關內。

  三個百人隊分別由魏元琦、柳郃和梁青書帶領,而李季、唐元則留在了樗裏驊身邊,隨著樗裏驊去了關城之上。

  怕被熟人認出,安旭之則被樗裏驊安排到了魏元琦的麾下。

  臨行之前樗裏驊向他再三叮囑務必小心謹慎,不要被人發現。

  樗裏驊等人登上了關城,來到馬元和路萇身邊,卻隻見路萇眉頭緊鎖,而那馬元則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樣。

  樗裏驊心下有些驚奇,走上前去正想發問,但見路萇似乎已經知道自己的疑惑一般,向著關外指了一指。

  樗裏驊順著路萇所指的方向看去,立刻驚訝的看到關外黑壓壓的戎人隊伍中竟然出現了秦兵黑色的戰衣,這些身著黑衣的秦兵人數約在六七百人上下,大多數手持長戈和秦弓,見城頭有人指向他們,人群中的很多人立刻低下了頭。

  降兵,竟然是降兵!

  秦人最忌被俘虜,如果戰敗大多會尋機突圍,突圍不了則多數會選擇戰死殉國,但敵方軍中出現了這麽多秦兵明顯超出了樗裏驊的認知。

  而更讓樗裏驊震驚的是,這些人不僅做了俘虜而且還加入到戎人戰列成了降兵。

  被俘虜和主動投降是截然不同的,樗裏驊突然覺得有些恍惚,這幾日的經曆如同夢境般讓他的大腦一片昏沉。

  搖了搖頭,樗裏驊對馬元、路萇說道:“兩位大人,這些人可是南二關的兵士麽?”

  路萇麵色難看至極,點頭稱“是”。

  樗裏驊盯著那些降兵注視了許久,而雙方此時也都保持著大戰前最後的寧靜。

  打破寧靜的是樗裏驊這幾日早已聽慣了的戎人號角聲,

  “嗚嗚”聲過後,漫天的箭矢就如同飛蝗般落入了玉宵關。

  隨後,大批步兵乘著箭矢的壓製提著數部雲梯衝將上來。

  戰爭持續的時間並不久,因為戎人到玉宵關時已經是下午時分。

  兩個時辰左右的戰鬥過後,天色就漸漸暗了下來,戎人也下令後退於玉霄關前五百步紮營修整。

  戎人的營帳在玉霄關前紮的密密麻麻,因為關前地勢起伏不平,所以也看不清戎人到底有多少數量。

  在戎人頗為緊張的紮營時,密密麻麻的營帳背後,

  夕陽如同血染般發出熾紅色的光芒,緩緩落入了群山之後。

  玉宵關一片寧靜,但這寧靜裏卻隱藏著漫天的血腥。

  今日一戰,戎人在關前留下了近千具屍體,而玉宵關也陣亡了三百多兵士。

  這才短短的兩個時辰,戰爭就展現出了與前四關截然不同的模樣。

  四關失守前,玉霄關本有兵士一千五百餘人,後來金牛關撤回近兩百人,樗裏驊帶來三百人,玉霄關守軍軍力又有所提升。

  但今日戰隕的兵士高達三百多人,另有三百餘人被路萇關在了地屋之內,可戰的兵士卻隻剩下一千三四百人上下,這其中還包括一些重傷的戰士。

  大戰剛一結束,兵士們立刻生火造飯休息起來,而樗裏驊也被馬元、路萇喚去商議軍事。

  眾人商議之後得出的結論隻有死戰,因為玉霄關後再無去路,隻能堅守到龍德城發來援兵或者戎人自己撤退。

  戎人兵少,以往作戰大多不會在這些險關之上白白損傷戰士。但連日以來的作戰,僅玉霄關一地估計戎人就死傷了近三五千人。

  三五千人的死傷對於戎人偏師來說已是不可想象的數量,以往隻有在蕭關作戰時才會出現這樣的損失。

  所以眾人估計,戎人今後再向這幾日般瘋狂攻擊玉霄關的可能性不會太大,或者再堅持幾次攻擊就會立於不敗了,因為戎人負擔不了如此高的傷亡,更負擔不起如此多的糧草補給,所以堅持的時間越久,局勢對玉霄關來講就更為有利。

