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荀爽茫然
作者:我能一寫成真      更新:2020-04-22 12:03      字數:2137
  荀爽還從未如此稱讚過一個人,旁邊的司馬徽也緩緩點頭,本以為周銘是憑借陳氏的照顧才當上了許縣縣令,現在看來的確是有真才實學的。

  當時他知道了郭嘉和戲誌才兩個優秀的學生都投奔了周銘時,心裏對這件事是有一定怨氣的,這小子到底有何魅力,有資格讓自己的學生投靠,現在看到周銘的表現,已經徹底明白了,就算自己也佩服不已。

  郭嘉也是一臉喜色,他敢保證,不出兩個月,周銘的大名就會傳遍全大漢,獲得很多的聲望。

  他這麽想很正常,荀爽可不是簡單的人,他一共有八個兄弟,號稱荀氏八龍,各個都才華出眾,為東漢名士,而他荀爽本人則被評為“荀氏八龍,慈明無雙”,也就是八兄弟裏最厲害的那個。

  荀氏是戰果時候荀子的後代,傳到漢末還是擁有這天下聲望,荀彧就不用說了,號稱“王佐之才”荀攸被曹操稱為“謀主”,荀彧的幾個堂兄弟也不是簡單的人物。

  荀彧的祖父荀淑就更誇張了,號稱“神君”,周銘剛開始聽到這稱號的時候還以為幻聽了,這簡直要牛逼上天了不是,所以荀氏在整個大漢那真的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妥妥的淨出高富帥的家族,而且這個家族的男人本來都可以靠臉吃飯,但卻一定要靠才華吃飯,讓廣大老百姓心中敬佩不已。

  周銘現在得了荀爽這個當代荀氏第一人的讚譽,可以毫不猶豫的說,是一種資本,一種無形的資本,讓周銘從寂寂無名一下子變得天下聞名,這對他吸引人才絕對是一個絕大的利好。

  “慈明公謬讚了,銘愧不敢當!”周銘起身行了一個大禮,這一禮,是對荀爽的感激,周銘從郭嘉那裏了解到了荀氏的影響力,知道荀爽這麽做,自己欠了一個大人情。

  論道課堂結束之後,周銘準備馬上去找徐庶,杜襲,趙儼三人,還沒挪動腳步,便被荀爽叫住了,說是要和他單獨一敘。

  到了荀爽自己的居室,荀爽招呼周銘坐下,並讓童子倒了茶,這才和周銘相對而坐,周銘看荀爽這架勢,該不會有什麽不好的事情發生吧?

  “今日家中吾弟荀緄來訪,言荀彧有投靠伯羽之意...”周銘一聽,那還了得,那當然是歡迎啊,熱烈歡迎!

  “小子何德何能,能當文若看中,若文若願意來我這,定當以國士待之!”周銘趕緊的打包票。

  “你小子,我還沒問你給我家文若灌了什麽迷魂湯呢,還不快從實招來。”荀爽聽到周銘的話立馬變臉成了老頑童,還一臉氣憤的盯著周銘,荀彧的前途荀氏早有安排,那是要去朝中做官的,窩在周銘一個小小縣令手下,起點也太低了,就算周銘以後成就再高,在他們心裏那也是高不過荀彧的,所以隻能委屈了荀彧的才華。

  “額,慈明公,學生哪裏敢啊,再說文若是成年人了,有自己的主見,學生還能強迫他不成?”周銘看到荀爽發怒,有些惴惴的說到。

  “好了好了,荀緄說你為神將下凡,是不是真的?”荀爽突然問到。

  “啊?”周銘懵了,這事怎麽連荀彧他老爹都知道了?而且現在還傳到了荀爽這裏?靠,肯定是郭嘉,當時也隻有他在場,武天都的人就算說了荀氏的人也不一定會信,反而會認為周銘是招搖撞騙,找人宣傳。

  “學生確實是神將下凡。”既然知道了,那就開門見山好了。

  “何以為證?”荀爽死死的盯著周銘,看他有什麽伎倆。

  周銘淡淡的拿起身前的茶杯,端著送到起身送到荀爽眼前,然後收進空間包裹,荀爽隻看到周銘手上的茶杯就這麽憑空消失了,驚的雙眼陡然睜大,然後周銘一臉壞笑,在他目瞪口呆的眼光中,將他身前的茶杯也變沒了,最後連案幾和上麵的茶壺茶具也一起變沒,眼看周銘就要起身朝旁邊的燭台摸去,荀爽總算反應過來。

  “停停停!老夫信了,信了!你小子故意的是吧?”荀爽氣得鼻子都快歪了。

  “這麽說來天下大亂,漢室無望也是真的了?”荀爽有些苦澀的問到。

  荀彧有匡扶漢室的想法,應該受到了荀爽很大的影響,而荀氏世代受漢室恩惠,有這種思想也不奇怪,不過周銘的出現顯然讓他們清醒了不少。

  “慈明公心裏肯定是明白的,隻不過不願意相信罷了,漢室確實積重難返,就算荀氏再填上去,也隻是多了一個殉葬品而已,老百姓現在都掙紮在生死線上,而漢室卻無力安撫四方,朝中眾多勢力往來傾軋,絲毫不顧百姓死活,地方豪強擁兵自保,雖還未樹起反旗,但朝廷已經無力處理了,遲早會反,江夏趙慈,西涼王國馬騰韓遂就是現成的例子,更別說還有四方蠻夷寇掠邊境,荼毒境內...”周銘如實說到。

  “伯羽不必說了,老夫明白,老夫明白了...”說著說著眼中隱隱有淚花湧現,看來荀爽對大漢的感情還不是一般的深啊,雖隱居,卻在竭力培養人才,想必也是想為大漢培養一批能用的上的人,看能不能改變當下的狀況吧,不過他顯然不會知道他的得意門生們日後全成了各路諸侯的左膀右臂,枉費了他的一番苦心。

  “慈明公不必如此,在我看來荀氏如此實力,在亂世之中怎麽都前途光明,選擇的道路多的是,無論是哪方諸侯都會引為座上賓,況且學生鬥膽,覺得慈明公好像對令先祖荀子的思想有所偏頗,未把握其本意。”

  周銘覺得要勸說荀爽,隻能從他的思想來源,也就是他祖宗荀子那裏著手了。

  周銘來到漢末之後,在陳采的監督下,對各家經典多有涉獵,因為經常嗑藥的原因,智力值已經漲到了94,貌似還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所以學習起來自然是事半功倍,有後世的開闊眼界打底,學什麽都能舉一反三,經常和陳采辯論,把她駁的啞口無言,也讓陳采眼界寬闊了不少。