  商議之後,眾人盡皆散去。但馬元顯然是心情大好,他終於明白了這座玉霄關之所以被稱為雄關,本就是易守難攻之所,曆史上是從未被攻破過的地方。

  他突然想到,這次戎人侵關之戰後,他將獲得戍邊貴族子弟們從未想過的雄厚戰果,升爵加官已是定局。

  先悲後喜,前途明朗讓他不禁感歎人生的大起大落當真是精彩萬分,想著想著不由得吹起了口哨來。

  但這口哨不吹則已,一吹之下立刻讓他覺得有些尿急。打了個尿顫,他對身邊的護衛隨從擺擺手走出了自己的屋子,轉身去了茅房。

  關樓上有專門為主將開辟的茅廁,離馬元的住處相距不遠。不多時,馬元進了茅廁後馬上就傳出了一股流水擊石之聲。

  專注放水的馬元並未看到,此時他的身後站著幾個身著黑衣之人。

  樗裏驊從關樓上下來以後就發現高雲策已站在關樓下等著自己,他並不急於上前隻是緩緩從關樓走了下去。

  關樓和關城上站立著的秦兵大多也在這幾日聽聞過這位木獬關守將去關外勘察的故事,所以看向樗裏驊的眼神裏充滿了好奇與敬意。

  高雲策見樗裏驊走了下來,便與他並排而行,一邊

  走一邊輕聲說道:“百將大人所猜不錯,吉雲天今日將他的兵士都安排在了城門處,但奇怪的是白日大戰時他並未發難。

  我與二十多名弟兄們假扮搬運兵器物資,他們也沒有對我們為難。”

  樗裏驊皺眉思索了一會,這才肯定的說道:“他是在等待時機。”

  高雲策微皺眉頭:“等待時機?大戰時不就是最好的時機,還需等待什麽?”

  樗裏驊輕輕一笑,對高雲策言道:“高兄大意了,你若是吉雲天,今日大戰時打開城門,那些戎人拿下玉霄關的幾率有多大?”

  高雲策想了一會說道:“半數幾率,雖然吉雲天把控關門,但玉霄關的大門地勢特殊,戎人由下往上攻擊尚需時辰,如果關內和關城守軍發現及時,吉雲天的軍士就不一定能在戎人進關前守住關門。”

  樗裏驊點點頭,道:“吉雲天與戎人是約定了時間的,今日戎人攻打關城時關門處並未安排多少兵士,顯然他們也不打算在今日就裏應外合,奪門破關。我隻是擔心......”

  說到這裏,樗裏驊顯然是對自己的猜測有些拿不準,並不想說出來。

  高雲策明白樗裏驊正在思考對策,所以也不打斷他的話,隻是默默跟在身旁。

  眼看就要到自己兵士的營盤了,樗裏驊這才對高雲策說道:“高兄,你帶著兄弟們回到關門處,今夜如發現關門異動則誅殺吉雲天製造混亂,但不需與其他兵士發生衝突,如事有不怠則務必保全自身為要。”

  高雲策聞言隨口就道了一聲“喏”,剛想離去但又猶豫片刻轉身追上樗裏驊問道:“百將大人為何不將此事說與主將和副將大人?”說完定睛看著樗裏驊,

  從樗裏驊的目光中,高雲策隱約間似乎看到了答案。

  隻見樗裏驊緊皺眉頭,麵色難看。

  “高兄,小心從事。”樗裏驊抓住高雲策的手說道。

  “定不辱命”,高雲策也緊緊握住了樗裏驊的胳膊。

  說罷二人分道別去。

  樗裏驊默默向前走了幾步,又突然駐足站立在原地。

  此刻他滿目都是吉雲天的模樣,那個耿直爽朗的漢子為何會是內應。

  想到此,樗裏驊閉住了眼睛,片刻後深吸一口氣,睜眼快步向前方的黑暗中走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